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基本特征试探
1
作者 赵炎秋 《武陵学刊》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境界,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围绕中国性建构起来的成熟学术共同体。中国学派理应有自己的规定性也即基本特征,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 文学理论中国学派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境界,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围绕中国性建构起来的成熟学术共同体。中国学派理应有自己的规定性也即基本特征,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探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表现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保持主体性,体现中国观点中国智慧;传承中华文化、中华审美精神,坚守民族形式。既要有特征又要有成就,是文学理论中国学派在建构的过程应该同时具备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中国学派 基本特征
下载PDF
再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五大思想资源
2
作者 赵炎秋 周俊婕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必然要依托一定的思想资源。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有五种,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国社会与文学实践。准确地认识与运用这五大思想...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必然要依托一定的思想资源。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有五种,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国社会与文学实践。准确地认识与运用这五大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建构 思想资源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内部体系建构研究
3
作者 赵炎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内部体系可以分为学科、学术、话语三个方面。建构学科体系,一是要建构系统、完善的学科体系;二是要加快与学科体系配套的教材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学科建设的现实基础;四是构建引领学科发展的优势学科。建构学术体系,...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内部体系可以分为学科、学术、话语三个方面。建构学科体系,一是要建构系统、完善的学科体系;二是要加快与学科体系配套的教材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学科建设的现实基础;四是构建引领学科发展的优势学科。建构学术体系,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主导;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要坚持创新导向,提倡原创性;四是要关注中国现实,突出民族特色。建构话语体系,一是在建构对象上要以中国文学审美经验为中心;二是要重视话语体系的核心要素也即建构者本身的建设;三是在建构方法上要采用“历史与逻辑”统一下的“事件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刘浪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文学理论能够对文学思想、文学价值以及文学审美等进行全面诠释,为文学创作提供指引。在中国文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特征变得越发清晰和明确,为各领域专家学者研究文化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特质等提供了良好支撑,可以将文学... 文学理论能够对文学思想、文学价值以及文学审美等进行全面诠释,为文学创作提供指引。在中国文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特征变得越发清晰和明确,为各领域专家学者研究文化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特质等提供了良好支撑,可以将文学作品在人文学、社会学和行为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中国文学理论的根本任务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以此出发,对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关联进行研究论述,可以分析出中国文学理论所含有的民族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民族文化 特征 文学思想
下载PDF
历史地看待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正民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1期4-9,I0001,共7页
文论话语体系是文论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共同性和独特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百年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变化,同百年文学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的动力在于各种文论话语的对话和融合。新时期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探索和建构... 文论话语体系是文论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共同性和独特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百年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变化,同百年文学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的动力在于各种文论话语的对话和融合。新时期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探索和建构,进入了新的阶段,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新的进展。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面向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实践,实现中西文论的对话与交融,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话语体系 话语特征 话语的对话和融合 历史启示
下载PDF
中国文艺理论现代建构的海外视野——评闫月珍、蒋述卓等《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
6
作者 苏文健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通过海内外诗学的比较与互动,旨在梳理脉络、还原现场、透视异同、反思批判,借此提醒我们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别有洞天。其开拓性贡献至少有:其一,全面梳理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通过海内外诗学的比较与互动,旨在梳理脉络、还原现场、透视异同、反思批判,借此提醒我们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别有洞天。其开拓性贡献至少有:其一,全面梳理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整体脉络和学术版图;其二,站在“立足于传统的现代性诉求”视角,细察和研讨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建构中的诸多核心议题;其三,揭示和辨析百年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建构之于西方汉学界、内地学界的差异,评价反思其对中国文艺理论建构进行现代阐释的经验和策略,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进路和可能性。相较于以往成果,此书踵事增华,显示出更为系统、整体和深入的研究,是问题意识鲜明的后出转精之作,代表当前海外华人诗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学者 中国文艺理论 现代性 海外视野
下载PDF
论现实主义文学原理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洋 王守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4,共11页
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外国文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出发,深入讨论如何构建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新体系。本文首先回答了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然后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溯源和甄别现实、摹仿、真实、虚构... 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外国文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出发,深入讨论如何构建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新体系。本文首先回答了现实主义文学原理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然后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溯源和甄别现实、摹仿、真实、虚构等基本概念,指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主要沿认知、审美、情动、跨媒介等路径展开,由此形成了相应的批评范式。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在世界各地的新发展也是本文考察的内容,尤其强调了中国批评家和作家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应以优秀作家现实主义创作实践为基础,批判性继承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文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原理 批评范式 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新中国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七十年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30,160,共8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个人话语、群体话语的具有国家话语性质的文论形态,可以被命名为"新中国文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对新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支配性力量,这也提出了"将政策引入文学研...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个人话语、群体话语的具有国家话语性质的文论形态,可以被命名为"新中国文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对新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支配性力量,这也提出了"将政策引入文学研究"的必要性。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中国文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受到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部分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文论 文艺政策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守正创新”:理论、路径与任务 被引量:7
9
作者 段吉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177,共10页
中国特色文艺评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在文艺评论上的主要建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文艺评论方面的成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提供了... 中国特色文艺评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在文艺评论上的主要建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文艺评论方面的成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实践导向与话语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构成了它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坚守人民立场,在现实主义批评精神的坚守与再造中,实现文艺评论“守正创新”的目标与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习近平关于文艺问题系列论述 中国特色文艺评论 守正创新 人民话语
下载PDF
习仲勋侨务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云云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习仲勋同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主要领导者,被誉为“中共改革八贤”之一。他从汇聚侨力开辟广东改革开放之路、探索经济特区建设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侨情、侨心、侨力和侨益,强调海外... 习仲勋同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主要领导者,被誉为“中共改革八贤”之一。他从汇聚侨力开辟广东改革开放之路、探索经济特区建设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侨情、侨心、侨力和侨益,强调海外侨胞是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殊成员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习仲勋侨务思想,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科学的理论思维、以侨为本的情怀和鲜活的实践品格,而且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科学涵养侨务资源、做好海外华侨统战工作、拓展侨务公共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 侨务思想 华侨华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124,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文本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继承、丰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形式论,它把文本形式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中独具特色的就是"文本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文本价值论继承、丰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文本形式论,它把文本形式作为文艺存在的物质本体,凸显了文本形式的存在价值和审美价值,完善和丰富了文艺的创造本质、形式本质、精神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它包括文艺的形式本体论、创造本体论、精神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创作生产 精神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 文本价值论 形式本体论 创造本体论 精神本体论
下载PDF
世界诗学视域下中国文论海外传播的跨学科路径探索——兼谈中国文论“走出去”四步并举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戴文静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3-48,共6页
新世纪中西比较诗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在世界诗学的视域下考察中国文论的海外传播路径。文章在廓清中国文论与世界诗学关系的基础上,打通学科壁垒,进行中国文论海外传播研究的跨学科路径探索,提出"从介到研"中国文论"... 新世纪中西比较诗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在世界诗学的视域下考察中国文论的海外传播路径。文章在廓清中国文论与世界诗学关系的基础上,打通学科壁垒,进行中国文论海外传播研究的跨学科路径探索,提出"从介到研"中国文论"走出去"四步并举法。在此过程中,从世界诗学和人类文化的普世价值角度生发中国文论原生态的思想精粹,以更开放的姿态,深挖独具中国特色及普世价值的文论话语、哲思远见及文创技巧,对其加以现代化的双向解读与阐释,通过中西比较诗学的互释互证,探索中西文论间性的现代文学理论,才是当下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走出去” 海外传播 诗学对话 跨学科
下载PDF
论邓小平侨务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概述了邓小平侨务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基本特征、科学内涵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邓小平侨务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邓小平侨务思想具有... 本文概述了邓小平侨务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基本特征、科学内涵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邓小平侨务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邓小平侨务思想具有时代性、开创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科学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海外关系论、华侨爱国论、重大贡献论、权益保护论、独特机遇论、团结振兴论。邓小平侨务思想是在继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侨务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务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侨务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 侨务工作
下载PDF
20世纪前20年的中国现代性文论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楠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9-56,共8页
从现代性社会转型视角回望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过程,会发现其间埋设了规定着后来中国文论建构中国特色的重要历史线索,这线索由传统、当时国情和西方思想及文化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具有巨大的历史延续力量。这段历史... 从现代性社会转型视角回望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过程,会发现其间埋设了规定着后来中国文论建构中国特色的重要历史线索,这线索由传统、当时国情和西方思想及文化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具有巨大的历史延续力量。这段历史过程分为社会转型发动期与社会转型突转期。前一时期文论集中表现为政文一体、文道混乱及文学启蒙三个要点。政文一体出于政治虚幻,文道混乱出于文不及道,文学启蒙则在于疗救式诊断。后一时期文论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的批判传统与中国特色的张扬个性。传统批判的情绪性是当时社会理性的社会转型式颠覆,张扬个性则是尚无个性时代对于想象中个性的简单化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现代性 社会转型 文论
下载PDF
否定之否定: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德信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114,共3页
将中国文学理论放在历史的坐标上加以观察,纵轴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横轴则是同时期不同质的文学理论的相互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营养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发展 特征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文学与政治关系理论嬗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牟方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3-40,共8页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迄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强调文学从属政治,到坚持文学疏离政治,直至主张文学与政治互渗的演变过程。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三:中国当代社会结构...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迄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强调文学从属政治,到坚持文学疏离政治,直至主张文学与政治互渗的演变过程。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三: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学接受和创作实践的变化;文论资源和研究范式的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与政治关系理论嬗变的经验体现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发展应呼应社会结构的转型,吸取多元化的理论资源,契合文学创作与接受实践。在中国当代文论史上,关于政治与文学关系的偏狭之见主要表现为二:将文学从属于政治;将文学与政治截然两分。破除政治与文学二元对立思维,刷新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可克服上述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文学 政治 社会结构 文学创作 二元对立
下载PDF
留学生与马恩现实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以左翼文学活动时期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惠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2-74,共13页
左翼文学时期,马恩现实主义文论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与中国本土现实主义融为一体向前发展,体现了中国左翼文学界主动探索、求变求新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留学生担当了传播主体的使命。他们借助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结合个人独特的创作体... 左翼文学时期,马恩现实主义文论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与中国本土现实主义融为一体向前发展,体现了中国左翼文学界主动探索、求变求新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留学生担当了传播主体的使命。他们借助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结合个人独特的创作体会和美学观念,对文学的本质进行多重探讨,积极传播与时代、现实有互动影响的马恩现实主义文论。其行动不但影响了当时的文学活动,而且影响到后世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文论 现实主义 留学生 传播 左联
下载PDF
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海疆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文学理论是解析并诠释文学审美、文学价值、文学思想的科学,是指引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民族文化特征日渐清晰、明确、突出,能够为我国各领域学者及专家探究文学作品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中的人文底蕴和... 文学理论是解析并诠释文学审美、文学价值、文学思想的科学,是指引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民族文化特征日渐清晰、明确、突出,能够为我国各领域学者及专家探究文学作品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中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质提供支持,能够充分发挥文学作品在社会学、人文学、行为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价值。然而在深入探究和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前,需要对文学理论的基本任务、互动与对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以此深化对文学理论民族文化特征的理解与认识,使我国文学理论研究更具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民族文化 特征
下载PDF
发展和挫折——1949—1976年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历史经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浩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17,共9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革"结束,这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挫折期,其整体格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成为权威文论话语,其历史经验表现为毛泽东文学思想逐步经典化和权威化;人民性、阶级性、大众化成为...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文革"结束,这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挫折期,其整体格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成为权威文论话语,其历史经验表现为毛泽东文学思想逐步经典化和权威化;人民性、阶级性、大众化成为塑造权威文论话语体系的关键词;周扬在中国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上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被批判"或者"边缘化"文论的思想价值丰厚;中国化的文学理论教材和课程体系初步建构起来;文学理论建构方式上出现了多向创生的典范。对这一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历史经验的研究遵循了不同路径,表现为整体化研究不断深化,毛泽东文学思想、周扬文学理论及其重要命题、胡风经典文本、关于"现实主义"重大论争等典型个案研究收获颇丰,教材和课程的中国经验研究日益精细,新方法新路径大量涌现和交叉使用,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历史经验 毛泽东文学思想 文学理论教材 整体化研究 典型个案研究
下载PDF
“趣”的美学内涵特征及内在网络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建次 《武警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趣”范畴 美学内涵 特征 内在网络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