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tho-K接触镜降低近视疗效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培英 张缨 +1 位作者 张琼 刘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夜戴和日戴 Ortho- K接触镜 1a期间降低近视的疗效及问题点。方法 ≤ 5.0 0 D的 4 5名近视患者为 组 ,采用过夜戴镜方式。 >5.0 0 D的 3 7名近视患者为 组 ,采用日间戴镜方式。对 2组戴镜 1a期间裸眼视力的提高 ,近视... 目的 探讨夜戴和日戴 Ortho- K接触镜 1a期间降低近视的疗效及问题点。方法 ≤ 5.0 0 D的 4 5名近视患者为 组 ,采用过夜戴镜方式。 >5.0 0 D的 3 7名近视患者为 组 ,采用日间戴镜方式。对 2组戴镜 1a期间裸眼视力的提高 ,近视度的降低 ,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近视降低度与角膜曲率变化的关系 ,镜片更换的时间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组戴镜后裸眼视力提高至 1.0~ 1.5的比率 ,1个月为 64 .1% ,3个月为 65.2 % ,6个月为56.2 % ,1a后 3 3 .7% .戴镜后 2组近视度数均显著降低 ,3个月后最为明显 ,分别降低 3 .4 6D± 0 .93 D和 3 .96D± 1.2 4 D,1a左右出现回退。角膜曲率半径平均值的增加 ,2组在戴镜 6个月后最显著 ,1a左右出现回退。角膜地形图 Sim K值的变化 , 组戴镜 3个月后 , 组戴镜 6个月后最显著。 组戴镜 3个月后 ,近视度降低值与角膜地形图 FK变化值有显著性相关 (r=0 .559,P <0 .0 1)。镜片调换时间多数在 1个月之内 ,因为配适不佳或疗效欠佳 ;在戴镜后 1a左右 ,因为镜片老化、变形、沉淀物而更换新片。 2组戴镜期间均无明显角、结膜合并症出现。结论 科学规范使用夜戴和日戴 Ortho- K接触镜均可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近视度 ,持续 1a左右出现回退。镜片寿命为 1a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k接触镜 角膜地形图 近视 过夜戴镜 日间戴镜
下载PDF
OK镜对泪膜和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雪梅 张雪芬 +2 位作者 廖瑞端 霍丽君 吴善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05b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OK镜对泪膜和眼表的影响。方法检测配戴2年的32例(64眼)OK镜配戴者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虎红染色、BUT和Schirmer'Ⅰ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戴镜BUT、Schirmer'Ⅰ试验降低,与戴镜前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 目的探讨OK镜对泪膜和眼表的影响。方法检测配戴2年的32例(64眼)OK镜配戴者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虎红染色、BUT和Schirmer'Ⅰ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戴镜BUT、Schirmer'Ⅰ试验降低,与戴镜前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58眼(90.6%),其中以Ⅰ级、Ⅱ级染色为主,虎红染色27眼(42.2%);停戴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长期配戴OK镜可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量减少和眼表面损害,其改变是可逆的,停戴后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k 泪膜 眼表 影响 角膜上皮损害
下载PDF
两种矫正方式对近视患者AC/A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杜玲芳 武正清 +3 位作者 何芳 宋伟琼 张艳丽 林鹏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与配戴框架眼镜后各自AC/A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青少...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与配戴框架眼镜后各自AC/A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试验组,随机选取60例门诊就诊并给予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屈光矫正前后AC/A及等效球镜度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随访时间依次为戴镜1,3,6mo;1a。结果:试验组戴镜前和后1,3,6mo;1a的AC/A值分别为4.05±2.03,3.05±1.85,3.31±1.02,3.14±1.64,3.20±1.55,戴镜后1,3,6mo;1a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后1,3,6mo;1a分别为4.12±1.86,4.09±1.38,3.58±1.45,3.84±1.41,4.23±2.01,戴镜后1,6mo;1a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3mo与戴镜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戴镜前无显著差异(P>0.05);戴镜后1,6mo;1a,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戴镜后3mo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度数增长的观察时间为1a。试验组等效球镜度增加了0.38±0.35DS,对照组增加了0.84±0.56D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矫正方式都能降低高AC/A值,试验组较对照组能更快更好地改善调节与集合的关系,近视度数增长后AC/A值会偏高。角膜塑形镜对中低度近视的矫正有效,它较框架眼镜能更有效地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是目前控制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等效球镜度 AC A
下载PDF
两种矫正方式对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玲芳 武正清 +3 位作者 何芳 宋伟琼 张艳丽 林鹏飞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与佩戴框架眼镜后各自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成功验配角...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与佩戴框架眼镜后各自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60例门诊就诊并给予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屈光矫正前后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和等效球镜度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随访时间依次为1个月、6个月、1年。结果 (1)调节滞后量: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1.05±0.28、0.92±0.16、0.62±0.13、0.6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1.03±0.27、1.03±0.19、0.82±0.11、1.08±0.16。两组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调节灵敏度: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9.33±2.65、10.82±2.06、10.90±2.48、11.05±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9.56±2.32、10.76±1.88、10.85±2.08、9.02±1.97。两组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月、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1年:实验组等效球镜度增加了(0.38±0.35)DS,对照组增加了(0.84±0.56)D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实验组戴镜后对调节滞后量的改善较明显,并使其逐渐趋于正常化;对照组对调节滞后量改善较慢,不能使其达到正常值,且近视度数增长后调节滞后量会变大。(2)实验组对调节灵敏度的改善更快,对照组较慢,在近视度数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两组的调节灵敏度相似,近视度数增长后调节灵敏度下降。(3)角膜塑形镜对中低度近视的矫正有效,它较框架眼镜能更有效地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是目前控制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等效球镜度 调节滞后量 调节灵敏度
下载PDF
视频宣教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耿若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8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120眼)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和示范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视频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角膜塑形镜相关知识...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在角膜塑形镜验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120眼)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和示范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视频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角膜塑形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验配服务的满意度、操作熟练程度、角膜上皮缺损情况。结果戴镜1周后,对患者行角膜塑形镜相关理论知识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组掌握18例、部分掌握12例、未掌握0例;对照组掌握9例、部分掌握18例、未掌握3例,研究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U=2.281,P<0.05)。戴镜1周后,对患者进行验配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满意20例、一般10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满意10例、一般19例、不满意1例,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U=2.311,P<0.05)。戴镜1 d、1周和1个月时,研究组操作时间分别为(18.63±3.74)、(13.63±3.01)、(10.83±2.57)min,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1.00±3.68)、(17.47±3.18)、(12.80±2.90)min,研究组各个时间点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损伤均以轻度为主,均无Ⅲ、Ⅳ级患者。研究组各个时间点角膜上皮损伤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角膜塑形镜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宣教 角膜塑形镜 满意度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散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素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散光患者采用角膜塑形镜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 70例(13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散光患者,按照矫正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55只患眼)和观察组(40例,75只患眼),对照组行普通框架镜矫治,观察组行角膜塑形镜矫治。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散光患者采用角膜塑形镜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 70例(13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散光患者,按照矫正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55只患眼)和观察组(40例,75只患眼),对照组行普通框架镜矫治,观察组行角膜塑形镜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矫治前,矫治6、18、24个月后屈光度分别为(-2.23±1.17)、(-2.71±0.96)、(-3.82±1.09)、(-4.80±2.30)DS,观察组分别为(-2.20±1.15)、(-2.21±1.09)、(-2.40±1.16)、(-2.75±1.17)DS。矫治6、18、24个月后,两组患者屈光度均较矫治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矫治18、24个月后眼轴长度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散光患者采用角膜塑形镜矫治的效果显著,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近视散光
下载PDF
角膜塑型镜配戴不适2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佑慧 王江桥 《眼视光学杂志》 2000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角膜塑型镜配戴不适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 :对 2 6 9例 5 34眼角膜塑型镜配戴不适者的病史及眼科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配戴不适率为 2 4.3% ( 5 34/ 2 191)。其中 :镜片松 16 4眼( 30 .7% ) ,因验光度或 K值测定... 目的 :探讨角膜塑型镜配戴不适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 :对 2 6 9例 5 34眼角膜塑型镜配戴不适者的病史及眼科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配戴不适率为 2 4.3% ( 5 34/ 2 191)。其中 :镜片松 16 4眼( 30 .7% ) ,因验光度或 K值测定数偏低或 e值低 ;镜片紧 79眼 ( 14.8% ) ,因验光度或 K值测定数偏高或 e值高 ;视力上升不佳 87眼 ( 16 .3% ) ,因镜片松、上睑紧或屈光度高 ;重影 189眼 ( 35 .4% ) ,因镜片偏位或戴片初期角膜塑型所致 ;角膜损伤 93眼 ( 17.4% ) ,因镜片过紧或取戴镜片时操作不规范 ;镜片破损 15片 ( 2 .8% ) ,因未按正确操作程序戴片、取片及护理镜片 ;镜片污染 36片 ( 6 .7% ) ,为眼脂分泌旺盛所致 ;过敏性眼炎 12眼( 1.1% ) ,主要发生在过敏性体质者。结论 :详细地询问病史 ,认真地做眼科检查、验光和准确地测定 K值及严格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戴片、取片及护理镜片是预防配戴不适的主要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型镜 近视 治疗 角膜曲率
下载PDF
定位弧定制镜片在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伟豪 王昊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观察定位弧定制镜片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首次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验配案例共84例165眼,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76眼为定位弧定制镜片,对照组46例89眼为标准镜片,对照两组在戴镜1mo时裸眼... 目的:观察定位弧定制镜片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首次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验配案例共84例165眼,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76眼为定位弧定制镜片,对照组46例89眼为标准镜片,对照两组在戴镜1mo时裸眼视力、角膜地形图与角膜上皮状况。结果:在戴镜1mo时,观察组73眼、对照组83眼共156眼(94.5%)结果良好,观察组3眼、对照组6眼共9眼(5.5%)评估不佳,需继续观察或重新验配。在各项评估中,观察组74眼、对照组85眼共159眼(96.4%)裸眼视力达到或接近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73眼、对照组84眼共157眼(95.2%)角膜地形图为可接受或接近完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角膜上皮损害。采用定位弧定制镜片在裸眼视力、角膜地形图和角膜上皮三项评分中均优于采用标准镜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令人满意,配戴定位弧定制镜片在戴镜1mo评估中优于标准镜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片 定位弧定制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日戴和夜戴角膜塑形镜对波前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丹 谢培英 王志昕 《眼科》 CAS 2007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采取日戴和夜戴两种方式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 CL)后人眼波前像差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配戴Ortho-K CL的近视患者92例(180眼)。方法92例(180眼)近视患者分别采用日戴(35例,70眼)和夜戴(57例,110眼)两种方式配... 目的观察采取日戴和夜戴两种方式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 CL)后人眼波前像差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配戴Ortho-K CL的近视患者92例(180眼)。方法92例(180眼)近视患者分别采用日戴(35例,70眼)和夜戴(57例,110眼)两种方式配戴Ortho-K CL。用WFA1000B主观波前像差仪分别测量患者戴镜前、戴镜1个月后戴镜中、摘镜后的波前像差。检查结果通过Matlab数学软件直接获取35项Zemike系数及每阶Zemike系数的均方根(RMS)值。主要指标每阶Zemike系数的RMS值。结果日戴组戴镜中的像差均高于戴镜前,除2阶像差之外,其余各阶像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摘镜后的像差均高于戴镜前,总高阶、3、4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戴镜中与摘镜后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戴组戴镜中的像差高于戴镜前,除2、3、6阶之外,其余各阶像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摘镜后的像差高于戴镜前,总体RMS、总高阶、3、4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戴镜中与摘镜后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日戴和夜戴Ortho-K CL戴镜中和摘镜后均增加了眼部高阶像差。戴镜时日戴组增加的高阶像差比夜戴组更为明显,而摘镜后夜戴组增加的高阶像差比日戴组更为明显。(眼科,2007,16:351-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角膜接触镜 波前像差
原文传递
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莹 曾庆延 +3 位作者 董江 马苗 姚静 詹汉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6期3156-3159,共4页
目的 探讨发生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验配的9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询问等方式... 目的 探讨发生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验配的9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询问等方式找出发生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原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90例角膜塑形镜验配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44例,发生率为1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塑形镜验配者在既往合并眼部疾病、泪液分泌试验、镜片活动度、镜片沉积物、戴镜时间、卫生习惯、镜片清洗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73、17.68、67.1、64.29、43.25、38.01、3.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泪液分泌情况、镜片活动度、镜片沉积物、戴镜时间、卫生习惯及清洗液是发生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泪液分泌试验、镜片活动度、镜片沉积物、戴镜时间、卫生习惯、清洗液是引起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医院应不断优化流程,提高验配技术;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用眼习惯;加强宣教与指导,熟练掌握正确清洗消毒方法,有效控制戴镜时间;推荐使用0.9%氯化钠溶液及专业清洗液对镜片及护理用具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全晓杰 薛京蒙 崔燕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1期2530-2532,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验配角膜塑形镜并能按时复查的1066例患儿,对发生角膜点染、偏位及重影、配戴不舒适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 目的总结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验配角膜塑形镜并能按时复查的1066例患儿,对发生角膜点染、偏位及重影、配戴不舒适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结果1066例配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内患儿角膜上皮点染发生350例,占32.8%,多数于戴镜1个月内出现,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及贝复舒凝胶滴眼,停戴1周并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1周后复查,角膜上皮细胞修复、点染消失。偏位发生170例,占16%。2例患儿由于镜片偏位滑落到结膜囊,家长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取出镜片。重影128例,占12%。234例患儿戴镜后出现不适感,占22%。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角膜不可逆损伤及眼部感染。结论针对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和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成功率,延长角膜塑形镜使用寿命和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角膜塑形镜 不良反应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