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seismic behavior of PHC piles with partial normal-strength deformed bars 被引量:3
1
作者 Zhang Xizhi Zhang Shaohua +1 位作者 Xu Shengbo Niu Six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2期307-320,共14页
Nine PHC piles with partial normal-strength deformed bars were prepared in present study,and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implemented to evaluate these piles’seismic performance.The influence of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 Nine PHC piles with partial normal-strength deformed bars were prepared in present study,and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implemented to evaluate these piles’seismic performance.The influence of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the amount of normal-strength deformed bars on failure modes,crack patterns,strength,stiffness,and ductility were examined.The test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has a noticeable influence on the failure mode of PHC piles.A larger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results in a higher cracking bending resistance,ultimate bending resistance,and initial stiffness,but the propagation heights of flexural cracks decrease as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increases.Furthermore,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normal-strength deformed bars causes a slight decrease in ductility.Finally,a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flexural capacity of PHC piles with partial normal-strength deformed b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 pile PRESTRESSED TENDONS DEFORMED bars seismic behavior cyclic loading test flexural capacity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bridge piers failed in flexure-shear modes 被引量:6
2
作者 Sun Zhiguo Si Bingjun +1 位作者 Wang Dongsheng Guo Xu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8年第4期403-414,共12页
In recent earthquakes, a large numbe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ridges were severely damaged due to mixed flexure-shear failure modes of the bridge piers. A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FE) anal... In recent earthquakes, a large numbe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ridges were severely damaged due to mixed flexure-shear failure modes of the bridge piers. A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study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o study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ridge piers that failed in flexure-shear modes. In the first part, a nonlinear cyclic loading test on six RC bridge piers with circular cross sections is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ly. The damage states,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parameters, stiffness degradation and shear strength of the pier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all the piers exhibit stable flexural response at displacement ductilities up to four before exhibiting brittle shear failure. The ultimate performance of the piers is dominated by shear capacity due to significant shear cracking, and in some cases, rupturing of spiral bars. In the second part, modeling approaches describing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the pier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A set of model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is selected and evaluat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influences of the shear reten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oncrete cracks, the Bauschinger effect in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the bond-sli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and the concrete and the concrete failure surface on the simulated hysteretic curves are discussed. Then, a modified analysis model is presented and its accuracy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ones. This research uses models available in commercial FE codes and is intended for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interested in using ANSYS software to predict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 bridge piers flexure-shear failure seismic behavior finite element ANSYS software
下载PDF
自修复SMA/ECC复合材料加固RC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钱辉 陈程 +2 位作者 张庆元 康莉萍 赵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4,共12页
为了提高既有RC构件的承载能力、损伤自修复能力,提升其安全与使用性能,该文提出采用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和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 为了提高既有RC构件的承载能力、损伤自修复能力,提升其安全与使用性能,该文提出采用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和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设计并制作了4种试验梁以对比不同增强材料加固效果,通过低周单向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加固试验梁的破坏形态、承载力、耗能性能和自修复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MA/ECC复合加固梁不仅提高了承载能力,且具有较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同时具有优越的自修复性能。考虑ECC拉伸应变硬化特性,建立了ECC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增大截面法 抗震加固 受弯性能
下载PDF
十字形与T形圆钢管节点平面内受弯抗震性能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必大 黄禛哲 李福龙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170,共13页
规范认为T形和十字形圆钢管节点的平面内抗弯承载力相同,但两类节点的受力特性不同。为了全面对比T形节点和十字形节点的平面内受弯性能,进行了6个节点(4个十字形和2个T形)平面内往复弯矩加载试验,并进行了受力机理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其... 规范认为T形和十字形圆钢管节点的平面内抗弯承载力相同,但两类节点的受力特性不同。为了全面对比T形节点和十字形节点的平面内受弯性能,进行了6个节点(4个十字形和2个T形)平面内往复弯矩加载试验,并进行了受力机理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其中十字形节点进行了两侧支管同向受弯、反向受弯两种加载模式。结果表明:所有节点均为节点域主管管壁延性撕裂破坏,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增加支主管直径比β能明显提高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T形节点的抗弯承载力高于十字形节点,但延性不如十字形节点,T形节点的耗能能力介于十字形节点在两种加载模式下的耗能能力之间;对比反向受弯加载,同向受弯加载对β较小(接近及小于0.7)十字形节点的性能(耗能、延性和承载力)不利,但对β较大(接近及大于0.9)十字形节点的性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形与T形圆钢管相贯节点 平面内受弯抗震性能 同向受弯加载 反向受弯加载 延性与耗能
下载PDF
山区桥梁排架抗震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治国 司炳君 +1 位作者 陈灿 王东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共6页
排架在山区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横桥向地震破坏机理复杂且缺乏工程实用的抗震分析手段。通过拟静力和动力时程分析给出了山区桥梁排架抗震能力评估的一般性方法,借助纤维梁柱单元并结合截面抗剪强度模型,首先基于静力分析手段确定了... 排架在山区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横桥向地震破坏机理复杂且缺乏工程实用的抗震分析手段。通过拟静力和动力时程分析给出了山区桥梁排架抗震能力评估的一般性方法,借助纤维梁柱单元并结合截面抗剪强度模型,首先基于静力分析手段确定了排架桥墩可能的破坏模式及排架变形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揭示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排架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能力。以某山区桥梁2个排架墩为例,将建立的评价方法对排架横桥向抗震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横桥向在地震作用下,排架桥墩承受显著的变轴力作用,桥墩屈服前,随侧向位移增大,桥墩轴压变化范围逐渐增大,桥墩屈服后轴压变化范围基本稳定;且变轴力易引起排架桥墩发生剪切破坏。该方法可为桥梁排架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桥梁排架 抗震性能 弯剪破坏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水平拼缝部位增强叠合板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种迅 万金亮 +4 位作者 蒋庆 叶献国 王德才 邢伟 邵徽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4,共8页
叠合板式剪力墙在水平拼缝部位采用"等钢筋面积"连接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模式以"摇摆变形"为主,无法达到"等同现浇"的要求。为改善这一状况,提出在水平拼缝部位采用"强连接"的方式,... 叠合板式剪力墙在水平拼缝部位采用"等钢筋面积"连接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模式以"摇摆变形"为主,无法达到"等同现浇"的要求。为改善这一状况,提出在水平拼缝部位采用"强连接"的方式,即通过提高水平拼缝抗弯承载力,使构件的塑性部位转移至墙板内部,从而使其抗震性能更接近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该文进行了3个采用"强连接"的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以及1个作为对比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下水平拼缝弯矩超强系数对叠合板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强连接"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的塑性变形出现在墙板内部基础插筋顶部附近和水平拼缝处两个部位,试件变形模式接近现浇混凝土构件,不再以摇摆变形为主;水平拼缝部位弯矩超强程度较大的试件,水平拼缝部位基础插筋屈服也相对较晚;相同轴压比的"强连接"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延性和刚度退化情况与现浇混凝土试件相当,耗能能力高于现浇混凝土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式剪力墙 水平拼缝部位 强连接 弯矩超强系数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勤 贡金鑫 马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3-649,共7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24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的RC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了RC柱的地震破坏模式以及不同破坏...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RC)柱的变形性能,对24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的RC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了RC柱的地震破坏模式以及不同破坏模式下柱的弯曲位移、剪切位移及滑移位移在总水平位移中所占比例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复荷载下RC柱会发生弯曲、剪切及弯剪3种典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轴压比较大且配箍率较小时,RC柱易发生弯剪破坏或剪切破坏,试件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较差,表现为滞回环面积和极限位移较小。当RC柱发生弯剪或剪切破坏时,弯曲位移在总水平位移中所占比例较小,剪切位移所占比例较大,钢筋拔出产生的滑移位移所占比例约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弯剪破坏 变形性能
下载PDF
变预应力度装配式管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锡治 马健 +3 位作者 蔡魏巍 张潮 丁文智 陈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1-1048,共8页
进行了5根高强混凝土装配式管柱在0.15轴压比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配筋形式、预应力度对管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其中2个为配置12根预应力钢棒的试件,3个为同时配置6根预应力钢棒和6根HRB400级钢筋的混合配筋试件,5根管柱均通过装配式柱脚与... 进行了5根高强混凝土装配式管柱在0.15轴压比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配筋形式、预应力度对管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其中2个为配置12根预应力钢棒的试件,3个为同时配置6根预应力钢棒和6根HRB400级钢筋的混合配筋试件,5根管柱均通过装配式柱脚与承台连接.试验得到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刚度变化、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预应力度较小的混合配筋试件裂缝开展充分,滞回环较仅配置预应力钢棒的试件饱满;至试件破坏,装配式柱脚均未发生较大变形或锚栓破坏,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修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混凝土环形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建立了适用于高强混凝土混合配筋管柱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管柱 混合配筋 装配式柱脚 预应力度 抗震性能 抗弯承载力
下载PDF
压弯剪扭钢筋混凝土十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宗平 刘祥 宁璠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4-134,共11页
为研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十形柱的抗震性能,以扭弯比、轴压比为变化参数,设计6个钢筋混凝土十形柱试件进行恒定轴力反复弯剪扭的加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形态,获取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以及试件的开... 为研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十形柱的抗震性能,以扭弯比、轴压比为变化参数,设计6个钢筋混凝土十形柱试件进行恒定轴力反复弯剪扭的加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形态,获取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以及试件的开裂、屈服、峰值和破坏等特征点参数。基于试验数据,详细分析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该类柱的极限承载力、位移延性、层间侧移角、能量耗散、强度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扭弯比小于0.21且轴压比小于0.34范围时,低周反复压弯剪扭钢筋混凝土十形柱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弯扭和扭剪破坏,滞回曲线呈捏拢状的S形,位移延性系数超过3.0,开裂时的侧移角大于1/550,破坏时的侧移角大于1/40,能满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扭矩的存在使得材料的损伤更严重,耗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十形柱 实验研究 压弯剪扭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复合受扭型钢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宗平 徐定一 宁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30,共15页
为研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实腹式型钢混凝土L形柱的抗震性能,以扭弯比、肢高肢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6个实腹式型钢混凝土L形柱试件,在恒定轴力反复弯剪扭的加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和荷载—位... 为研究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实腹式型钢混凝土L形柱的抗震性能,以扭弯比、肢高肢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6个实腹式型钢混凝土L形柱试件,在恒定轴力反复弯剪扭的加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以及试件的开裂、屈服、峰值和破坏等特征点参数。基于试验数据,详细分析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柱的极限承载力、位移延性、层间侧移角、能量耗散、强度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低周反复压弯剪扭实腹式型钢混凝土L形柱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弯曲、弯剪和弯扭破坏;其滞回曲线呈中间捏拢的非对称反S形,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在峰值荷载后出现"荷载跌落"现象;位移延性系数大于扭转延性系数,但二者均小于3.0;破坏时的侧移角普遍小于扭矩1/50,低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试件耗能前期以扭转耗能为主,后期以弯曲耗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弯剪扭 复合受力 实腹式 型钢混凝土柱 L形柱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云天 王枭 +2 位作者 张婕 曾朕 徐金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2,共9页
以轴压比和钢连梁弯剪比为主要参数,设计并制作了3个1/4缩尺的钢板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子结构,对试件施加恒定轴压力和水平往复加载。观察了各试件破坏特征,对比了顶层水平荷载-侧移曲线和骨架曲线以及延性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 以轴压比和钢连梁弯剪比为主要参数,设计并制作了3个1/4缩尺的钢板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子结构,对试件施加恒定轴压力和水平往复加载。观察了各试件破坏特征,对比了顶层水平荷载-侧移曲线和骨架曲线以及延性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高轴压比会使整个试件的延性变差;弯剪比越大试件耗能能力越好,弯剪比越小试件刚度退化越明显。钢连梁先于墙肢底部屈服并持续剪切耗能,有效保护了墙肢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肢剪力墙 轴压比 弯剪比 抗震性能 钢连梁
下载PDF
基于DCR方法的沉砂池右边墙抗震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辉 郭胜山 +1 位作者 涂劲 李德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本文基于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EM 1110-2-6053中提出的水工建筑物抗震性能需求能力比(DCR,demand to capacity ratio)评价方法,对某水电站沉砂池综合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OBE下,沉砂池右边墙的抗剪性能、抗弯性能、抗滑动稳定... 本文基于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EM 1110-2-6053中提出的水工建筑物抗震性能需求能力比(DCR,demand to capacity ratio)评价方法,对某水电站沉砂池综合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OBE下,沉砂池右边墙的抗剪性能、抗弯性能、抗滑动稳定和抗倾覆稳定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在MDE下,尽管沉砂池截面抗弯性能良好,但其右边墙的抗剪性能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结构断面或配筋进行调整;且其可能发生滑动失稳和倾覆失稳破坏,需要进一步开展非线性动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能力比(DCR) 抗震安全 沉砂池 抗剪性能 抗弯性能 抗滑动稳定 抗倾覆稳定性
下载PDF
带弯剪屈服耗能梁段的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世玺 吴杨周 +3 位作者 于海丰 马康 王焱 黄友强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8,96,共9页
基于削弱耗能梁截面尺寸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带弯剪屈服耗能梁段的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为验证其抗震性能,完成了1个1∶2.6缩尺的单层、单榀、单跨模型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塑性变形基本局限在耗能梁段上,且主要通过... 基于削弱耗能梁截面尺寸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带弯剪屈服耗能梁段的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为验证其抗震性能,完成了1个1∶2.6缩尺的单层、单榀、单跨模型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塑性变形基本局限在耗能梁段上,且主要通过耗能梁端部上、下翼缘和中部的腹板耗散能量,试件表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抗震性能,在试验模型的基础上改变了中部剪切型耗能梁(简写为SL)的长度l_(m),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个数值模型并对之进行了滞回性能分析,分析了滞回曲线、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等随l_(m)/e(e为耗能梁整体的长度)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l_(m)/e的设计建议。总体上,提出的新型带弯剪屈服耗能梁段的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建议实际工程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剪屈服耗能梁段 截面削弱 拟静力试验 中部剪切型耗能梁 抗震性能
下载PDF
KK形圆钢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必大 蔡扬政 姚泽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为了研究KK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抗震性能,对KK形节点进行平面外往复弯矩加载试验,并将KK形节点的试验结果与已有钢管相同的X形节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考察2类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KK形圆钢管节点的... 为了研究KK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抗震性能,对KK形节点进行平面外往复弯矩加载试验,并将KK形节点的试验结果与已有钢管相同的X形节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考察2类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KK形圆钢管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管壁塑性开裂,开裂后承载力下降缓慢,节点主要依靠主管管壁塑性发展和开裂后的裂纹扩散来耗能,节点的延性系数超过6,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而由于相邻支管相互作用,KK形节点在一根支管处的平面外抗弯承载力比相应的X形节点低了约23%,接近EC3规范关于X形节点平面外抗弯承载力公式计算值。此外,通过受力机理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发现,在平面外弯矩作用下,KK形节点的核心区的受力方式为4角承受拉力作用,而X形节点的核心区则为2个对角方向拉力作用,KK形节点的塑性发展比X形节点更加均匀,且覆盖面更广。2个节点的试验结果对比也表明,KK形节点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延性均比X形节点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K形圆钢管相贯节点 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 平面外受弯抗震性能 延性 耗能
下载PDF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庆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3-27,共5页
主要论述了无粘结混凝土结构(UPC)的受弯性能、受弯时无粘结筋的极限应力的计算、UPCS的楼盖形式及布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及在设计UPCS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受弯性能 极限应力 抗震性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压弯剪扭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宗平 苏炜炜 杨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3-427,共15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抗震性能,以轴压比、扭弯比与肢高肢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6根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试件进行恒定轴压下弯剪扭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其扭矩-扭转角滞回曲...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抗震性能,以轴压比、扭弯比与肢高肢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6根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试件进行恒定轴压下弯剪扭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其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变化参数对该类T形柱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扭弯比的增大,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弯曲、弯扭和扭转剪切破坏;n=0.36与n=0.3相比,构件的抗扭与抗弯延性分别提高了31%与63%;γ=0.08~0.21时,随着扭弯比增大,试件的抗扭承载力与极限扭转角均有所增大,幅度分别为34%~52%与35%~58%,转角延性系数增大,幅度为24%~38%;ξ=2.5~3.0范围内,肢高肢厚比越小,T形柱的各项抗弯和抗扭承载力指标虽然降低,但提高了扭转和水平位移延性系数;试件的耗能能力主要取决于弯剪耗能能力;增大轴压比与扭弯比都会加快T形柱的扭转及侧移刚度退化;试件的受扭强度退化系数在0.80~0.98之间,受弯强度退化系数在0.75~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截面 钢筋混凝土柱 压弯剪扭 轴压比 扭弯比 肢高肢厚比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钢筋混凝土柱弯剪破坏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被引量:28
17
作者 马颖 张勤 贡金鑫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125,共10页
为研究弯剪破坏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的24根钢筋混凝土(RC)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箍筋间距)对柱破坏模式及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确定弯剪破坏柱开裂、屈服和破坏时对应荷载及位移的计算方法,并提... 为研究弯剪破坏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的24根钢筋混凝土(RC)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及配箍率(箍筋间距)对柱破坏模式及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确定弯剪破坏柱开裂、屈服和破坏时对应荷载及位移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建立弯剪破坏柱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的简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弯剪破坏的柱,其变形在2Δy~4Δy前弯曲作用明显,滞回曲线饱满,但之后由于抗剪能力不足会突然丧失承载力;利用弯剪破坏柱的3个特征点(开裂点、屈服点、剪切破坏点)建立其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的方法,简化了RC柱的受力分析,可用于计算地震作用下弯剪破坏RC柱的荷载-变形全曲线。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弯剪破坏 骨架曲线
原文传递
全装配式外套筒-加强式外伸端板组件梁柱连接节点抗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松森 王燕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166,共10页
提出全装配式外套筒-加强式外伸端板组件梁柱新型连接节点,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节点受力计算模型,推导出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式,并与有限元模拟值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证明其具有合理性和良好的... 提出全装配式外套筒-加强式外伸端板组件梁柱新型连接节点,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节点受力计算模型,推导出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式,并与有限元模拟值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证明其具有合理性和良好的适用性。所提出的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为该类节点的设计和计算提供理论工具。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还表明,装配式外套筒-加强式外伸端板组件梁柱连接节点的屈服机制为:外套筒和柱壁内凹受压屈曲、外伸端板压屈、节点屈服;梁柱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增大外套筒厚度,节点屈服荷载增加,耗能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连接节点 外套筒 抗弯承载力 屈服线理论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T形中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健 李光星 +1 位作者 李璟 吴源青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3,74,共8页
在6个1:1.5缩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T形中柱节点试件的试验基础上,本文对各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性进行描述,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变化特点、板暗梁面筋和节点区附近板暗梁箍筋的应力变化特点,对比... 在6个1:1.5缩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T形中柱节点试件的试验基础上,本文对各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性进行描述,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变化特点、板暗梁面筋和节点区附近板暗梁箍筋的应力变化特点,对比了T形柱不同截面参数和不平衡弯矩不同加载方向对该节点抗震性能和不平衡弯矩分配的影响,对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不平衡弯矩主要靠板的弯曲作用来传递,T形柱腹板长度c1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和不平衡弯矩分配系数等方面具有决定作用。文中采用隔离体方法对板柱节点进行受力分析,推导了节点剪力传递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节点理论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柱节点 抗震性能 不平衡弯矩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T形柱 试件 板柱节点 受力 钢筋应力 应力变化
原文传递
圆钢管混凝土悬臂长柱压弯构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俊芬 胡盼盼 +2 位作者 闫西峰 张广平 奚增红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29,共9页
对2个圆钢管混凝土悬臂长柱压弯试件和1个钢管柱对比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轴压力和钢管内填混凝土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刚度退化以及耗能... 对2个圆钢管混凝土悬臂长柱压弯试件和1个钢管柱对比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轴压力和钢管内填混凝土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各试件的破坏形态为底部管壁鼓曲,底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出现裂缝;与钢管柱压弯试件相比,钢管混凝土柱压弯试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刚度均增大,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随着轴压力的增大,钢管混凝土柱压弯试件的屈服荷载和刚度均有所减小,抗震性能降低。基于试验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数值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悬臂长柱进行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和含钢率对圆钢管混凝土柱压弯试件的屈服荷载、水平荷载、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均有明显的影响,而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强度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 悬臂长柱 压弯构件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