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exin-1受体抑制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媛 纳青青 吴天秀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orexin-1受体抑制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SD大鼠BMSCs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mol·L^(-1)不同浓度的orexin-1受体抑制剂溶液,分别与第3代BMSCs共培养后,... 目的探讨orexin-1受体抑制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SD大鼠BMSCs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mol·L^(-1)不同浓度的orexin-1受体抑制剂溶液,分别与第3代BMSCs共培养后,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orexin-1受体抑制剂对BMSCs增殖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和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Col1a1 mRNA。结果orexin-1受体抑制剂最佳促BMSCs增殖浓度为1×10^(-4)mol·L^(-1)。10^(-4),10^(-5),10^(-6)mol·L^(-1)orexin-1受体抑制剂作用3,5,7 d能升高BMSCs胞浆内碱性磷酸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这种作用在第5天达到高峰。10^(-4),10^(-5),10^(-6)mol·L^(-1)orexin-1受体抑制剂作用7 d可使骨钙素含量升高(P<0.05)。10^(-4),10^(-5),10^(-6)mol·L^(-1)orexin-1受体抑制剂上调Runx2、COL1A1 mRNA表达。结论 orexin-1受体抑制剂可促进BMSCs增殖,同时促进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促进BMSCs表达碱性磷酸酶刺激骨钙素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1受体抑制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下载PDF
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宏春 张海波 +3 位作者 孟敏 陈芳洁 陈玉军 蒋珊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9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间接胆红素(I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和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肠内营养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肝癌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作者 李书苹 赵可 +3 位作者 张苗 邱鸣寒 宋腾 王华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为一周期)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200 mg、特瑞普利单抗240 mg、卡瑞利珠单抗240 mg或信迪利单抗200 mg,均在第1天静脉输注,21 d为一周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6例难治性pMMR/MSS的转移性结肠癌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7%(2/26)、均为部分缓解(PR),DCR为65.3%(17/26),PFS为3.5个月,OS为24.3个月。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和无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5、3.3个月,两者比较,χ2=0.447,P=0.504;中位OS分别为16.8、24.9个月,两者比较,χ2=0.115,P=0.735。瑞戈非尼80 mg、120 mg治疗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位PFS分别为3.3、4.5个月,两者比较,χ2=1.796,P=0.180;中位OS分别为24.9、24.3个月,两者比较,χ2=0.118,P=0.732。既往未用瑞戈非尼和既往应用瑞戈非尼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6、4.0个月,两者比较,χ2=5.411,P=0.02;中位OS分别为14.7、24.3个月,两者比较,χ2=0.05,P=0.824。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皮肤综合征(80.7%)、高血压(30.7%)、乏力(19.2%)、毛细血管增生症(23.1%),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4/26)。结论 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可使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延长,安全性可。肝转移与否不影响联合治疗的效果,应用过瑞戈非尼的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优于未应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瑞戈非尼 结直肠癌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应用仑伐替尼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军红 姚红兵 +5 位作者 王雪尧 郭威 陆才进 吴嘉兴 蒋建晖 赵东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67,共6页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组给予FOLFOX方案经HAIC化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体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观察组在疾病控制率、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OLFOX-HAIC化疗方案联合卡瑞丽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且可以延长患者的OS和PFS,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仑伐替尼 FOLFOX方案 中晚期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剂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石佳鹏 汤小星 赵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最广泛,但是其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本文以PD-1为代表,就HCC中PD-1/PD-L1治疗的研究现状,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局部消融治疗指征,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HCC及PD-1/PD-L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
7
作者 陈军 张兆星 +3 位作者 米婧 屈红艳 胡蓉 李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15只。荷瘤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共饲养56天;荷瘤共病抑郁组是在荷瘤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干预,每天行适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天、15天、29天、43天小鼠尾静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PD-1抑制剂组是在荷瘤共病抑郁组的基础上,将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改为PD-1抑制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是在PD-1抑制剂组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灌胃改为逍遥散水提物灌胃。分组后第57天,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进行糖水偏好测试、陌生环境摄食实验,分析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计算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获取小鼠瘤体,并测量瘤体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DO)、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的数值;对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情况。结果 (1)行为学改变:与荷瘤对照组比较,荷瘤共病抑郁组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摄食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0.01)。(2)生存率差异:荷瘤共病抑郁组小鼠生存率为20%,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26.7%,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40%。(3)肿瘤增值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体积小于PD-1抑制剂组(P<0.05),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重量显著小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显著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的抑瘤率为35.4%优于PD-1抑制剂组的22.1%。(4)相关蛋白表达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IDO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Kyn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AhR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5)各组小鼠肿瘤组织Foxp3表达情况:与荷瘤共病抑郁组比较,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PD-1抑制剂组比较,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逍遥散对PD-1抑制剂的增敏作用可能与通过下调IDO、Kyn、AhR水平,进而有效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犬尿氨酸 叉头样转录因子3 芳香烃受体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言子琪 陈斯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53-256,294,共5页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HI)的治疗效果不佳、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不断研究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和晚期/转移性BCC的二线治疗药物。本文对PD-1抑制剂在cSCC和B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免疫治疗 转移 晚期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胡晓彤 于泉 蔡照华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D-1抑制...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D-1抑制剂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及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PFS及OS均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除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RCCE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CRC患者效果较佳,可改善免疫微环境,延长患者生存期,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晚期结直肠癌
下载PDF
外泌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国志 厉兵城 +1 位作者 张林 孟令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床实践,标志着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NSCLC的治疗现状,但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持久性获益。因此,筛选免疫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PD-L1)有可能成为预测IC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exoPD-L1预测ICI治疗NSCL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 疗效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获益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兴红 金春娜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两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获益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管理指南》对这两类药物均给予最高级别的推荐,可用于...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两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获益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管理指南》对这两类药物均给予最高级别的推荐,可用于降低2型糖尿病(T2DM)合并CV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或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本文就新型降糖药物SGLT2i、GLP-1RA的心血管获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降糖药物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 2型糖尿病 心血管获益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及替吉奥后线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12
作者 施慧婕 孙子娟 +1 位作者 司悦 汪海岩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96-2300,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替吉奥的后线治疗在微卫星稳定(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及替吉奥的后线治疗在微卫星稳定(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43例,均给予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及替吉奥治疗,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43例病人中5例死亡,0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9例病情稳定,9例疾病进展。客观有效率为23.3%,疾病控制率为67.4%,所有病人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肝转移、原发灶部位位于左侧的病人PFS较伴有肝转移、原发灶部位位于右侧的病人PFS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伴有肝转移是影响mCRC病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0,95%CI:(1.08,5.30),P=0.031]。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乏力、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等,所有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都通过对症治疗和延迟给药得到控制。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替吉奥后线治疗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良好疗效,且毒副反应可控,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线的治疗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稳定型 肿瘤转移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替吉奥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江雪 葛晓英 +1 位作者 郑丹 鲍蕾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还可以介导免疫微环境,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本文总结了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概述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回顾和分析这些一线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以及差异性,并对其真实世界研究进行探讨,为后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MDT护理模式在1例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导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朱青 戴雪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94-96,共3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手段,但在ICPi治疗期间却引发了一系列自身免疫性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内分泌相关疾病已成为ICPi治疗中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之一[1],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垂体并发症.
关键词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多学科会诊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护理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评价
15
作者 成国顺 赵坤 +1 位作者 孙干 单珊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0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PD-1抑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安...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PD-1抑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4.15%及7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20%及46.3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_(4)^(+)水平及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VEGF及T淋巴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安罗替尼 肿瘤标志物 细胞生长因子 T淋巴细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张莳 唐家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随机对照方法探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利用倾向性匹配法获...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随机对照方法探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利用倾向性匹配法获取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单药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肿瘤相关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及不良反应,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统计比较两组3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50.00%(15/30)、疾病控制率80.00%(24/30)高于单药组23.33%(7/30)、53.33%(16/30)(P<0.05);治疗6周后联合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6周后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CD8^(+)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年,联合组3年生存率为37.93%(11/29)高于单药组14.29%(4/28)(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57个月,单药组无进展生存期为6.1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9.77个月。结论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抑制肿瘤相关因子表达,减少肿瘤免疫逃逸,提高3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孙子娟 汪海岩 +1 位作者 施慧婕 司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n=32)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对照组(n=35)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8.1%和51.4%(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6.9%和77.1%(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对照组延长,分别为12.9个月和1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90.6%比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控制,且未发生致死性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初步显示疗效显著,此类病人在常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加用PD-1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稳定 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 贝伐珠单抗 卡瑞利珠/信迪利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导致重症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1例
18
作者 荆科 郭阳 +2 位作者 白丽娜 周越塑 许彪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613-1617,共5页
该院收治1例晚期肺腺癌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经肿瘤科会诊后考虑为免疫相... 该院收治1例晚期肺腺癌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经肿瘤科会诊后考虑为免疫相关性肺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炎明显好转。近年来,随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免疫相关肺炎也越来越多见。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乃至危及生命。急诊及重症医学科医生在对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过程中应在常见肺部感染、气道病变、心血管病变等鉴别诊断同时考虑此类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可能,从而避免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免疫相关肺炎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合并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19
作者 李丽芳 张萌 +1 位作者 艾冬冬 刘小红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64例NSCLC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22例(34.38%),其中甲亢5例,甲减12例,亚甲亢2例,亚甲减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管理方案,积极对症干预,以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甲状腺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腺癌长链非编码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RNA 1的表达水平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李肖芸 方家远 +2 位作者 李格 周炎峰 宋华勇 《癌症进展》 2024年第7期740-744,753,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RNA 1(AS1)的表达水平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并比较80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RNA 1(AS1)的表达水平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并比较80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组转染PC9细胞(control组、pcDNA3.1-NC组、pcDNA3.1-EGFR-AS1组)、PC9细胞和PC9/GR细胞经吉非替尼培养后lncRNA EGFR-AS1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3组转染PC9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以lncRNA EGFR-AS1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分界将肺腺癌患者分为lncRNA EGFR-AS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lncRNA EGFR-AS1高、低表达组患者EGFR-TKI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特征、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法分析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肺腺癌组织和经吉非替尼培养后PC9/GR细胞中lncRNA EGFR-AS1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和PC9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EGFR-AS1低表达组患者EGFR-TKI治疗总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lncRNA EGFR-AS1高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ncRNA EGFR-AS1高、低表达组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lncRNA EGFR-AS1高表达均是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cDNA3.1-EGFR-AS1组PC9细胞中lncRNA EGFR-AS1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及细胞迁移率均高于control组和pcDNA3.1-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EGFR-AS1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影响患者的预后和EGFR-TKI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反义RNA 1 酪氨酸激酶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