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ng land subsidence near metro lines in the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with multi-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被引量:4
1
作者 Tao Li Guoxiang Liu +3 位作者 Hui Lin Rui Zhang Hongguo Jia Bing Y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4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Land subsidence is a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metro line (ML) stability. In this study, an improved multi- 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MTI) method to detect land subsidence near M... Land subsidence is a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metro line (ML) stability. In this study, an improved multi- tempor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MTI) method to detect land subsidence near MLs is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our multi-temporal InSAR method provides surface subsidence measurements with high observation density. The MTI method tracks both point-like targets and distributed targets with temporal radar back- scattering steadiness. First, subsidence rates at the point targets with low-amplitude dispersion index (ADI) values are extracted by applying a least-squared estimator on an optimized freely connected network. Second, to reduce error propagation, the pixels with high-ADI values ar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groups according to ADI intervals and processed using a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hierarchical analysis strategy to obtain the distributed targets. Then, nonlinear subsidence components at all point-like and distributed targets are estimated using phase unwrapping and spatiotemporal filtering on the phase residuals. The proposed MTI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ct land subsidence near MLs of No. 1 and 3 in the Bao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using 18 TerraSAR-X images acquired between April 21, 2008 and October 30,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subsidence rates of the stations distributed along the two MLs are -12.9 and -14.0 ram/year. Furthermore, three subsidence funnels near the MLs are discovered through the hierarchical analysis. The test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atisfactory capacity of the proposed MTI method in providing detailed subsidence information near M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temporal InSAR - Subsidence Baoshan district - Shanghai metro lines
下载PDF
时速120 km地铁快线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
2
作者 陈勇 李杨 +1 位作者 左建勇 梁习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6-1167,共12页
为探明设计时速120 km快速地铁列车在多区段桥隧衔接线路运行时的气动效应和气密性能,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在武汉某多区段桥隧衔接地铁快线对某4车编组的新研A型密封性地铁列车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实验测试系统采用LL-250-15A型Kulite... 为探明设计时速120 km快速地铁列车在多区段桥隧衔接线路运行时的气动效应和气密性能,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在武汉某多区段桥隧衔接地铁快线对某4车编组的新研A型密封性地铁列车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实验测试系统采用LL-250-15A型Kulite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列车外部和内部的瞬态压力变化,分析全线路车外压力波动特性,对比沿列车长度方向不同测点位置的压力变化幅值,并分析不同空调状态下的车内压力舒适性。经过3次实验测试分析,该实验的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结果表明:全线路运行时,列车在隧道段内加减速导致车外压力变化幅值明显大于高架段,气动效应最恶劣的位置为地下段人防门变截面处,列车上行通过该处时车外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为1 071 Pa,下行通过该处时车外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为905 Pa;相对于下行线全线路,上行线车外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大18.3%;列车正线运营时压力波保护阀会在压力变化剧烈区段进行动作响应,列车上行时,空调开启、压力波保护阀正常启用状态下,车内任意3 s内压力变化幅值相对于压力波保护阀打开未启用时减少了16%,下行时,减少了28%,空调压力波保护阀能够有效降低车外压力波动对车内气压变化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快速地铁线路设计、地铁列车运营及地铁气密性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快线 桥隧衔接 实车试验 压力波 气密性
下载PDF
3D打印隧道衬砌-围岩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瞿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192,共6页
[目的]3D打印技术在工程结构施工的研究和应用已逐渐深入,应用3D打印建造地铁隧道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而3D打印施工过程中,衬砌与隧道围岩的共构效果和协同工作性能的保障是构建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关键,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目的]3D打印技术在工程结构施工的研究和应用已逐渐深入,应用3D打印建造地铁隧道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而3D打印施工过程中,衬砌与隧道围岩的共构效果和协同工作性能的保障是构建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关键,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试验模拟不同围岩条件下的界面特性,深入研究了3D打印隧道施工中衬砌和围岩之间的粘结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及结论]围岩表面的粗糙度对3D打印衬砌混凝土的粘结效果有显著影响,而表面涂覆涂层能够有效改善衬砌-围岩界面的粘结性能,通过填补衬砌-围岩界面的微观不平整有利于提高3D打印衬砌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衬砌 3D打印 粗糙度 粘结力学性能 界面微观结构
下载PDF
车辆段不同区域上盖建筑振动测试分析
4
作者 贺利工 徐浩能 +3 位作者 唐柏赞 刘庆杰 涂勤明 冯青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车辆段不同区域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问题,对广州某车辆段试车线,咽喉区及其上盖建筑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分析车辆段各区域车致振动特性及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轨旁源强振动的主频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咽喉区15 km/h、试车...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车辆段不同区域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问题,对广州某车辆段试车线,咽喉区及其上盖建筑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分析车辆段各区域车致振动特性及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轨旁源强振动的主频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咽喉区15 km/h、试车线40和60 km/h工况的主频分别为31.5、40和50 Hz,试车线源强的振动能量要大于咽喉区。由于梁和楼板的阻抗作用,振动总能量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衰减,不同传递路径对不同频段振动的衰减作用不尽相同。建筑物内振动主频主要受楼板固有频率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40~50 Hz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车辆段 上盖建筑 振动传递规律 试车线 咽喉区
下载PDF
对国内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5
作者 张博远 方兴 罗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7,共10页
目的明晰我国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现状,发现现存问题,为使线路标识色更好地适应大运量轨道交通情境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对相关学术文献和现有实践进行探讨;搜集并整理国内各城市已投入使用的地铁线路标识色,并依据孟塞尔系统对色彩的... 目的明晰我国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现状,发现现存问题,为使线路标识色更好地适应大运量轨道交通情境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对相关学术文献和现有实践进行探讨;搜集并整理国内各城市已投入使用的地铁线路标识色,并依据孟塞尔系统对色彩的色度属性进行分析;以问卷方式展开色彩舒适度调研,以探索地铁线路标识色色度属性对其舒适度的影响。结果阐释了当前国内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实践的基本原则及对应的实施方法,将其设计诉求总结为功能和赋能两种层次,并梳理了其内部的六种向度;发现了关于色彩可读性和舒适性的规律。结论在地铁线路标识色设计中,色彩可读性的潜在影响常被忽略,其应被作为相关设计实践的重要考量因素;地铁线路标识色的舒适度受其明度对比的影响;提出了面向复杂地铁线网的色彩设计策略,以维系地铁信息界面兼顾辨识度和舒适度的色彩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线路标识色 现状调研 可读性 舒适性
下载PDF
地铁列车概念车性能模拟及特殊工况仿真计算软件在试车线长度计算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世浩 张彦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93-196,共4页
中铁二院开发的地铁列车概念车性能模拟及特殊工况仿真计算软件,可根据地铁车辆基本参数、牵引及制动特性,建立地铁列车概念车牵引计算模型,对地铁列车概念车其余特性曲线进行计算,验证拟选用的车辆能否匹配当前线路及运营要求。试车线... 中铁二院开发的地铁列车概念车性能模拟及特殊工况仿真计算软件,可根据地铁车辆基本参数、牵引及制动特性,建立地铁列车概念车牵引计算模型,对地铁列车概念车其余特性曲线进行计算,验证拟选用的车辆能否匹配当前线路及运营要求。试车线是地铁列车进行动态调试和试验的线路,试车线设计应尽可能满足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试车需求。该文利用该软件,计算80 km/h时速及100 km/h时速地铁列车空载AW0工况在不同档位试车速度下试车线长度,并给出试车线长度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牵引特性 试车速度 试车线 长度计算
下载PDF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影响研究与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分析
7
作者 张庆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已建地铁车站对规划线路区间隧道下穿的预留有多种形式。文章结合成都不同的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和下穿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直径8.3m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监测值进行归纳总结,对车站预留下穿条件进行分析,...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已建地铁车站对规划线路区间隧道下穿的预留有多种形式。文章结合成都不同的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和下穿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直径8.3m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监测值进行归纳总结,对车站预留下穿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后续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安全控制及车站预留规划隧道下穿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下穿地铁车站 车站预留隧道下穿条件 车站内力重分布 既有线沉降
下载PDF
基于微观蠕滑饱和的地铁线路钢轨波磨发生概率及发展特征
8
作者 王志强 雷震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聚焦轮轨接触行为,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地铁线路上钢轨波磨的发生概率和发展特性.利用车辆−轨道多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结合Modified-Fastsim切向接触算法,提出了蠕滑率饱和临界值用于分析轨面光滑和粗糙条件下不同曲率半径线路上的波磨发... 聚焦轮轨接触行为,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地铁线路上钢轨波磨的发生概率和发展特性.利用车辆−轨道多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结合Modified-Fastsim切向接触算法,提出了蠕滑率饱和临界值用于分析轨面光滑和粗糙条件下不同曲率半径线路上的波磨发生概率.同时,采用Archard模型计算了轮轨接触斑的平均磨耗深度,进而分析了钢轨波磨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内外侧轮轨接触蠕滑在线路曲线半径小于450 m时均趋近于饱和,说明内外侧钢轨均具有发生波磨的可能性,而当线路曲线半径大于450 m时,钢轨波磨发生概率降低.轨面不平顺的存在能够导致轮轨接触产生反馈振动,从而提高轮轨系统钢轨波磨的发生概率.随着线路曲线半径的增加,轮轨接触斑平均磨耗深度趋于减小,且平均磨耗深度减小速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说明曲线半径越小,钢轨波磨磨耗程度越大,磨耗速率越快.内外侧(左右侧)接触斑的平均磨耗深度变化相似,外侧接触斑的平均磨耗深度在小半径曲线上略高于内侧,表明内外侧(左右侧)钢轨的磨耗程度和磨耗速率基本相似,但考虑到内外侧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有所差异,外轨倾向于轨侧波磨,内轨则主要为轨顶波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线路 钢轨波磨 微观接触 蠕滑特性 磨耗
下载PDF
地铁既有线区间增设车站及其配线纵向坡度设计研究
9
作者 李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针对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的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可选取范围进行初步探讨,从列车停止平稳性、列车启动和制动、车站纵向排水、车站建筑及无障碍设计、车站站台门安装、车站设置配线等几个角度对纵向坡度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 针对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的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可选取范围进行初步探讨,从列车停止平稳性、列车启动和制动、车站纵向排水、车站建筑及无障碍设计、车站站台门安装、车站设置配线等几个角度对纵向坡度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必须对地铁列车的停放制动以及列车的启动和制动的技术性能进行必要及足够的校验、验证,这是决定在既有线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是否可适度放大的关键所在;2)综合考虑地铁列车的停放制动以及列车启动和制动等技术性能,车站纵向坡度应该允许适度放大,但考虑车站建筑的设计以及乘客使用便利,这个幅度也不宜过大;3)从道岔的养护和维修角度,建议允许设置道岔的纵向坡度不宜超过现有规范10‰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既有线改造 增设车站 坡度
下载PDF
能同时停靠地铁列车和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其线路布设方案
10
作者 张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5,共5页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 [目的]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中低运量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一些城市的主城区与副中心衔接区域内逐渐显示出必要性。为此,有必要对既能停靠地铁列车又能停靠有轨电车的复合车站站型及线路布设进行研究。[方法]以不接入出入段线的地铁B型车、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案例,根据地铁和有轨电车间的接驳需求,分析了两种制式间无缝衔接的技术难点。从折返形式上提出了4种复合车站站型方案,分别为方案1(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2(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前折返组合方案)、方案3(有轨电车站前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方案4(有轨电车站后折返+地铁列车站后折返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岛式站台、侧式站台的布置要求,进一步细分了各方案的组合方式,并对各种组合方式的车站布置型式、配线设置、折返方式、换乘距离等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复合站台站型及线路布置形式可为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提供参考,为乘客同站台换乘两种制式轨道交通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也为有轨电车和地铁间跨线运行及场段资源共享等提供了线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有轨电车 制式融合 车站站型 配线布置
下载PDF
杭州地铁9号线临平段可视化接地系统联网改造设计方案
11
作者 唐兆军 耿少阳 《电工技术》 2024年第6期106-107,110,共3页
杭州地铁9号线全线统一设置可视化接地系统,临平段为原1号线支线,需进行可视化接地系统改造。介绍了临平段可视化接地系统的联网设计方案及联网改造方案,并对设置可视化接地系统后带电检测信号的上传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杭州地铁9号线 可视化接地系统 联网设计改造
下载PDF
地铁下穿古建筑地段装配式无砟轨道振动特性
12
作者 王伟华 韦臻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环境振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于古建筑保护地段,振动不可避免地对古建筑产生影响,目前尚缺乏快速城市轨道交通对古建筑的影响研究。基于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古建筑地段一般道床、高等减振道床的振动特...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环境振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于古建筑保护地段,振动不可避免地对古建筑产生影响,目前尚缺乏快速城市轨道交通对古建筑的影响研究。基于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古建筑地段一般道床、高等减振道床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1)高等减振道床有效降低了古建筑的振动,垂向振动速度减少28%,横向振动速度减少32.3%;(2)高等减振道床对隧道壁的减振效果可达11.29 dB,土体的减振效果达10.78 dB;(3)横向距离振源10~20 m位置为振动不利位置,应避免此处存在敏感地段;(4)列车运行速度对古建筑的振动有较大影响,当列车速度降至80 km/h时,古建筑的振动速度大幅降低,且减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古建筑地段 减振 装配式 无砟轨道 振动特性
下载PDF
无锡地铁5号线全自动运行场景研究
13
作者 陆源清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6期47-53,共7页
当前,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在地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运营场景对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无锡地铁全自动运行线网建设规划,结合无锡地铁自身技术特点,并依托5号线项目建设实际进程,提前考虑运营需求,平衡建设成... 当前,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在地铁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运营场景对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无锡地铁全自动运行线网建设规划,结合无锡地铁自身技术特点,并依托5号线项目建设实际进程,提前考虑运营需求,平衡建设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全自动运行场景的不同类别、特点、关键场景功能,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场景设计。同时以场景文件为顶层输入,指导线路核心设备系统的采购、实施、验证及最终的开通运营工作,打造高质量的无锡地铁全自动运行线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全自动运行 运营场景 无锡地铁5号线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金海 窦亮 +2 位作者 张猛 秦义展 孙颖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6,142,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阐述其中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调查、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出行需求预测、评估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的研究要点,并概括总结客流预测指标、对既有线的影响评估、需要重点关注的车站等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重点在于准确把握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而解读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资料并掌握其运行现状特点,研判其短期发展趋势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宏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对微观客流指标预测的精度不足问题,可在城市宏观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类交通调查建立城轨系统出行需求分析专题模型。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初期运营 客流预测 新开通线路 需求预测模型
下载PDF
浅谈北京地铁6号线列车应急故障处置流程优化
15
作者 韩琼 郭博超 +2 位作者 胡子然 李堃 张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9期131-133,共3页
对北京地铁6号线近两年来运营线发生的列车故障进行梳理总结,根据故障处置的时间以及故障发生的频次,建立故障评级矩阵,在矩阵中选取1个评级为严重等级的故障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历次列车故障处置流程的总结以及车辆电气原理的分析,找... 对北京地铁6号线近两年来运营线发生的列车故障进行梳理总结,根据故障处置的时间以及故障发生的频次,建立故障评级矩阵,在矩阵中选取1个评级为严重等级的故障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历次列车故障处置流程的总结以及车辆电气原理的分析,找出处置流程中司机、行车调度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并针对司机处理故障的具体处置步骤进行优化。对于优化后的处置步骤,在非运营线模拟故障进行试验,对比优化前后的处置时间,对优化后的步骤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6号线 列车故障 处置流程 优化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城市地铁勘察中的研究与案例浅析
16
作者 李乾坤 胡清茂 +1 位作者 赵晓亮 郑江波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06-214,共9页
在城市地铁勘察中,岩溶、断裂及软土等不良地质是主要工程隐患,严重威胁着工程后续的施工建设安全,在常规地质勘察之外,有必要采用有效且适宜于城市环境的物探手段予以查明,提高勘察资料的可靠度和覆盖面。城市环境复杂,场地条件限制多... 在城市地铁勘察中,岩溶、断裂及软土等不良地质是主要工程隐患,严重威胁着工程后续的施工建设安全,在常规地质勘察之外,有必要采用有效且适宜于城市环境的物探手段予以查明,提高勘察资料的可靠度和覆盖面。城市环境复杂,场地条件限制多,不同物性干扰强,整体物探环境恶劣。笔者以徐州地铁4、5号线勘察为例,首先针对具体场地条件进行物探环境评估;其次对各种物探方法进行技术适应性分析,提出场地环境与技术方法的最佳耦合;最后,总结出一套适用性与操作性强的物探技术模式。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微动、瞬变电磁等技术可作为城区主要的地面物探手段,能初步查明岩溶、断裂等地质体的位置与赋存特征;②在岩溶精细探测上,孔间CT(电磁波)技术能进一步圈定岩溶的发育规模和空间位置;③地面与孔间物探的合理选用或联合应用,能够提供不同勘察阶段、不同勘察精度所需的地质资料,满足城市地铁勘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体 徐州地铁4、5号线 地铁勘察 微动 瞬变电磁 地震映像 孔间CT
下载PDF
成都地铁18号线车辆大架修模式优化应用研究
17
作者 王睿 涂一麟 刘衡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成都地铁18号线首次采用改造后的市域A型车,运行速度为140km/h,其大架修模式尚无可参考借鉴案例。考虑其运行速度高、线路长、站点少和运营里程累积快等特点,若遵循《成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将造成过度修情况,增加不... 成都地铁18号线首次采用改造后的市域A型车,运行速度为140km/h,其大架修模式尚无可参考借鉴案例。考虑其运行速度高、线路长、站点少和运营里程累积快等特点,若遵循《成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将造成过度修情况,增加不必要的运营维护成本。因此,本研究根据动力学理论开展结构可靠性和关键部件检修标准评估。以此为基础,在保证车辆运营安全的前提下,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开展成都地铁18号线市域快速车辆修程修制优化研究,探索出适用于车辆的大架修修程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在确保运营安全的基础上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其他市域快线列车大架修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铁18号线 可靠性 大架修 模式优化
下载PDF
广州18及22号线快慢车运营模式研究
18
作者 叶富智 范永华 +1 位作者 苏航 林保罗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
针对广州18及22号线长大区间、Y型交路等复杂运营需求,提出相应的快慢车运营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测试进行数据模拟,形成快慢车运行模式下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为类似项目的信号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广州18及22号线 快慢车 交汇点 运行图
下载PDF
地铁直流进线振荡电流识别算法研究
19
作者 王楠清 漆宇 +2 位作者 忻兰苑 宋金川 田行军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针对地铁直流进线的振荡电流容易引起继电保护系统频繁误动作的问题,文章提出以变分模态分解、样本熵、TOPSIS为核心的故障诊断分析算法,并搭建实时数字仿真试验平台,以地铁继电保护装置为应用场景,通过将改进的进线保护算法与传统逆流... 针对地铁直流进线的振荡电流容易引起继电保护系统频繁误动作的问题,文章提出以变分模态分解、样本熵、TOPSIS为核心的故障诊断分析算法,并搭建实时数字仿真试验平台,以地铁继电保护装置为应用场景,通过将改进的进线保护算法与传统逆流保护算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直流进线特殊振荡电流,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 直流进线谐振电流 短路电流 进线保护 变分模态分解
下载PDF
郑州地铁3号线二期建筑方案研究与设计实践
20
作者 王冠龙 《山西建筑》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从郑州地铁3号线二期四座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展开论述,对方案变化过程、设计重难点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可供后续其他地铁线路建设推广的主要经验与建议。
关键词 郑州地铁3号线二期 地铁车站 建筑设计 换乘节点优化 侧式站 车站规模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