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住环境对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
1
作者 江敏捷 刘垚 +3 位作者 林宝滢 林靖博 罗雨珊 莫海涛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基于疫情期间儿童户外活动受限,更加依赖于社区环境的现实背景与调研契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州儿童户外活动的时空规律以及居住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获取疫情期间儿童户外活动时空特征,居住环境对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影响,... 基于疫情期间儿童户外活动受限,更加依赖于社区环境的现实背景与调研契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州儿童户外活动的时空规律以及居住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获取疫情期间儿童户外活动时空特征,居住环境对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影响,分析不同居住类型对儿童活动频率与时长、出行方式与时长、活动空间与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动受限对儿童身心健康影响并不突出,儿童及其家庭表现出较强的快速适应性;不同居住类型的儿童活动在疫情前后均有差异,儿童户外游戏活动与其居住环境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户外游戏活动 社区开放空间 儿童友好
下载PDF
综合为体,集约为用——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2
作者 王辉 王文胜 程熠 《建筑技艺》 2023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如何妥善解决稀缺的用地条件、低造价与高品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突破行列式布局的刻板印象、创造更多充满活力的空间是当下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重点。本项目从改进外敞廊的空间组织形式着手,尝试采用不同于宽松用地的设计策略,以“行... 如何妥善解决稀缺的用地条件、低造价与高品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突破行列式布局的刻板印象、创造更多充满活力的空间是当下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重点。本项目从改进外敞廊的空间组织形式着手,尝试采用不同于宽松用地的设计策略,以“行列串连、整体联动、上下叠加、有限集约”的思路,最终呈现集约化校园综合体的建筑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 行列式布局 外敞廊 分布式 核心空间 叠加
下载PDF
基于儿童日常游戏行为的既有住区户外开放空间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某边缘住区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涟涟 朱凯 陆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4期79-85,共7页
在联合国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和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二胎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城市住区的郊区化蔓延与高度机动化的影响下,规划建设儿童友好型的户外活动空间成为城市住区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大连某一边缘住... 在联合国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和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二胎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城市住区的郊区化蔓延与高度机动化的影响下,规划建设儿童友好型的户外活动空间成为城市住区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大连某一边缘住区为案例,首先,基于实证研究获取该住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日常游戏场所选择、游戏出行方式、时间和频率等活动行为特征;然后,对住区内现有公共空间的布局结构、服务范围和可达性等进行调研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获取家长与儿童对其住区公共空间的认知评价;最后,探讨现有边缘住区的公共空间布局规划在儿童适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儿童活动的相应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 日常活动行为 户外开放空间 边缘住区 大连
下载PDF
基于LBS大数据的城市儿童户外非正式公共活动空间体系构建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亚斓 张桂杰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我国城市缺乏满足儿童活动需求的户外活动公共空间,对非正式公共活动空间也较少关注。本文借助LBS大数据、结合非参与观察法和问卷调研法,研究儿童日常户外活动的移动轨迹、驻点空间分布规律和活动心理需求,发现非正式儿童活动空间最容... 我国城市缺乏满足儿童活动需求的户外活动公共空间,对非正式公共活动空间也较少关注。本文借助LBS大数据、结合非参与观察法和问卷调研法,研究儿童日常户外活动的移动轨迹、驻点空间分布规律和活动心理需求,发现非正式儿童活动空间最容易吸引儿童参与;趣味性、可达性和安全性是儿童最爱空间的典型特征,提出由分级布局、功能明确和高品质设计要素控制构建的儿童非正式公共活动空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定位服务(LBS)数据 儿童活动需求 非正式户外公共空间 适宜性体系构建
下载PDF
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桂杰 陈星 郭红霞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9-181,254,共4页
以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者为主体,以使用后评价理论为基础,将质化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实例分析评价得到影响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各量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该评价的相关反馈信息作为校园环境空间进一步重塑设计及投资建... 以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者为主体,以使用后评价理论为基础,将质化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实例分析评价得到影响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各量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该评价的相关反馈信息作为校园环境空间进一步重塑设计及投资建设的依据,获得一种完善校园环境空间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空间 使用者 使用后评价
下载PDF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82-85,共4页
针对目前高校外部空间的状况,提出了开放型校园环境设计的课题,从空间与交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校园空间环境与行为的关系,阐明了校园空间设计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开放型 校园 外部空间 环境设计 规划
下载PDF
由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评析校园户外空间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新洋 《山西建筑》 2005年第23期14-15,共2页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的户外空间做了深入的评析,探讨高校户外开放空间对大学生交流的促进作用,寻求适合高校户外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户外空间 以人为本 宜人
下载PDF
基于交往需求的既有开放型住区外部空间使用效能评价——以济南燕山小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任震 鲁荣珠 《华中建筑》 2016年第8期68-73,共6页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居住区不仅提供居住的场所还应满足人对户外交往空间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开放型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与居民不断提高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以20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试点居住区——济南燕山小区为例,选...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居住区不仅提供居住的场所还应满足人对户外交往空间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有开放型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与居民不断提高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以20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试点居住区——济南燕山小区为例,选取住区点线面不同形态户外空间开展实地调研并对各年龄段使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既有成熟型开放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使用效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典型户外空间的调研分析与问题梳理,提出对此类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提升的措施,为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做出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需求 开放型住区 使用效能 户外空间 提升措施
下载PDF
开敞式庭院空间室内外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磊 袁琳 梁安琪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6期92-95,143,共5页
庭院空间作为中国建筑中典型空间形态,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建筑中均被大量采用,不仅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更在建筑热工学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微气候空间。通过对寒冷地区典型开敞式庭院建筑进行温度数据的实地测量及数值统计、分析,得出... 庭院空间作为中国建筑中典型空间形态,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建筑中均被大量采用,不仅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更在建筑热工学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微气候空间。通过对寒冷地区典型开敞式庭院建筑进行温度数据的实地测量及数值统计、分析,得出该种形式庭院空间建筑中不同位置处室内外温度基础数据,并探索了庭院内部与外部在工作时间段与非工作时间段室内外温差变化规律,归纳了不同的自然环境状况对热环境影响作用时庭院的节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敞式庭院空间 建筑节能 寒冷地区
下载PDF
设计让城市历史商业区再焕光彩--美国丹佛市樱花湾北商业区 被引量:4
10
作者 吉姆.麦克雷 周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6,共4页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退化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室内商场间的矛盾使传统的樱花湾北商业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樱花湾北商业区是丹佛市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破落急需修缮。在Design Workshop设计团队的带领下,通过大范围的邻里...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退化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室内商场间的矛盾使传统的樱花湾北商业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樱花湾北商业区是丹佛市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破落急需修缮。在Design Workshop设计团队的带领下,通过大范围的邻里扩张和各个团队的设计协作,对丹佛市的16个商业街区进行设计改造,使之成为丹佛市的"新北部",让其作为历史商业区焕发光彩,并鼓励人们来此购物就餐,休闲娱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商业区设计 户外开发空间 景观设计 美国丹佛市
下载PDF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初探 被引量:22
11
作者 叶伟华 王扬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8,共4页
分析了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的发展历史、空间特点及应用,认为其具有灰空间、开放性、地域性等特点,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我们应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倡建筑底层架空设计,改善当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匮乏的状况。
关键词 底层架空 公共开放空间 灰空间
下载PDF
老年人活动需求视角下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健健 马卓 +1 位作者 欧阳雪珂 克里斯托夫·特威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9020-9028,共9页
老旧住区是老年人主要的居住场所,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也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选取南京市锁金村住区街道中10处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行为注记法和问卷访谈法,分析了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空间的环境和使用特征,并且选... 老旧住区是老年人主要的居住场所,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也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选取南京市锁金村住区街道中10处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行为注记法和问卷访谈法,分析了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空间的环境和使用特征,并且选取5种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与街道开放空间要素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每种活动与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影响老年人使用开放空间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从老年人活动需求角度提出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区 街道开放空间 老年人 户外活动 需求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统计方法的夏季户外开敞空间小气候对人群行为活动影响初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天劼 梅欹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期76-78,共3页
近年来,城市户外小气候环境的恶化对人群在户外空间中开展行为活动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故通过对小气候与人群行为活动的关联分析,进而指导场地的小气候适应性改造设计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杭州市某户外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人工... 近年来,城市户外小气候环境的恶化对人群在户外空间中开展行为活动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故通过对小气候与人群行为活动的关联分析,进而指导场地的小气候适应性改造设计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杭州市某户外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人工智能行为识别、人群行为注记等手段,采集夏季期间人群行为活动数据。同时,基于实测气象数据,使用Autodesk Vasari,Ray Man等环境评估软件和Grasshopper等参数化平台,对场地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等小气候要素和年龄、人种等使用者要素与人群行为间的关联特性开展定量统计、回归分析。基于参数化统计方法,探讨了小气候环境状况和场地使用人群环境行为二者间的量化关系,进而科学地指导小气候适应性设计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境行为 户外开敞空间 小气候 参数化
下载PDF
户外公共空间内部的边界设计——以法国南部城市为例
14
作者 赵爽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通过对法国南部城市考察,总结了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内部的边界设计的重要性与有效途径.以活动类型将公共空间划分为通道与驻留空间,用立方体模块分析,将实际案例中的边界设计手法归纳为顶面、侧面和底面设计三类,并与北京市的一些边界设... 通过对法国南部城市考察,总结了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内部的边界设计的重要性与有效途径.以活动类型将公共空间划分为通道与驻留空间,用立方体模块分析,将实际案例中的边界设计手法归纳为顶面、侧面和底面设计三类,并与北京市的一些边界设计相对比.法国南部城市以引导和暗示的间接手法分割公共空间,更加注重不同功能空间的联系,迎合市民的活动习惯,尊重活动需要的边界设计能够显著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在同等尺度的城市空间中,北京可以借鉴法国南部城市的设计手法,做到美观与实用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设计 公共空间 户外生活 法国南部城市
下载PDF
户外游憩规划概论——以深圳游憩规划管理与实践为例
15
作者 陈渝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该文以深圳的游憩规划管理与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户外游憩规划。游憩规划是通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开发利用城市闲暇资源,满足人类的游憩需求,其重点是市民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和活动计划。深圳的户外游憩系统发展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先进... 该文以深圳的游憩规划管理与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户外游憩规划。游憩规划是通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开发利用城市闲暇资源,满足人类的游憩需求,其重点是市民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和活动计划。深圳的户外游憩系统发展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先进性。该文将从深圳的城市游憩环境建设中总结户外游憩规划方法,将游憩规划分为物质性层面的规划和非物质性层面的规划,物质性层面的户外游憩规划分为社区、城市、地区3个层面来研究;选取游憩行为研究、游憩活动计划、游憩管理3个方面探讨了深圳非物质性层面的户外游憩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游憩规划 社区公园 开放空间规划 郊野公园
下载PDF
社区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深圳华侨城社区的调查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义勇 刘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聚焦于开放空间自身的多维度特征对其吸引力的影响。以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观察记录了各开放空间4天内的活动量,并识别了各开放空间单元的空间构成、设施配置、景观环境等方面特征,甄别出10个重要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开放空间... 聚焦于开放空间自身的多维度特征对其吸引力的影响。以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观察记录了各开放空间4天内的活动量,并识别了各开放空间单元的空间构成、设施配置、景观环境等方面特征,甄别出10个重要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关键因素。结论证实了开放空间本身的空间构成、设施、环境等因素对其访问量的显著影响,为社区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使用者行为 社区 户外活动 深圳华侨城
原文传递
基于场所体验的空间营造——深圳市国际山公园街区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湘蓉 秦晓晴 卡特里娜·奥尔蒂兹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5期118-131,共14页
社区公园和街道等公共开放空间是居民日常进行社交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空间环境设计直接影响居民的场所体验。尽管已有较多学者从注意力恢复、压力舒缓等视角探究公共开放空间场所体验对使用者行为和身心的影响,但在设计实践中,这... 社区公园和街道等公共开放空间是居民日常进行社交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空间环境设计直接影响居民的场所体验。尽管已有较多学者从注意力恢复、压力舒缓等视角探究公共开放空间场所体验对使用者行为和身心的影响,但在设计实践中,这些理论成果较少被应用于相关设计实践中。本文以深圳市国际山公园街区公共开放空间设计项目为例展开探讨。项目团队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具有健康促进作用的疗愈环境及社会资本友好型社区的相关空间特征;进而以此为设计目标,从空间分区、种植设计、服务设施、慢行街区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期望通过提升场所体验吸引和服务社区居民,创造富有活力、令人身心愉悦的公共开放空间,使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慢行街区。项目建成后,项目团队通过实地回访了解了场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公众评价,评估了设计策略的成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结果显示,项目的整体设计效果符合预期目标。本项目结论为社区级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了设计参考和依据,以期促进相关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有效桥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场所体验 公共开放空间 空间感知 注意力恢复 户外活动 慢行街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