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Results in Patients under 40 and over 80
1
作者 Hasan Uncu Tolga Onur Badak +1 位作者 Haci Ali Ucak Ibrahim Ozsoyler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15年第4期39-44,共6页
Purpo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cidence under 40 years age is increasing parallel with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at the present day while it’s seen frequently over 40. We compared the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and e... Purpo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cidence under 40 years age is increasing parallel with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at the present day while it’s seen frequently over 40. We compared the 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of patients under 40 years age with those over 80 years age execu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in our clinic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Patients and method: 128 patients (106 patients under 40 years age (Group 1) and 22 patients aged over 80 (Group 2)) execu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2004 and June 2012 in our clinic a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Result: Mean age was 45.2 ± 17.2. Smoking, diabetes mellitus and high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were the predisposing risk factors in Group 1 while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re predominated in the other. All patients are taken to surgical procedure under elective conditions. Aortic cross clamp duration were 37.02 ± 16.2 and 38.9 ± 13.5 minutes respectively;tot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terval was 67.1 ± 26.3 minutes. Utilization of left internal mammarian art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1) in group 1 when compared in terms of graft management. Necessity of positive inotropic support (p = 0.033) and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demand (p = 0.315) are found higher in Group 2. Atrial fibrillation, 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delirium, wound inf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vision demand are found significantly low (p = 0.136) in Group 1. There was no mortality in both groups. Discuss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seen more often in the elder group,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mortality in both groups.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is safely practical in both young and elder patients with well 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and acceptable hospital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Aged under 40 over 80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下载PDF
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静 刘文静 +2 位作者 周文燕 琚慧 张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房接受PICC置管的176例80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前后时间顺...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房接受PICC置管的176例80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前后时间顺序,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置管患者共83例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置管患者共8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置管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置管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管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低于对照组(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41%,低于对照组(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长期住院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拔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手术后并发症 质量控制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Treatment Outcome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80 Years Old and over
3
作者 Tomonori Terada Nobuhiro Uwa +5 位作者 Kosuke Sagawa Takeshi Mohri Nobuo Saeki Kota Kida Kenzo Tsuzuki Masafumi Sakagam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15年第6期401-408,共8页
Background: With the recent aging of society, the need for med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seems to have been increasing.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all 103 patients with head a... Background: With the recent aging of society, the need for med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seems to have been increasing. Method: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all 103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80 years, and we compared results with those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Group P;range: 75 - 79 years) comprising 104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We provided treatment just as wanted and could not choose it often. The reasons were on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unresectable tumor or distant metastasis, refusal of treatment, and physical factors such as poor PS or number of comorbidities. Conclusion: Treatment choic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wishes and motivations of the patient and the medical assessment of physical function. When a patient ≥80 years old is treated,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YEARS OLD and over ELDERLY Patients HEAD and NECK Cancer Treatment
下载PDF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策略选择:附915例报告 被引量:14
4
作者 曹烈虎 陈晓 +6 位作者 翁蔚宗 崔进 汪琳 张军 周启荣 王尧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创伤骨科10年间手术治疗的915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高龄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7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915例,根据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围手...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创伤骨科10年间手术治疗的915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高龄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7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915例,根据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围手术期全身情况及基础疾病的调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案,尽早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功能锻炼、专科护理和科普宣教。回顾分析患者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及1年内死亡率。结果 915例患者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9.5±34.2)min;手术出血量150~440mL,平均(278.3±56.8)mL;住院时间5~31d,平均(5.6±3.2)d。发生全身和局部并发症210例,其中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分别为117例和93例。14例(1.5%)患者死亡。根据手术等待时间分为<2d组、2~7d组和>7d组,3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待时间越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高龄髋部骨折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在围手术期充分调整全身情况及基础疾病用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根据骨折部位、类型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尽早实行髋部骨折手术,并积极开展专科护理和术前宣教,实现髋部骨折的个体化诊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岁以上老年人 髋骨折 并发症 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68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文治 邱国良 +3 位作者 韩晓军 张长青 王艳彬 颉朝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及治疗风险。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对68例超过80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5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8...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及治疗风险。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对68例超过80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5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68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80~600 ml,平均230 ml,术中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出院后1天死亡1例,死亡原因考虑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生肌间隙出血致患肢肿胀12例,肺部感染8例,急性左心衰5例,输血反应4例,过敏反应3例,切口液化、渗液不愈合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或好转。66例术后随访4个月~6年。按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46例,良12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3%。发生脱位2例,髋臼磨损6例,对侧髋部骨折6例,同侧股骨骨折1例。结论人工关节置换疗效确切,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是相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创伤较大,需合理选择术式,谨慎处理,做好围术期各项工作,方能保证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80以上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并发症
下载PDF
80岁以上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理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雪峰 周学平 +3 位作者 李松岗 张文杰 顾钧 李济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005-3008,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80岁以上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01-01/2007-12我院80岁以上由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439例,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内镜治...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80岁以上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01-01/2007-12我院80岁以上由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439例,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内镜治疗组(n=279)、手术治疗组(n=94)和保守治疗组(n=66),分析三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16.7%和8.5%,内镜治疗组死亡2例,14例失访.内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3.9%vs34.0%,P<0.01),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万元)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0.72%vs8.5%,16.7%;7.3±2.8dvs11.4±3.7d,15.3±4.9d;1.23±0.54vs1.55±0.79,1.56±0.84,均P<0.05);手术治疗组的死亡率、住院时间也较保守治疗组低(均P<0.05).结论:内镜治疗80岁以上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岁以上患者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80岁以上患者外科急腹症的诊治特点 被引量:6
7
作者 郑亚民 曹锋 +4 位作者 刘强 刘东斌 王悦华 刘家峰 李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80岁外科急腹症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将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外科急腹症入院治疗的5426例患者按年龄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观察≥80岁急腹症患者人数、所占比例、病种分布、伴发疾病等特点;统计分析手术比... 目的分析≥80岁外科急腹症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将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外科急腹症入院治疗的5426例患者按年龄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观察≥80岁急腹症患者人数、所占比例、病种分布、伴发疾病等特点;统计分析手术比率、治疗效果、病死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结果我院8年来纳入患者5426例,≥80岁患者420例,数量和所占百分比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就诊时间差2 h至21 d不等。常伴发多种疾病,以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居多。≥80岁组与<80岁组比较,急诊手术率下降(48.09%比64.19%,P<0.01),病死率增加(3.33%比1.38%,P<0.01),住院时间延长[(16.76±11.49)d比(14.50±16.08)d,P<0.01)],人均住院花费增加[(23 733.11±30 571.75)元比(18 530.83±29 637.46)元,P<0.01)]。结论根据≥80岁患者的发病特点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在制定卫生经济学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时,注意考虑年龄对住院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80 诊治特点
下载PDF
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翔宇 黄觊 +5 位作者 李志忠 林运 张京梅 阴赪茜 陶英 高玉龙 《中国医药》 2021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73... 目的探讨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PCI治疗的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73例,在术前及PCI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根据SYNTAX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51例,0~22分),中危组(14例,23~32分),高危组(8例,>32分)。分析术前SYNTAX积分与患者PCI治疗1年后SAQ量表各维度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术前高危组患者SAQ量表心绞痛稳定状态维度评分明显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低危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AF)维度评分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均P<0.05)。低危组术后1年SAQ量表AF维度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2±6)分比(15±25)、(1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YNTAX积分与PCI术后1年SAQ量表的AF维度评分改善有关,SYNTAX积分每升高1分,AF维度评分改善0.409分(β=0.409,P<0.05)。结论术前SYNTAX积分与80岁及以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SAQ量表AF维度评分改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SYNTAX积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活质量 80岁及以上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同库 万凤伟 +1 位作者 丁福祥 顾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接受PCI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高龄组...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接受PCI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高龄组)和同期该院住院接受PCI治疗的40~60岁的中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7例(中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评分、病变节段分布、植入支架的数量及长度、近期效果和主要并发症等。结果高龄组与中年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右冠状动脉(RCA)2~3段病变,左冠状动脉(LCA)5段病变、11段病变、12~13段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构成比,Syntax评分,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长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TIMI 3级血流、亚急性血栓、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者冠状动脉病变多较复杂、严重。对于无严重大脑、肺脏、肾脏和瓣膜病变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PCI治疗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与中年组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永清 阮朝阳 +3 位作者 项昶 张纲 朱群威 钱铮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0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ur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高龄(80-9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闭合复位PFNA...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ur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高龄(80-9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54例(PFNA组),男22例,女32例;采用传统开放复位钉板内固定术32例(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初诊超高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基础方案治疗的生存预后分析
11
作者 赵凤仪 李新 +5 位作者 詹晓凯 张佳佳 申曼 汤然 范斯斌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977,共7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超高龄老年MM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其治疗决策和一般评价缺乏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在衰弱评估方面也有一定争议。目的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初诊超高龄MM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超高龄老年MM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其治疗决策和一般评价缺乏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在衰弱评估方面也有一定争议。目的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初诊超高龄MM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评价超高龄MM患者一般状况的最佳评估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收治的29例初诊超高龄MM患者病例资料,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案系统进行生存随访,随访截至2023-04-01,本研究结局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药治疗组(n=18)和三药治疗组(n=1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采用老年评分系统(GA)评分、英国骨髓瘤研究联盟风险状况(MRP)评分和梅奥(Mayo)评分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并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M患者OS和PFS的生存曲线,不同影响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MM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中位PFS为8.70(1.90~43.87)个月,中位OS为17.23(2.00~72.83)个月。至末次随访,共21例(72.41%)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或复发,12例(41.38%)患者死亡;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82.76%(24/29),部分缓解(PR)率为51.72%(15/29),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24.14%(7/29),完全缓解(CR)率为6.90%(2/29)。两组初诊超高龄MM患者CR率、VGPR率、PR率、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P衰弱(HR=0.213,95%CI=0.049~0.924,P=0.039)、血清校正钙升高(HR=0.153,95%CI=0.041~0.570,P=0.005)和维持治疗(HR=4.301,95%CI=1.219~15.169,P=0.023)是初诊超高龄MM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维持治疗(HR=4.372,95%CI=1.049~18.221,P=0.043)是初诊超高龄MM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含硼替佐米两药或三药治疗方案对初诊超高龄MM疗效和预后影响无明显差异,血清校正钙升高和维持治疗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MRP评分可用于评估初诊超高龄MM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预后 衰弱 老年人 80以上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80岁以上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缺血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方 张瑗 +2 位作者 刘永华 万文辉 钱晓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80岁患者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探讨他汀类药物防治APS患者反复发生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老年科收治的15例>80岁患者反复出现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每晚... 目的观察>80岁患者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探讨他汀类药物防治APS患者反复发生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老年科收治的15例>80岁患者反复出现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观察抗心磷脂抗体(aCL)滴度、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脂、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及随访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80岁APS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或偏低;但Ox-LDL偏高;治疗后aCL滴度下降或降至阴性,Ox-LDL降至正常,颈部动脉斑块稳定。随访12月,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显著降低(P=0.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通过降低aCL和Ox-LDL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效应等,稳定了血管内皮功能及斑块而发挥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抗磷脂综合征 反复心脑血管缺血事件 > 80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日太 薛松 +3 位作者 刘沙 胡振雷 王颍骅 朱洪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2月,我院共为54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CABG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80~99(83.00±5.99)岁。行停跳CABG9例,不停跳CA...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2月,我院共为54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CABG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80~99(83.00±5.99)岁。行停跳CABG9例,不停跳CABG(OPCAB)45例。分别行搭桥1~5(2.98±0.46)根。42例患者应用乳内动脉搭桥。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为7.41%。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5例,呼吸功能不全6例(3例行气管切开),急性肾功能损伤3例(2例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后发生房颤38例。术中及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例。平均ICU滞留(3.90±1.96)d,术后平均住院(12.11±4.41)d。46例患者随访1~58个月,随访期死亡9例,93.5%的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CABG术是可行的。对于80岁以上高龄的患者,应加强围术期的处理,以期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岁以上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下载PDF
80岁以上患者多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继恒 苏锡铭 +1 位作者 高革 何玉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对80岁以上反复多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至少进行2次以上ERCP的>80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男33例,... 目的对80岁以上反复多次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至少进行2次以上ERCP的>80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男33例,女27例)共完成146次ERCP,其中47例完成2次ERCP,5例完成3次ERCP,5例完成4次ERCP,2例完成5次ERCP,1例完成7次ERCP。2例发生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大出血,1例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2例在术后3周内因慢阻肺死亡。结论胆总管结石的反复发作和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是高龄患者反复多次ERCP的原因,整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ERCP可以改善高龄胆胰疾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胆总管结石 黄疸 阻塞性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成都城市社区80岁以上人群肾功能下降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琦 黄晓波 +9 位作者 李秋 刘剑雄 聂晓莉 张廷杰 胡咏梅 刘朝晖 刘雅 易延静 张健 程小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城市社区≥8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至2013年在成都城市社区抽取≥80岁人口826人,进行肾功能下降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成都城... 目的:探讨成都城市社区≥8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至2013年在成都城市社区抽取≥80岁人口826人,进行肾功能下降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成都城市社区≥8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19.6%,随年龄增加患病率进一步增高。在肾功能下降人群中,知晓率24.1%、治疗率1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糖尿病、年龄、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为≥8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城市社区≥80岁人群中肾功能下降较为普遍,在高龄人群中需加强肾功能监测。≥8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知晓率、治疗率较低,形势严峻。在该人群中,积极防治糖尿病、高血压,控制超重或肥胖,对于干预肾功能下降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岁以上人群 肾功能下降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药物治疗80岁以上老人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少军 佟琦媛 +1 位作者 张宁 孙久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573-1575,1579,共4页
目的: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80岁以上老人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80岁以上老人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中药,治疗时间8... 目的: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80岁以上老人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80岁以上老人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中药,治疗时间8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另外记录患者服用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心绞痛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试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80岁以上老人PCI术后心绞痛能显著缓解心绞痛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法 80岁以上老人 PCI术后心绞痛
下载PDF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7
作者 沈洲 黄凯 +2 位作者 张善福 孙欣哲 陈彪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分析年龄≥80岁的高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52例年龄≥8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 目的分析年龄≥80岁的高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52例年龄≥8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病理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式、生存状况等。结果52例患者年龄(82.9±2.6)岁,Gleason评分8分以上占57.7%,Ⅲ、Ⅳ期占71.2%,骨转移占28.8%。治疗上,37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15例接受根治性手术,22例行内分泌治疗;15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其中2例联合放疗;随访12~41个月,非转移性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患者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3例生化复发,无死亡病例,其卡氏功能状态评分[90(70,90)分]显著高于非根治性手术患者[75(6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5例死亡。结论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具有高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晚、预后差等特征。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安全、有效,术后功能状态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疾病特征 预后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朱丹 郭彩艳 +1 位作者 缪思斯 陈小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6-969,共4页
目的:评价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12至2015-12在我院行冠脉介入诊疗的661例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作为... 目的:评价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12至2015-12在我院行冠脉介入诊疗的661例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80~92岁,平均(83.2±3.8)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58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0~79岁,平均(68.3±5.2)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穿刺桡动脉失败率、PCI成功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肱动脉途径分别为1.0%和2.6%、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股动脉途径分别为1.5%和2.6%、PCI成功率分别为96.5%和96.4%、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45.7±21.2)min和(47.6±18.5)min、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使用量分别为(28.9±10.2)ml和(30.6±8.8)ml、冠状动脉造影+PCI对比剂使用量分别为(150.4±35.7)ml和(155.6±28.2)ml、术中相关心脏事件分别为0.7%和1.3%、术后血管并发症分别为0.9%和2.6%、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7±1.9)d和(6.3±2.7)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微型营养评价法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煜 徐若男 +4 位作者 杨艳 丁霞 周洁琛 姜田甜 杜青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干部病房80岁以上高龄患者120例,分别用台湾修订版MNA和原版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测定各项传统营养指标。结果台湾修订版MNA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37...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干部病房80岁以上高龄患者120例,分别用台湾修订版MNA和原版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测定各项传统营养指标。结果台湾修订版MNA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37例(30.8%),营养不良危险患者42例(35.0%),两者比率均高于原版MNA的28.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湾修订版MNA营养评估的3个营养分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C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湾修订版MNA和传统营养指标BMI、上臂围(MAC)、CC、TSF、ALB、TRF、PAB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台湾修订版MNA适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价 老年人营养生理学现象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ICU 80岁以上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危重病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晓英 马成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35-337,348,共4页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ICU≥80岁危重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ICU≥80岁危重病人,其中30例46次使用胺碘酮,14例18次使用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率。根据护理系统记录单收集用药后1 h、2 h、6 h、12 h、24 h...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艾司洛尔治疗ICU≥80岁危重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ICU≥80岁危重病人,其中30例46次使用胺碘酮,14例18次使用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率。根据护理系统记录单收集用药后1 h、2 h、6 h、12 h、24 h心率数据,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2 h、24 h后胺碘酮组效果强于艾司洛尔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6 h、12 h、24 h心率下降较用药1 h、2 h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组用药各时段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过程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80岁危重病人室上性心动过速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比艾司洛尔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艾司洛尔 室上性心动过速 80岁以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