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枕臂而睡后的垂腕案
1
作者 林倩 徐伟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61-65,共5页
桡神经属于臂丛神经,由于在上臂、前臂走行中贴近肱骨、桡骨,解剖定位比较表浅,极容易在发生压迫、挤压、撞击外伤时以及因感染、代谢其他因素受伤。桡神经受损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损伤性疾病,该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腕关节... 桡神经属于臂丛神经,由于在上臂、前臂走行中贴近肱骨、桡骨,解剖定位比较表浅,极容易在发生压迫、挤压、撞击外伤时以及因感染、代谢其他因素受伤。桡神经受损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损伤性疾病,该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腕关节背伸乏力,即垂腕症,同时还可伴有感觉麻木、伸指及伸拇活动受限等其他手功能障碍症状,给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等,必要时进一步手术移植治疗。颈神经根鞘囊肿相对于腰骶部神经根囊肿十分少见,多数患者仅通过检查发现,表现为临床无症状或囊肿所在节段神经根、神经节产生压迫症状和体征,有症状患者的症状大多十分轻微,且病因病机尚未明确,颈神经根鞘多发囊肿更是罕见。此案患者多日劳累,于桌上枕臂而睡2 h左右后出现垂腕症,后住院行肌电图、臂丛神经成像等检查,提示桡神经受损、颈神经根鞘多发囊肿罕见病例,且检查结果提示颈神经根鞘囊肿所在节段与患肢受损神经节段有所重合。针对此案患者采用电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配合中药汤剂口服,中医内外合治,取得满意的疗效,为临床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醒脑开窍针法 垂腕 桡神经受损 颈神经根鞘囊肿
下载PDF
Molecular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ooth root development 被引量:12
2
作者 Xiao-Feng Huang Yang C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77-181,共5页
The root is crucial for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tooth, and a healthy root allows an artificial crown to function as required clinically. Tooth crown development has been studied intensively during the last f... The root is crucial for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tooth, and a healthy root allows an artificial crown to function as required clinically. Tooth crown development has been studied intensively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but root development remain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review the root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 fate determination, induction of odontoblast and cementoblast differentiation, interaction of root epithelium and mesenchyme, and other molecular mechanism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aling cascades and mechanisms involved in root development. It also sets the stage for de novo tooth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 PERIODONTIUM root development tooth development
下载PDF
Root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Field-Grown Erianthus arundinaceus
3
作者 Fumitaka Shiotsu Jun Abe +2 位作者 Tetsuya Doi Mitsuru Gau Shigenori Morit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Erianthus species are perennial C4 grasses with such high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high toler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that they can be grown in marginal land to supply raw material for cellulosic bioethanol. Bec... Erianthus species are perennial C4 grasses with such high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high toler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that they can be grown in marginal land to supply raw material for cellulosic bioethanol. Because high biomass production and strong toler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might be based on their large and deep-root system, we closely examined the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roots in first-year seedlings of field-grown Erianthus arundinaceus. The deep-root system of E. arundinaceus consists of many nodal roots growing with steep growth angles. Diameter of nodal roots with large variations (0.5 - 5 mm) correlates with the size and number of large xylem vessels. 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nodal roots with dense root hairs developed soil sheath, hypodermis with lignified sclerenchyma in the outer cortex, and aerenchyma in the mid-cortex. In addition, starch grains were densely accumulated in the stele of nodal roots in winter. In the first year, E. arundinaceus developed less lateral roots than other reported grass species. The lateral roots formed a large xylem vessel in the center of the stele and no hypodermis in the outer cortex.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E. arundinaceus root we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strong toler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ianthus arundinaceus root Diameter SCLERENCHYMA Soil sheath STARCH Grain XYLEM VESSEL
下载PDF
The change of HERS cell number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by occlusion during root development in rat molars
4
作者 Naohiro Nakasone Kohei Ishida +3 位作者 Tomoko Yokoyama Moe Okada Yasutaka Komatsu Hiromasa Yoshie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Occlusion is commenced by contact of a tooth with an opposing tooth and is the mechanical force working against the periodontal ligament (PDL). Our rec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occlusion regulated tooth root elongation... Occlusion is commenced by contact of a tooth with an opposing tooth and is the mechanical force working against the periodontal ligament (PDL). Our rec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occlusion regulated tooth root elongation occurs during root development in rat molars. Using a non-occlusal model established to directly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absence of occlusion in developing first molars of upper jaw, histolog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HERS cells, with Microarray used to analys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HERS cell numbers in normal mola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experimental molars. In microarray data, a total of 59 gen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ld change > 2.0). Expressions of 55 genes in the experimental molars, which included PLAP-1/asporin and periosti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those in normal molar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occlusion during root development leads to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ERS cells, and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genes may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normal root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LUSION root Development 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 (HERS) Microarray Rats
下载PDF
神经根鞘囊肿在颈胸段MRI检查中的发病率和特征分析
5
作者 计朝飞 齐大鹏 王英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2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鞘囊肿在连续颈椎MRI检查中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二院南区2021~2022年1237例行颈椎MRI检查者中被诊断为神经根鞘囊肿(NRSC)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计算NRSC的总发病率及男女发病率差异;计算单发与多发... 目的探讨神经根鞘囊肿在连续颈椎MRI检查中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二院南区2021~2022年1237例行颈椎MRI检查者中被诊断为神经根鞘囊肿(NRSC)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计算NRSC的总发病率及男女发病率差异;计算单发与多发患者构成比、多发患者中病灶对称与不对称分布的构成比;计算病灶在左右侧、颈胸段椎间隙中的分布构成比及其差异;对NRSC患者的C3/4~T2/3椎间盘退变程度按改良Pfirrmann分级进行评分,分析患者病灶数量与年龄及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院区颈椎MRI检查者中,NRSC发病率为4.1%,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中,单发与多发构成比之间差异不显著(P=0.327);多发病例中,对称发生的病灶构成比(66.7%)与不对称者(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在左右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在C6/7(28.8%)、C7/T1(31.4%)、T1/2(26.3%)椎间隙的构成比高于其它椎间隙。患者的病灶数量与年龄、颈椎间盘退变程度无相关性(r=0.184、-0.002,P均>0.05)。结论NRSC在安徽省二院南区连续颈椎MRI检查中发病率为4.1%,女性多见;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多呈对称性),好发于C6/7、C7/T1、T1/2椎间隙;患者年龄大小或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影响患者的病灶发生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段 神经根鞘囊肿 椎间盘退变程度 发病特点
下载PDF
内皮素-1对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黏附和移行及其细胞骨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慧军 朱文元 +2 位作者 王大光 岳学状 李诚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3-646,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内皮素-1(ET-1)对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AMMC)黏附和移行的作用,并观察其对细胞骨架蛋白微丝、微管的形态影响。方法:3种浓度的ET-1作用体外纯化培养的人AMMC,观察其在细胞外基质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Ⅳ... 目的:体外研究内皮素-1(ET-1)对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AMMC)黏附和移行的作用,并观察其对细胞骨架蛋白微丝、微管的形态影响。方法:3种浓度的ET-1作用体外纯化培养的人AMMC,观察其在细胞外基质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包被培养板上的黏附,以及通过Boyden小室微孔滤膜的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对AMMC分别进行罗丹明(红色)和异硫氰酸(绿色)标记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β微管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3种浓度ET-1处理前后AMMC纤维型-肌动蛋白、β微管蛋白形态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T-1促进了AMMC在纤维连接蛋白上的黏附,20ng/mLET-1作用最明显(P<0.01),而200ng/mL时对细胞的黏附不继续增加。但对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上的黏附无明显影响(P>0.05)。另外,ET-1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AMMC通过微孔滤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20ng/mLET-1可明显促进AMMC胞质中束状应力纤维形成,并集中分布于细胞膜内侧,但对微管结构无明显影响。结论:ET-1在体外可以促进AMMC的黏附和移行,其作用可能与诱导束状应力纤维形成和促进其向细胞膜内侧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外根鞘 黑素细胞 无色素 内皮素-1 黏附 移行 细胞骨架
下载PDF
源库比改变对玉米生育后期茎鞘贮存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满意 薛吉全 +2 位作者 梁宗锁 路海东 马国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72-1076,共5页
通过对吐丝授粉期两种密度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剪1/2叶、剪1/2穗和断1/2根的研究发现:剪叶、断根减源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浓度下降2.19%~38.6%,剪穗缩库后可溶性糖浓度上升23.17%~38.5%,而单株生产力降低4.1%~40.94%.试验表... 通过对吐丝授粉期两种密度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剪1/2叶、剪1/2穗和断1/2根的研究发现:剪叶、断根减源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浓度下降2.19%~38.6%,剪穗缩库后可溶性糖浓度上升23.17%~38.5%,而单株生产力降低4.1%~40.94%.试验表明:玉米产量的形成与源库关系的协调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剪叶 剪穗 断根 茎鞘贮存物质 产量
下载PDF
玉米植株叶片和根系的抗旱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胜群 宋凤斌 周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玉米(Zea mays L.)的叶片和根系抗旱性差异,以田间种植的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材料,在拔节期取样,分别对玉米的叶片、叶鞘及初生根、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的基部、中部和根尖的保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拔节期... 为了研究玉米(Zea mays L.)的叶片和根系抗旱性差异,以田间种植的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材料,在拔节期取样,分别对玉米的叶片、叶鞘及初生根、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的基部、中部和根尖的保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拔节期玉米不同器官保水能力不同,叶鞘的保水能力最强,其次是根系,叶片的保水能力最弱。初生根和各层次生根不同部位相比较,根基部保水能力最强,其次是根中部,根尖的保水能力最弱;不同类型根保水能力相比较,初生根基部、中部和根尖部分的保水能力均最弱;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基部的保水能力是根系发生时间越晚,其保水能力越强;根中部和根尖的保水能力在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中有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鞘 初生根 次生根 保水
下载PDF
人毛囊细胞来源双层皮肤替代物的构建和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堂友 郝飞 +3 位作者 伍津津 毕建军 吴国选 杨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密、角化突出,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上皮细胞柱及球形膨大细胞团形成。结论毛囊细胞是构建皮肤替代物的良好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乳头细胞 真皮鞘细胞 外根鞘细胞 皮肤组织工程
下载PDF
乌骨山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布及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光跃 刘桂琼 +2 位作者 姜勋平 胡薛英 王建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8,共6页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乌骨山羊不同被毛颜色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进行定位,再用多巴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皮肤中有黑色素分泌的黑色素细胞进行定位,以HE染色法对黑色素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乌骨山羊皮肤中的... 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乌骨山羊不同被毛颜色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进行定位,再用多巴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皮肤中有黑色素分泌的黑色素细胞进行定位,以HE染色法对黑色素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乌骨山羊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中;多巴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表皮中没有阳性反应,黑色被毛毛球部及外根鞘均有阳性反应,白色被毛毛球部及外根鞘则没有阳性反应,说明黑色被毛毛球部及外根鞘有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存在并能合成黑色素。HE染色结果显示,黑色被毛毛囊外毛根鞘中的黑色素细胞和周围细胞区分明显,呈空泡状和活化状态,周围有大量黑色素颗粒分布,白色被毛毛囊外根鞘黑色素细胞呈椭圆状,没有黑色素产生,和周围细胞难以区分。因此,乌骨山羊黑色被毛毛囊外根鞘中黑色素细胞的活化可能参与了乌骨山羊毛色和乌质性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山羊 黑色素细胞 化学染色 毛囊外根鞘
下载PDF
人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群 杨光辉 +4 位作者 丛笑倩 崔磊 张文杰 刘伟 曹谊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79-82,共3页
目的建立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利用中性蛋白酶分离得到单个毛囊,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培养各代细胞做生长曲线,RT-PCR检测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识分子K15和细胞分... 目的建立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利用中性蛋白酶分离得到单个毛囊,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培养各代细胞做生长曲线,RT-PCR检测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识分子K15和细胞分化标识分子外皮蛋白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均能培养出毛囊外根鞘细胞,并可传代培养,组织块法细胞生长慢,不易汇合,消化法细胞增殖快。各代细胞中K15和外皮蛋白mRNA均有表达。结论消化法适合毛囊外根鞘细胞的体外培养,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培养毛囊干细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毛囊 外根鞘细胞 细胞培养 Hair Follicle 组织块法 消化法 透射电镜观察 毛囊干细胞 培养方法 蛋白 相对特异性 倒置显微镜 细胞增殖 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 细胞分化 体外培养 生长曲线 分子 纯化培养
下载PDF
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汝芝 朱文元 +1 位作者 王大光 马慧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09-511,共3页
目的:分离和培养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V游离毛囊,0.5%分离酶消化婴幼儿包皮。0.05%,胰酶和0.53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游离的毛囊和来自包皮的表皮,分别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 目的:分离和培养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V游离毛囊,0.5%分离酶消化婴幼儿包皮。0.05%,胰酶和0.53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游离的毛囊和来自包皮的表皮,分别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待细胞爬上盖玻片后,分别以NKI/beteb和HMB-45单抗染色。结果:毛囊的培养细胞,绝大多数为双极细胞,增殖较快,被NKI/beteb单抗识别,而HMB-45染色阴性。包皮的黑素细胞染色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毛囊的外根鞘中存在功能和形态上不成熟的无黑素性黑素细胞(AMMC)。AMMC长期培养的成功,有利于研究AMMC在毛囊生物学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毛根鞘 无黑素性黑素细胞 培养 分离
下载PDF
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慧军 朱文元 王大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1-473,共3页
目的:观察甲氧沙林(8-MOP)对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相关酶的影响。方法:3种浓度(10、50、100μmol/L)的8-MO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 目的:观察甲氧沙林(8-MOP)对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相关酶的影响。方法:3种浓度(10、50、100μmol/L)的8-MO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8-MOP对无色素黑素细胞形态的影响,荧光定量分析酪氨酸酶、酪氨酸相关蛋白(TRP)1、TRP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50、100μmol/L8-MOP作用于人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3d能显著促进酪氨酸酶的表达(P<0.01)熏作用7d后TRP1、TRP2的表达也增加(P<0.05)。结论:8-MOP在体外能直接刺激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沙林 黑素细胞 无色素 毛囊外根鞘 黑素合成 酪氨酸酶
下载PDF
人头皮毛囊外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的分离和纯化培养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慧军 朱文元 +1 位作者 王大光 张汝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从人头皮毛囊外根鞘分离纯化培养无色素黑素细胞。方法采用两步酶法0.50%分离酶和0.50%胶原酶Ⅴ获得游离的毛囊,高浓度0.50%胰酶30min消化游离的毛囊外根鞘细胞,并以优化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用HMB-45和NKI/beteb单克隆抗体免疫... 目的从人头皮毛囊外根鞘分离纯化培养无色素黑素细胞。方法采用两步酶法0.50%分离酶和0.50%胶原酶Ⅴ获得游离的毛囊,高浓度0.50%胰酶30min消化游离的毛囊外根鞘细胞,并以优化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用HMB-45和NKI/beteb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对培养物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物中初始贴壁细胞大多数为无色素黑素细胞,仅有少量的角质形成细胞,无成纤维细胞污染。经二次传代差别胰酶处理很容易去除角质形成细胞。取培养3周的细胞经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鉴定证实为无色素黑素细胞。传3代后细胞得到完全纯化。结论两步酶法结合高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可彻底清除成纤维细胞,获得无色素黑素细胞的纯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黑素细胞 细胞培养 成纤维细胞 毛囊外根鞘
下载PDF
人毛囊外根鞘隆起、真皮鞘和毛乳头细胞高效同步分离培养的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洪军 胡志奇 +1 位作者 谭挺 孙锡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快速高效同步分离培养人头皮毛囊外根鞘隆起(Bulge)细胞、真皮鞘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的方法。方法将人头皮标本剪成小块,中性蛋白酶中37℃孵育2h后镜下将带外根鞘的毛干从真皮鞘中拔出,组织块法培养外根鞘隆起(Bulge)细胞... 目的寻求一种快速高效同步分离培养人头皮毛囊外根鞘隆起(Bulge)细胞、真皮鞘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的方法。方法将人头皮标本剪成小块,中性蛋白酶中37℃孵育2h后镜下将带外根鞘的毛干从真皮鞘中拔出,组织块法培养外根鞘隆起(Bulge)细胞;从真皮-皮下组织交界处横断头皮,拔出含毛乳头的真皮鞘,胶原酶D37℃孵育6-8h,多次低速离心,毛乳头沉淀重悬后培养,收集的真皮鞘细胞上清液经高速离心后重悬培养;培养的细胞分别用K19或α-平滑肌动蛋白组化鉴定。结果同一标本可获得纯化的外根鞘Bulge细胞,真皮鞘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结论将现有的分离方法改进和综合运用,可以从同一毛囊标本同步高效获取3种成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根鞘隆起 毛乳头 真皮鞘 细胞培养 毛囊
下载PDF
旱作转BADH基因水稻旗叶、不定根解剖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学民 东方阳 +3 位作者 孙耀中 刘永军 杨晓玲 高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用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 6个水稻品系 品种 5 2 - 7、5 1- 15、5 1- 2 2、中 8、开系 7、白珍珠的旗叶、上层不定根的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 ,转 BADH基因水稻品系 品种 旗叶叶片及其角质层比中 8、开系 7相对较厚 ,叶肉细胞层数及主... 用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 6个水稻品系 品种 5 2 - 7、5 1- 15、5 1- 2 2、中 8、开系 7、白珍珠的旗叶、上层不定根的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 ,转 BADH基因水稻品系 品种 旗叶叶片及其角质层比中 8、开系 7相对较厚 ,叶肉细胞层数及主脉维管束数比中 8、开系 7的多 .转 BADH基因水稻品系叶鞘的维管束数、气腔数目比中 8、开系 7、白珍珠多 ,其外表皮角质层比中 8、开系 7、白珍珠相对较厚 ,其维管束面积与中 8、开系 7、白珍珠相差不大 .除 5 1- 15外 ,6个水稻品系 品种 上层不定根的大导管数基本相同 ,转 BADH基因水稻品系的小导管数较多 ,大、小导管的面积和以及导管的总面积和均大于中 8和白珍珠 ,皮层比中 8、开系 7、白珍珠相对较薄 .转 BADH基因水稻品系的上述结构特征说明其旗叶生产的光合产物可满足穗部籽粒充实的需要 ,上层不定根发达的维管组织有利于根部水、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提高物质运输量 ,为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ADH基因水稻 旗叶 叶鞘 上层不定根
下载PDF
NaCl胁迫对高粱根、叶鞘和叶片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17
作者 王宝山 邹琦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3期181-188,共8页
NaCl胁迫初期 ,Na+主要在根和叶鞘中积累。相应地 ,根和叶鞘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水解活性、依赖ATP和PPi的质子泵活性及Na+/H+逆向转运活性均明显增加 ,根和叶鞘的生长没有受到抑制。NaCl胁迫后期 ,Na+开始向地上部分运输并在叶片中... NaCl胁迫初期 ,Na+主要在根和叶鞘中积累。相应地 ,根和叶鞘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水解活性、依赖ATP和PPi的质子泵活性及Na+/H+逆向转运活性均明显增加 ,根和叶鞘的生长没有受到抑制。NaCl胁迫后期 ,Na+开始向地上部分运输并在叶片中积累。此时 ,叶片液泡膜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活性开始增加 ,根和叶鞘的Na/K比增加 ,其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水解活性、质子泵活性和Na+/H+逆向转运活性下降。相应地 ,根和叶鞘的生长也下降。当保温介质中Na/K比超过 1时 ,液泡膜微囊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均随Na/K比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ATP酶 质子泵活性 焦磷酸酶 NACL胁迫
下载PDF
外毛根鞘无色素性黑素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谭城 朱文元 鲁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外毛根鞘处于静息状态的无色素性黑素细胞(AMMC)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人头皮,采用NK I/beteb,HMB-45和TYR(酪氨酸酶),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2(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抗体特异染色黑素细胞后,研究AMMC分布、形态和NK I/... 目的初步探讨外毛根鞘处于静息状态的无色素性黑素细胞(AMMC)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人头皮,采用NK I/beteb,HMB-45和TYR(酪氨酸酶),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2(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抗体特异染色黑素细胞后,研究AMMC分布、形态和NK I/beteb,HMB-45,TYR,TRP1和TRP2等黑素细胞分化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毛根鞘HMB-45,TYR,TRP1,TRP2四种抗体呈阴性;NK I/beteb阳性染色的细胞位于生长期毛囊外毛根鞘的中段,通常平皮脂腺水平或在其之下,这些NK I/beteb阳性细胞就是AMMC,AMMC数目较少,常成群集中分布,外观胞体偏圆,树突不明显,形态类似于周边的毛皮质细胞。结论AMMC位于外毛根鞘的中下段,形态和功能上均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毛根鞘 无色素性黑素细胞 毛囊
下载PDF
上皮根鞘结构对牙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晓辉 苑芳 +1 位作者 邱宜农 李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上皮根鞘的结构对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后(postnatal,PN)8d的SD大鼠,切取第一磨牙牙胚的颈部组织,用胶原酶和dispase酶消化,1组直接离心形成细胞团,另1组加用胰酶消化后,离心形成细胞团。将细胞团体外培养4h后,种植... 目的:研究上皮根鞘的结构对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后(postnatal,PN)8d的SD大鼠,切取第一磨牙牙胚的颈部组织,用胶原酶和dispase酶消化,1组直接离心形成细胞团,另1组加用胰酶消化后,离心形成细胞团。将细胞团体外培养4h后,种植到母鼠肾被膜下,4周后取材观察。结果:胶原酶和dispase酶消化可将上皮根鞘解离成碎片,加用胰酶消化后,上皮根鞘被解离为单个细胞。含有上皮根鞘碎片的细胞团种植后形成牙根样结构,而含有上皮根鞘离散细胞的细胞团则形成管状牙本质和骨样牙本质块。结论:上皮根鞘的结构对其引导牙根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根鞘 牙根 牙发育
下载PDF
腰神经根血供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勇 范遗恩 王日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 :了解腰段神经根的血供。方法 :3 5例新鲜胎尸标本 ,对其中 2 5例动脉灌注乳胶填充剂 ,进行显微解剖剥离观察 ,10例动脉灌注墨汁制成透明标本 ,用于观察动脉血管走行分布情况。结果 :脊支动脉多在椎弓根下方紧贴椎体后外缘处或与... 目的 :了解腰段神经根的血供。方法 :3 5例新鲜胎尸标本 ,对其中 2 5例动脉灌注乳胶填充剂 ,进行显微解剖剥离观察 ,10例动脉灌注墨汁制成透明标本 ,用于观察动脉血管走行分布情况。结果 :脊支动脉多在椎弓根下方紧贴椎体后外缘处或与椎管前支共干或单独一干起于腰动脉 ,且多在根袖远端 1/2区穿入硬脊膜鞘。根动脉伴神经根走行 ,发出的微动脉主要分布在软脊膜内成为一级动脉 ,由软脊膜内微动脉再发出细支 ,斜行或横行进入根束束间 ,沿根束上下分布排列成为二级动脉。结论 :神经根血供主要来源脊支动脉发出的根动脉 ,神经根内血管系统由根动脉沿神经根发出的微动脉在神经根表面和根束间、根束内的微血管网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支动脉 根动脉 硬脊膜鞘 腰神经根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