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actions between alkaline basaltic melt and orthopyroxenes: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1
作者 Hanqi He Mingliang Wang Hongfeng Ta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4-365,共12页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reactions between an alkaline basaltic melt and mantle orthopyroxenes unde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conditions of 1300–1400℃ and 2.0–3.0 GPa using a six-anvil apparatus a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reactions between an alkaline basaltic melt and mantle orthopyroxenes unde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conditions of 1300–1400℃ and 2.0–3.0 GPa using a six-anvil apparatus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The reactions are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lts from the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the lithospheric mantle.The starting melt in the experiments was made from the alkaline basalt occurring in Fuxin,Liaoning Province,and the orthopyroxene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mantle xenoliths in Damaping,Hebe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clinopyroxenes were formed in all the reactions between the alkaline basaltic melt and orthopyroxenes under the studied P–T conditions.The formation of clinopyroxene in the reaction zon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dissolution–crystallization,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reacted melt are primarily infl uenced by the diff usion eff ect.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controlling the reactions between the melt and orthopyroxenes,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melting of orthopyroxenes and the diff us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the melt.Temperature also directly control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newly formed clinopyroxenes in the reaction zone and the reacted melt.The formation of clinopyroxenes from the reactions between the alkaline basaltic melt and orthopyroxenes can result in an increase of CaO and Al_(2)O_(3) contents in the rocks containing this mineral.Therefore,the reactions between the alkaline basaltic melt from the asthenospheric mantle and orthopyroxenes from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can lead to the evolu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rom refractory to fertile with relatively high CaO and Al 2 O 3 contents.In addition,the reacted melts in some runs were transformed from the starting alkaline basaltic into tholeiitic after reactions,indicating that tholeiitic magma could be generated from alkaline basaltic one via reactions between the latter and orthopyrox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 basaltic melt orthopyroxene Melt–mineral reaction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experiment Genesis of basalt Evolu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Orthopyroxen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under Different Oxygen Fugacities 被引量:4
2
作者 DAI Lidong LI Heping +3 位作者 LIU Congqiang SHAN Shuangming CUI Tongdi SU Gen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03-809,共7页
At presure 1.0-4.0 GPa and temperature 1073-1423 K and unde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nditions, a YJ-3000t multi-anvil solid high-pressure apparatus and Sarltron-1260 Impedance/Gain-Phase analyzer were employed to co... At presure 1.0-4.0 GPa and temperature 1073-1423 K and unde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nditions, a YJ-3000t multi-anvil solid high-pressure apparatus and Sarltron-1260 Impedance/Gain-Phase analyzer were employed to conduct an in-situ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orthopyroxene. The buffering reagents consist of Ni+NiO, Fe+Fe3O4, Fe+FeO and Mo+MoO2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oxygen fugac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made clear that: (1) within the measuring frequency range from 10-1 to 106 Hz, the complex impedance (R) is of intensive dependence on the frequency; (2)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 tends to increase along to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T), and Log a vs. 1/ T fit the Arrenhius linear relations; (3) Under the control of oxygen buffer Fe+Fe3O4, with the rise of pressure,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tends to increase wherea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nds to decrease.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activation volume of the main current carders of orthopyroxene have been obtained, which are (1.715±0.035) eV and (0.03±0.01) cm^3/mol, respectively; (4) Under given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nds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oxygen fugacity, while under given pressure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tends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oxygen fugacity; and (5) The sample's small polarons mechanism has provided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to the conduction behavior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pyroxen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xygen fugacity small polar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olubility of Cr^(2+) in Olivine,Orthopyroxene and Spinel Solid Solutions
3
作者 李建平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7年第2期139-147,共9页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 system MgO-SiO2-Cr-O at 0 - 2. 88 Gpa and 1100 -- 1450℃, focusing on the stability of Cr2+ in olivine (Ol), orthopyroxene (Opx) and spinel (SP) and its partitioning between thes...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 system MgO-SiO2-Cr-O at 0 - 2. 88 Gpa and 1100 -- 1450℃, focusing on the stability of Cr2+ in olivine (Ol), orthopyroxene (Opx) and spinel (SP) and its partitioning between these phases. Analytical reagent grade chemicals, MgO, SiO2, Cr2O3, and Cr were used to make starting mixtures. Excess Cr (50 % ) was then added in these mixtures 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ant phases were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metal Cr. Flux of BaO + B2O3 (% ) was added for facilitating experimental equilibrium and crystal growth. Cr was used as capsule material. All phases in the product were identified by X-ray and analyzed by electron microprobe. The contents of CrO in the different phases (O1, Opx and SP)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toichiometry.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calculation indicate that C/+ in O1 and OPx is negligib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a)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pressure, Cr2 + solubility in O1, OPx and SP increases; (b)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 of Mg and Cr2 + between O1 and Opx decreases, that between Opx and Sp increases, and that between O1 and Sp remains almost unchanged; (c)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all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is neglig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离子 可溶性 橄榄石 尖晶石 化学反应
下载PDF
基于蛇纹石化生氢影响因素的制氢方式新思考
4
作者 于志琪 刘汇川 +2 位作者 朱光有 陈玮岩 桂丽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169,共14页
基性—超基性岩的蛇纹石化反应是自然界生成氢气的重要方式之一,一直以来其生氢机制、生氢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能否利用该反应进行规模化工业制氢等问题尚不明确。为此,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反应的生氢机制和影响因素,... 基性—超基性岩的蛇纹石化反应是自然界生成氢气的重要方式之一,一直以来其生氢机制、生氢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能否利用该反应进行规模化工业制氢等问题尚不明确。为此,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反应的生氢机制和影响因素,评估了利用该反应进行工业制氢的潜力,并提出了原位和非原位2种制备氢气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蛇纹石化生氢过程主要受控于温度,在300℃时可达到生氢高峰,且越接近最佳生氢温度,水岩比的影响作用越强;(2)岩石类型对生氢的影响取决于矿物组成,辉石和尖晶石释放的Al对蛇纹石化氢气的产率有促进作用,而尖晶石中的Cr和Ni也是提高氢气产率的重要因素,尤其Ni^(2+)是低温蛇纹石化反应高效产氢的关键因素;(3)低盐度的流体更有利于产氢,在一定条件下酸性和碱性环境均可以提高生氢速率;(4)高SiO_(2)含量则不利于氢气的产出。结论认为:(1)与传统制氢方式相比,蛇纹石化反应生氢具有低成本、低碳环保、原料来源广的优势,并可以结合碳封存过程推动能源向“碳中和”过渡;(2)基于蛇纹石化生氢机理来发展新型工业制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缓解我国当前工业制氢压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蛇纹石化 水岩反应 橄榄石 斜方辉石 温度 碱性 工业制氢
下载PDF
黑云母-斜方辉石温度计的重新标度及其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春明 潘裕生 王凯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3-468,共6页
黑云母斜方辉石是较为常见的共生矿物对, 它们之间 Fe Mg 交换模式反应的标准熵变与标准体积变化量之比很大, 具备了构成温度计的必要条件。根据 Fonarev and Konilov 的平衡实验数据, 考虑了黑云母、斜... 黑云母斜方辉石是较为常见的共生矿物对, 它们之间 Fe Mg 交换模式反应的标准熵变与标准体积变化量之比很大, 具备了构成温度计的必要条件。根据 Fonarev and Konilov 的平衡实验数据, 考虑了黑云母、斜方辉石中 Fe Mg 的非理想混合效应, 得出了合理的黑云母、斜方辉石中 Fe Mg 的交换能数据。此外还采纳了 Dasgupta 等关于黑云母活度的数据、von Seckendorff and O' Neill关于斜方辉石活度的数据和 Pattino Douce 等关于黑云母中 AlⅥ、 Ti对黑云母活度效应的数据, 重新标度了黑云母斜方辉石温度计。该温度计重现实验温度的误差为±60℃, 应用于天然岩石的温度计算误差一般小于±70℃, 适用于绿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的变质岩变质温度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斜方辉石 地质温度计 标度
下载PDF
东天山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多期次岩浆侵位与成矿作用--以黄山铜镍矿床为例 被引量:39
6
作者 毛亚晶 秦克章 +3 位作者 唐冬梅 薛胜超 冯宏业 田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5-1594,共20页
位于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西段的黄山铜镍矿田(包括黄山、黄山东、香山、黄山南矿床),是北疆最重毒镍矿产地。矿田内各岩体都是多期岩浆侵位形成的杂岩体,且黄山东和香山铜镍矿床存在多期成矿作用。本文选取黄。型隐伏铜镍矿... 位于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西段的黄山铜镍矿田(包括黄山、黄山东、香山、黄山南矿床),是北疆最重毒镍矿产地。矿田内各岩体都是多期岩浆侵位形成的杂岩体,且黄山东和香山铜镍矿床存在多期成矿作用。本文选取黄。型隐伏铜镍矿床进行详细解剖,在此基础上探讨东天山地区多期成岩成矿作用及其勘查意义。黄山矿山开采揭露最新女现象系统观察,不同岩相中橄榄石、辉石(粒径、成分)的垂向和平面剖面变化表明黄山铜镍矿床由多期岩浆侵位形成,且;期次为主要成矿期。第三期次岩相主要由角闪二辉橄辉岩、角闪方辉橄辉岩和角闪橄榄岩组成。角闪二辉橄辉岩底部自榄石核部和边部具有明显的成分差异,其橄榄石的边部相对于核部F0值和Ni含量升高,由于橄榄石结晶过程中与晶间{物发生Fe-Ni的交换反应所致。第三期次的角闪方辉橄辉岩和角闪橄榄岩岩相中橄榄石的Fo值与角闪二辉橄辉岩中橄{Fo值相近,但Ni含量(500×10-6~2050×10-6)高于第二侵入期次角闪二辉橄辉岩中的Ni含量(160×10-6~1000×10-6)橄榄石和硫化物熔体的Fe—Ni交换反应或者不同的母岩浆性质是橄榄石Ni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黄山岩体的斜方辉石古铜辉石,第三期次岩体角闪方辉橄辉岩和角闪橄榄岩中含有粗粒的古铜辉石,其最大粒径(4~8mm)大于角闪二辉橄岩中古铜辉石(2—4mm)。单颗粒古铜辉石的Mr值、CaO及Cr2O3含量从核部到边部有多次重复变化,反映岩浆成分存在多次变化。第三期次单斜辉石包裹的橄榄石的边部比核部具有更高的Ni含量(Fo值相似),结合Cu、Ni、Co等元素的垂直剖口化,本文提出新鲜岩浆补给是黄山主矿体(30号矿体)硫化物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多次岩浆的补给暗示黄山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岩体变宽、局部膨大及岩体产状改变部位是硫化物有利的聚集部位。东天山黄山.镜儿泉地区铜镍矿床勘查过程中往往以超基性岩相为主要评价对象,根据黄山矿田其他岩体的岩石组合与矿化岩相分析,本文认为该区铜镍矿勘查过程中也要重视基性岩相(辉长岩、苏长岩、橄榄辉长岩等)的成矿潜力,对多期次岩浆作用及相对应的成矿作用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 斜方辉石 多期次岩浆作用 多期成矿作用 黄山铜镍矿床 东天山
下载PDF
斜方辉石空间群类型的重新确认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洪武 薛纪越 +1 位作者 张庶元 谭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6-312,共7页
作者选择成分不同、产状各异的四个斜方辉石样品,分别沿其[100]方向进行了电子衍射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认真分析和充分论证,作者断定它们的空间群均为P2_1ca,而非Pbca。由于实验样品在成分和产状上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可以推断,... 作者选择成分不同、产状各异的四个斜方辉石样品,分别沿其[100]方向进行了电子衍射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认真分析和充分论证,作者断定它们的空间群均为P2_1ca,而非Pbca。由于实验样品在成分和产状上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可以推断,在常温常压下,自然界的斜方辉石之空间群均为P2_1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辉石 空间群 类型 电子衍射
下载PDF
地幔岩包体中斜方辉石的GOD化现象 被引量:10
8
作者 戎嘉树 杜乐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42,共15页
对我国东部四个地点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样品的研究分析表明,地幔岩包体被带上来的过程中,斜方辉石比单斜辉石更易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熔体玻璃(Glass)、橄榄石(Olivine)和铬透辉石(ChromeDipside)集... 对我国东部四个地点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样品的研究分析表明,地幔岩包体被带上来的过程中,斜方辉石比单斜辉石更易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熔体玻璃(Glass)、橄榄石(Olivine)和铬透辉石(ChromeDipside)集合体,此作用可称为GOD化。GOD化沿包体边部最发育,向内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当玻璃极富K2O时,出现强烈GOD化。在强烈GOD化外面的寄主岩石中,还形成销沸石和/或方沸石聚集体。斜方辉石的GOD化不仅是由于升温降压而导致的不一致熔融所致,而且还伴有物质的交换(带入CaO+Na2O+K2O,带出SiO2+M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岩包体 斜方辉石 GOD化 玄武岩
下载PDF
东疆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体中辉石的成分特征及其对成岩和Ni-Cu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薛胜超 秦克章 +2 位作者 唐冬梅 毛亚晶 姚卓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75-2192,共18页
新疆东部早二叠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分布在天山东段觉罗塔格构造带、中天山地块和北山地区,与这类岩体相关的Ni-Cu矿床主要产出在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地区,北山目前并未发现典型Ni-Cu矿床。这些岩体中的斜方辉石主要为古铜辉石,少量为... 新疆东部早二叠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分布在天山东段觉罗塔格构造带、中天山地块和北山地区,与这类岩体相关的Ni-Cu矿床主要产出在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地区,北山目前并未发现典型Ni-Cu矿床。这些岩体中的斜方辉石主要为古铜辉石,少量为紫苏辉石;单斜辉石属透辉石、次透辉石或普通辉石。矿物成分系统变化显示橄榄石Fo值北山最高、觉罗塔格带到中天山逐次降低的特点,橄榄石Fo值在78~86和Ni含量低于1800×10-6范围内更有利于Cu-Ni成矿;斜方辉石En端元和单斜辉石Wo端元极差值也显示北山最高、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较低的规律,且相对小的极差值更有利于成矿。单斜辉石AlⅣ/AlⅥ比值结果显示北山岩体在矿物结晶过程中压力较低,硫溶解度较大,可能是其矿化程度弱于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的一个重要因素。觉罗塔格带、中天山和北山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母岩浆为非碱性系列、大陆拉斑玄武质岩浆。根据北山和觉罗塔格带岩体单斜辉石微量元素成分估算的母岩浆具有LREE富集以及Nb、Ta、Zr、Hf负异常的特征,指示出两者源区为受俯冲板片交代的地幔,且坡北源区俯冲交代程度更低。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单斜辉石Alz vs.Ti显示裂谷堆晶趋势向弧堆晶趋势演化,而北山单斜辉石Alz vs.Ti则显示明显的裂谷堆晶趋势,这说明俯冲交代作用在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地区表现的更为强烈。北山镁铁-超镁铁岩体中发现单斜辉石Ti的高异常及矿物温压计算结果显示,表明北山地区具有比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更高的岩浆温度,这可能与塔里木二叠纪地幔柱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岩体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 母岩浆特征 Cu-Ni成矿 东疆
下载PDF
承德黑山斜长岩杂岩体辉石特征及其形成温度条件 被引量:5
10
作者 阎国翰 牟保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0-307,共8页
本文对黑山斜长岩杂岩体中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光学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演化规律作了系统研究的同时,也研究了两种辉石中Fe-Mg的分配,其分配系数K_D值多大于1.37。并用13对共生的二辉石矿物对的化学成分,计算了形成温度为800~980℃。... 本文对黑山斜长岩杂岩体中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光学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演化规律作了系统研究的同时,也研究了两种辉石中Fe-Mg的分配,其分配系数K_D值多大于1.37。并用13对共生的二辉石矿物对的化学成分,计算了形成温度为800~980℃。该杂岩体是在平衡条件下缓慢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岩 杂岩体 辉石 温度 形成条件
下载PDF
P2_1cα斜方辉石可能的拓扑结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谷风 林承毅 徐惠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共8页
P2_1ca空间群的斜方辉石晶体,其可能的拓扑结构中包含了对称上不等同的4种四面体单链和4种八面体配位位置。八面体层按++--的顺序重复排布。四面体链的旋转方式可有16种不同的组合,但其中有12种违反Thompson的均势法则;另4种两两等价,... P2_1ca空间群的斜方辉石晶体,其可能的拓扑结构中包含了对称上不等同的4种四面体单链和4种八面体配位位置。八面体层按++--的顺序重复排布。四面体链的旋转方式可有16种不同的组合,但其中有12种违反Thompson的均势法则;另4种两两等价,构成以a轴为极轴的两对异极反取向关系的结构对。它们的O链与S链之比分别为3:1和1:3。从晶体化学角度来看,最可能的结构是3:1的结构。此结构中对称上和拓扑学上均不等同的两列Ⅰ形单元的构成为: ·O+O·O—O··O+S·O—S· 或 +O·S-O·S+ +O·O-O·O+两种M_2位置的构型分别为P·P和P·N。互为异极反取向关系的结构对之间可形成以(100)为双晶面的补足双晶,其双晶界面正好等于一个倒转界面。此外,当Mg:Fe原子比为1:1或3:1时,都有可能出现有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辉石 Pz1Ca辉石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矿物化学成分特征及与含矿(Ni)性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学明 郭原生 +2 位作者 刘凤山 张铭杰 孙淑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6-240,共5页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关键词 橄榄石 斜方辉石 基性岩 超基性岩
下载PDF
冲绳海槽岩浆性质的变化特点:斜方辉石提供的信息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志刚 付永涛 陈丽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9,共6页
对冲绳海槽18个表层样品和11个柱状样品的156个层次中的火山成因斜方辉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计算了斜方辉石的FS值。结果表明,其FS值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反映出在冲绳海槽从北向南岩浆性质由基性向酸性的变化。各沉积物岩芯中,斜方辉石... 对冲绳海槽18个表层样品和11个柱状样品的156个层次中的火山成因斜方辉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计算了斜方辉石的FS值。结果表明,其FS值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反映出在冲绳海槽从北向南岩浆性质由基性向酸性的变化。各沉积物岩芯中,斜方辉石的FS值自下而上的变化,则反映出冲绳海槽的岩浆性质从早期到晚期,具有由酸性向基性、由基性向酸性、稳定型和波动型四种变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辉石 岩浆性质的变化特点 冲绳海槽
下载PDF
再论兴隆沟组火山岩成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济安 路凤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3-1322,共10页
本文通过对辽西北票地区兴隆沟组安山质火山岩的组分和岩相学研究,发现作为捕虏晶的斜方辉石存在反环带和韵律环带。根据具反环带结构的斜方辉石的微量元素丰度研究,提出兴隆沟组火山岩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而非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 本文通过对辽西北票地区兴隆沟组安山质火山岩的组分和岩相学研究,发现作为捕虏晶的斜方辉石存在反环带和韵律环带。根据具反环带结构的斜方辉石的微量元素丰度研究,提出兴隆沟组火山岩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而非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对比华北克拉通北缘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单斜辉石,推测辉石有可能来源于早中生代下地壳的堆晶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沟组火山岩 辉石韵律环带 下地壳拆沉 岩浆混合 堆晶岩
下载PDF
汉诺坝地幔捕虏体中富硅熔体的成因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星星 樊祺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7-1274,共8页
近年来地幔捕虏体中富硅熔体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富硅熔体不仅具有多种产出状态,其成因来源也具有多样性。本文选取汉诺坝地区地幔捕虏体矿物中的熔体包裹体和斜方辉石反应边中的熔体玻璃为研究对象,探索富硅熔体在岩石圈地幔演化中的... 近年来地幔捕虏体中富硅熔体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富硅熔体不仅具有多种产出状态,其成因来源也具有多样性。本文选取汉诺坝地区地幔捕虏体矿物中的熔体包裹体和斜方辉石反应边中的熔体玻璃为研究对象,探索富硅熔体在岩石圈地幔演化中的作用。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二者成因不同。熔体包裹体玻璃成分富硅(SiO261%~65%),相对贫Na2O(1%~3%)、K2O(<1%),富含挥发份(约3%~6%),为地幔交代成因;斜方辉石反应边玻璃富硅(SiO264%~67%)、碱(Na2O5%~7%,K2O6%~9%),几乎不含挥发份,是地幔捕虏体被寄主玄武岩浆快速携带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两者反应的产物。地幔交代作用产生的富硅熔体包裹体深刻影响了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性质;而玄武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岩石圈地幔捕虏体中斜方辉石的反应,导致了岩石圈地幔由富硅向贫硅转变,为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捕虏体 富硅熔体 熔体包裹体 斜方辉石反应边 成因 汉诺坝
下载PDF
斜方辉石的反演畴结构对其衍射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洪武 薛纪越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斜方辉石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相邻间呈反演关系的(100)晶畴。这些晶畴的存在使斜方辉石的K为奇数的okl衍射之强度明显减弱,且参与衍射的晶畴的数目越多,其减弱的程度也就越大。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斜方辉石P2_(1ca)的真实对称性。与... 斜方辉石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相邻间呈反演关系的(100)晶畴。这些晶畴的存在使斜方辉石的K为奇数的okl衍射之强度明显减弱,且参与衍射的晶畴的数目越多,其减弱的程度也就越大。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斜方辉石P2_(1ca)的真实对称性。与X射线衍射相比,利用电子衍射来研究斜方辉石的空间群类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辉石 反演畴结构 衍射效应
下载PDF
非理想热力学混合作用对固溶体矿物热容的影响——以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固溶体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连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9,共8页
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MgSiO_3-FeSiO_3)中Fe^(2+)及Mg^(2+)在M_1和M_2两种非等效位置上进行非理想混合。研究表明,辉石的等压热容(C_p)强烈依赖于组成,呈非线性关系,可表示为: 低温时热容的非理想混合效应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等温热... 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MgSiO_3-FeSiO_3)中Fe^(2+)及Mg^(2+)在M_1和M_2两种非等效位置上进行非理想混合。研究表明,辉石的等压热容(C_p)强烈依赖于组成,呈非线性关系,可表示为: 低温时热容的非理想混合效应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等温热容曲线(空间热容曲面)从一个极大值点(峰脊)分解为两个极大值点(峰脊),且逐渐趋向于理想混合热容直线(或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 非理想混合作用 固溶体 矿物组成 正铁辉石 斜方顽火辉石
下载PDF
P_(2_1)ca斜方辉石相变的研究
18
作者 徐惠芳 罗谷风 胡梅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笔者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加热台等技术,对河北承德黑山P2_1ca顽辉石的相变过程进行动态观察,证实了P2_1ca斜方辉石是Pbca斜方辉石的同质多象低温变体。相变温度在800~900℃之间。这一变相是通过P2_1ca斜方辉石晶体结构中四分之一... 笔者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加热台等技术,对河北承德黑山P2_1ca顽辉石的相变过程进行动态观察,证实了P2_1ca斜方辉石是Pbca斜方辉石的同质多象低温变体。相变温度在800~900℃之间。这一变相是通过P2_1ca斜方辉石晶体结构中四分之一呈S旋转的Si—O四面体链改变为O旋转类型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辉石 P21ca Pbca 相变
下载PDF
从单晶褶皱看斜方辉石流变学的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嵇少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205,共12页
今为止,上地幔流变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橄榄石单晶与多晶集合体的实验和野外观察,但对辉石的流变学特征知之甚少,虽然辉石亦是上地幔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因此,查清斜方辉石的流变学行为、塑性变形机制、重结晶作用以及与其共生的橄... 今为止,上地幔流变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橄榄石单晶与多晶集合体的实验和野外观察,但对辉石的流变学特征知之甚少,虽然辉石亦是上地幔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因此,查清斜方辉石的流变学行为、塑性变形机制、重结晶作用以及与其共生的橄榄石之间的流变强度差等,现已成为国际地学界研究的新的热点课题。新疆中天山南缘库米什地区的榆树沟高压变质地体中出现地幔超糜棱岩,其中带状拉伸的斜方辉石(En90)碎斑晶发生了强烈地弯滑褶皱,周围橄榄石(F090)重结晶成细粒(~10μm)多晶基质。显微构造研究表明,单晶斜方辉石的褶皱主要通过单一的(100)[001]滑移进行的,而细粒重结晶橄榄石基质的变形机制则最可能以超塑性(颗粒边界滑移与扩散)为主。单晶斜方辉石发生弯滑褶皱,而不形成常见的膝折(Kinks),说明所处物理化学条件下斜方辉石晶体位错攀移与原子扩散并不足够活跃。此外,即使其品格发生高达140。的旋转,斜方辉石依然没有发生光学显微镜下足以识别的重结晶结构,说明启动重结晶作用的临界剪切应变应不少于5.5。根据现有的层状材料的褶皱理论,推测榆树沟高压变质地体中地幔岩发生塑性变形时位错蠕变的斜方辉石的流动强度至少比相同条件下超塑性变形的细粒橄榄石多晶基质高近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辉石 流变学 单晶褶皱 显微构造 天山高压变质地体
下载PDF
小莱河变质岩辉石的高分辨电镜观察
20
作者 王岩国 黄婉康 +2 位作者 邹本三 倪集众 龚国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7,T002,共5页
利用高分辨电镜研究了变质岩斜方辉石的超微结构,其中的单斜辉石多型是偶数倍0.9m宽度,并发现(001)90°和180°畴结构,它表明样品曾受到较强的挤压作用。
关键词 辉石 变质岩 高分辨 电镜 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