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 therapy of a patient with type Ⅲ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caused by mutation in COL1A2 gene and unstable collagen type I 被引量:1
1
作者 Marcin Majka Magdalena Janeczko +7 位作者 Jolanta Gozdzik Danuta Jarocha Aleksandra Augusciak-Duma Joanna Witecka Marta Lesiak Halina Koryciak-Komarska Aleksander L.Sieron Jacek Jozef Pietrzyk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3年第1期49-60,共12页
The allogenic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was given to the newborn girl diagnosed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type III, with multiple bone fractures, extreme shortness and limbs deformi... The allogenic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was given to the newborn girl diagnosed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type III, with multiple bone fractures, extreme shortness and limbs deformities. The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at the age of 4 and 6 weeks. The clinical diagnosis was supported by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collagen type I recovered from culture medium of cultivated patient’s skin fibroblast, which revealed its triple helix instability at temperature about 2?C lower than normal. Sequencing of both genes encoding procollagen type I revealed heterozygous substitution G23569Ain COL1A2 gene causing change of glycine at position 517 to aspartate. The donor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as the girl’s father. She received two intravenous infusions of suspended cultured mesenchymal cells in 16 days apart without any side effects. An analysis of procollagen type I secret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by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btained from the patient, 3 month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revealed its normal triple helix stability. During the subsequent two years of follow up two new bone fractures were noted. Currently a two-year-old girl’s presents extreme growth and weight deficiency. The motoric development is also retarded, but the patient constantly improves and makes prog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ineralisation Cell Therapy Collagen type I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Triple Helix Stability
下载PDF
Ⅰ型胶原编码基因突变致成骨不全症动物模型
2
作者 姜运怡 张浩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类以低骨量、骨脆性及骨骼畸形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的关键是动物模型的应用。绝大部分OI由编码Ⅰ型胶原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本文总结了COL1A1和COL1A...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类以低骨量、骨脆性及骨骼畸形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的关键是动物模型的应用。绝大部分OI由编码Ⅰ型胶原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本文总结了COL1A1和COL1A2突变的主要动物模型,这些模型是研究致病机制、开发和测试新的治疗策略的宝贵工具。未来的研究将运用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多种生物类别,优化和拓展OI动物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有助于对OI及其治疗方法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动物模型 型胶原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成骨不全家系Ⅰ型胶原COL1A1基因一个新RNA剪接突变位点的发现 被引量:5
3
作者 夏欣一 崔英霞 +5 位作者 杨滨 王浩洋 卢洪涌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76-280,I0002,共6页
目的:成骨不全(OI)又称脆骨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骨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密度降低、骨脆病增加、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等,发病率约为1∶10000报告1个成骨不全(OI)家系并检测Ⅰ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的突变位点。方法:家系患者... 目的:成骨不全(OI)又称脆骨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骨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密度降低、骨脆病增加、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等,发病率约为1∶10000报告1个成骨不全(OI)家系并检测Ⅰ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的突变位点。方法:家系患者均具有易骨折和蓝巩膜等特点,诊断为OI。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COL1A1和COL1A2基因的所有启动子、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进行DNA测序。基因突变位点的杂合状态通过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SP)进行证实。结果:DNA测序显示,2例OI患者COL1A1基因内含子27的5′端RNA剪接位点发生突变(c.1875+1G>A,即IVS27+1G>A),该突变与OI临床诊断一致。而家系中9名正常成员和5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到该剪接位点突变。c.1875+1G>A在文献及胶原基因突变数据库均未见,为OI患者COL1A1基因的新突变位点,PCR-SSP证实了内含子27的杂合性。结论:本研究在一OI中国家系发现了致病基因COL1A1新的RNA剪接位点突变(c.1875+1G>A),详细的分子及临床特征对认识OI患者遗传和表型异质性、进一步研究OI基因型-表型关系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型胶原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成骨不全患者尿Ⅰ型胶原分子N、C末端吡啶并啉交联结构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永成 岳煜 +2 位作者 程慎杰 石建伟 申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成骨不全患者骨脆性与Ⅰ型胶原分子N末端和C末端吡啶并啉交联结构的关系,探讨成骨不全患者骨脆性原因。方法检测20例成骨不全患者和20例健康儿童晨尿中的Ⅰ型胶原N端肽、C端肽和羟脯氨酸水平。结果成骨不全患者尿Ⅰ型胶原分子N... 目的观察成骨不全患者骨脆性与Ⅰ型胶原分子N末端和C末端吡啶并啉交联结构的关系,探讨成骨不全患者骨脆性原因。方法检测20例成骨不全患者和20例健康儿童晨尿中的Ⅰ型胶原N端肽、C端肽和羟脯氨酸水平。结果成骨不全患者尿Ⅰ型胶原分子N端肽和C端肽水平均低于健康儿童,N端肽和C端肽与羟脯氨酸比值低于健康儿童。Ⅲ型成骨不全患者的尿Ⅰ型胶原分子N端肽和N端肽与羟脯氨酸比值低于Ⅰ、Ⅳ型患者。结论成骨不全患者尿Ⅰ型胶原分子、N末端和C末端吡啶并啉交联结构的含量低于健康儿童;成骨不全患者骨脆性与Ⅰ型胶原中吡啶并啉交联结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型胶原分子 吡啶并啉交联 羟脯氨酸 儿童
下载PDF
PDCA循环引导的Ⅰ型成骨不全患者康复随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昭梅 刘旭艳 +1 位作者 陈玉霞 张克超 《天津护理》 2017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引导的Ⅰ型成骨不全患者康复随访效果。方法:选择Ⅰ型成骨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Ⅰ型成骨不全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患者满意率、WeeFIM评分评估... 目的:探讨PDCA循环引导的Ⅰ型成骨不全患者康复随访效果。方法:选择Ⅰ型成骨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Ⅰ型成骨不全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患者满意率、WeeFIM评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患者满意率及WeeFIM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式随访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互动模式,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型成骨不全 康复 随访
下载PDF
Collagen Type I Alpha 1 Mutation Causes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from Mild to Perinatal Death in a Chinese Family 被引量:4
6
作者 Hong-Yan Liu Jia Huang +6 位作者 Dong Wu Tao Li Liang-Jie Guo Qian-Nan Guo Hong-Dan Wang Rui-Li Wang Yue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8-91,共4页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01), also known as brittle bone disease or Lobstein syndrome, is characterized by blue or gray sclerae, variable short stature, 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hearing loss, and recurrent fractur...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01), also known as brittle bone disease or Lobstein syndrome, is characterized by blue or gray sclerae, variable short stature, 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hearing loss, and recurrent fractures. Based on clinical, genetic,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s, Sillence et al. classified the OI into four subtypes including type I: Mild, common, with blue sclera; type Ⅱ: Perinatal lethal form; type Ⅲ: Severe and age-related progressive detbrmity, with normal sclera; and type Ⅳ: Moderate severity with normal scl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gen type I Alpha 1 Gene Mutation Molecular Diagnosis: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庄铭城 王小燕 林泽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确定健康中国人群中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propeptide,PⅠNP)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骨密度测定法测定骨密度正常的中国人群599份血清,建立参考区间。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 目的确定健康中国人群中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propeptide,PⅠNP)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骨密度测定法测定骨密度正常的中国人群599份血清,建立参考区间。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结果在划分中国男性和女性人群的年龄组时,不同年龄组的总PINP存在显著差异。在男性人群中,PⅠNP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然后在中年后保持稳定。在女性人群中,与男性人群相似的下降趋势与50~59岁年龄组的急剧增加相似。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具有正常骨密度的中国男性和女性人群与年龄相关的PⅠNP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作用 肽片段 前胶原 前胶原型N-末端肽 参考值 骨代谢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疗效探讨
8
作者 王娟 赵玉霞 +3 位作者 茹雅维 汪子涵 付婷 李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0-834,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oim)脂肪间充质干细胞(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二甲双胍在oi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oim中分离培养oimADS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油红O染色对其分化能力进行鉴定...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oim)脂肪间充质干细胞(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二甲双胍在oi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oim中分离培养oimADS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油红O染色对其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将oimADSCs分组进行诱导培养,通过观察ALP染色、检测ALP活性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几种成骨分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二甲双胍对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股骨的骨骼微观结构,观察二甲双胍在oim模型小鼠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二甲双胍处理oimADSCs后,ALP染色显著加深、ALP活性显著提高,骨钙素(Bglap)、Ⅰ型胶原(Col1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以及骨形成蛋白2(BMP2)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Micro-CT分析发现oim模型小鼠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股骨骨小梁的骨体积/总体积增加,股骨骨小梁数目增多、厚度增加。结论二甲双胍能够促进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改善oim的骨骼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间质干细胞 二甲双胍 型成骨不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成骨不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鲁艳芹 任秀智 +1 位作者 王延宙 韩金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8,共8页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成骨不全患者数量少,但致病基因种类多,涉及到胶原合成后异常修饰,胶原蛋白分子伴侣及羧基端前肽剪切酶缺陷、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及转录因子异常、钙离子通道与Wnt信号通路分子等诸多方面.致病基因及其机制的研究,对于成骨不全的基因确诊及个体化药物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I型胶原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成骨不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超 韩金祥 鲁艳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饰、折叠、装配和分泌过程异常.本文就成骨不全发病的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型胶原 基因缺陷 翻译后修饰 分子伴侣 转录因子
下载PDF
成骨不全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旋 陈慧 张秀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6-948,共3页
成骨不全是一种遗传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以编码Ⅰ型胶原蛋白的基因(COL1A1和COL1A2)突变为主要致病机制,导致Ⅰ型胶原合成障碍,骨脆性增加。本文就成骨不全的临床分型、分子遗传学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成骨不全 型胶原蛋白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成骨不全一家系1型胶原α1链基因新突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云秋 张浩 +2 位作者 何进卫 傅文贞 章振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0-593,I0001,共5页
目的检测一个非近亲婚配的成骨不全家系中5例患者的1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个成骨不全家系的临床资料,每例患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其L1~L4、股骨颈和全髋部位的骨密度(BMD),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 目的检测一个非近亲婚配的成骨不全家系中5例患者的1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个成骨不全家系的临床资料,每例患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其L1~L4、股骨颈和全髋部位的骨密度(BMD),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及50名对照者进行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资料,该家庭中5例患者被诊断为Ⅰ型成骨不全显性遗传。该家系中成骨不全患者均存在COL1A1基因的第28外显子的两个碱基(AG)缺失造成的突变(p.Gly632x),均为杂合突变,导致632Gly之后的氨基酸编码提前终止,而在家系内正常个体及其他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突变。除先证者姨妈和表哥的L1~L4BMD低于同龄正常人外,其他患者的BMD基本与同龄正常人相似。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了位于COL1A1基因第28外显子的新突变位点可导致Ⅰ型成骨不全,为进一步探讨COL1A1基因型和成骨不全表型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α1链编码基因 成骨不全 突变
下载PDF
以胶原缓释rhBMP-2复合BMSCs及珊瑚构建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晓兵 侯锐 +5 位作者 毛天球 杨耀武 高瞻 张浚睿 孙沫逸 胡晓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 :观察以胶原缓释rhBMP - 2复合BMSCs及珊瑚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的能力。方法 :构建 3种复合支架材料 :1)rhBMP - 2 /珊瑚 ;2 )胶原 /rhBMP - 2 /珊瑚 ;3)BMSCs/胶原 /rhBMP - 2 /珊瑚。分别植入裸鼠皮下 ,8周后观察成骨情况 ... 目的 :观察以胶原缓释rhBMP - 2复合BMSCs及珊瑚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异位成骨的能力。方法 :构建 3种复合支架材料 :1)rhBMP - 2 /珊瑚 ;2 )胶原 /rhBMP - 2 /珊瑚 ;3)BMSCs/胶原 /rhBMP - 2 /珊瑚。分别植入裸鼠皮下 ,8周后观察成骨情况 ,并作比较。结果 :第 3组材料异位成骨的能力最强 ,第 2组次之 ,第 1组较弱。结论 :动物实验中胶原是rhBMP - 2适宜的缓释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珊瑚 异位成骨
下载PDF
成骨不全症Ⅳ型家系COL1A1基因突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英霞 夏欣一 +6 位作者 史轶超 魏丽 卢洪涌 姚兵 戈一峰 李晓军 黄宇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报告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成骨不全症Ⅳ型家系COL1A1基因突变,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提取该家系所有患者及正常成员和50个健康人对照血样本的DNA。对先证者COL1A1基因的启动子、51个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剪接处进行PCR并... 目的报告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成骨不全症Ⅳ型家系COL1A1基因突变,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提取该家系所有患者及正常成员和50个健康人对照血样本的DNA。对先证者COL1A1基因的启动子、51个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剪接处进行PCR并对产物测序。对家系的另外4个患者和有血缘关系的健康者及50名健康对照者的第25外显子测序。结果先证者和所有患者COL1A1基因测序均显示第25外显子的7872位置碱基发生杂合突变(g.7872G>A,c.1678G>A,p.G560S),但家系中健康者和无血缘关系的50名健康对照者均无此改变,与临床诊断一致。先证者该基因的其他位置未见突变。结论COL1A1基因G560S突变产生的表型是成骨不全症Ⅳ型。50岁以后有听力减退,这是先前相同突变没有描述过的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Ⅳ型 COL1A1基因 I型牙本质发育不全 进行性听力减退
下载PDF
成骨不全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晓林 顾鸣敏 王铸钢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6-289,302,共5页
成骨不全病(OMIM 16620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以骨折及结缔组织异常为特征。90%以上病例的发生与形成Ⅰ型胶原的两个基因(COL1A1和COL1A2)突变有关。该病也存在遗传异质性。成骨不全的表型变异范围较广,临床分型复杂,... 成骨不全病(OMIM 16620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以骨折及结缔组织异常为特征。90%以上病例的发生与形成Ⅰ型胶原的两个基因(COL1A1和COL1A2)突变有关。该病也存在遗传异质性。成骨不全的表型变异范围较广,临床分型复杂,且不同表型的分子机制也不同。现对该病的临床分型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I型胶原 遗传异质性
下载PDF
一罕见成骨不全Ⅳ型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奕斌 艾阳 蒋玮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对一疑似成骨不全Ⅳ型或其他类型的患儿实施基因诊断,以揭示患儿发病及频繁骨折的内在原因,为今后实施对症治疗和产前基因诊断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对经症状、体征观察和X线检查初诊为成骨不全Ⅳ型或其他类型的患儿,在抽取外周... 目的对一疑似成骨不全Ⅳ型或其他类型的患儿实施基因诊断,以揭示患儿发病及频繁骨折的内在原因,为今后实施对症治疗和产前基因诊断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对经症状、体征观察和X线检查初诊为成骨不全Ⅳ型或其他类型的患儿,在抽取外周血制备DNA模板后,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法,对患儿的COL1A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然后对所发现的突变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COL1A1基因的编码区内发现一典型的错义突变(c.823G>C1/p.G275R),经查HGMD数据库证实为成骨不全Ⅳ型的致病性突变。结论先证者为一罕见的成骨不全Ⅳ型患儿,所发现的p.G275R突变为中国人群首次报道的病理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IV型 COLlAl基因 基因诊断
下载PDF
成骨不全症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诗雅 张浩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530,共6页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病,是一种危害大、致残率高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新生儿患病率约为1/15000~20000。OI的现有治疗仅为对症治疗,本文就OI药物治疗展开综述,试图归纳目前用于OI治疗的药物种类,包括双膦酸...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病,是一种危害大、致残率高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新生儿患病率约为1/15000~20000。OI的现有治疗仅为对症治疗,本文就OI药物治疗展开综述,试图归纳目前用于OI治疗的药物种类,包括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硬骨抑素抗体、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类似物、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抗体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等,并对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等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药物治疗 药物种类
下载PDF
透钙磷石骨水泥复合明胶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微 胡蓓蓓 +2 位作者 张大伟 全璐璐 梁永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4533-4539,共7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10%锶-透钙磷石的成骨能力高于透钙磷石和5%锶-透钙磷石,但也发现掺锶透钙磷石的孔结构不够理想,前期成骨效果不佳。目的:在10%锶-透钙磷石中加入明胶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10%锶-透钙磷石的成骨能力高于透钙磷石和5%锶-透钙磷石,但也发现掺锶透钙磷石的孔结构不够理想,前期成骨效果不佳。目的:在10%锶-透钙磷石中加入明胶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2/7,rh BMP2/7),观察其修复家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分别制备明胶-10%锶-透钙磷石与含0.04,1 g/L rh BMP2/7的明胶-10%锶-透钙磷石材料。在45只家兔双侧下颌骨制作骨缺损模型,分5组干预: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其余4组分别植入10%锶-透钙磷石(对照组)、明胶-10%锶-透钙磷石(明胶组)、0.04g/Lrh BMP2/7-明胶-10%锶-透钙磷石(0.04g/L rhBMP2/7组)、1 g/L rhBMP2/7-明胶-10%锶-透钙磷石(1 g/L rhBMP2/7组)。术后4,8,12周取骨缺损标本,分别进行锥形束CT与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经华北理工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结果与结论:①锥形束CT:术后8周时,1g/Lrh BMP2/7组骨修复基本完成,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组织几乎融合;0.04g/Lrh BMP2/7组和胶原组缺损区大部分修复,新骨修复边缘不平整;对照组部分修复。术后12周时,明胶组、0.04,1 g/L rhBMP2/7组完成缺损区骨修复;②免疫组化观察:术后4,8周时,1 g/L rhBMP2/7组Ⅰ型胶原表达高于其他4组(P<0.05),0.04 g/L rhBMP2/7组、胶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时,植入材料4组间Ⅰ型胶原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在10%锶-透钙磷石中加入明胶和1 g/L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钙磷石 骨缺损 明胶 rhBMP2/7 型胶原 骨修复
下载PDF
产前诊断胎儿骨骼畸形FGFR3合并FLNB基因突变1例及文献学习
19
作者 商梅娇 汪燕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9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超声、放射线表现及基因检测,提高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产前诊断,研究基因-表型关系,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分析该院2018年收治的1例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病例,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学习。结果①超声提示胎儿... 目的分析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超声、放射线表现及基因检测,提高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产前诊断,研究基因-表型关系,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分析该院2018年收治的1例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病例,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学习。结果①超声提示胎儿BPD及HC大于相应孕周2SD,FL及HL均小于相应孕周4SD以上,前额饱满,羊水过多。②胎儿染色体正常,胎儿全外显子基因检出FGFR3基因致病性突变及FLNB基因杂合变异。③引产胎儿放射线检查提示前额饱满、头颅较大、四肢短小、胸廓狭窄。结论通过超声检查、放射线检查、染色体及全外显子测序,诊断1例ACH病例,检出FLNB基因新发位点突变,不排除为AO1的发病位点,为骨骼发育不良的基因谱提供借鉴,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软骨发育不全 成骨不全症 FGFR3基因 FLNB基因
下载PDF
成骨不全的分子致病机制与分型
20
作者 于洪杰 李常荣 +5 位作者 魏硕硕 姚阳阳 王延宙 徐潮 夏维波 赵家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该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模式,致病基因众多,致病机制复杂,既往的疾病分型缺乏条理与科学依据,适用性差。本文对OI的致病机制进行...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该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模式,致病基因众多,致病机制复杂,既往的疾病分型缺乏条理与科学依据,适用性差。本文对OI的致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与梳理,分别从Ⅰ型胶原蛋白缺陷(合成缺陷、加工缺陷、翻译后修饰缺陷、折叠和交联缺陷)、骨骼矿化障碍、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缺陷等角度汇总分析OI的分子致病机制,同时阐述了最近提出的几个新的未分型的OI致病基因及其致病机制,以期为OI的分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致病机制 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