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aradigm Shifting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Strategy
1
作者 WU Xiaobo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P. R. China HU Xiangpei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P.R.ChinaDONG Zhiqiang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83, P.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4年第4期40-49,共10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on LDCs' competitive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 impacts on intra-organization's linkage and technology capability formation via innovation, as th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on LDCs' competitive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 impacts on intra-organization's linkage and technology capability formation via innovation, as the rising of the new paradigms of system integration. And som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are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radigm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下载PDF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n a Postmodern Worl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Religious Leaders
2
作者 J. Jacob Jenkin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2年第12期1139-1148,共10页
We live in an increasingly postmodern society. American Christianity, however, is imbued in a modem---even pre-modern--paradigm. As a result, many contemporary religious lead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t... We live in an increasingly postmodern society. American Christianity, however, is imbued in a modem---even pre-modern--paradigm. As a result, many contemporary religious lead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ostmodern constituents, as evidenced by declining attendance rates and religious affili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is dilemma by offering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religious leaders to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with emerging/emergent generation(s). The author begins this exploration, first, by outlining the philosophical tenants of postmodemism: its epistemological, ontological, and axiological assumptions. Second, the author delineates several key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Next, the author offers thre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leaders: (1) increased use of personal narrative, (2) removal of hierarchal boundary structures, and (3)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appreciation for divergent perspective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is study with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MODERNISM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narrative paradigm 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CPM) theory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下载PDF
基于“四个面向”的高校“有组织科研”范式构建--一个单案例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正刚 刘宇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6,共11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正在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传统科研范式在响应国家重大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正在遭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传统科研范式在响应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持续增大的外部压力、创新高风险与高投入使得“有组织科研”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选择,也是高校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阐述“四个面向”和“有组织科研”的内涵,梳理“四个面向”与“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从高校传统科研范式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构建基于“四个面向”的高校“有组织科研”范式,对重庆大学“有组织科研”实施路径与成效进行解析,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面向” 有组织科研 组织模式 科研范式
下载PDF
浸润“中国哲学元素”教学范式创新研究
4
作者 旷开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2,共4页
“组织行为学”依然是新时代培养新商科人才的基础必修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将“中国哲学元素”与本体模块、创新模... “组织行为学”依然是新时代培养新商科人才的基础必修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将“中国哲学元素”与本体模块、创新模块、实践体验模块、能力模块、文化模块等五个教学模块有机嵌入,充分浸润,重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并通过完善教学质量闭环反馈机制,创建“中国哲学元素”浸润“组织行为学”课程嵌入式教学新范式,构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新范式,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元素” 组织行为学 课程教学 范式创新
下载PDF
“项目导向”的组织战略范式及转换研究
5
作者 侯海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需要组织不断进行战略创新与转换,组织战略范式的选择是保证组织战略创新与转换成功的先决条件。项目导向的组织战略范式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外部环境动态多变的要求,做好项目导向的组织战略转换是组...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需要组织不断进行战略创新与转换,组织战略范式的选择是保证组织战略创新与转换成功的先决条件。项目导向的组织战略范式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外部环境动态多变的要求,做好项目导向的组织战略转换是组织战略创新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战略 项目导向 战略范式 转换机制
下载PDF
组织学的旧范式和复杂新范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霞 张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3-48,共6页
从组织哲学的视角,按纵向时间序列探索了组织学范式的发展和演进,结论认为:组织学关于机器、人和一般系统的组织哲学属于牛顿旧范式,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当前组织学主流与反主流的对峙。组织学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借鉴复杂科学,... 从组织哲学的视角,按纵向时间序列探索了组织学范式的发展和演进,结论认为:组织学关于机器、人和一般系统的组织哲学属于牛顿旧范式,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当前组织学主流与反主流的对峙。组织学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借鉴复杂科学,形成组织学的新范式——复杂范式,它有着不同于传统范式的组织哲学、方法论和范式特征,应该是当前组织学的替代性范式,是组织学未来的主流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范式 旧范式 复杂新范式
下载PDF
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 被引量:9
7
作者 罗珉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文认为,组织理论新范式的出现,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组织的建构与批判,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组织理论范式的论战,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关键词 范式 组织概念 自组织 组织理论 组织边界
下载PDF
错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易化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楚 王俭勤 周文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9-1083,共5页
采用DRM范式,设置三种参照对象条件,考察错误记忆是否存在自我参照效应。结果发现:(1)错误记忆中存在自我参照效应;(2)无论是正确记忆还是错误记忆,自我参照条件下的回忆成分均显著多于他人和中性参照,但熟悉性成分在三种条件下没有差异... 采用DRM范式,设置三种参照对象条件,考察错误记忆是否存在自我参照效应。结果发现:(1)错误记忆中存在自我参照效应;(2)无论是正确记忆还是错误记忆,自我参照条件下的回忆成分均显著多于他人和中性参照,但熟悉性成分在三种条件下没有差异;(3)词表中学习项目由分组呈现变为随机呈现时,错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仍稳定存在。结果揭示,自我参照效在促进正确记忆的同时,亦可易化错误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参照效应 错误记忆 精细化加工 组织化加工 DRM范式
下载PDF
交叉学科教育的现实困境和理想路径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红 谢冉 任言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6,90,共6页
交叉学科已经成为我国新的学科门类,走上了专业化、制度化、合法化的道路。但遵循社会需求逻辑的交叉学科教育的载体及路径仍是固有的学科知识逻辑,受到传统学科结构、学科间固有的张力以及不同学科组织管理模式的制约,交叉学科教育面... 交叉学科已经成为我国新的学科门类,走上了专业化、制度化、合法化的道路。但遵循社会需求逻辑的交叉学科教育的载体及路径仍是固有的学科知识逻辑,受到传统学科结构、学科间固有的张力以及不同学科组织管理模式的制约,交叉学科教育面临教育理念的模糊与教育模式的拼凑,教育主体和教育方法的单一以及质量标准的缺失等问题。只有转变交叉学科教育理念,构建开放的组织范式、灵活多元的交叉学科教育模式和多元的质量标准,才能达成交叉学科教育目标,真正实现知识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教育 组织范式 教育模式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秉 吴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2,共8页
为促进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与实践,针对目前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所存在的根本缺陷,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开展系统研究。基于评价的定义,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提炼与剖... 为促进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与实践,针对目前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所存在的根本缺陷,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开展系统研究。基于评价的定义,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提炼与剖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8个基本问题,即评价原则、评价基准、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层面、评价范围、评价依据与限制因素,并建构和解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一般程式。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文化评价需以明晰上述8个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本问题为前提和基础,需以文献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社会学与心理学方法、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及具体评价方法 5大类方法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学 组织安全文化评价 基础性问题 方法论 一般程式
下载PDF
基于能力的企业组织范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正刚 韩玉启 朱慧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8,共3页
在新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将是基于能力的企业。从企业能力的定义出发,给出了企业能力的构成体系,并建立了基于能力的企业组织范式。
关键词 企业能力 虚拟团队 虚拟企业 组织范式 团队能力
下载PDF
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与组织模式嬗变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57,共5页
科学研究范式决定科研组织模式,科研组织模式反过来影响科学研究范式。从科学研究的内涵演进、创新关系、范式升级和组织嬗变反思我国科技创新,审视科技创新规律,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系统性、完整性,构建大科学时代的科研范式和组织... 科学研究范式决定科研组织模式,科研组织模式反过来影响科学研究范式。从科学研究的内涵演进、创新关系、范式升级和组织嬗变反思我国科技创新,审视科技创新规律,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系统性、完整性,构建大科学时代的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形成原创性、颠覆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范式升级 组织变革
下载PDF
任务型组织:提出、传播及其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祖云 李燕 高振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2-68,共7页
任务型组织的提出,是关于组织范式探索的一个理论尝试。任务型组织的提出既有历史依据,又有现实缘由;同时,又是理论发展与学术探究的多重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待任务型组织的研究,可以发现它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学术传播的一些新动... 任务型组织的提出,是关于组织范式探索的一个理论尝试。任务型组织的提出既有历史依据,又有现实缘由;同时,又是理论发展与学术探究的多重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待任务型组织的研究,可以发现它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学术传播的一些新动向。任务型组织的学术价值就具体体现为:形成学术话语、建构组织范式与引导组织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组织 学术研究 组织范式 学术传播 三重价值
下载PDF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演化机制的新研究范式——基于CAS理论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可星 彭靖里 王劲璘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6-22,共7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能力的研究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处于分散状态。文章以CAS理论为视角,提出关于企业组织能力系统构成、运行的概念模型及其涌现机理和演化机制的新研究范式,具有学术前瞻性。该研究范式尤其能够解释动态复杂环境中企...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能力的研究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处于分散状态。文章以CAS理论为视角,提出关于企业组织能力系统构成、运行的概念模型及其涌现机理和演化机制的新研究范式,具有学术前瞻性。该研究范式尤其能够解释动态复杂环境中企业为适应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以获取新的资源和优化资源结构而与其他主体进行资源交换、共享以及创造的复杂过程,从而为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培育和提高组织能力、有效整合内外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理论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 涌现机理 进化机制 新研究范式
下载PDF
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的组织学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雯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8,116,共5页
本文针对技术范式转变这一管理特征极为丰富的特殊时期,研究组织学习的模式与演化特征。提出了包括学习与忘却学习的组织学习的新内涵,构建出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以忘却学习为主导,学习与忘却学习交互的组织学习模式。并从组织知识特性、... 本文针对技术范式转变这一管理特征极为丰富的特殊时期,研究组织学习的模式与演化特征。提出了包括学习与忘却学习的组织学习的新内涵,构建出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以忘却学习为主导,学习与忘却学习交互的组织学习模式。并从组织知识特性、知识类型、学习层次、忘却学习层次、组织学习层面以及组织学习工具六个方面对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组织从学习到忘却到再学习的动态演化进程进行阶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范式 组织学习 忘却学习
下载PDF
组织学的牛顿旧范式和复杂新范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霞 张丹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9-54,共6页
从组织学的哲学、方法论、理论及其应用 4个层面切入 ,认为前 3种组织哲学属于组织学的牛顿旧范式 ,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导致当前组织学主流与反主流的对峙。我们认为 ,组织学研究要走出这一困境 ,必须借鉴复杂科学 ,从而形成全新的... 从组织学的哲学、方法论、理论及其应用 4个层面切入 ,认为前 3种组织哲学属于组织学的牛顿旧范式 ,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导致当前组织学主流与反主流的对峙。我们认为 ,组织学研究要走出这一困境 ,必须借鉴复杂科学 ,从而形成全新的组织学新范式———复杂范式 ,它有着不同于传统范式的组织哲学、方法论和范式特征 ,应该是当前组织学的替代性范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范式 复杂旧范式 复杂新范式
下载PDF
多维透视下的嵌入式创新范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安民 张超 +1 位作者 胡德鑫 郭哲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13,共7页
在阐述嵌入式创新范式的产生背景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着重从知识嵌入、资源嵌入、跨组织嵌入、技术嵌入四个不同视域探索嵌入式创新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此,进一步从价值的统一性、资源的归属性以及主从关系的确... 在阐述嵌入式创新范式的产生背景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着重从知识嵌入、资源嵌入、跨组织嵌入、技术嵌入四个不同视域探索嵌入式创新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此,进一步从价值的统一性、资源的归属性以及主从关系的确定性等解析嵌入式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指出嵌入式创新范式未来研究的变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创新范式 知识嵌入 资源嵌入 跨组织嵌入 技术嵌入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价值转向:从组织规划到学术创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龙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3,共12页
自诞生起,高等教育研究所受到的褒奖和争议同时存在,知识成果的合法性并不稳定。近年来,由于知识生产强烈的绩效主义导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直在朝着组织建构的方向进行。在管理主义的学科制度框架内,高等教育研究所谋求的是组织... 自诞生起,高等教育研究所受到的褒奖和争议同时存在,知识成果的合法性并不稳定。近年来,由于知识生产强烈的绩效主义导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直在朝着组织建构的方向进行。在管理主义的学科制度框架内,高等教育研究所谋求的是组织化而非真正的学科化。强烈的组织化意愿与规划思维影响了知识生产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最需要的是进行学术层面的“自我创业”,重新确立问题生产的范式,如此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知识生产 组织规划 学术创业 范式创新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科研范式变革与组织模式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套 贾宝余 《科技智囊》 2023年第9期33-44,共12页
通过分析科研范式的内涵、学科会聚的发展和逻辑演进、第四范式的形成,梳理了国外创新汇聚战略和国内的科技创新实践。第四范式主要从工具、方法维度突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应用;要素汇聚从创新维度强调建设科技强国和创新高地... 通过分析科研范式的内涵、学科会聚的发展和逻辑演进、第四范式的形成,梳理了国外创新汇聚战略和国内的科技创新实践。第四范式主要从工具、方法维度突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应用;要素汇聚从创新维度强调建设科技强国和创新高地的国家战略,属于数字时代与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科研范式变革和组织模式的创新。据此提出五点建议: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科交叉会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加强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建设全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育战略科技人才,促进人才汇聚;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工程,带动创新要素汇聚;形成数字时代的数据思维模式,以组织模式创新统筹推进数字时代科研范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科研范式 组织模式 创新型国家 学科会聚
下载PDF
多维范式下神经组织行为学的哲学基础、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20
作者 刘玉新 陈晨 +1 位作者 朱楠 季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3-1110,共18页
神经组织行为学是指通过探究组织现象背后的生物学运作机理,从神经生理视角发展并重构组织行为学框架的新兴多领域交叉学科。多维范式下的神经组织行为学包括从还原论到涌现论的哲学基础,基于社会情境认知理论、跨层次研究和逆向推理的... 神经组织行为学是指通过探究组织现象背后的生物学运作机理,从神经生理视角发展并重构组织行为学框架的新兴多领域交叉学科。多维范式下的神经组织行为学包括从还原论到涌现论的哲学基础,基于社会情境认知理论、跨层次研究和逆向推理的理论框架,以及神经成像法和ANS测量法并行的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注意神经组织行为学可能给组织理论带来的变革,以及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行为学 范式 哲学基础 理论框架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