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physical evidence for thrusting of crustal materials from orogenic belts over both sides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6
1
作者 Yingkang LI Jianwei GAO +1 位作者 Jian HAN Yu'e Y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12-831,共20页
Based on deep geophysical detections, we have reconstructed the crustal structure from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 the Jiangnan-Xuefeng orogenic bel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Yangtze Block was ov... Based on deep geophysical detections, we have reconstructed the crustal structure from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 the Jiangnan-Xuefeng orogenic bel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Yangtze Block was overthrusted by crustal materials in its NW direction from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but in its SE direction from the Jiangnan orogen. These overthrusting effects control the crustal structure from the western Sichuan to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Jiangnan orogen-Xuefeng orogenic belt. The eastward extruded materials from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re blocked by the rigid basement in the Sichuan Basin, where upper-middle crust was overthrusted whereas the lower crust was underthrusted beneath the Sichuan Basin. The underthrusted unit was absorbed by crustal folding, shortening and thickening in the Yangtze Block, forming the Xiongpo and Longquan Mountains tectonic belts and resulting in the NW-directed thrusting of the Pujiang-Chengdu-Deyang fault, and the western hillsiden fault in the Longquan Mountain. These results provide resolution to the controversy where the eastward extrusion material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d gone. Overall, that Yangtze Block was subjected to thrusting of the crustal materials from the orogenic belts over its both sides. This finding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mechanism in South China,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ctonic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he kinematics processes during the lateral extru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hysics CRUSTAL structure SUBDUCTION of the Yangtze Block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iangnan-Xuefeng orogenic belt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琚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深部边界及成矿制约:来自综合地球物理的认识 被引量:9
3
作者 严加永 吕庆田 +5 位作者 张永谦 刘卫强 王栩 陈昌昕 徐峣 刘家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4-558,共15页
江南造山带位于组成华南大陆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是揭示华南陆块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探索该地区大规模岩浆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键窗口。前人在构造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对江南造山带的深部结构认识不明,... 江南造山带位于组成华南大陆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是揭示华南陆块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探索该地区大规模岩浆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键窗口。前人在构造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对江南造山带的深部结构认识不明,导致对其定义、边界范围、形成时代及演化过程等方面长期存在争议,故亟需开展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工作,为解决上述争议问题提供约束。鉴于后期构造运动对上地壳大幅改造的影响,致使对于江南造山带的深部边界存在不同认识,本文以重力数据和航磁数据为主、辅以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并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深部边界。综合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深部电性结构及75种元素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聚类分析结果,推测钦杭结合带可能为江南造山带东南侧深部边界,并推断了江南造山带北部可能的深部边界和周缘的断裂构造。基于上述结果和认识,分析了区域构造对金、铜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江南造山带深部边界及深部断裂扮演了成矿系统中“导矿通道”的角色,从深大断裂形成之初就提供了铜、金等幔源成分为主的矿物质,在合适位置就位成矿;后期复杂的构造运动,使得局部位置再次活化,成矿物质重新富集迁移,在次级断裂等有利位置形成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铜金等矿床。因此,本文基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所识别和划分的断裂构造格架,不仅可为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深部边界提供参考,也可为寻找幔源为主的金属矿床提供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重磁 综合地球物理 电阻率 地球化学聚类分析 成矿系统通道
下载PDF
北秦岭商南-丹凤段蛇绿岩带航磁和航空γ能谱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骆遥 李敬敏 +1 位作者 李诗珺 杨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70-279,共10页
通过最新获取的1∶50000高精度航空磁测和航空γ能谱资料对北秦岭商南—丹凤一带(商丹段)航空地球物理场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划分了商丹段主要磁性构造单元和放射性构造单元。根据商南松树沟蛇绿岩的航磁、航空γ能谱场特征,建立了北秦岭... 通过最新获取的1∶50000高精度航空磁测和航空γ能谱资料对北秦岭商南—丹凤一带(商丹段)航空地球物理场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划分了商丹段主要磁性构造单元和放射性构造单元。根据商南松树沟蛇绿岩的航磁、航空γ能谱场特征,建立了北秦岭构造带的标准蛇绿岩地球物理响应模式,利用该模式对丹凤资峪—郭家沟一带蛇绿岩范围进行了厘定,给出了丹凤蛇绿岩的地球物理学证据。同时推断了分水岭蛇绿岩和鮸鱼嘴—清油河一带基性超基性岩,认为鮸鱼嘴—清油河一带可能残存有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γ能谱 航空磁测 蛇绿岩响应 丹凤群 北秦岭
下载PDF
古吉黑造山带拼接带地球物理特征线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孟习 孙炜 +1 位作者 尹国义 彭玉鲸 《吉林地质》 2001年第1期27-34,共8页
吉黑造山带拼接带的地球物理特征线 ,在重磁图上为伊通—吉昌—桦甸、贤儒—安图—开山屯一线。它分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区。与两侧中元古宙—早三叠世不同的地质发育历史相呼应 ;和石炭 -二叠系安哥拉与华夏植物地理区系的界... 吉黑造山带拼接带的地球物理特征线 ,在重磁图上为伊通—吉昌—桦甸、贤儒—安图—开山屯一线。它分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区。与两侧中元古宙—早三叠世不同的地质发育历史相呼应 ;和石炭 -二叠系安哥拉与华夏植物地理区系的界线相一致。这是有别于前人而为更多新的地质资料所支持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带 地球物理特征线 古吉黑造山带 地质资料 地球物理场
下载PDF
北天山七角井南部石英斑岩发育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来自综合物探测量的证据
6
作者 祁程 何昕欣 +2 位作者 艾虎 杨明 汪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15494-15505,共12页
北天山七角井南部地区位于北天山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南缘,是准噶尔-巴尔喀什火山岩型铀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受北东向构造控制的晚二叠世石英斑岩裂隙带中,或者石英斑岩外接触带砂岩、凝灰质砂岩中,以及断裂... 北天山七角井南部地区位于北天山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南缘,是准噶尔-巴尔喀什火山岩型铀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受北东向构造控制的晚二叠世石英斑岩裂隙带中,或者石英斑岩外接触带砂岩、凝灰质砂岩中,以及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因此,厘定石英斑岩空间展布特征对扩大深部矿化规模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与地面高精度磁测相结合的物探方法,对该地区的石英斑岩进行探测,采用Rubust阻抗估算技术、二维有限元差分法的电磁数值模拟技术、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的电磁反演技术、2.5维地磁异常反演技术等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大致查明了石英斑岩深部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石英斑岩沿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呈裂隙式侵入,呈狭长线性带状分布,自西向东,石英斑岩深部规模呈下窄上宽→下宽上窄变化的形态。受北西向构造挤压抬升作用影响较大,石英斑岩被抬升并剥蚀,西部岩体破碎更强烈。结合钻孔验证情况,分析推断铀成矿有利区有2片,为下一步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斑岩 火山岩型铀矿 综合物探测量 正反演 天山造山带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找矿——以红旗岭铜镍矿床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志河 孙丰月 +2 位作者 顾观文 牛兴国 钱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9-1657,共9页
为了对中亚造山成矿带东段南缘红旗岭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500~1000 m)隐伏矿体进行成矿预测,采用高精度重力和2.5维人机交互式反演方法,对含矿性较好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如#1、#3及新#3岩体)进行底部含矿性研究。结果表明:高... 为了对中亚造山成矿带东段南缘红旗岭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深部(500~1000 m)隐伏矿体进行成矿预测,采用高精度重力和2.5维人机交互式反演方法,对含矿性较好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如#1、#3及新#3岩体)进行底部含矿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重力异常开展不同高度上延并结合垂向一阶导数等数据处理,可有效地厘定深部隐伏岩体空间展布;2.5维人机交互式反演方法可以识别深部微弱的矿致异常,推测研究区#3岩体埋深700~1100 m存在5个脉状盲矿体。经钻探验证,成功发现32259 t镍矿(矿石平均品位达0.36%),其中(2)号矿体为最厚矿体,见矿深度为700~1100 m,镍矿平均品位为0.39%,储量达2743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红旗岭铜镍矿床 深部探测 地球物理 2.5维人机交互式反演
下载PDF
桐柏山—大别山地区物化探资料的图像处理和地质构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邹宗濂 王润生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38-447,共10页
对最新编制的桐柏山—大别山地区区域重力、航磁、化探等资料做了阴影、纹理分析等图像处理 ,获得了不少新信息。这些信息在区域构造的分区、断裂带的厘定、隐伏地质体的确定、找矿预测等方面 ,特别对提出印支—燕山期陆陆碰撞缝合带、... 对最新编制的桐柏山—大别山地区区域重力、航磁、化探等资料做了阴影、纹理分析等图像处理 ,获得了不少新信息。这些信息在区域构造的分区、断裂带的厘定、隐伏地质体的确定、找矿预测等方面 ,特别对提出印支—燕山期陆陆碰撞缝合带、南北大别块体及木兰山块体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物化探 地质构造 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 缝合带 木兰山块体
下载PDF
全球典型大陆造山带中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来自变质岩和地球物理的限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丁丁 张衡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315,共13页
大陆岩石圈深俯冲作用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是板块构造及动力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全球著名的大陆造山带中榴辉岩的p-T轨迹呈现差异性折返特征,为了揭示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本文结合变质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选取3... 大陆岩石圈深俯冲作用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是板块构造及动力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全球著名的大陆造山带中榴辉岩的p-T轨迹呈现差异性折返特征,为了揭示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本文结合变质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选取3个典型大陆造山带——中生代—新生代的阿尔卑斯造山带、中生代的苏鲁—大别造山带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中的榴辉岩进行阐述。在阿尔卑斯造山带地区,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发现,欧洲板块的俯冲造成了Adria地区下方的岩石圈存在明显厚度差异。同时,阿尔卑斯造山带Doria Maria和Pohorje地区以及Pohorje地区内部,榴辉岩折返历史也不尽相同,原因可能是亚德里亚大洋岩石圈断离后不同期次的逆冲推覆作用使其差异性斜向挤出。苏鲁—大别造山带中榴辉岩的快速折返,原因可能是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后岩石圈的拆沉或断离作用。在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和中喜马拉雅榴辉岩的折返存在差异性。在西构造结,那让和卡甘榴辉岩呈现不同的p-T轨迹和折返速率,变质岩石学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都表明它们的差异性折返很可能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的构造挤压作用以及印度大陆岩石圈的断离作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年轻的正在进行造山活动的造山带,相较于古老的苏鲁-大别造山带,它更适合变质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综合研究。因此西构造结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构造挤压和俯冲板块断离可应用于全球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高压/超高压 榴辉岩 折返 地球物理 变质岩石学
下载PDF
内蒙古哈达特银铅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喜周 《矿产勘查》 2010年第5期479-482,共4页
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哈达特银铅矿区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通过研究哈达特银铅矿区地球物理特征,总结了哈达特银铅矿床物探异常规律,提出了该矿区找矿方向和综合物探找矿模型。
关键词 地球物理特征 物探异常 银铅矿床 哈达特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金玲 董峻麟 李领贵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夏日哈木铜镍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以西,为一岩浆熔离型Cu-Ni硫化物矿床,在对区内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区内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矿区地质特征 地球物理特征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武夷造山带地球物理表征
12
作者 郦逸根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39,共5页
浙江地跨华南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的特殊部位,有着多类型、多旋回造山带结构构造演化历史,如浙西南—闽北地区主体就是武夷造山带。作为原地矿部新一轮地质填图调查工作,即在多旋回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进行1:20万填图,以活动论和... 浙江地跨华南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的特殊部位,有着多类型、多旋回造山带结构构造演化历史,如浙西南—闽北地区主体就是武夷造山带。作为原地矿部新一轮地质填图调查工作,即在多旋回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区进行1:20万填图,以活动论和探索大陆动力学为指导思想,旨在着重表现造山带的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大地构造的基本特点,尤其侧重于其造山过程和现今造山带的三维结构。在造山带开展不同目的、不同尺度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和填图,正确恢复或解释多旋回造山带中构造岩片的裂解、拼合历史,对于探索以大陆动力学等若干新的地质科学体系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多旋回 地球物理 地质勘探
下载PDF
南秦岭池沟地区地物化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13
作者 郑忠林 刘凯 +1 位作者 任涛 张西社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550-555,共6页
池沟斑岩型铜钼矿(化)体产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成岩与成矿年龄一致。区内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构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成矿系列。近年来,池沟地区采用高磁扫面+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钻... 池沟斑岩型铜钼矿(化)体产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成岩与成矿年龄一致。区内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构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成矿系列。近年来,池沟地区采用高磁扫面+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钻探等组合方法,显示物化探异常特征与池沟出露岩体相吻合,经钻探,在池沟斑岩体接触带深部发现了厚大低品位铜钼矿体。在总结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区内物化探异常特征为依据,认为地表物化探异常与深部矿体位置形态有对应性关系,找矿潜力巨大,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斑岩型铜矿 物化探异常 矿体特征 找矿意义 池沟地区 陕西山阳
下载PDF
西大别小罗山地区地质-物化探-遥感综合信息及找矿前景
14
作者 周新 马瑞光 +2 位作者 周新琪 陈松 杨年浩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5期1028-1038,共11页
湖北大悟小罗山地区处于西大别造山带的南麓,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片麻岩岩段,岩浆岩主要为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辉长辉绿岩及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脉等。区内构造线主体呈NNW向,断裂构造发育。研究区内见有钼铅多... 湖北大悟小罗山地区处于西大别造山带的南麓,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红安岩群七角山岩组片麻岩岩段,岩浆岩主要为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辉长辉绿岩及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脉等。区内构造线主体呈NNW向,断裂构造发育。研究区内见有钼铅多金属矿(化)体5条,均呈脉状、透镜状沿破碎带展布,走向70°~134°。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绿泥石等,蚀变作用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钾化及碳酸岩化等。通过对研究区矿(化)体地质、物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找矿模型,认为研究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体的前景,尤其是J1激电异常300 m以深处异常值得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钼铅多金属矿 地质物化探特征 找矿前景 小罗山地区 西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基于地表地质调查剖面网络基础上的复杂造山带三维地质调查与建模方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国灿 徐义贤 +6 位作者 陈旭军 郭纪盛 郁军建 龚一鸣 肖龙 刘修国 花卫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三维地质填图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开拓性工作,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循.对于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相对有限的复杂造山带成矿带地区,区域性的三维地质结构的揭示更具挑战性.结合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实践,提出造山带基岩三维... 三维地质填图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开拓性工作,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循.对于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相对有限的复杂造山带成矿带地区,区域性的三维地质结构的揭示更具挑战性.结合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实践,提出造山带基岩三维地质填图的基本思路,对具有一定幅面一定比例尺的区域三维地质填图与建模的方法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针对造山带区域的"基于地表地质调查剖面网络基础上的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约束的三维地质调查方法体系",探索实践"基于地表地质调查剖面网络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强调建模的数据基础来自地表基础地质调查的系统路线剖面和实测剖面,即以地表实测地质路线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向下合理延拓,从而实现"区域三维地质填图"概念上的三维地质结构的数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三维地质调查与建模方法 地表地质调查 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约束.
原文传递
造山带中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探: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姚卓森 秦克章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00-2817,共18页
地球物理勘探在众多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围岩,硫化物矿石在电学、密度和磁化率等物理性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产生高重力、高磁力、高极化和低电阻的地球物理异常,是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传统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在众多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围岩,硫化物矿石在电学、密度和磁化率等物理性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产生高重力、高磁力、高极化和低电阻的地球物理异常,是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造山带中铜镍硫化物矿床通常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的特征,以中亚造山带的东天山和喀拉通克地区最为突出.这类矿床通常表现出复杂的岩体形态、产状、岩相构成、赋矿岩相和矿体空间展布,给传统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提出挑战.国外铜镍矿最大探测深度已达到4000m,最大开采深度也达到2450m,而我国同类矿床分别只有1600m和900m左右,亟待提高.以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波反射、地-井瞬变电磁法、井中重力勘探和航空电磁法为代表的地球物理新进展则为这一问题带来新思路,可能代表着铜镍硫化物矿床大深度精细勘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常规地球物理勘探 金属矿地震勘探 地-井瞬变电磁法 航空电磁法 造山带环境
原文传递
苏鲁造山带地壳上地幔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洪伟 李廷栋 苏刚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85-2494,共10页
扬子与华北板块在三叠纪的俯冲碰撞形成了著名的苏鲁超高压造山带,其板块碰撞接触关系一直是热点问题.利用国家台网中心64个省台记录的1079个近震事件的10922个P波到时和251个远震事件的11931个P波到时数据,采用远近震联合反演的层析成... 扬子与华北板块在三叠纪的俯冲碰撞形成了著名的苏鲁超高压造山带,其板块碰撞接触关系一直是热点问题.利用国家台网中心64个省台记录的1079个近震事件的10922个P波到时和251个远震事件的11931个P波到时数据,采用远近震联合反演的层析成像方法对苏鲁地区进行了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两个低速异常区分别对应山东半岛西部的华北板块地幔上隆区和壳幔相互作用强烈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区.在地幔300 km深度之下出现的高速异常体可能代表了早中生代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之前俯冲拆沉的古特提斯洋板块.传统观点的扬子板块岩石圈向北俯冲不明显,华北板块表现为向东南俯冲的高速特征.华北板块俯冲以苏鲁造山带中部的北纬35°为界,分为南北两种俯冲样式.北部俯冲不明显,华北板块停滞在郯庐断裂带以西;南部则表现华北板块向东南陡倾俯冲到苏鲁造山带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造山带 壳幔速度结构 P波层析成像 华北板块东南俯冲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复杂造山带地区三维地质填图中深部地质结构的约束方法: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实践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郁军建 王国灿 +8 位作者 徐义贤 郭纪盛 陈旭军 杨维 龚一鸣 陈超 李永涛 晏文博 肖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18,424,共13页
在地球物理资料稀少、钻孔数据匮乏的复杂造山带地区进行三维地质填图,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我们的填图工作思路是:以精细地表地质调查为基础,在地质-地球物理-钻孔等多源数据约束下,充分利用野外走廊带解析剖面、实测自然剖面、地... 在地球物理资料稀少、钻孔数据匮乏的复杂造山带地区进行三维地质填图,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我们的填图工作思路是:以精细地表地质调查为基础,在地质-地球物理-钻孔等多源数据约束下,充分利用野外走廊带解析剖面、实测自然剖面、地球物理解释剖面等资料,进行人机交互式三维地质建模,并根据使用资料的准确性、空间分辨的精细程度等对模型的可靠程度进行分块评价.浅表层以地表地质信息(包括产状、地层层序关系、地层厚度、褶皱形态、断层性质与位移、局部和区域概念地质模型等)约束为主,深部地质结构则主要依据地球物理剖面资料,少量钻孔资料不仅用以校验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并对模型施加强约束.以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为例,着重讨论了在三维建模中如何具体实现上述思路和约束方法.实践证明,该填图思路和建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三维地质填图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剖面 深部地质结构 约束方法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祁连造山带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区域控矿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元 李百祥 《甘肃地质》 2008年第3期36-43,共8页
本文利用1:100万区域重力、构造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测深等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祁连造山带区域构造、深部构造和区域控矿作用;祁连山造山带与周边具有不同地球物理场特征是划分构造单元的依据,在内部基底断裂构造具有南北分带,东... 本文利用1:100万区域重力、构造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测深等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祁连造山带区域构造、深部构造和区域控矿作用;祁连山造山带与周边具有不同地球物理场特征是划分构造单元的依据,在内部基底断裂构造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深部构造处在地壳厚度变异带边缘。并要考虑构造演化对成矿控制的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造山带 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域构造 深部构造 区域控矿
原文传递
日照-连云港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婉 张玄杰 +1 位作者 佟晶 范子梁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90-4497,共8页
航空重力、磁力测量是解决海陆过渡区地球物理资料不连续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获取的数据为进一步认识苏鲁造山带西段断裂展布、大地构造属性等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最新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编制了日照-连云港地区1∶25万重力... 航空重力、磁力测量是解决海陆过渡区地球物理资料不连续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获取的数据为进一步认识苏鲁造山带西段断裂展布、大地构造属性等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最新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编制了日照-连云港地区1∶25万重力、磁力异常图,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重、磁异常特征,在日照-连云港地区圈定了郯庐断裂带、桑墟-连云港断裂、东海-赣榆断裂、五莲-桃园断裂等基底断裂构造.研究认为苏鲁造山带南部边界为桑墟-连云港断裂(连黄断裂),以该断裂为界,北侧基底为华北板块组成部分,断裂南侧为下扬子板块基底;以东海-赣榆断裂为界,苏鲁造山带可分为南部和北部,两部分在后期构造活动方面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异常 苏鲁造山带 桑墟-连云港断裂 东海-赣榆断裂 五莲-桃园断裂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