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B的中子非弹性散射直接作用模型的计算结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解文方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采用直接作用模型和扭曲波玻思理论方法.对^(11)B的8——14Mev中子非弹性散射的一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选取参数的初值。计算了^(11)B的2.14Mev激发态在入射中子能量为7.54Mev≤En≤20.0Mev的非弹性散射的积分截面和角分... 本文采用直接作用模型和扭曲波玻思理论方法.对^(11)B的8——14Mev中子非弹性散射的一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选取参数的初值。计算了^(11)B的2.14Mev激发态在入射中子能量为7.54Mev≤En≤20.0Mev的非弹性散射的积分截面和角分布,获得了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的很好结果。对实验上所缺乏的数据给出理论预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散射 直接作用模型 积分截面 角分布
下载PDF
Ar-HCl体系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及转动激发微分截面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吕兵 令狐荣锋 +3 位作者 汪荣凯 宋晓书 沈光先 杨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2-55,60,共5页
首先用gaussion03程序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Ar-HCl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Ar原子与HCl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与HWK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Ar-HCl碰撞体系能量... 首先用gaussion03程序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Ar-HCl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Ar原子与HCl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与HWK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Ar-HCl碰撞体系能量在100meV下Ar原子和HCl分子碰撞的转动激发微分截面,总结了该碰撞体系非弹性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相互作用 密耦近似 弹性散射截面
下载PDF
在羊八井测量初级宇宙线直达质子研究质子和空气核非弹性作用截面 被引量:4
3
作者 兰小刚 侯艳 +3 位作者 周勋秀 贾焕玉 曹臻 丁林恺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3-51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在高海拔通过测量直达质子来确定质子和空气核(p-air)的非弹性作用截面的方法,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其可行性.假定将一台类似于KASCADE的强子量能器设置在西藏羊八井ARGO探测器的中央,选择大气簇射(AS)轴心落在强子... 提出了一种在高海拔通过测量直达质子来确定质子和空气核(p-air)的非弹性作用截面的方法,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其可行性.假定将一台类似于KASCADE的强子量能器设置在西藏羊八井ARGO探测器的中央,选择大气簇射(AS)轴心落在强子量能器内的事例,用全覆盖ARGO阵列作AS的反符合,用强子量能器测量非伴随的高能强子,即能以已知的效率得到一个直达质子事例样本.--利用这个样本,本工作以1%—2%的精确度还原了Monte Carlo模拟中所使用的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从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子量能器 ARGO 大气簇射 反符合 p—air非弹性作用截面
原文传递
利用宇宙线观测数据研究1~100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
4
作者 兰小刚 徐斌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2-666,共5页
提出一种在高海拔地区通过宇宙线大气簇射过程的数值模拟,结合地面探测器阵列对簇射事例的响应,确定了直达质子事例的判选标准和判选效率.通过分析直达质子事例率,测量了1~100 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并结合Glauber理论计算出... 提出一种在高海拔地区通过宇宙线大气簇射过程的数值模拟,结合地面探测器阵列对簇射事例的响应,确定了直达质子事例的判选标准和判选效率.通过分析直达质子事例率,测量了1~100 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并结合Glauber理论计算出1~100 TeV能区质子-质子作用总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大气簇射 质子-空气弹性作用截面 GLAUBER理论 质子-质子总作用截面
原文传递
钢结构稳定设计讲座] 第四讲 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绍蕃 《钢结构》 1992年第3期33-45,共13页
本讲集中论述了受弯构件(梁)的整体稳定,提供了弹性稳定和非弹性稳定各种支承梁(及变截面梁)的临界弯矩和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与算例,并分析了支承条件对梁的整体稳定的影响,铺板和支撑防止梁失稳的作用,次梁对主梁的稳定性影响。
关键词 受弯构件 弹性稳定 弹性稳定 截面 临界弯矩 支撑作用
下载PDF
^(27)Al+^(27)Al耗散产物反应时间的提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琦 田文栋 +14 位作者 李松林 卢俊 江中和 胡鹏云 F.Amorini M.Cabibbo G.Cardella P.Figuere A.Musumarra M.Parpa G.Pappalardo F.Rizzo S.Romano S.Tudisco B.Heusch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3,共5页
用发展了的Ericson统计理论,从27Al+27Al碰撞的耗散产物的激发函数提取了反应的相互作用时间约4.3×10-21s.
关键词 耗散反应 截面涨落 相互作用时间 铝27 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