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媒介下白族大本曲的自我重塑
1
作者 杨识余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说唱艺术活态展演的特性为其立足传统的创造性发展预留了空间。经由抖音、微信的呈现与传播,白族大本曲从村落之壤拓展至网络空间。短视频、网络直播、微信唱曲以贴近民众日常行为的方式,使得媒介展演成为村落弹唱的形式拓展与功能延续... 说唱艺术活态展演的特性为其立足传统的创造性发展预留了空间。经由抖音、微信的呈现与传播,白族大本曲从村落之壤拓展至网络空间。短视频、网络直播、微信唱曲以贴近民众日常行为的方式,使得媒介展演成为村落弹唱的形式拓展与功能延续,激活了先前处于半沉寂状态的大本曲演述传统。民众将地方文化因子整合进大本曲影像中,具象化地再现了存续于特定区域的人文景观。依托网络空间的开放格局,民间艺术得以互赏互鉴,走向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美妙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大本曲 说唱艺术 数字媒介 影像生产 自我重塑
下载PDF
传统书写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歌谣习俗 被引量:7
2
作者 覃慧宁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通过分析有关壮族歌谣习俗的历史文本,认为传统书写文化观照作为口承文化的壮族歌谣习俗时表现出多重话语内涵和不平等性的特征。这种视角的根源是文化在发展规律上客观存在强势文化轻视、忽视弱势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传统书写文化在重... 通过分析有关壮族歌谣习俗的历史文本,认为传统书写文化观照作为口承文化的壮族歌谣习俗时表现出多重话语内涵和不平等性的特征。这种视角的根源是文化在发展规律上客观存在强势文化轻视、忽视弱势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及传统书写文化在重文轻言、以文构权的思维定势下形成文化中心主义的主观局限性。由此提出应重视从口承文化的视野观照歌谣民俗,进而重新审视书写文化语境下口承文化的价值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书写文化 口承文化 壮族歌谣习俗 话语权
下载PDF
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一) 被引量:2
3
作者 傲东白力格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1-72,共12页
本文在大家可观察到德都蒙古人的口头歌谣的表演事实为基础,打算建立一种口头歌谣生成语法理论。我们这首歌与这首歌之间程式系统的转换现象入手,用公理化的符号体系推导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理论的基本纲领。将这种理论结合口头歌谣... 本文在大家可观察到德都蒙古人的口头歌谣的表演事实为基础,打算建立一种口头歌谣生成语法理论。我们这首歌与这首歌之间程式系统的转换现象入手,用公理化的符号体系推导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理论的基本纲领。将这种理论结合口头歌谣的结构主义歌谣构件分析与口头程式分析的基础上,统一解释每一次口头表演来完成的(某族群的)所有这首歌之生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歌谣 生成结构 公理化方法
下载PDF
《花笺记》语体与古代小说的联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9-55,共7页
明清两代粤语文学的代表之作《花笺记》,是弹词一类中的"木鱼书"。它的口语形态和韵语体制,却负载着一个曲折复杂和有相当长度的故事内容,这使其具有充分的小说性。类似于这样的作品,是文学传统中的一部分,给我们从语体角度... 明清两代粤语文学的代表之作《花笺记》,是弹词一类中的"木鱼书"。它的口语形态和韵语体制,却负载着一个曲折复杂和有相当长度的故事内容,这使其具有充分的小说性。类似于这样的作品,是文学传统中的一部分,给我们从语体角度考察中国小说史提供了极好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文学 口语 韵语 叙事
下载PDF
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二)
5
作者 傲东白力格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0-67,共8页
本文在大家可观察到德都蒙古人的口头歌谣的表演事实为基础,打算建立一种口头歌谣生成语法理论。我们这首歌与这首歌之间程式系统的转换现象入手,用公理化的符号体系推导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理论的基本纲领。将这种理论结合口头歌谣... 本文在大家可观察到德都蒙古人的口头歌谣的表演事实为基础,打算建立一种口头歌谣生成语法理论。我们这首歌与这首歌之间程式系统的转换现象入手,用公理化的符号体系推导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理论的基本纲领。将这种理论结合口头歌谣的结构主义歌谣构件分析与口头程式分析的基础上,统一解释每一次口头表演来完成的(某族群的)所有这首歌之生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歌谣 生成结构 公理化方法
下载PDF
关于“苏州评弹口述史(百年)”的构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讯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9-124,共6页
评弹口述史不仅能够呈现一部多元、全息、个人化的评弹史,而且还为江南文化社会研究提供重要视角和资料。评弹百年口述史构建以艺人史为中心,旁及艺术发展史、书目传承史、流派演变史、书场史、社团史等部门或专题,以从多侧面呈现百年... 评弹口述史不仅能够呈现一部多元、全息、个人化的评弹史,而且还为江南文化社会研究提供重要视角和资料。评弹百年口述史构建以艺人史为中心,旁及艺术发展史、书目传承史、流派演变史、书场史、社团史等部门或专题,以从多侧面呈现百年来评弹经历的风云变幻,以及与江南社会之间的因应、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评弹 口述史 百年
下载PDF
弹词开篇《杜十娘》曲本的美学品格——以吴文科的《略谈曲艺文学的美学品格》为批评尺度
7
作者 季建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3-55,59,共4页
本文根据吴文科所列出的九个美学品格来探讨弹词开篇《杜十娘》曲本的文学魅力,并将之归纳成三个方面,即内容的通俗性、形式的灵活性与表达的程式性,以期结合具体文本,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解读口传文学的独特性。
关键词 口传文学 弹词开篇 美学品格
下载PDF
彝族古歌《称银调》整理及其仪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绍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0-85,共6页
“称银”仪式为彝族婚俗的一项重要活动,《称银调》是在仪式中唱诵的古歌,对其整理研究,可解读仪式的文化内涵,展示口传文献资料价值,抢救和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彝族古歌 《称银调》 整理翻译 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诗可以怨”:借以“观风俗,知得失”——论中国口头歌谣的“载道”传统及其“诗学”特征
9
作者 张文杰 《语文学刊》 2018年第3期14-22,共9页
中国自古盛产民谣、歌谣(也称顺口溜),这些民谣反映出民间百姓对当时的政治、民俗和风气变化的评价与态度。虽然民谣来自偏僻乡野,有点不登大雅之堂,而且口头表达显得粗糙肤浅,甚至有点下里巴人、俗不可耐的味道,但这种草根文学的诗性... 中国自古盛产民谣、歌谣(也称顺口溜),这些民谣反映出民间百姓对当时的政治、民俗和风气变化的评价与态度。虽然民谣来自偏僻乡野,有点不登大雅之堂,而且口头表达显得粗糙肤浅,甚至有点下里巴人、俗不可耐的味道,但这种草根文学的诗性话语却十分鲜活,而且富于生命活力。民谣所继承的古典文学中的诗学韵味,既简洁精炼,又合辙押韵;既幽默风趣,又通俗易懂,值得人文学者关注和研究。首先从歌谣的历史渊源和口耳相传、美刺批判的特点入手,进而借鉴西方"口头诗学"的角度来阐释歌谣的口头传承、采集加工以及形成的语言修辞文本的特点,结合中国古代歌谣"观风知政"、美化风俗以及干预现实的特征来展开论证,从而挖掘歌谣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现实批判精神,进而阐明口头歌谣文学表达的修辞风格与口头诗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民谣 诗学特征 美刺精神 载道传统
下载PDF
浅谈乐府民歌的新闻性
10
作者 张艳丽 张溪潺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51-53,99,共4页
 汉乐府民歌来自民间,源于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风土人情;其广泛传唱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新闻的作用;同时由于最高统治者的喜爱和倡导,又以其权威性起到了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
关键词 乐府民歌 真实性 口头传播 舆论导向 新闻性
下载PDF
论苏区红色歌谣的口传史料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8-171,共4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民众秉承着《诗经》以来歌谣的现实主义精神,把自己所熟悉的歌谣形式当作咏物、言志、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用歌谣记录各苏区红军将士和民众多姿多彩地战斗生活。苏区红色歌谣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民众秉承着《诗经》以来歌谣的现实主义精神,把自己所熟悉的歌谣形式当作咏物、言志、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用歌谣记录各苏区红军将士和民众多姿多彩地战斗生活。苏区红色歌谣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扩红支前、反"围剿"和苏区反封建尤其是妇女解放的宏伟画卷,全方位地、艺术而形象地揭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功绩,反映了这场斗争发生、发展、壮大、胜利的运行轨迹,以及苏区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付出的巨大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 红色歌谣 口传档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