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元时期保生大帝信仰传播新探
1
作者 罗臻辉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3-20,共8页
通过对原有文献资料的爬梳和新资料的发现,重新考述宋元时期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历史,发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宋元时期保生大帝信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漳泉地区为信仰核心区,以莆仙地区为信仰亚中心区,以福建周边地区为信仰散播区的分布... 通过对原有文献资料的爬梳和新资料的发现,重新考述宋元时期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历史,发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宋元时期保生大帝信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漳泉地区为信仰核心区,以莆仙地区为信仰亚中心区,以福建周边地区为信仰散播区的分布格局。信仰的空间分布与地方社会紧密相连,宋元时期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历史,不仅反映了闽南民间信仰传播的共性,也是闽南文化传播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 保生大帝 民间信仰 传播
下载PDF
从保生大帝及其庙宇传说看民间信仰的正统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贵文 《闽台文化研究》 2013年第3期86-94,共9页
透过保生大帝及其庙宇的传说,探讨民间信仰的正统性。研究发现"正统"的观念影响民间信仰的运作甚深,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在政治正统性方面,国家运用赐额、赐号的制度来控制地方、巩固王权,民间亦争取将在地信仰纳入国家祀典,赋... 透过保生大帝及其庙宇的传说,探讨民间信仰的正统性。研究发现"正统"的观念影响民间信仰的运作甚深,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在政治正统性方面,国家运用赐额、赐号的制度来控制地方、巩固王权,民间亦争取将在地信仰纳入国家祀典,赋予神庙正统的地位;在文化正统性方面,文化菁英积极塑造地方神明"儒家化"的形象,民间也流传神明富有忠孝仁爱精神的神迹传说,成为体现儒家伦理道德的最佳典范;在血缘正统性方面,民间相信神明祖庙的地位最高、灵力最强,因此常有祖宫之争,子庙也透过各种方式来连结祖庙,以提升自身的地位与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性 保生大帝 民间信仰 传说
下载PDF
保生大帝吴夲生平及民间纪念考略
3
作者 李春兴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9-251,F0003,F0004,共5页
在福建及台湾,有很多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保生大帝姓吴,名卒,字华基,别号雪东,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卒于北宋景佑三年(1036),终年58岁。吴夲自幼聪慧,天文地理,礼乐行政之书,无不通览。年少时,其父因病而逝,其... 在福建及台湾,有很多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保生大帝姓吴,名卒,字华基,别号雪东,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卒于北宋景佑三年(1036),终年58岁。吴夲自幼聪慧,天文地理,礼乐行政之书,无不通览。年少时,其父因病而逝,其母亦因忧伤操劳而亡。吴卒遂立志学医。24岁时,吴夲中举,委任御史之职。数年后,吴卒奏请辞官,修道于泉州府白礁乡大雁山,修道之余,潜心岐黄,济世救人。吴夲谢世后,出于对其的崇敬和缅怀,民间追谥其为“医圣真人”,并修庙塑像供奉。此后,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宋仁宗敕封其为“保生大帝”,并赐龙袍,令地方官春秋两季致祭。自此,保生大帝逐渐成为福建及台湾民间信仰的医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生大帝 吴夲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