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IPO超募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获宝 谭郁 惠丽丽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本文以我国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板公司IP0超募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程度与其投资效率负相关。IPO超募金额越大,超募比例越高,公司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现象也越严... 本文以我国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板公司IP0超募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程度与其投资效率负相关。IPO超募金额越大,超募比例越高,公司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现象也越严重。本文从超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投资行为,有助于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现象的经济后果,为治理创业板超募现象、监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超募 投资效率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下载PDF
创业板IPO市盈率与超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券商声誉及私募股权投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亦春 洪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9,共8页
创业板市场高发行市盈率与高超募率的现象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及新股发行利益链等理论的分析表明,承销商声誉与私募股权投资是影响创业板IPO市盈率与超募率的潜在重要因素。针对创业板260家公司IPO数据... 创业板市场高发行市盈率与高超募率的现象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及新股发行利益链等理论的分析表明,承销商声誉与私募股权投资是影响创业板IPO市盈率与超募率的潜在重要因素。针对创业板260家公司IPO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承销商声誉与发行市盈率及超募率均显著正相关;(2)私募股权投资与发行市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私募股权投资并不显著提高IPO公司的超募率。因此,为解决我国创业板一级市场定价问题及提高创业板投融资效率,相关部门应重视新股发行利益链中的利益分配及行为规制,增强承销商的保荐责任,延长其保荐责任期,支持私募股权的发展,严惩IPO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加强对各利益群体的引导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行市盈率 超募率 承销商声誉 私募股权投资 创业板
下载PDF
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华Pre-IPO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中秋 马爽 李金林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3,共6页
金融危机后,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华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其新一轮投资目的地。从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有无海外私募股权基金进入的企业状况,实证研究发现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时会着重考虑宏观环境,偏爱新兴产业、优质... 金融危机后,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华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其新一轮投资目的地。从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有无海外私募股权基金进入的企业状况,实证研究发现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时会着重考虑宏观环境,偏爱新兴产业、优质企业与成长性高的企业,并且倾向于安排专人参与公司股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Pre-ipo基金 上市公司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能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IPO后的交易异常吗——基于传统型与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莹 魏巍烽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60,共18页
本文选取34只传统型封闭式基金和45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数据,对两者IPO后出现的异常交易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传统型封闭式基金IPO后,投资者对基金的关注度高涨,基金需求增加,推动基金IPO后溢价交易。随着投资者乐观情绪的减弱... 本文选取34只传统型封闭式基金和45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数据,对两者IPO后出现的异常交易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传统型封闭式基金IPO后,投资者对基金的关注度高涨,基金需求增加,推动基金IPO后溢价交易。随着投资者乐观情绪的减弱,对基金需求大幅降低,后期则出现持续的折价交易。投资者情绪能较好地解释传统型封闭式基金IPO后的交易异常现象。而创新型封闭式基金IPO后的交易异常情况无法由投资者情绪理论解释,因此不应直接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传统型封闭式基金 创新型封闭式基金 首次公开发行
下载PDF
IPO募集资金投向管理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章铁生 余浩 宋亚萍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1-35,共5页
滥用IPO募集资金是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之一。文章以安徽省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IPO募集资金投向管理存在随意变更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和超募资金的随意使用问题,并对规范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和超募资金使用分别... 滥用IPO募集资金是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之一。文章以安徽省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IPO募集资金投向管理存在随意变更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和超募资金的随意使用问题,并对规范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和超募资金使用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 募集资金 资金投向 规范措施
下载PDF
IPO资金超募、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华 代飞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公司IPO资金超募在提高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是否增强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2009—2016年通过IPO在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绩效为中介变量,充分考虑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时间滞后性因素,研究公司IPO资金超募对企业... 公司IPO资金超募在提高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是否增强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2009—2016年通过IPO在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绩效为中介变量,充分考虑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时间滞后性因素,研究公司IPO资金超募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表明:公司当期IPO资金超募对IPO一年后的财务绩效、IPO两年后的企业社会责任均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司IPO一年后的财务绩效在当期IPO资金超募对IPO两年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资金超募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时间滞后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宇荣 杨琪 《金融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17-24,共8页
IPO抑价现象是证券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股发行折价现象。通过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IPO抑价理论以及国内外IPO抑价的实证研究成果,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 IPO抑价现象是证券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股发行折价现象。通过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IPO抑价理论以及国内外IPO抑价的实证研究成果,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创业板抑价现象较为明显,而股票发行的首日换手率、新股发行中签率及募集资金量对抑价程度的影响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抑价 创业板 募集资金规模 换手率 投机泡沫
下载PDF
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IPO退出的法律环境及渠道选择 被引量:5
8
作者 龚鹏程 《西部法学评论》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收益,而退出渠道是否畅通是关系到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产业是否成功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投资者的目的,就要求市场上有健全的退出机制,让投资者能够顺利地把...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收益,而退出渠道是否畅通是关系到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产业是否成功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投资者的目的,就要求市场上有健全的退出机制,让投资者能够顺利地把资金撤出。首次公开发行(IPO)无疑是私募股权退出的首要选择。在我国,可以通过海外上市和A股上市实现IPO。随着《并购规定》的实施和中国A股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在A股上市,实现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退出 首次公开发行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中介机构声誉与IPO抑价率——基于PE支持的企业数据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继忠 莫忆微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6-75,共10页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异常突出的高IPO抑价率问题,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在中小板上市的214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股权结构与中介机构声誉对IPO抑价率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与抑价率呈现显著的&...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异常突出的高IPO抑价率问题,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在中小板上市的214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股权结构与中介机构声誉对IPO抑价率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与抑价率呈现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主承销商声誉与抑价率显著负相关,而会计事务所声誉、律师事务所声誉、第一私募机构声誉及持股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流通股持股比例与抑价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中介机构声誉 ipo抑价率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下载PDF
创业板企业IPO中的盈余管理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静艳 《南昌高专学报》 2011年第5期20-22,共3页
创业板刚刚建立,有关的审批、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别是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可以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及价值,也可以为规范创业板上市行为提供依据... 创业板刚刚建立,有关的审批、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别是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可以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及价值,也可以为规范创业板上市行为提供依据及建议,为促进企业的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ipo 盈余管理
下载PDF
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基于保荐制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军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文选择保荐制实施后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投资银行声誉与IPO募资变更几率负相关,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家数比例负相关。这说明声誉... 本文选择保荐制实施后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投资银行声誉与IPO募资变更几率负相关,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家数比例负相关。这说明声誉高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公司质量较好,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较高;同时也证明保荐制实施后投资银行在筛选推荐发行项目、督导上市公司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银行声誉 保荐制度 ipo募资变更
下载PDF
IPO筹资额对经济动态传导效应研究——基于协整与非对称ECM模型的分析
12
作者 黄秀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2,共5页
运用协整与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就IPO筹资额对经济动态传导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IPO筹资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IPO筹资额正偏离经济的影响大于负偏离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
关键词 ipo资金 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 传导效应
下载PDF
IPO资源配置与基金家族利益输送——基于开放式基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叶玲 彭文平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78,118,共6页
本文选取2005年-2012年3月我国57家基金公司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实证研究基金家族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发现:基金家族内部存在高低价值基金利益输送的现象,基金家族偏向扶持高历史业绩、小规模和高费用收入的基金。基金家族会通过IP... 本文选取2005年-2012年3月我国57家基金公司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实证研究基金家族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发现:基金家族内部存在高低价值基金利益输送的现象,基金家族偏向扶持高历史业绩、小规模和高费用收入的基金。基金家族会通过IPO资源的优先配置来达到利益输送的目的。此外,成立时间越短、资产规模越大和旗下基金数量越多的基金家族,越容易进行利益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家族 ipo资源 基金家族特征
下载PDF
全流通进程中IPO方式刍议
14
作者 胡继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通过回顾IPO方式变迁,分析了证券市场现行资金申购方式的利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资金申购 全流通 ipo方式
下载PDF
上市公司IPO超募与投资不足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刘晓飞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6-83,共8页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IPO超募与投资不足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程度与投资不足行为正相关,IPO超募比例越高,公司的投资不足现象也越严重。
关键词 ipo超募 投资不足 创业板市场 投资效率
下载PDF
风险投资、IPO超募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梦雅 严太华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1,59,共8页
本文以2014年底前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19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超募融资及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介入能够降低企业的超募融资率,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大,其对企业超募融资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本文以2014年底前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19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超募融资及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介入能够降低企业的超募融资率,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大,其对企业超募融资率的抑制作用越强;(2)风险投资支持提高了企业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表现为企业超募资金投资概率的增大和投资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超募资金投资能够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和市场回报产生较大的提升效应;(3)进一步对风险投资影响超募资金投资效率的机理进行分析后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超募资金的资本投资率和发挥其监督职能两条途径实现对企业超募资金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ipo超募 超募资金使用效率 经营业绩 市场回报
下载PDF
我国封闭式基金IPO后溢价交易的实证研究及行为金融理论解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勇 王超 《价值工程》 2005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尽管封闭式基金首次发行(IPO)后溢价交易一般只持续约20周,但实证表明此20周内短线投机交易异常活跃且多头方有利,原因是基金经理人在封闭式基金发行时的宣传对投资者有锚定效应,加上投资者的代表性经验推断和赌博心理,结果就使得投资... 尽管封闭式基金首次发行(IPO)后溢价交易一般只持续约20周,但实证表明此20周内短线投机交易异常活跃且多头方有利,原因是基金经理人在封闭式基金发行时的宣传对投资者有锚定效应,加上投资者的代表性经验推断和赌博心理,结果就使得投资者对新发行基金的预期偏离了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ipo 溢价 行为金融
下载PDF
IPO超募对企业并购商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德帅 王瑶 董曼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商誉风险加剧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虽引发多方关注,但主要聚焦于其经济后果而非成因的探索。立足我国资本市场IPO超募及其引发的资源错配这一背景,尝试从企业上市交易早期挖掘商誉风险的成因。研究发现:IPO超募加剧了企业商誉泡沫... 商誉风险加剧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虽引发多方关注,但主要聚焦于其经济后果而非成因的探索。立足我国资本市场IPO超募及其引发的资源错配这一背景,尝试从企业上市交易早期挖掘商誉风险的成因。研究发现:IPO超募加剧了企业商誉泡沫的形成,且经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不变。IPO超募对企业商誉泡沫的影响主要发生于IPO超募后的第1年,而非IPO超募当年及IPO超募后的第2年和第3年。在管理层过度自信、融资约束较小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IPO超募对并购商誉的影响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更易在IPO超募后第3年发生商誉减值。研究结论表明IPO超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加剧了溢价并购下的商誉减值风险,存在明显的过犹不及问题。研究为探索我国资本市场商誉风险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优化监管和商誉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超募 商誉 融资约束 过度自信 资源配置
下载PDF
IPO前现金分红:“利好”还是“陷阱”?
19
作者 李晓慧 宝露日 《财务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45-58,共14页
规范拟上市公司主体行为,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拟上市公司IPO前现金分红的现实背景,研究IPO前现金分红对公司上市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前现金分红水平与上市后股价崩盘风险呈“... 规范拟上市公司主体行为,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拟上市公司IPO前现金分红的现实背景,研究IPO前现金分红对公司上市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前现金分红水平与上市后股价崩盘风险呈“U”型关系,即随着IPO前现金分红水平的上升,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机制检验发现,IPO前现金分红通过影响上市后融资约束作用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IPO前现金分红水平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在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的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较低、保荐机构能力较弱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拓展研究发现,随着IPO前现金分红水平的上升,媒体语调、上市后市场反应和经营绩效均呈现倒“U”型关系,且市场反应存在延迟。本文的研究结论补充了现金分红领域相关文献,对规范拟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现金分红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ipo前现金分红 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
原文传递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明仪皓 朱盈盈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按照私募股权基金(PE)退出方式的主次,分别从首次公开募投(IPO)退出、并购退出、其他退出三个层面对我国PE退出现状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结果显示,IPO退出方式收益可观,因而是PE的首选退出方式。近年来,IPO在政策影响下受阻,导致PE机构... 按照私募股权基金(PE)退出方式的主次,分别从首次公开募投(IPO)退出、并购退出、其他退出三个层面对我国PE退出现状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结果显示,IPO退出方式收益可观,因而是PE的首选退出方式。近年来,IPO在政策影响下受阻,导致PE机构变现压力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我国PE市场亟待开辟新的退出渠道。但是,我国PE市场的退出机制存在场外市场不发达、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PE二级市场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从加快发展新三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PE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PE二级市场,这三个方面提出开辟新退出渠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ipo 并购 PE二级市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