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HPLC法测定13种芍药根中甙类和苯甲酸的含量 被引量:15
1
作者 金昌东 徐国钧 +2 位作者 金蓉鸾 徐珞珊 丛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以阿司匹林为内标,在YWG-CN柱上用CH_3CN-(CH_3COOH-CH_3COONa-H_2O)CHCl_3(10:90:1)为流动相,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芍药、毛果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川赤芍、毛赤芍、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块根芍药、新疆芍药、日本芍药、黄牡丹、... 以阿司匹林为内标,在YWG-CN柱上用CH_3CN-(CH_3COOH-CH_3COONa-H_2O)CHCl_3(10:90:1)为流动相,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芍药、毛果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川赤芍、毛赤芍、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块根芍药、新疆芍药、日本芍药、黄牡丹、及一种尚未定名的芍药的根中羟基芍药甙、芍药内酯甙、芍药甙和苯甲酸的含量,精密度实验CV(%)分别为2.34,3.40,2.88,3.31;回收率(%)分别为102.76(CV2.49%),99.39(CV1.03%),100.78(CV0.69%),100.93(CVL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甙类 苯甲酸 HPLC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法测定主产区与道地产区牡丹皮中的4种成分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伟 刘信秋 +5 位作者 吴德玲 金传山 方成武 赵宏苏 刘颈松 许凤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对主产区与道地产区牡丹皮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的含有量进行测定。方法牡丹皮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对主产区与道地产区牡丹皮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的含有量进行测定。方法牡丹皮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0~15 min,没食子酸)、230 nm(15~40 min,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274 nm(40~70 min,丹皮酚)。结果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丹皮酚分别在0.010~0.300μg(r=0.999 7)、0.149~4.460μg(r=0.999 9)、0.088~2.640μg(r=0.999 9)、0.246~7.380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3%、98.9%、97.6%、102.9%,RSD分别为0.7%、0.8%、1.1%、0.6%。结论两个产区牡丹皮的质量相当,在亳州(主产区)引种该药材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没食子酸 氧化芍药苷 芍药苷 丹皮酚 主产区 道地产区 HPLC波长切换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鉴定赤芍中的一种新化合物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秀玲 肖红斌 +1 位作者 胡皆汉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利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鉴定了赤芍中分子量为 4 96的两种化合物。研究了芍药甙的二级质谱断裂行为来帮助鉴定已知化合物氧化芍药甙。通过比较不同碰撞能量下的未知化合物子和氧化芍药甙的离子碎片 ,确定了未知化合物的基本结... 利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鉴定了赤芍中分子量为 4 96的两种化合物。研究了芍药甙的二级质谱断裂行为来帮助鉴定已知化合物氧化芍药甙。通过比较不同碰撞能量下的未知化合物子和氧化芍药甙的离子碎片 ,确定了未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借助紫外光谱初步确定此未知化合物为邻位氧化芍药甙 ,是已报道活性成分对位氧化芍药甙的同分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 赤芍 液相色谱 质谱 氧化芍药甙 联用技术 植物药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新峰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0-502,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 质谱定性分析六味地黄丸的方法,通过2级质谱识别了其中的9种化学成分。色谱条件为:ZorbaxSB C18色谱柱;乙腈 水二元高压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设定波长254nm;流速1mL/min。质谱条件为:Agilent离子...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 质谱定性分析六味地黄丸的方法,通过2级质谱识别了其中的9种化学成分。色谱条件为:ZorbaxSB C18色谱柱;乙腈 水二元高压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设定波长254nm;流速1mL/min。质谱条件为:Agilent离子阱质谱仪;电喷雾电离(ESI)离子源;负离子检出模式。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比紫外色谱图具有更强的特征性,以质谱作为检测器是一种很好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没食子酸 泽泻醇A乙酸酯 番木鳖苷 莫罗苷 羟基芍药苷 梓醇 苯甲酰羟基芍药苷 泽泻醇B 熊果酸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理气散结颗粒中4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霞 王毅 +1 位作者 魏谭军 程阔菊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理气散结颗粒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α-香附酮的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12.0%A;1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理气散结颗粒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α-香附酮的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12.0%A;15~31 min,12.0%A→26.0%A;31~39 min,26.0%A→40.0%A;39~45 min,40.0%A→12.0%A),流速0.9 mL/min,波长切换(0~31 min,在230 nm波长下检测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31~45 min,在242 nm波长下检测α-香附酮),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α-香附酮4个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5.15~103.00μg/mL(r=0.999 6)、8.99~179.80μg/mL(r=0.999 5)、19.83~396.60μg/mL(r=0.999 9)、6.35~127.00μg/mL(r=0.999 3)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应的RSD(n=6)分别为96.83%(0.93%)、97.85%(1.31%)、99.71%(0.80%)、98.77%(1.5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快速、专属性好、准确度高,为理气散结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散结颗粒 氧化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Α-香附酮 波长切换 中成药多组分测定
下载PDF
杭白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继振 陈海生 +1 位作者 孙黎明 李银姬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24-25,共2页
自杭白芍(PaeoniaLactifloraPal)根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Ⅰ~Ⅵ),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没食子酸、苯甲酸、芍药甙、羟基芍药甙和苯甲酰芍药甙.没食子酸为首次从白芍中分得.
关键词 杭白芍 化学成分 没食子酸 中药 芍药甙 芍药属
下载PDF
川赤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海生 廖时萱 洪志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从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根中分离出β—谷甾醇,β—谷甾醇—α—葡萄甙,芍药甙,氧芍药甙和蔗糖。其中β—谷甾醇—α—葡萄糖甙和蔗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脂溶性部位经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出7种化合物:十九碳烷,棕榈酸乙... 从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根中分离出β—谷甾醇,β—谷甾醇—α—葡萄甙,芍药甙,氧芍药甙和蔗糖。其中β—谷甾醇—α—葡萄糖甙和蔗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脂溶性部位经GC-MS联用仪分析,鉴定出7种化合物:十九碳烷,棕榈酸乙酯,棕榈酸,顺△^(9.12)十八碳二烯酸,二十四碳烷,二十五碳烷和二十六碳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赤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柔肝顺气丸中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洋 徐忠诚 +1 位作者 周涛 万志梅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0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柔肝顺气丸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α-香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柔肝顺气丸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α-香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30,280,242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结果:7种成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α-香附酮分别在0.99~19.80,4.67~93.40,7.03~140.60,1.36~27.20,10.69~213.80,1.77~35.40,1.09~21.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2%,99.10%,100.01%,98.51%,100.04%,98.69%,97.88%,RSD分别为1.54%,0.86%,0.47%,1.28%,0.66%,1.04%,1.20%(n=9)。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可更加快速全面地对柔肝顺气丸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顺气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氧化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丹参素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Α-香附酮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盈 王举涛 +2 位作者 刘金旗 巴寅颖 许凤清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1期25-27,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RP-HPLC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岛津-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M KH2PO4(17∶83),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3nm,柱温:25℃,进样体积20μL。结果:芍药苷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RP-HPLC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岛津-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M KH2PO4(17∶83),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3nm,柱温:25℃,进样体积20μL。结果: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分别在9.52~95.20μg·mL^(-1)(r=0.999 3)和2.58~51.60μg·mL^(-1)(r=0.999 9)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30%(RSD=0.80%),氧化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0.8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及其制剂原料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芍药苷 氧化芍药苷 RP—HPLC
下载PDF
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冀兰鑫 傅俊曾 +1 位作者 黄浩 罗国安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7期18-19,共2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li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氧化芍药...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li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氧化芍药苷回归方程为Y=41607X-164942,R=0.9994,线性范围为0.02525~0.20200mg/mL;芍药苷回归方程为Y=3641.6X+174622,R=0.9995,线性范围为0.2525~2.0200mg/mL。结论:建立了一个测定赤芍中氧化芍药苷和芍药苷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氧化芍药苷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二基原赤芍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冬梅 陈秋谷 +2 位作者 毕晓黎 李养学 江洁怡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8-903,共6页
目的:建立二基原赤芍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羟基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溶液,... 目的:建立二基原赤芍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羟基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0.8 mL/min。结果:建立了二基原赤芍HPLC指纹色谱图,其中北赤芍标定23个共有峰,川赤芍标定13个共有峰;5种成分中没食子酸在2.022~32.346μg/mL、羟基芍药苷在4.160~99.840μg/mL、芍药苷在47.934~287.602μg/mL、苯甲酰芍药苷在5.040~13.440μg/mL、丹皮酚在0.934~3.26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102.1%、98.4%、99.3%、101.8%。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和5种成分定量测定分析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北赤芍与川赤芍;不同基原的赤芍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应制定规范的赤芍药材质量标准,指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HPLC法 指纹图谱 没食子酸 羟基芍药苷 芍药苷 苯甲酰芍药苷 丹皮酚
下载PDF
耳聋左慈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云双 王瑞 +5 位作者 苏娜 彭英 阿基业 王广基 郑亦文 孙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9,共9页
建立大鼠血浆中耳聋左慈丸中成分毛蕊花糖苷、氧化芍药苷、松果菊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共检测LC-MS/MS定量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评价耳聋左慈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采用甲醇作为蛋白沉淀剂,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本,以甲醇为有机相... 建立大鼠血浆中耳聋左慈丸中成分毛蕊花糖苷、氧化芍药苷、松果菊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共检测LC-MS/MS定量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评价耳聋左慈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采用甲醇作为蛋白沉淀剂,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本,以甲醇为有机相,0.1%甲酸水溶液为水相,在负离子模式下对毛蕊花糖苷、氧化芍药苷、松果菊苷、苯甲酰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并且对所建方法进行方法学考证。选取健康SD大鼠,单次灌胃20 mL/kg(相当于原药10 g/kg剂量)的耳聋左慈丸提取液,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的待测物质血浆浓度,并利用Phoenix WinNonlin8.3软件经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r=0.9937)、氧化芍药苷(r=0.9946)在0.5~5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松果菊苷(r=0.9936)、苯甲酰芍药苷(r=0.9926)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4种物质的批间及批内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批间及批内准确度均在85%~115%之间。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满足相关要求。在大鼠单次灌胃耳聋左慈丸提取液后,4种待测物质都发生了较快的吸收和消除,氧化芍药苷、松果菊苷、苯甲酰芍药苷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中都出现双峰现象;与其他3种物质相比,氧化芍药苷在大鼠血浆中浓度较高,c_(max1)为(24.40±4.78)ng/mL,c_(max2)为(22.50±2.70)ng/mL。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验证结果符合生物样本分析方法指导原则,可用于评价耳聋左慈丸提取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左慈丸 毛蕊花糖苷 氧化芍药苷 松果菊苷 苯甲酰芍药苷 药代动力学 LC-MS/M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系亳白芍中4种化学成分含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腾腾 张梦娇 +3 位作者 王婉婷 居正 姬雨思 朱蝶 《生物化工》 2020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品系亳白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线条”“线蒲棒”“蒲棒”“马扎子”和“二糟”5种亳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5种亳白芍中... 目的:测定不同品系亳白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线条”“线蒲棒”“蒲棒”“马扎子”和“二糟”5种亳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5种亳白芍中,“二糟”的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含量均最大;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高,加样回收率较好。结论:不同品系亳白芍中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该检测法可用于亳白芍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白芍 芍药苷 苯甲酰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氧化芍药苷
下载PDF
基于HPLC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
14
作者 王紫洁 马灵珍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536-542,共7页
目的建立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Waters SunFire C 18(250 mm×4.6 mm,5μm)为液相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40... 目的建立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Waters SunFire C 18(250 mm×4.6 mm,5μm)为液相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40 nm(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和金丝桃苷)、230 nm(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和203 nm(太子参环肽B);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小儿康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太子参环肽B分别在2.18~54.50、15.89~397.25、2.72~68.00、1.39~34.75、12.68~317.00、0.96~24.00、0.79~19.7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7%、100.11%、97.96%、97.68%、99.64%、96.86%、96.92%,RSD分别为1.48%、0.64%、1.27%、1.32%、0.91%、1.13%和0.87%;12批小儿康颗粒样品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1~3是影响小儿康颗粒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康颗粒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康颗粒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牡荆素葡萄糖苷 牡荆素鼠李糖苷 金丝桃苷 氧化芍药苷 芍药苷 苯甲酰芍药苷 太子参环肽B
下载PDF
氧化芍药苷在正常与抑郁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金朝 郑大华 +2 位作者 何昊奇 于猛 邹忠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87-2895,共9页
目的研究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并推测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分别连续ig给予正常和抑郁大鼠氧化芍药苷水溶液3 d,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利用超高效液... 目的研究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代谢产物的差异,并推测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复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分别连续ig给予正常和抑郁大鼠氧化芍药苷水溶液3 d,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分析平台鉴定氧化芍药苷在正常和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在正常和抑郁大鼠血浆中均检测到氧化芍药苷原型成分,且在抑郁大鼠血浆中的相对含量是正常大鼠血浆的10倍;在抑郁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出4、13、2个代谢产物,在正常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分别鉴定出1、12、3个代谢产物,其中11个共有代谢产物,主要发生的代谢途径为氧化、去饱和等I相代谢反应,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等II相代谢反应。结论氧化芍药苷ig给药后主要以原型成分进入体内,且抑郁大鼠血浆中原型成分的相对含量较正常大鼠高10倍;在抑郁和正常大鼠中的代谢产物有差异,其中葡萄糖醛酸化为正常大鼠体内特有的代谢途径,乙酰化为抑郁大鼠体内特有的代谢途径。推测氧化芍药苷可能是以原型成分为主发挥药效作用,通过尿液和粪便以原型或代谢产物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芍药苷 抗抑郁 代谢产物 代谢途径 芍药苷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含量
16
作者 李洁 石晓峰 +4 位作者 董学凤 张家旭 叶倩女 范彬 王新娣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6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CAPCELLPAK C_...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紫斑牡丹籽壳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6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CAPCELLPAK C_(18)(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分别为273,260,230,228,305,35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0209X+193.54(r=0.9992),Y=16415X-118.55(r=0.9993),Y=8735.8X-5072.6(r=0.9992),Y=13658X-39219(r=0.9999),Y=82092X+25114(r=0.9990),Y=43038X+11152(r=0.9992),分别在0.2594~5.1886,0.7589~15.1782,1.2475~24.9500,11.7005~234.0093,3.3526~67.0513,2.7802~55.60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7%~1.4%(n=6),0.7%~1.9%(n=6),0.5%~1.0%(n=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7%,100.41%,99.60%,100.57%,100.29%,99.49%,RSD分别为2.0%,1.9%,1.8%,1.6%,1.8%,1.8%。结论该法具有提取简便、提取率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作为紫斑牡丹籽壳中6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籽壳 没食子酸 氧化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白藜芦醇 木犀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Ⅲ)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鹏飞 王振中 +2 位作者 王洪庆 李家春 陈若芸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3-466,共4页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D-101型大孔树脂和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D-101型大孔树脂和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氧化芍药苷(1)、半乳糖醇(2)、咖啡酸(3)、牡丹皮苷F(4)、去氢土莫酸(5)、猪苓酸C(6)、3-表去氢茯苓酸(7)、3-表去氢土莫酸(8)、海藻糖(9)、鸟苷(10)、腺苷(11)、丙氨酸(12)、亮氨酸(13)、脯氨酸(14)、精氨酸(15)、α-D-葡萄糖(16)。结论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氧化芍药苷 咖啡酸 去氢土莫酸 3-表去氢茯苓酸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评价麸炒白芍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志伟 曹岗 +2 位作者 杜伟锋 蔡宝昌 葛卫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优化出最佳麸炒白芍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4个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和浸出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芍麸炒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的白芍麸炒工艺... 目的优化出最佳麸炒白芍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4个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和浸出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芍麸炒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的白芍麸炒工艺是在白芍药材中加入其质量的10%的麸皮,在200℃下炒制8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白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正交试验 多指标 麸炒 芍药苷 氧化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没食子酸
原文传递
U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芍饮片中10种成分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杰 许文 +4 位作者 李煌 张平平 向青 徐伟 褚克丹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5-643,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芍饮片中10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苷亚硫酸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芍饮片中10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苷亚硫酸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1,柱温45℃。结果:在所设定的色谱条件下,5 min内定量分析白芍中10种主要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6);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7.3%~102.0%和3.1%~5.1%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时测定白芍中10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苷亚硫酸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白芍饮片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饮片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芍药苷亚硫酸酯 氧化芍药苷 儿茶素 没食子酸甲酯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苯甲酰芍药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UPLC的注射用活血通络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成分定量测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夏 崔培超 +4 位作者 徐桂红 李家春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活血通络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提升注射用活血通络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hermo C18柱(100 mm×3 mm,1.7μm),以甲醇-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柱温2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得到分... 目的建立注射用活血通络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提升注射用活血通络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hermo C18柱(100 mm×3 mm,1.7μm),以甲醇-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柱温2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良好的指纹图谱,确定21个共有峰,其中11个共有峰来自于赤芍药材,7个共有峰来自于川芎药材,3个共有峰来自桃仁药材。同时利用相似度软件对10批注射用活血通络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在0.98以上;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5个成分,分别为苦杏仁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UPLC建立的注射用活血通络指纹图谱检测和5个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评价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活血通络 UPLC 指纹图谱 多成分定量测定 苦杏仁苷 羟基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阿魏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