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炎清颗粒对大鼠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宏 郑艳芳 +4 位作者 李楚源 王德勤 彭维 姚宏亮 苏薇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口炎清颗粒是治疗口腔炎症的名优中成药,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基于中医理论的病证结合思想,通过注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并结合苯酚灼烧刺激,建立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生化指标检测、病理组织观察,研究口... 口炎清颗粒是治疗口腔炎症的名优中成药,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基于中医理论的病证结合思想,通过注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并结合苯酚灼烧刺激,建立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生化指标检测、病理组织观察,研究口炎清颗粒在减少组织损伤、促进溃疡愈合方面的改善作用;对指导其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炎清颗粒 阴虚火旺 口腔溃疡 动物模型 药效作用
下载PDF
养阴生肌膜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喜香 禚君 +3 位作者 豆金彦 刘军刚 高小恒 黄清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研究养阴生肌膜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苯酚灼烧法建立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观察溃疡面组织形态,计算溃疡愈合速度,测定血清TNF-a和IL-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养阴生肌膜高、中剂量组溃疡愈合速度加快,溃... 目的:研究养阴生肌膜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苯酚灼烧法建立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观察溃疡面组织形态,计算溃疡愈合速度,测定血清TNF-a和IL-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养阴生肌膜高、中剂量组溃疡愈合速度加快,溃疡面积缩小显著,血清TNF-a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养阴生肌膜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口腔溃疡 苯酚 TNF-A IL-2
下载PDF
内服外用对口腔黏膜溃疡大鼠模型作用及其对炎性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振国 董秀华 贾颖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内服三黄泻心汤外用冰硼散对口腔溃疡(RAU)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冰硼散组(C)、三黄泻心汤组(D)、冰硼散+三黄泻心汤组(C+D),每组10只。... 目的:探讨内服三黄泻心汤外用冰硼散对口腔溃疡(RAU)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冰硼散组(C)、三黄泻心汤组(D)、冰硼散+三黄泻心汤组(C+D),每组10只。除正常组(A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化学烧灼法在其右侧口腔黏膜建立RAU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大鼠分别以相应药物涂抹溃疡处,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6天;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作处理。观察给药第1天和第3天时大鼠溃疡面情况并测定溃疡面积;取部分溃疡组织切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溃疡明显,组织病变明显;血清中TNF-α、IL-2、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6 d后各给药组大鼠的溃疡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或几近愈合,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血清中TNF-α、IL-2、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冰硼散联合三黄泻心汤(内服+外用)能显著改善RAU模型大鼠溃疡症状,具有强效的抑菌、消肿、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大鼠模型 内服外用 三黄泻心汤 冰硼散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吲哚美辛治疗口腔溃疡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少璐 骆树瑜 +3 位作者 邱玉玲 张向宇 钟玉绪 孔德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两种吲哚美辛制剂在口腔溃疡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右颊用铁钉烫烧造模,分为吲哚美辛凝胶给药组(YN)、复方苯佐卡因凝胶阳性对照组(NP)、吲哚美辛喷雾给药组(YP)、口腔炎喷雾阳性对照组(PP)、正常对照组(N)和阴性对照组(M)。采... 目的探讨两种吲哚美辛制剂在口腔溃疡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右颊用铁钉烫烧造模,分为吲哚美辛凝胶给药组(YN)、复方苯佐卡因凝胶阳性对照组(NP)、吲哚美辛喷雾给药组(YP)、口腔炎喷雾阳性对照组(PP)、正常对照组(N)和阴性对照组(M)。采用HE染色、组织学标准定量评价溃疡面再上皮化及肉芽组织形成情况,比色法检测溃疡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溃疡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YP、YN、NP、PP组溃疡面积较M组均减小,组织学定量评价显示YP、YN、NP、PP组得分均高于M组(P<0.05);给药后,YP组NO和NOS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EGF在YP、YN、NP、PP组的表达均高于M组和N组(P<0.05);EGFR在YP、YN、NP、PP组的表达与N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VEGF在YP、YN、NP、PP组的表达均低于M组(P<0.05)。结论两种吲哚美辛制剂均能起到减轻大鼠口腔溃疡炎症反应、促进愈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吲哚美辛 大鼠模型 愈合
下载PDF
化学灼烧法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对照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吉莉 袁盛梦 +3 位作者 陈芳园 陈荟宇 韩沛丰 王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4-560,共7页
目的通过不同化学灼烧法建立SD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为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最优方案。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浓度冰醋酸或NaOH晶体于下切牙牙槽骨唇侧黏膜和颊黏膜建立溃疡模型;二次灼烧组:采用50%浓度冰醋酸于牙槽骨唇... 目的通过不同化学灼烧法建立SD大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为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最优方案。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浓度冰醋酸或NaOH晶体于下切牙牙槽骨唇侧黏膜和颊黏膜建立溃疡模型;二次灼烧组:采用50%浓度冰醋酸于牙槽骨唇侧黏膜溃疡愈合后原部位再次建立溃疡模型。观察黏膜状态、溃疡出现率和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牙槽骨唇侧黏膜50%浓度冰醋酸组溃疡出现率高,形态规则便于观察,平均愈合时间和组织学特征与人类接近,综合比较优于其他组。二次灼烧组不易形成溃疡。结论 50%浓度冰醋酸处理牙槽骨唇侧黏膜能获得较好的口腔溃疡模型,可作为研究溃疡治疗方法的理想模型。同一部位不适合再次建立溃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化学灼烧法 SD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