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芍药苷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结直肠癌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丽静 贾彦彦 +3 位作者 胡波 李晓慧 张倩倩 周长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DNA甲基化交互可视化数据库(DNA methylatio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database,DNMIVD)分析PDRG1基因甲基化与m 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另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10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进行验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RG1蛋白的表达。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n=284)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n=41)增高(P<0.01),且结直肠癌PDRG1 mRNA表达与拷贝数变异呈正相关(n=273;r=0.792,P<0.01)。DNMIVD分析显示,PDRG1启动子甲基化β值与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1)。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n=273)PDRG1 mRNA表达在肿瘤位置、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4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DRG1 mRNA高表达患者(以中位数为分界值,大于中位数为高表达)无瘤生存期较短(P=0.01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DRG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癌组织[87.3%(89/102) vs32.4%(33/102),P<0.01]。结论 PDRG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位置、远处转移和无瘤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 癌症基因组图谱 甲基化 预后 标志物
下载PDF
HER2低表达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作者 葛玲 陈艳 沈南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3年8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2例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3年8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2例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厦门市第三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癌组织,并留取乳腺癌组织。通过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检测HER2低表达乳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情况,分析p53基因突变与HER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HER2低表达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未突变82例,占比为73.21%;p53基因突变30例,占比为26.79%。p53基因突变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将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细胞增殖相关抗原(cell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antigens,Ki-67)指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指数等因素控制后p53基因突变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HER2低表达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较低,p53基因突变与乳腺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相关,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53基因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李俊奇 韩轩茂 +1 位作者 蔺雪峰 袁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铈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1μmol/L阿霉素)、纳米氧化铈组(10μg/ml纳米氧化铈)、...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在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铈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1μmol/L阿霉素)、纳米氧化铈组(10μg/ml纳米氧化铈)、实验组(1μmol/L阿霉素+10μg/ml纳米氧化铈)、阳性对照组(1μmol/L阿霉素+10μmol/L右丙亚胺)。建立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生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Bax、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LDH、MDA含量上升,细胞内ROS水平和凋亡率增加,Bax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且Bcl-2/Bax比值下降(均P<0.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上升,细胞LDH、MDA含量下降,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下降,Bax和P53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且Bcl-2/Bax比值升高(均P<0.001)。结论纳米氧化铈能有效预防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下调P53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 阿霉素 心脏毒性 p53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53^(V149F)突变打靶载体及细胞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曹攀 蔡洁 +5 位作者 张晓银 熊喆 角德灵 赵恒 徐凯祥 赵红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目的]构建p53基因突变模型,为研究p53基因突变引发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提供细胞模型资源。[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p53^(V149F)突变位点的序列,在线设计合成单链向导sgRNA,构建CRISPR打靶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细胞,流式分... [目的]构建p53基因突变模型,为研究p53基因突变引发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提供细胞模型资源。[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p53^(V149F)突变位点的序列,在线设计合成单链向导sgRNA,构建CRISPR打靶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细胞,流式分选阳性细胞群,提取细胞基因组,Sanger测序分析Cas9核酸酶对靶位点的切割情况,构建同源修复模板,通过T7EN1试验进一步检测编辑效率;将重组载体和同源模板通过电转染方法共同转染至成纤维细胞中,通过单克隆挑取、PCR和Sanger测序鉴定挑取含目标突变的细胞株。[结果]成功构建靶向p53基因目标区域的CRISPR/Cas9打靶载体;获得5个含目标突变的克隆点,点突变率为10%,测序结果出现套峰,表明出现基因型多样化;1个细胞克隆的测序结果无杂峰,TA克隆鉴定结果表明:一个等位基因存在p53^(V149F)位点突变,另一个等位基因存在240 bp缺失。[结论]成功构建了含p53^(V149F)的细胞系,并对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为进一步构建两基因同时修饰模型奠定了基础,并为药物筛选提供可用的细胞模型资源,为创制模拟疾病发生的遗传模式和临床表现的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打靶载体 癌症 p53基因
下载PDF
肝癌与P53基因外显子8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赵红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与P53基因外显子8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了20例肝癌组织的石蜡标本,用于组织DNA的提取,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的外显子8,扩增后的所有PCR产物经DNA序列进行检测其是否有突变情况。结果20例肝癌的患者均扩增出了P5... 目的研究肝癌与P53基因外显子8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了20例肝癌组织的石蜡标本,用于组织DNA的提取,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的外显子8,扩增后的所有PCR产物经DNA序列进行检测其是否有突变情况。结果20例肝癌的患者均扩增出了P53基因外显子8基因的片段,经过Sanger的测序方法对DNA进行测序,通过DNA测序的结果分析,没有发现外显子8有突变。结论肝癌与P53基因外显子8突变无相关性或关联很小,P53基因外显子8的突变与肝癌的相关性仍需要更多的标本量进行研究以及对其他外显子进一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p53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DNA测序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陈丽萍 项保利 +3 位作者 王布 姬泽萱 郭志青 赵建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MSY转录抑制因子(EMSY)、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NSCLC患者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MSY转录抑制因子(EMSY)、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NSCLC患者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EMSY、PIDD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相关参数的关系及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NSCLC癌组织中EMSY、PIDD、BRCA1、ERCC1、RRM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t/P=30.176/<0.001,27.821/<0.001,25.075/<0.001,16.680/<0.001,25.610/<0.001)。NSCLC癌组织中EMSY、PIDD mRNA与BRCA1、ERCC1、RRM1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P=0.654/<0.001,0.712/<0.001,0.584/<0.001;0.724/<0.001,0.661/<0.001,0.563/<0.001)。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期NSCLC癌组织EMSY、PIDD mRNA表达分别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NSCLC癌组织(t/P=13.693/<0.001,13.380/<0.001,12.197/<0.001;10.289/<0.001,11.130/<0.001,9.405/<0.001)。EMSY、PIDD mRNA及两项联合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0.834、0.802、0.906,两项联合诊断的AUC大于单一指标(Z=4.751、5.257,P均<0.001)。结论EMSY、PIDD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及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NSCL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MSY 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 诊断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8
作者 祝金华 赵士梅 +3 位作者 马秀岩 郭闯 王媛 唐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35-839,843,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PD)调节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使用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 目的探讨虎杖苷(PD)调节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使用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确定最佳实验浓度。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虎杖苷低、中、高浓度组(PD-L组、PD-M组、PD-H组)、虎杖苷+Akt激活剂组(PD+SC79组),Transwell小室法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kt、MDM2、p53磷酸化水平,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评价虎杖苷对胆囊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 h,可显著抑制GBC-SD细胞的增殖活性,选择10、20、40 mmol/L的虎杖苷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PD-L组、PD-M组、PD-H组GBC-SD细胞的迁移数、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比例、P-Akt、P-MDM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PD-H组比较,PD+SC79组GBC-SD细胞的迁移数、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比例、P-Akt、P-MDM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P-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虎杖苷干预治疗后,小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可以通过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 胆囊癌细胞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下载PDF
p14^(ARF)、p53抑癌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笑雷 张启瑜 +3 位作者 余作黔 陈祥建 张培趁 曾其强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4 ARF、p5 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胰腺癌细胞株PC 3转染p14 ARF基因前后的生长状况 ,探讨它们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例正常胰腺组织、4 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 ARF蛋白、p5 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4 ARF、p5 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胰腺癌细胞株PC 3转染p14 ARF基因前后的生长状况 ,探讨它们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例正常胰腺组织、4 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 ARF蛋白、p5 3蛋白的表达。将外源性p14 ARFcDNA重组质粒pCI neo p14 ARF和空载体质粒pCI neo分别转染入胰腺癌PC 3细胞中 ,观察转染后胰腺癌PC 3细胞株的生长状况。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p14 ARF的表达率为 90 % ,胰腺癌组织中为 35 .7% ;正常胰腺组织中p5 3的表达率为 0 ,胰腺癌组织中为 4 5 .2 %。胰腺癌PC 3细胞的p14 ARF基因呈缺失变异。外源性野生型p14 ARF基因和空载体质粒pCI neo成功转染入PC 3细胞 ,转染p14 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第 1天生长抑制率为 2 2 % ,第 5天为 2 6 %。结论 :抑癌基因p14 ARF蛋白在胰腺癌中低表达 ,突变型p5 3蛋白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 ;转染p14 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生长受到抑制 ;抑癌基因p14 ARF、p5 3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细胞株 p14^ARF、p53基因
下载PDF
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浸润相关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0
作者 贾明昊 张石垒 +3 位作者 刘铁兵 角逸飞 刘现立 刘江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6-386,共11页
背景胰腺癌相关死亡达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可显著影响胰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抑癌基因p53突变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相关性尚无统一证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 背景胰腺癌相关死亡达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可显著影响胰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抑癌基因p53突变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相关性尚无统一证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三项侵袭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23-08-31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采用Meta分析评估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有14项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胰腺癌组织p53蛋白平均表达率为35.6%,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侵袭特征显著相关:胰腺癌p53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组相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发生的危险度比分别为:1.2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0-1.50]、1.23[95%CI:1.03-1.47]和1.22[95%CI:1.00-1.48].亚组分析显示,研究人群、样本量、和发表时间可影响总Meta分析结果.敏感性分析可改变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研究的总效应量,但不改变淋巴结转移的效应量.发表偏倚分析显示神经浸润研究存在发表偏倚,而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p53蛋白表达是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检测癌组织p53蛋白表达可为评估胰腺癌侵袭特征提供分子病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抑癌基因p53 淋巴结转移 脉管浸润 神经浸润 META分析
下载PDF
P53、P16及Ki-67与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
11
作者 党叶川 李聪丽 王瑞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12-816,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抑制蛋白基因P53(P53)、抑制蛋白基因P16(P16)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与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80例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研究抑制蛋白基因P53(P53)、抑制蛋白基因P16(P16)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与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80例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ESD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镜下未见肿瘤组织或不典型增生组织)P53、P16、Ki-67蛋白表达。ESD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有无术后复发食管癌,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0)与无复发组(n=60)。比较两组癌组织P53、P16、Ki-67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53、P16、Ki-67蛋白表达与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P53、Ki-67蛋白表达升高,P16蛋白表达降低(t=9.276、13.987、10.595,均P<0.05);复发组的癌组织P53、Ki-67蛋白表达均高于无复发组,P16蛋白表达低于无复发组(t=5.086、4.648、5.13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OR=1.870)、肿瘤浸润侵犯黏膜下层(OR=1.808)、有淋巴结转移(OR=2.089)、P53蛋白高表达(OR=2.046)、P16蛋白低表达(OR=1.988)及Ki-67蛋白高表达(OR=1.761)均是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53、P16、Ki-67蛋白表达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828、0.834、0.942,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P53、P16及Ki-67蛋白与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情况相关,可以作为辅助预测的相关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抑制蛋白基因p53 抑制蛋白基因p16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下载PDF
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12
作者 谭凤梅 曹彩霞 +4 位作者 宋小萍 王雪霁 肖红燕 李燕 刘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53基因编码蛋白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柱状上皮病变(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组织中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Bcl-3、cyclin D1、P53、Ki-67蛋白在UDH中均少量表达;在CCL、ADH和DCIS中均明显表达,且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在CCL、ADH和DCIS中着色强阳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3、cyclin D1、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因子3 细胞周期蛋白D1 p53基因编码蛋白 增殖细胞核蛋白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IVIM-DWI和IDEAL-IQ技术预测子宫内膜癌p53基因突变
13
作者 周凤梅 任继鹏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段金辉 刘旺毅 李学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p53野生型EC患者的IVIM-DWI和IDEAL-IQ成像资料。比较两组间ADC_(slow)、ADC_(fast)、f、FF和R_(2)^(*)值的差异。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参数联合模型和比较AUC的差异。结果:p53基因突变组的ADC_(slow)和f值均显著小于野生组[(0.66±0.26) vs.(1.11±0.45),P<0.001;1.78 (1.49,2.15) vs. 2.29 (1.51,3.35),P=0.048],R_(2)^(*)值显著大于野生组[(23.98±12.46) vs.(15.10±3.69),P=0.001];两组间ADC_(fast)和F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0.184)。ADC_(slow)、f和R_(2)^(*)值预测突变型EC的AUC分别为0.817、0.675和0.718;三者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84,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94.44%。DeLong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与单项参数(ADC_(slow)、f、R_(2)^(*))比较,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9,P=0.008;Z=3.876,P<0.001;Z=3.318,P=0.001)。结论:IVIM-DWI和IDEAL-IQ成像的定量参数可用于评估EC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情况,且两种技术多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技术 p53基因突变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毕威娜 蒲燕 苗云凤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SNHG14)、微小核糖核酸-124-3p(miR-124-3p)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RDS患者100例作为ARDS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SNHG14)、微小核糖核酸-124-3p(miR-124-3p)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RDS患者100例作为ARDS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相对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的关系。ARDS患者入院后28 d,根据生存状态评估预后,记录死亡和存活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绘制两者单独及联合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ARDS组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8±0.45、、0.43±0.08,对照组分别为1.13±0.15,1.03±0.20,两组比较P均<0.05。ARDS患者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0.789,P<0.05)。100例ARDS患者28 d内死亡39例、存活61例,死亡的ARDS患者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7±0.42、0.91±0.17,存活的ARDS患者分别为2.60±0.37、1.11±0.17,两者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SNHG14表达升高、miR-124-3p表达降低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lncRNA SNHG14、miR-124-3p单独及联合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90、0.785、0.881(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87.18%、61.54%、92.31%,特异度分别为59.02%、80.33%、72.13%。结论ARDS患者血清lncRNA SNHG14表达升高、miR-124-3p表达降低,两者均与患者预后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 微小核糖核酸-124-3p 预后
下载PDF
基于HNRNPA2B1及其调控miRNAs构建肺腺癌TP53突变人群的预后模型
15
作者 彭宝相 王云 徐从娥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多组学数据构建肺腺癌TP53突变人群的预后模型,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与肺腺癌TP53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搜集TCGA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突变数据,分析T...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多组学数据构建肺腺癌TP53突变人群的预后模型,探讨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与肺腺癌TP53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搜集TCGA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突变数据,分析TP53突变对肺腺癌病人HNRNPA2B1表达及预后的影响;将病人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7∶3),筛选潜在的受HNRNPA2B1调控的miRNAs构建模型、绘制ROC曲线,并通过列线图可视化。结果HNRNPA2B1在TP53突变肺腺癌中显著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病人预后不良(P=0.031)。筛选出9个受HNRNPA2B1调控且与预后相关的miRNAs构建预后模型,结果表明列线图对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χ^(2)=9.443,P=0.306)。结论HNRNPA2B1与肺腺癌TP53突变存在正相关,基于HNRNPA2B1调控的miRNAs可建立预测TP53突变肺腺癌病人预后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基因 p53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B组 微RNAS 预后模型
下载PDF
BRAF、TP53、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疗效预测价值
16
作者 苏镇军 赵艳春 +2 位作者 李娟 国方娜 温丽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8-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P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配对盒基因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甲...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P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配对盒基因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P53、BRAF、Pax8-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预测^(131)I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的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包膜浸润与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有关(P<0.05)。采用放射性^(131)I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失败患者组织TP53、BRAF、Pax8-PPARγ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清甲成功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53、BRAF、Pax8-PPARγmRNA联合预测甲状腺癌患者清甲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决策曲线显示,三者联合预测甲状腺癌清甲失败发生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一预测(P<0.05)。结论TP53、BRAF、Pax8-PPARγ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131)I治疗效果,为临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及时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配对盒基因8-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肿瘤蛋白p53 ^(131)I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TTF-1、p53、p63表达变化及其对术后生存的影响
17
作者 罗珂 丁莉 刘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53和p63表达变化及其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56例,均行肝内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TF-1、p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53和p63表达变化及其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56例,均行肝内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TF-1、p53和p63表达。结果HCC患者癌组织TTF-1表达阳性率为33.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3.2%(P<0.05),而p53和p6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8%和64.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7.1%和32.1%(P<0.05);34例Ⅰ~Ⅱ期和19例高分化肿瘤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率分别为47.1%和63.1%,显著高于22例Ⅲ~Ⅳ期和37例中/低分化者的13.6%和18.9%(P<0.05);Ⅲ~Ⅳ期肿瘤、38例有淋巴结转移、21例低分化肿瘤和22例有门静脉癌栓的HCC患者癌组织p53阳性率分别为95.4%、89.5%、100.0%和95.4%,显著高于Ⅰ~Ⅱ期肿瘤、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和无门静脉癌栓者(分别为64.7%、50.0%、59.5%和64.7%,P<0.05);Ⅲ~Ⅳ期肿瘤、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肿瘤组织p63阳性率分别为86.4%、73.7%和85.7%,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中/高分化者的50.0%、44.4%和48.7%(P<0.05);19例TTF-1阳性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84.2%和73.3%,显著高于37例阴性者的51.4%和35.1%(P<0.05);43例p53阳性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9.3%,显著低于13例阴性者的92.3%和76.9%(P<0.05);36例p63阳性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47.2%和33.3%,显著低于20例阴性者的90.0%和75.0%(P<0.05)。结论HCC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表达率较低,而p53和p63阳性表达率较高,而它们都可能在HCC发病过程中起作用,并影响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p53基因 p63基因 生存
下载PDF
GLTSCR2对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和p53通路的影响
18
作者 干红美 罗英 张岩青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肿瘤抑制因子候选区基因2(GLTSCR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卵巢癌组织中GLTSCR2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卵巢癌细胞(CAOV3、A2780、OVCAR3和SKOV3)中GLTSCR2的表达。分别转...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肿瘤抑制因子候选区基因2(GLTSCR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GEPIA数据库分析卵巢癌组织中GLTSCR2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卵巢癌细胞(CAOV3、A2780、OVCAR3和SKOV3)中GLTSCR2的表达。分别转染pcDNA3.1(空质粒)和pcDNA3.1-GLTSCR(过表达质粒)至SKOV3细胞和OVCAR3细胞,分为SKOV3-NC组、SKOV3-GLTSCR2组(SKOV3细胞中过表达GLTSCR2)和OVCAR3-NC组、OVCAR3-GLTSCR2组(OVCAR3细胞中过表达GLTSCR2)。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53、p-p53-Ser15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GLTSCR2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上调GLTSCR2表达后SKOV3-GLTSCR2组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SKOV3-NC组;OVCAR3-GLTSCR2组OVCAR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OVCAR3-NC组。另外,SKOV3-GLTSCR2组p53、p-p53-Ser15和PTEN的蛋白水平高于SKOV3-NC组;OVCAR3-GLTSCR2组p53、p-p53-Ser15和PTEN的蛋白水平高于OVCAR3-NC组。结论GLTSCR2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增强p53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卵巢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迁移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神经胶质瘤肿瘤抑制因子候选区基因2 迁移 侵袭 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E-cadherin、BRCA1及P53的表达变化研究
19
作者 陈冬莲 李红红 叶倩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为C组。检测及比较三组的组织E-cadherin、BRCA1、P53表达情况,并比较A组中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FIGO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E-cadherin及BRCA1阳性率显著均低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均低于C组(P<0.05);A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中低级别浆液性癌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高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低级别浆液性癌者P53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年龄及FIGO分期者的组织E-cadherin、BRCA1及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E-cadherin及BRCA1呈低表达,而P53呈高表达,且不同临床病理情况者存在差异,因此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早期筛查检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肿瘤 E-钙黏蛋白 乳腺癌易感基因1 p53 临床病理
下载PDF
Hp、RASAL2、CDH1及TP53对胃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马越 陈伟 +2 位作者 刘宝英 付丹丹 周彤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RASAL2)、钙黏蛋白1(CDH1)及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对胃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52例,根据1:1选例原则另选取同期胃癌前病变52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RASAL2)、钙黏蛋白1(CDH1)及肿瘤抑制基因P53(TP53)对胃癌前病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52例,根据1:1选例原则另选取同期胃癌前病变52例、胃炎52例,分别纳入胃癌组、癌前组、胃炎组。比较3组及不同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Hp、RASAL2、CDH1、TP53阳性表达率,比较胃癌组Hp阳性、阴性患者RASAL2、CDH1、TP53阳性表达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阳性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部分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组Hp、CDH1、TP53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癌前组>胃炎组,RASAL2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癌前组<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胃癌组Hp阳性患者CDH1、TP53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患者,RASAL2阳性表达率低于Hp阴性患者(P<0.05,P<0.01);早期胃癌患者Hp、RASAL2、CDH1、TP53阳性表达率在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p、CDH1、TP53阳性表达与早期胃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ASAL2阳性表达与之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RASAL2、CDH1、TP53联合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0.846,0.945),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AUC为0.894(95%CI:0.819,0.946)。结论Hp、CDH1、TP53在早期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RASAL2阳性表达率较低,联合检测对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胃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胃炎 幽门螺杆菌 RAS蛋白激活样因子2 钙黏蛋白1 肿瘤抑制基因p53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