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residual carbon in coal gasification fine slag and their influence on flotation separ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A review 被引量:5
1
作者 Rui Han Anning Zhou +4 位作者 Ningning Zhang Kaiqiang Guo Mengyan Cheng Heng Chen Cuicu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7-230,共14页
Coal gasification fine slag(FS)is a typical solid waste generated in coal gasification.Its current disposal methods of stockpil-ing and landfilling have caused serious soil and ecological hazards.Separation recovery a... Coal gasification fine slag(FS)is a typical solid waste generated in coal gasification.Its current disposal methods of stockpil-ing and landfilling have caused serious soil and ecological hazards.Separation recovery and the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residual carbon(RC)in FS are the keys to realizing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terms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such as pore,surface functional group,and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s,of RC in FS(FS-RC)not only affect the flotation recovery efficiency of FS-RC but also form the basis for the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FS-RC.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FS-RC in terms of pore structure,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and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are sort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gasification type and FS particle size.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peci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S-RC are analyzed,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flotation separation and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FS-RC is summarized.Separ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por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S-RC,such as ultrasonic pretreatment-pore-blocking flotation and pore breaking-flocculation flotation,are proposed to be the key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FS-RC recovery in the future.The design of low-cost,low-dose collectors containing polar bonds based on the surface and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s of FS-RC is proposed to b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flotation efficiency of FS-RC in the future.The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F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hysicochemic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S-RC and should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azardous elements and the recyclability of chemical waste liquid to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utilization method.This review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import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S-RC,the breakthrough of the technological bottleneck in the efficient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FS,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field of the high value-added utilization of FS-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gasification fine slag residual carbon pore structure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flotation sep-ara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下载PDF
难浮贫煤颗粒性质及浮选优化试验研究
2
作者 白来平 姚雷 +4 位作者 高博 袁雪 唐利刚 石常省 黎健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67-271,共5页
研究了难浮贫煤的颗粒性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因素浮选试验研究,明确了试验因素对浮选效果的作用规律,得到了预测精煤产率和尾煤灰分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优化的浮选试验条件下,在精煤灰分小于11%的前提下,精... 研究了难浮贫煤的颗粒性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因素浮选试验研究,明确了试验因素对浮选效果的作用规律,得到了预测精煤产率和尾煤灰分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优化的浮选试验条件下,在精煤灰分小于11%的前提下,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比实际生产指标提高了2.2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较大幅度提高了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煤 煤泥 脉石颗粒 表面官能团 浮选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廷贵 张智超 郝长胜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8,共12页
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特性变化,根据变质程度由低到高顺序,选用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宁夏灵武不黏煤、宁夏灵武气煤、山西霍州1/3焦煤以及辽宁沈阳瘦煤,分别开展液氮吸附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以及TG-DSC同步热分析实验。... 为了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特性变化,根据变质程度由低到高顺序,选用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宁夏灵武不黏煤、宁夏灵武气煤、山西霍州1/3焦煤以及辽宁沈阳瘦煤,分别开展液氮吸附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以及TG-DSC同步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烟煤的内部孔隙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加,孔容积变化趋势与之相同;煤样中的活性官能团比重逐渐减小,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官能团比重逐渐增加;烟煤的临界温度T1与着火点温度T4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升高,煤样燃烧阶段的放热量逐渐减小。综上所述,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烟煤化学性质趋于稳定,愈发难以自燃;煤样中的活性官能团的影响程度要比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TG-DSC 自燃特性 BET比表面积 放热特性 含氧官能团
下载PDF
含氧官能团对煤表面电位的影响机理研究
4
作者 祖伟 李文渊 李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201,共8页
为了研究含氧官能团对煤表面电位的影响机理,测定了含氧官能团不同的三种变质程度脱灰煤表面的Zeta电位,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煤表面的带电机理。结果表明,煤的表面电位与其表面含氧官能团数目相关,煤表面含氧... 为了研究含氧官能团对煤表面电位的影响机理,测定了含氧官能团不同的三种变质程度脱灰煤表面的Zeta电位,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煤表面的带电机理。结果表明,煤的表面电位与其表面含氧官能团数目相关,煤表面含氧官能团越丰富,其表面电位负值的绝对值越大;OH-在煤颗粒表面的优先吸附促进了含氧官能团中羧基、羟基基团中O—H结构的解离,从而使得煤表面带负电,随着煤变质程度的提高,煤中—COOH基团、—OH基团含量呈下降趋势,因此长焰煤、焦煤和无烟煤的负电位绝对值依次下降,最终引起颗粒与气泡间静电力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含氧官能团 表面电位 分子模拟 浮选
下载PDF
煤尘润湿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赵振保 杨晨 +1 位作者 孙春燕 舒新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6,共5页
为了探索煤尘润湿性快速测定和表征方法,在分析5种具有代表性煤尘的煤质特征基础上,采用Nicolet Magna-IR7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这5种煤尘的表面官能团。根据煤尘润湿性测定结果,通过数值计算,建立了煤尘润湿性与煤质参数和煤... 为了探索煤尘润湿性快速测定和表征方法,在分析5种具有代表性煤尘的煤质特征基础上,采用Nicolet Magna-IR7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这5种煤尘的表面官能团。根据煤尘润湿性测定结果,通过数值计算,建立了煤尘润湿性与煤质参数和煤尘表面官能团间的关系,得出煤尘的有机大分子结构(以固定碳为代表)以及表面官能团,尤其是煤尘表面的无机矿物质官能团(以石英Si—O—Si为代表),决定和影响着煤尘的润湿性质。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煤尘的煤质特征以及FTIR分析,结合煤质数据以及表面官能团数据,快速进行煤尘的润湿性测定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润湿性 红外光谱 表面官能团
下载PDF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及表面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任楠 夏建超 +1 位作者 董安钢 唐颐 《洁净煤技术》 CAS 2001年第2期46-50,共5页
煤是制备活性炭或活性炭复合物的重要原料。综述了活化条件和原料组成对煤基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并对煤基活性炭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煤矸石 煤基活性炭 孔结构 表面基因 制备工艺 活化条件
下载PDF
高品质低阶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5
7
作者 邢宝林 黄光许 +2 位作者 谌伦建 张传祥 王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17-222,共6页
以国内外8种低阶煤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低阶煤基活性炭,利用低温N2吸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考察原料煤的物理化学特性对低阶煤基活性炭孔结... 以国内外8种低阶煤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低阶煤基活性炭,利用低温N2吸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考察原料煤的物理化学特性对低阶煤基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碱炭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650℃、活化时间为0.5 h、升温速率为10℃/min、保护气流量为200 mL/min的条件下,可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 694~2 956 m2/g、总孔容为0.909~1.949 cm3/g、中孔率为37.3%~71.1%的高品质低阶煤基活性炭;低阶煤自身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原料煤原生孔隙丰富、挥发分高有利于活性炭中孔的发育;煤中无机矿物成分不仅会削弱活化反应的剧烈程度,而且会降低活性炭的质量及性能;低阶煤基活性炭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其中以羰基及酚羟基(或醚类)为主,其次为内酯基和羧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活性炭 孔结构 表面化学性质 含氧官能团
下载PDF
低阶煤含氧官能团赋存状态及其对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永刚 周剑林 林雄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184,187,共4页
基于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11种典型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及含氧官能团中氧占总氧的比例,发现低阶煤中主要的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羟基中的氧占总氧的比例为34.79%~53.00%,中国... 基于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11种典型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及含氧官能团中氧占总氧的比例,发现低阶煤中主要的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羟基中的氧占总氧的比例为34.79%~53.00%,中国褐煤羧基含量大于羟基含量,其他国家的褐煤羟基含量大于羧基含量。同时对含氧官能团的评价方法(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含氧官能团对低阶煤性质(吸水性、Zeta电位、接触角)的影响。含氧官能团的脱除使低阶煤的表面性质由吸水性变为疏水性,降低了其吸水能力,这对低阶煤改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含氧官能团 赋存状态 表面性质
下载PDF
基于微波提质技术褐煤成浆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楠 任阳光 +3 位作者 王亚茹 徐志强 肖光远 卢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3-187,共5页
为了提高褐煤成浆浓度,考虑微波输出功率和微波辐照时间2个因素对褐煤成浆性的影响,选取3个不同输出功率以及3个不同微波辐照时间处理蒙东褐煤,微波辐照后的煤样及原煤分别制备水煤浆。通过静态氮吸附仪对不同功率微波辐照及原煤煤样孔... 为了提高褐煤成浆浓度,考虑微波输出功率和微波辐照时间2个因素对褐煤成浆性的影响,选取3个不同输出功率以及3个不同微波辐照时间处理蒙东褐煤,微波辐照后的煤样及原煤分别制备水煤浆。通过静态氮吸附仪对不同功率微波辐照及原煤煤样孔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含氧官能团的数量,探究微波辐照提高褐煤成浆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辐照功率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褐煤水分迅速下降,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褐煤孔隙结构也得到改善。褐煤最大成浆浓度由50.16%提高到53.44%,水煤浆的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褐煤 水煤浆 比表面积 含氧官能团 孔径分布
下载PDF
神府煤中低温热解前后表面官能团和孔隙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世永 吴沛沛 +3 位作者 李鑫 徐婕 张生军 龙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为研究神府煤热解前后表面官能团及孔隙的变化规律,选取神木红柳林煤矿原煤及以其为原料通过立式炉热解生产的半焦为研究对象,采用氮气吸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对原煤及半焦样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 为研究神府煤热解前后表面官能团及孔隙的变化规律,选取神木红柳林煤矿原煤及以其为原料通过立式炉热解生产的半焦为研究对象,采用氮气吸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对原煤及半焦样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半焦比表面积变大,拥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半焦与原煤官能团相似,但含量不同;煤热解后,表面官能团发生变化,半焦表面C-C、C-O键增加,C-H、C=O和O=C-O键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煤 半焦 官能团 孔结构 比表面积 XPS
下载PDF
煤中含氧官能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洪鹏 张少冲 +1 位作者 宣阳 王擎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含氧官能团是煤大分子结构的重要特征,介绍了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研究进展,包括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煤表面的特性及对燃烧的影响,从煤结构及变化来研究煤的相关特性,加深对煤的认识,更好的掌握煤的表面性质,进而更合理的对煤进行选... 含氧官能团是煤大分子结构的重要特征,介绍了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研究进展,包括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煤表面的特性及对燃烧的影响,从煤结构及变化来研究煤的相关特性,加深对煤的认识,更好的掌握煤的表面性质,进而更合理的对煤进行选别及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含氧官能团 燃烧
下载PDF
煤基活性炭改性及其甲烷吸附能力 被引量:11
12
作者 金龙哲 赵金丹 +2 位作者 王辉 柏杨 闫康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533,共8页
针对无烟煤制备成的煤基活性炭,采用酸式改性、碱式改性和联合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高压甲烷吸附实验,分析了煤基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甲烷的吸附能力.借助Langmuir吸附等温... 针对无烟煤制备成的煤基活性炭,采用酸式改性、碱式改性和联合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高压甲烷吸附实验,分析了煤基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甲烷的吸附能力.借助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Freundlich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研究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联合改性后的煤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明显增大,其中比表面积增大66.66%,总孔容增大30.89%;煤基活性炭的甲烷吸附能力明显提高,甲烷吸附量提升25.686%.煤基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共同决定了其对甲烷的吸附作用,且较于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的极性对甲烷吸附量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活性炭 甲烷吸附能力 表面官能团 孔隙结构 改性
下载PDF
煤表面官能团对CH_(4)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相建华 雷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151,共7页
煤表面官能团对CH_(4)以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已得到印证,但不同官能团类型对2种气体吸附行为的具体促进与阻碍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计算不同官能团化结构对CH_(4)以及CO_(2)的吸附能数据,揭示了表面官... 煤表面官能团对CH_(4)以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已得到印证,但不同官能团类型对2种气体吸附行为的具体促进与阻碍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计算不同官能团化结构对CH_(4)以及CO_(2)的吸附能数据,揭示了表面官能团对CH_(4)以及CO_(2)吸附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经官能团修饰的结构中还是无官能团化碳-Layer结构中,CO_(2)的吸附能均大于CH_(4),表明CO_(2)与煤大分子结构间的作用均大于CH_(4)。CH_(4)在CH_(4)/CO_(2)竞争吸附的吸附能模拟中,吸附平衡距离大于单一CH_(4)分子吸附模拟平衡距离;CO_(2)在CH_(4)/CO_(2)竞争吸附的吸附能模拟中,吸附平衡距离小于单一CO_(2)分子吸附平衡距离,CO_(2)表现出竞争吸附优势。CH_(4)在不同含氧官能团化结构中吸附能大小的顺序为羰基-Layer结构(-23.64 kJ/mol)>羟基-Layer结构(-19.44 kJ/mol)>羧基-Layer结构(-18.28 kJ/mol),上述吸附能均都小于CH_(4)在无官能团化C-Layer结构中的吸附能(-25.37 kJ/mol);含氧官能团的存在削弱了煤体的CH_(4)吸附性能,且影响强弱与官能团的碱性与疏水性有关。CO_(2)在不同含氧官能团化结构中吸附能大小的顺序为羧基-Layer结构(-36.33 kJ/mol)>羟基-Layer结构(-34.06 kJ/mol)>羰基-Layer结构(-33.43 kJ/mol),上述吸附能均大于CO_(2)在无官能团化碳-Layer结构中的吸附能(-32.54 kJ/mol));含氧官能团的存在提高了煤体的CO_(2)吸附性能,且影响强弱与官能团的极性有关。吡啶氮官能团化结构中CH_(4)的吸附能为-31.00 kJ/mol,大于无官能团化碳-Layer结构中CH_(4)的吸附能;吡咯氮官能团化结构中CH_(4)的吸附能为-6.40 kJ/mol,,小于无官能团化碳-Layer结构中CH_(4)的吸附能。CO_(2)在吡啶氮官能团化结构与吡咯氮官能团化结构中的吸附能分别为-50.56 kJ/mol与-14.71 kJ/mol。含氮官能团对煤体结构吸附CH_(4)和CO_(2)的阻碍与促进作用具有相同的规律,即吡啶促进吸附而吡咯阻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机理 煤表面官能团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能 甲烷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煤基活性炭的发展趋势及其定向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颜凌燕 陈明功 汪晓艳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7期31-33,共3页
介绍了活性炭新产品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煤基活性炭的发展趋势。并从影响活性炭性能的两个因素出发(孔结构、表面基团),阐述定向制备煤基活性炭的原理。根据用途和应用领域对吸附剂性能的要求来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调控,... 介绍了活性炭新产品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煤基活性炭的发展趋势。并从影响活性炭性能的两个因素出发(孔结构、表面基团),阐述定向制备煤基活性炭的原理。根据用途和应用领域对吸附剂性能的要求来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调控,即定向制备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活性炭 发展 孔结构 表面基团 定向制备
下载PDF
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含量对浮选吸附概率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耿建纯 刘文礼 《矿业科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84-290,共7页
为了提高低阶煤的疏水性和可浮性,实现低阶煤的高效浮选提质,本研究用3种不同类别的表面活性剂(CTAB、SDS和Span-80)对平朔长焰煤和胜利褐煤煤样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离子交换法测定改性前后煤样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测定了各煤样在气泡上... 为了提高低阶煤的疏水性和可浮性,实现低阶煤的高效浮选提质,本研究用3种不同类别的表面活性剂(CTAB、SDS和Span-80)对平朔长焰煤和胜利褐煤煤样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离子交换法测定改性前后煤样中含氧官能团的含量,测定了各煤样在气泡上的吸附概率,并对表面活性剂改性低阶煤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含氧官能团含量是影响煤的疏水性和可浮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表面活性剂改性可以对低阶煤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产生有效的掩蔽作用,提高低阶煤的疏水性,促进其在气泡上的吸附;氢键对表面活性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起最主要的作用,表面活性剂极性端官能团的种类及其与煤中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氢键作用强弱对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低阶煤 含氧官能团 吸附概率
下载PDF
煤岩润湿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林江 欧阳云丽 +2 位作者 柯文丽 游艺 李庆会 《煤》 2012年第8期4-5,27,共3页
煤岩润湿性是影响煤岩各种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煤岩润湿性影响因素对改善煤层物理化学性质,提出合理的煤层气生产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煤层的表面活性剂类型,预测入井液进入煤层后煤层损害程度及保护煤储层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煤岩润湿性是影响煤岩各种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煤岩润湿性影响因素对改善煤层物理化学性质,提出合理的煤层气生产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煤层的表面活性剂类型,预测入井液进入煤层后煤层损害程度及保护煤储层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煤阶、含氧官能团、表面电性、分子结构、组分与润湿历史等方面对煤岩润湿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机理上分析了煤岩润湿性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煤炭开采和煤层气开发等生产环节中的煤岩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润湿性 官能团 表面电性 润湿历史 煤层气
下载PDF
弱黏煤氧化过程中的燃点及微观结构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波 王坤 艾兴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煤燃点测定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和红外光谱仪,研究弱黏煤在不同温度预氧化的煤样燃点、比表面积和官能团变化规律,以揭示弱黏煤在氧化过程中燃点、比表面积、孔径和官能团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氧化温度逐渐升高,燃点... 利用煤燃点测定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和红外光谱仪,研究弱黏煤在不同温度预氧化的煤样燃点、比表面积和官能团变化规律,以揭示弱黏煤在氧化过程中燃点、比表面积、孔径和官能团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氧化温度逐渐升高,燃点出现波动但整体呈降低趋势。初次氧化后,煤样的比表面积增大约4倍;二次氧化后,煤样的比表面积比新鲜煤样的比表面积增大约32倍。新鲜煤样以大孔为主,中孔和微孔所占比例很小;初次氧化后,大孔比例急剧下降,中孔比例急剧升高且占主导地位;二次氧化后,煤样空隙体积减小,其中中孔体积急剧减小,微孔体积的比例迅速升高且占主导地位。随着预氧化温度升高,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饱和烃官能团数量减小,芳香环官能团数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点 比表面积 孔径 官能团 预氧化 初次氧化 二次氧化 煤氧化 自燃
下载PDF
煤中小分子物质对煤结构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迎春 薛永兵 张志峰 《山西化工》 2017年第5期4-6,共3页
探讨了煤中小分子物质对煤表面结构、平均孔径、官能团结构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知,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当抽出小分子物质后,煤的表面孔结构变得疏松多孔,小块单元增多,大块单元减少,平均孔径增大,几乎达到原来的10倍,脂... 探讨了煤中小分子物质对煤表面结构、平均孔径、官能团结构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知,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当抽出小分子物质后,煤的表面孔结构变得疏松多孔,小块单元增多,大块单元减少,平均孔径增大,几乎达到原来的10倍,脂肪烃、环烷烃及醇醚酚类官能团减少,但煤结构单元的主要芳环并未减少,即煤大分子结构框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物质 表面孔结构 官能团
下载PDF
煤表面官能团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声劢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决定煤表面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的表面碳—氧官能团进行了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关键词 表面官能团 光电子能谱 X射线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微观结构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阓妮 邓军 +2 位作者 杨华 赵婧昱 王彩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1,共5页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自燃倾向性,研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揭示和表征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的内在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巴拉普库利亚、张家口、龙固、埠康等7个矿区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表面特性、微晶结构和官...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自燃倾向性,研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揭示和表征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的内在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巴拉普库利亚、张家口、龙固、埠康等7个矿区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表面特性、微晶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煤自燃性的内在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煤表面性质参数随变质程度加深先减小后增大,微晶结构阶段性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且煤Cdaf为90%左右是转折点;随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内部微晶结构排列逐渐有序化,芳香环深度缩合,脂肪层结构含量减少,煤自燃性减弱;随煤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中羟基、羰基、烷基醚和芳香醚等官能团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这些官能团数量的差异决定了煤内在自燃性的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变质程度 表面特性 微晶结构 官能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