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主题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arent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and closure temperature with application to oxygen isotope geospeedometry
1
作者 NI Huaiwe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between coexisting minerals in slowly cooled rocks conveys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ooling history. By using the fast grain boundary(FGB) model to simulate closed-system diffusive exchang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between coexisting minerals in slowly cooled rocks conveys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ooling history. By using the fast grain boundary(FGB) model to simulate closed-system diffusive exchange of oxygen isotopes between coexisting minerals, I show that the apparent equilibrium temperatures(Tae) by the mineral pair with the largest isotopic fractionation(PLIF) always lies between the closure temperatures(Tc) of those two minerals. Therefore, when the rate of oxygen diffusion and hence Tc for the PLIF chance to be comparable(such as in the case of quartz and magnetite), Tae will serve as a good approximation of Tc regardless of variation in mineral proportions. The specialty of the PLIF in constraining Tae within their Tc range can be generalized to other stable isotope systems and element partitioning. By approximating Tc with Tae and inverting Dodson's equation, the cooling rate of plutonic or metamorphic rocks can be infer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分馏 封闭温度 平衡温度 表观 共生矿物 冷却速率 应用 PLIF
下载PDF
Equilibrium between titanium ions and high-purity titanium electrorefining in a NaCl-KCl melt 被引量:7
2
作者 Jian-xun Song Qiu-yu Wang +3 位作者 Guo-jing Hu Xiao-bo Zhu Shu-qiang Jiao Hong-min Z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60-665,共6页
TiClx (x=2.17) was prepared by using titanium sponge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TiCl4 in a NaCl-KCl melt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The as-prepared NaCl-KCl-TiClx melt was employed as the electrolyte, and two para... TiClx (x=2.17) was prepared by using titanium sponge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TiCl4 in a NaCl-KCl melt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The as-prepared NaCl-KCl-TiClx melt was employed as the electrolyte, and two parallel crude titanium plates and one high-purity titanium plate were used as the anode and cathode, respectively. A serie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lytic parameters on the curr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athodic produc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cathodic products was related to the current efficiency, which is significantly dependent on the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itanium io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he attainment of high-purity titanium with a low oxygen content of 30× 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ELECTRODEPOSITION ionic equilibrium high purity materials oxygen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zirconia oxygen sensors
3
作者 罗志安 肖建中 夏风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1期82-87,共6页
Thimble zirconia oxygen sensors were prepared with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 The surfaces of the electrode, electrolyte and their interface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he sensor was exa... Thimble zirconia oxygen sensors were prepared with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 The surfaces of the electrode, electrolyte and their interface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he sensor was examined with engine bench test to evaluate the essential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ygen sensor has good performance,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Chemical equilibrium theory was introduced to explain electromotive force of the sens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signals. The educed theoretical model of electromotive force agrees well with testing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氧传感器 制备 化学平衡 温度 电动势
下载PDF
Oxyge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in the Kaolinite-Water System during the Synthetic Process
4
作者 E. Caballero C. Jiménez de Cisneros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s studied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kaolinite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tim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 has bee...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s studied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kaolinite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tim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 has been studied. Kaolinite was hydrothermally precipitated starting from non-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gels. The amount of kaolinite obtained increases up to a limited constant value and in all cases coexists with the amorphous starting gel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data obtained at 48 hours of synthesis can be considered as quasi-equilibrium, since the total isotopic equilibrium has not been reached, only the sample obtained at 24 hours should be discarded for studies in equilibrium. This would allow us, with the samples obtained at 720 hours, to try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and temperature, provided that we know the water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synthesized kaolinite. Two equa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that show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ith a hig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Kaolinite-Water System ISOTOPIC equilibrium
下载PDF
一种用于提升溶剂进釜安全性和减少VOCs挥发的气相平衡管
5
作者 孙兵 彭山连 +3 位作者 林晨 金桥 董震 史祥超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53-154,15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气相平衡原理设计的吸料管,通过在向反应釜泵入溶剂过程中的8组实验测试发现,它可以有效降低溶剂桶内氧气含量,以此避免爆炸性氛围的形成,从而提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同时减少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无组织挥发,... 介绍了一种利用气相平衡原理设计的吸料管,通过在向反应釜泵入溶剂过程中的8组实验测试发现,它可以有效降低溶剂桶内氧气含量,以此避免爆炸性氛围的形成,从而提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同时减少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无组织挥发,并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平衡 氧气含量 挥发性有机物 工作环境
下载PDF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地下水循环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闻明 李征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氢氧同位素在水文学中的研究进展,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分馏过程研究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下水体间水力联系的探究,为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地下水循环过程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 氢氧稳定同位素 端元混合模型 瑞利平衡分馏方程
下载PDF
高压下的碳—氧平衡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利明 丁伟中 +3 位作者 蒋国昌 宋宇宾 张妙法 石洪志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12,共4页
计算和实测了1873K、气相总压为0.1、0.2、0.3MPa时的碳—氧平衡曲线,并分析了两者偏差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气相总压的提高,碳—氧平衡曲线上移,这可很好地解释密封转炉在炉腔高压下吹氧时脱碳的强化。
关键词 碳-氧平衡 高压 二次燃烧率 氧势 脱碳
下载PDF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红 胡恩柱 +3 位作者 胡大伟 Manukovsky N.S. Kovalev V. S. Gurevich Y. L.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LSS)是建立月球/火星基地,实现中长期载人空间飞行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等植物或微藻来生产食物、处理废物、再生O2和水是BLSS区别于其他类型生保系统的重要标志。BLSS在结构和功能上可以分为自养单元和异...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LSS)是建立月球/火星基地,实现中长期载人空间飞行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利用高等植物或微藻来生产食物、处理废物、再生O2和水是BLSS区别于其他类型生保系统的重要标志。BLSS在结构和功能上可以分为自养单元和异养单元两部分。本文简单绘制了三种不同的系统构型。在实际选择时,应根据任务需求选择系统综合质量最小的构型而不是单纯追求高封闭度。系统设计过程应遵循物质平衡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与航天员生命息息相关的O2平衡和水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封闭度 物质平衡 O2平衡 水平衡
下载PDF
含能材料激光点火的氧平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项仕标 华光 +1 位作者 陈朗 冯长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2,共2页
实验研究了含能材料激光点火的氧平衡问题。对Zr/KClO4 等的临界激光点火能量的测定实验表明,锆与高氯酸钾的质量比对Zr/KClO4 的临界激光点火能量阈值有明显影响,在其他条件、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当偏富氧配比时,有利于激光点火,即点火... 实验研究了含能材料激光点火的氧平衡问题。对Zr/KClO4 等的临界激光点火能量的测定实验表明,锆与高氯酸钾的质量比对Zr/KClO4 的临界激光点火能量阈值有明显影响,在其他条件、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当偏富氧配比时,有利于激光点火,即点火的阈值能量低,或者说含能材料的激光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激光点火 氧平衡 点火阈值能量 激光感度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热氧化对其吸附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余谟鑫 李忠 +1 位作者 夏启斌 王书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8-943,共6页
The effect of thermal oxid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on its adsorp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was investigated.The surface oxida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was carried out by h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 The effect of thermal oxid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on its adsorp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was investigated.The surface oxida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was carried out by h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the air.Static equilibrium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isotherms of dibenzothiophene on the original and oxidized activated carbons.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determined by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DRIFTS)and Boehm titration 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dibenzothiophene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id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adsorption of dibenzothiophene.It was shown that the use of thermal oxid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s,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dibenzothiophene.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oxidation temperature,the more the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n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which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ibenzothiophene on its surfaces.The Langmuir equation was shown to fit well these isoth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热氧化 二苯并噻吩 吸附相平衡 含氧基团 LANGMUIR
下载PDF
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机理及多相界面行为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郭学益 王亲猛 +2 位作者 廖立乐 田庆华 张永柱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28-34,共7页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区、分离过渡区和液相澄清区3个功能区;各层/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熔体流场作用下,体系中多相多组元如CuFeS2、FeS2、Cu2S、FeS、2FeO·SiO2、Cu2O、FeO、Fe3O4、SO2、H2O、N2、S2等因物化性质差异,通过层/区间的界面进行快速传质行为;底吹熔炼体系处于动态的非稳态相平衡状态,氧势-硫势在炉内纵向及横向方向上均有梯度变化,通过合理控制不同层/区的氧势-硫势大小,可强化反应过程,进一步提升底吹炉熔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富氧底吹 熔炼机理 界面行为 多相平衡 氧势 硫势
下载PDF
底吹透气元件在线热更换技术在260t转炉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兴明 魏春新 +3 位作者 李超 徐国义 尹宏军 王富亮 《鞍钢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260 t转炉底吹透气元件在线热更换技术的主要设备、作业流程及优点等。应用该技术后,转炉碳氧积、钢铁料消耗、终点出钢氧值及白灰单耗均降低,终点锰含量和锰收得率得到提高,吨钢综合成本降低6.... 介绍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260 t转炉底吹透气元件在线热更换技术的主要设备、作业流程及优点等。应用该技术后,转炉碳氧积、钢铁料消耗、终点出钢氧值及白灰单耗均降低,终点锰含量和锰收得率得到提高,吨钢综合成本降低6.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底吹透气元件 在线热更换 碳氧积
下载PDF
120t转炉底吹供气系统控制模型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成义 吴巍 +3 位作者 杨利彬 赵舸 罗啟泷 姜周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4,共5页
根据鞍钢120 t转炉底吹供气系统的应用情况,基于PID调节算法建立了转炉底吹系统控制模型,可以实现供气管道气体流量的迅速、准确、稳定控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使底吹元件在炉役期内可以保持稳定的形态和良好的透气性能,不易堵塞。该转... 根据鞍钢120 t转炉底吹供气系统的应用情况,基于PID调节算法建立了转炉底吹系统控制模型,可以实现供气管道气体流量的迅速、准确、稳定控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使底吹元件在炉役期内可以保持稳定的形态和良好的透气性能,不易堵塞。该转炉进行底吹供气控制模型、设备和工艺优化后,钢水终点碳氧积由0.003 16降低为0.002 73,终点炉渣T.Fe含量降低1.69%,吨钢降低成本12.2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T转炉 底吹系统 炉底厚度 碳氧积 炉渣T.Fe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气相空间平衡氧浓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诗愚 刘卫华 +2 位作者 黄龙 蒋军昌 刘苏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560,共5页
油箱上部空间平衡氧浓度的确定是设计机载油箱惰性化系统的基础。采用微元段计算方法,在考虑载油量、压力随飞行高度变化、燃油温度和燃油蒸汽压的情况下,建立了油箱上部气相空间平衡氧浓度的数学模型。首先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公布的... 油箱上部空间平衡氧浓度的确定是设计机载油箱惰性化系统的基础。采用微元段计算方法,在考虑载油量、压力随飞行高度变化、燃油温度和燃油蒸汽压的情况下,建立了油箱上部气相空间平衡氧浓度的数学模型。首先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平衡氧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燃油的氧氮溶解特性会对平衡氧浓度造成直接影响;平衡氧浓度与载油量有关,且不呈线性关系;燃油温度增加后,平衡氧浓度下降;此外,随着飞行高度增加,由于气相空间总压和氧氮分压下降,燃油的蒸汽压对平衡氧浓度的影响也越大。研究结果将为惰性化气体流量的估算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箱惰性化 平衡氧浓度 机载制氮 数学模拟
下载PDF
皖东侵入岩矿物Rb-Sr和Ar-Ar年代学及其与氧同位素平衡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江峰 谢智 +4 位作者 郑永飞 龚冰 陈文 周泰禧 张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为探讨花岗质岩石中矿物O同位素平衡与Rb Sr矿物等时线年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测定了皖东屯仓与横山两个石英二长岩体中单矿物的Rb Sr和O同位素组成以及角闪石和黑云母的Ar Ar年龄。屯仓岩体的石英 -角闪石对温度为 5 4 5± 2 5℃ ... 为探讨花岗质岩石中矿物O同位素平衡与Rb Sr矿物等时线年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测定了皖东屯仓与横山两个石英二长岩体中单矿物的Rb Sr和O同位素组成以及角闪石和黑云母的Ar Ar年龄。屯仓岩体的石英 -角闪石对温度为 5 4 5± 2 5℃ ,石英 -黑云母对温度为 4 6 0± 2 0℃ ,石英 -斜长石对温度 385± 4 0℃。横山岩体的石英 -角闪石对温度为 5 30± 2 5℃ ,石英 -黑云母对温度为 390± 15℃和石英 -斜长石对温度 2 85± 35℃。反映封闭体系中矿物在冷却过程中的退化交换再平衡。矿物间的氧同位素平衡对应于有地质意义的Rb Sr矿物等时线年龄。屯仓岩体的全岩 -角闪石 -斜长石Rb Sr等时线年龄 (12 8.4± 4 .7Ma)与角闪石的Ar Ar年龄 (12 5 .5 1± 0 .5 5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全岩 -角闪石 -斜长石 -黑云母Rb Sr等时线年龄 (12 0 .3± 2 .6Ma)与黑云母的Ar Ar年龄 (118.0± 0 .1Ma)一致。横山岩体的全岩 -角闪石 -斜长石Rb Sr矿物等时线年龄 (10 8± 15Ma)比角闪石的Ar Ar年龄 (12 5 .7± 1.8Ma)低 ,全岩 -角闪石 -斜长石 -黑云母Rb Sr等时线年龄 (118.6± 1.2Ma)小于黑云母的Ar Ar年龄 (12 0 .0± 0 .2Ma)。Rb Sr等时线年龄小于Ar Ar年龄是由于长石的蚀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矿物等时线 O同位素组成 热力学平衡
下载PDF
生物质流化床富氧气化过程热平衡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亚继 伏启让 +2 位作者 牛淼淼 杨高强 邵志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4-499,共6页
基于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平衡和能量守恒,考虑碳不完全转化因素,建立生物质流化床富氧气化的热平衡模型。采用非平衡当量因子对气化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拟数据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模拟富氧浓度和原料含水率对气... 基于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平衡和能量守恒,考虑碳不完全转化因素,建立生物质流化床富氧气化的热平衡模型。采用非平衡当量因子对气化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拟数据与文献数据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模拟富氧浓度和原料含水率对气体组分、气体热值和气化效率的影响。模拟工况下的结果表明:富氧浓度从21%增至100%,可燃组分含量增多,气体热值从6.37 MJ/m^3增至11.44 MJ/m^3,气化效率不断增大;原料含水率从零增至35%,气化炉温不断降低,可燃组分减少,气体热值从5.45 MJ/m^3降至4.65 M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富氧气化 热平衡模型 含水率
下载PDF
载氧体与氯化氢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长青 霍小华 +2 位作者 张俊姣 杨勇平 王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7-541,共5页
针对生活垃圾化学链式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和腐蚀问题,研究了金属载氧体和HCl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热力学平衡方法,分析了NiO、Fe2O3、CuO和CaSO4四种载氧体在不同温度下,水分和碳参与反应时氯气的生成情况;并进行了HCl和Fe2O3的高... 针对生活垃圾化学链式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和腐蚀问题,研究了金属载氧体和HCl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热力学平衡方法,分析了NiO、Fe2O3、CuO和CaSO4四种载氧体在不同温度下,水分和碳参与反应时氯气的生成情况;并进行了HCl和Fe2O3的高温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氯气的生成影响显著;水分的加入会减少氯气的生成;在有水分参与的反应中,碳的加入会使氯气生成量降低.从氯气生成量角度考虑,温度在700~900K时,Fe2O3可用作生活垃圾化学链式燃烧过程的载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平衡 载氧体 氯化氢 垃圾焚烧
下载PDF
界面非平衡氧传递过程动力学的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晓军 松浦宏行 +1 位作者 月桥文孝 周国治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9-833,共5页
将氧通过界面反应在两相间的传递过程简化为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传质两个步骤,对此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解析.得到了一个新的动力学模型.同时显示,反应过程中界面氧浓度随反应过程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这表明该界面反应是一个非平衡过程... 将氧通过界面反应在两相间的传递过程简化为界面化学反应和扩散传质两个步骤,对此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解析.得到了一个新的动力学模型.同时显示,反应过程中界面氧浓度随反应过程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这表明该界面反应是一个非平衡过程.应用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对几个体系的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符合很好,根据拟合的参数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初步讨论了模型参数的意义和对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过程 氧传递 非平衡 动力学
下载PDF
重庆芙蓉洞洞穴沉积物δ^13C、δ^18O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廷勇 李红春 +6 位作者 李俊云 袁道先 王建力 叶明阳 唐亮亮 沈川洲 叶成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720,共9页
利用重庆芙蓉洞内各种新老沉积物的δ^(13)C、δ^(18)O以及对洞穴内的滴水、池水和洞外泉水的长期观测结果,发现芙蓉洞内的次生沉积物中氧同位素变化整体一致,处于稳定温度下(16℃)的平衡分馏状态。而且洞内滴水和池水的氧同位素也相当... 利用重庆芙蓉洞内各种新老沉积物的δ^(13)C、δ^(18)O以及对洞穴内的滴水、池水和洞外泉水的长期观测结果,发现芙蓉洞内的次生沉积物中氧同位素变化整体一致,处于稳定温度下(16℃)的平衡分馏状态。而且洞内滴水和池水的氧同位素也相当一致,反映了外界大气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年平均状态。芙蓉洞内各种沉积物中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很大,从0‰~-11‰均有分布。由于芙蓉洞内各种滴水以及池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δ^(13)C变化约在-8‰~-11‰,显著偏轻于部分洞穴沉积物中的δ^(13)C。通过研究从洞穴滴水到形成次生化学沉积物这个过程中的可能影响洞穴沉积物中碳同位素变化的因素,例如:洞穴温度、滴水高度和速率、CO_2脱气、生物作用、矿物同质异相转换等,同时参考芙蓉洞内连续生长达37 ka的FR5石笋的碳同位素记录,发现以上可能的影响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芙蓉洞内次生沉积物中碳同位素的异常偏重现象。虽然芙蓉洞内广泛存在文石与方解石共存的次生沉积物,但是综合分析表明这些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处于平衡分馏状态,可以用来进行古气候研究。不过在利用石笋碳同位素解释古环境变化时需要慎重,特别是在讨论由文石或文石—方解石混合构成的次生沉积物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芙蓉洞 洞穴沉积物 氧碳稳定同位素 平衡分馏
下载PDF
应用炉气分析预测转炉冶炼终点磷和锰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雪峰 张贵玉 +2 位作者 林东 彭飞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运用转炉炉气分析技术,对转炉内氧积累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此参数的分析并结合反应平衡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预测吹炼终点w[P]t和w[Mn]t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炉气分析系统的帮助下,吹炼终点时的磷... 运用转炉炉气分析技术,对转炉内氧积累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此参数的分析并结合反应平衡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预测吹炼终点w[P]t和w[Mn]t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炉气分析系统的帮助下,吹炼终点时的磷和锰的质量分数可分别用式和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F炉气分析 氧积累量 反应平衡 质量守恒 终点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