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举伦 蔡学敏 +5 位作者 普苹 邹红 李涛 王力 蔡琳 张亚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指标。方法 :用PCR -SSCP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 31例不典型增生、 30例乳腺癌中p5 3基因第 6外显子突变 ,用DNA直接测序技术确定突变的碱基及其所在的密码子。...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指标。方法 :用PCR -SSCP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 31例不典型增生、 30例乳腺癌中p5 3基因第 6外显子突变 ,用DNA直接测序技术确定突变的碱基及其所在的密码子。结果 :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中p5 3基因第 6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 0、6 5 % (2 / 31)、 13 3% (4/ 30 )。 6个点突变均为碱基替换 ,其中 4个发生于第 192密码子 (CAG→TAG) ,2个发生于第2 13密码子 (CGA→TGA) ,两者均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结论 :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中存在p5 3基因第 6外显子突变 ,该突变可能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发展到乳腺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p53基因第6外显子 突变 诊断
下载PDF
宫颈癌P53基因第6,7外显子突变的检测
2
作者 徐冰 罗兵 +1 位作者 王言奎 戴淑真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59-260,共2页
1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 P5 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 P)技术 ,检测 34例宫颈癌第 6 ,7外显子的突变。 3结果 检出突变 6例 ,突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有关 ... 1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 P5 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 P)技术 ,检测 34例宫颈癌第 6 ,7外显子的突变。 3结果 检出突变 6例 ,突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有关 ,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 4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外显子 p53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用芯片电泳快速检测人p53基因外显子8上的突变点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沁馨 李正平 +1 位作者 周国华 倪坤仪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 :建立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检测基因突变。方法 :利用修饰引物进行特异性单碱基延伸 ,采用Cy5荧光染色标记的ddNTP ,并通过芯片电泳来检测。结果 :实测了合成人p5 3基因外显子 8上突变点的 3种可能形态 (野生型 ,突变型和杂合型 ) ,... 目的 :建立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检测基因突变。方法 :利用修饰引物进行特异性单碱基延伸 ,采用Cy5荧光染色标记的ddNTP ,并通过芯片电泳来检测。结果 :实测了合成人p5 3基因外显子 8上突变点的 3种可能形态 (野生型 ,突变型和杂合型 ) ,并测定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突变率的混合样本 ,最低至 5 %突变率。所有样本分别于芯片电泳中在 10 0s之内被检测出来。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 ,可用于快速检测已知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引物 单碱基延伸 Cy5-ddNTp 芯片电泳 p53基因外显子8
下载PDF
p53与CD44V6基因表达与肾癌转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耿艳华 陈丽荣 +1 位作者 林敏 王存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 p5 3与 CD44 V6基因的表达与肾癌转移相关性。方法 采用 L SAB法对 35例肾癌 (16例转移 ) p5 3与 CD44 V 6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结合 CK- H,CK- L ,Vimentin的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p5 3在肾细胞... 目的 探讨 p5 3与 CD44 V6基因的表达与肾癌转移相关性。方法 采用 L SAB法对 35例肾癌 (16例转移 ) p5 3与 CD44 V 6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结合 CK- H,CK- L ,Vimentin的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p5 3在肾细胞癌转移组表达率 (6 0 .0 % )与无转移组中的表达率 (3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其表达率随肾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呈增高趋势 , 级 (44 .4% )与 ~ 级 (10 0 % ) , 期 (2 0 .0 % )与 、 ~ 期 (5 0 .0 % ,6 2 .5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P<0 .0 5 ) ,CD44 V6基因的表达与肾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CK- L的表达情况与 p5 3类似。结论  p5 3、CD44 V6基因、CK- L等的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分化、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肾细胞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病理学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p53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癌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波 张艳 +4 位作者 徐德忠 王安辉 张磊 孙长生 李良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2478-2480,共3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5外显子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DNA序列分析技术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西安和林州食管癌p53基因第5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西安和林州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14.3%(6/42)和18.6%(8/43),两地...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5外显子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DNA序列分析技术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西安和林州食管癌p53基因第5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西安和林州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14.3%(6/42)和18.6%(8/43),两地突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西安不经常食用新鲜蔬菜者突变率(37.5%)显著高于经常食用新鲜蔬菜者(8.8%,P<0.05),P=6.20(0.97-39.7).林州食用酸菜者突变率(38.5%)显著高于不食用酸菜者(17.1%,P<0.05),P=5.63(1.10-28.84).其余因素与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西安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可减少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发生,在林州经常食用酸菜可增加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53基因 第5外显子突变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宫颈癌及HPV-16、18E6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敏敏 郄明蓉 +2 位作者 曹泽毅 杨开选 孙芝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E6表达之间的关系,以了解p58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一项高危因子。方法以PCR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高分化13例、中分化24例...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E6表达之间的关系,以了解p58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一项高危因子。方法以PCR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高分化13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44例;Ⅰb期24例、Ⅱa期15例、Ⅱb期37例、Ⅲa期5例)、18例宫颈腺癌、8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30例、CINⅢ58例)及6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及HPV16、18E6的表达。结果p53Arg纯合子、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在宫颈鳞癌、腺癌和CIN(Ⅱ~Ⅲ)中分别占58.02%、30.86%、11.12%;55.55%、27.78%、16.67%I59.09%、21.59%、19.32%。各组中p53Arg纯合子明显高于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0.01)。正常宫颈组织中p53Arg纯合子、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分别为23.33%、40.OO%、36.67%,三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鳞癌及腺癌)、CIN(Ⅰ~Ⅱ)组中p53Arg纯合子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中p53Arg纯合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HPVl6、18E6(+)亚组中p53Arg纯合子显著高于HPV16、18E6(-)亚组及HPVl6、18E6(+)正常对照组亚组(P〈0.05,P〈0.01)。各组中p53Arg纯合子均高于p53Pro纯合子(P〈0.05);p53Arg纯合子及等位基因均未随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而变化,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亦无关系。结论p53Arg纯合子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一项高危因子,与高危型HPVE6同时检测可提示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p53Arg纯合子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53基因 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 HpV16 18E6 癌蛋白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举伦 蔡学敏 +5 位作者 普苹 邹红 李涛 王力 蔡琳 张亚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70-172,T046,共4页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指标。方法 用PCR SSCP法检测 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14例原位癌和 16例浸润癌中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突变 ,并用DNA直接测序技术确定突变的碱基及... 目的 探讨p5 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指标。方法 用PCR SSCP法检测 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14例原位癌和 16例浸润癌中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突变 ,并用DNA直接测序技术确定突变的碱基及其所在的密码子。结果 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中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 0 %、6 .5 % (2 /31)、2 1.4% (3/14)、18.8% (3/16 )。 8例突变中 ,3例发生于 2 5 1密码子 ,4例发生于 2 48密码子 ,1例发生于 2 36密码子。表现为碱基替换 (5例 )、缺失 (2例 )、插入 (1例 )共三种突变方式。并在 1例原位癌中首次发现了 2 5 1密码子的同义突变 (ATC→ATT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结论 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中存在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突变 ,该突变可能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发展到乳腺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p53基因 第7外显子突变 检测
下载PDF
HPV16 E6蛋白阳性和阴性乳癌组织中p53基因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千新来 孟勇 +10 位作者 常海敏 贺国洋 张洁 李新强 赵杰 朱慧芳 韩芳毅 杨慧林 王霞 冶亚平 原志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蛋白阳性(E6+)和阴性(E6-)乳癌组织中p53基因的状态和表达。方法:以经PCR筛选证实HPV16 DNA阳性的56例乳癌组织(Western blotting证实38例HPV16 E6+,18例E6-)为研究对象,PCR法扩增p53基因保守核心区...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蛋白阳性(E6+)和阴性(E6-)乳癌组织中p53基因的状态和表达。方法:以经PCR筛选证实HPV16 DNA阳性的56例乳癌组织(Western blotting证实38例HPV16 E6+,18例E6-)为研究对象,PCR法扩增p53基因保守核心区DNA序列,测序后与Genbank公布的野生型p53(wtp53)基因序列比对;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p53 mRNA和P53蛋白。结果:HPV16 E6+和HPV16 E6-乳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5.8%(6/38)和72.2%(13/18),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2,P<0.001);p5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第5、6、7和8外显子;第248和273位密码子突变频率较高;除1例无义突变和1例同义突变外,其余均为错义突变。98.2%(55/56)可检测出p53 mRNA。HPV16E6+/wtp53乳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9.4%(3/32),低于HPV16 E6+/mtp53和E6-/wtp53乳癌组织中的5/6和4/5(P<0.01)。结论:HPV16 E6+乳癌组织中基因突变不是p53灭活的主要机制,而E6-乳癌组织中p53灭活的主要方式是基因突变;HPV16 E6可通过降解wtP53蛋白而在乳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 早期基因6 p53基因 基因突变 乳癌
下载PDF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53基因突变的外显子分布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谦明 李秉琦 +1 位作者 杨光华 傅继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6-248,共3页
采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方法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53基因5~8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其在这4个外显子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口腔粘膜癌前损害组织中,主要以5、7号外显子异常为主,... 采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方法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53基因5~8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及其在这4个外显子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口腔粘膜癌前损害组织中,主要以5、7号外显子异常为主,而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鳞状细胞癌组则分别由6、7号外显子占多数。是否意味着7号外显子异常的口腔粘膜癌前损害更易恶变,7号外显子异常的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鳞状细胞癌 p53基因 突变 外显子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p53基因5-7外显子突变及蛋白阳性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麻玲玲 李贵容 +1 位作者 辛晓燕 杨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卵巢恶性肿瘤p53基因第5,6,7外显子突变与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及10例良性肿瘤石蜡切片进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其中23例卵巢恶性肿瘤的新鲜... 目的:比较研究卵巢恶性肿瘤p53基因第5,6,7外显子突变与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及10例良性肿瘤石蜡切片进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其中23例卵巢恶性肿瘤的新鲜标本进行了p53基因第5,6,7外显子PCR-SSCP检测.结果:50例卵巢恶性肿瘤中12例P53蛋白阳性表达24%(12/50).上皮癌29%(9/28)生殖细胞肿瘤10%(1/10)间质细胞瘤25%(2/8),转移瘤25%(1/4)在23例标本PCR-SSCP检测中突变率为35%(8/23)第5,6.7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9%(2/23),9%(2/23).17%(4/23).两者均阳性者为2例.即PCR-SSCP检测和蛋白表达均阳性第6.7外显子各1例.结论:①卵巢恶性肿瘤存在p53基因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但突变与蛋白阳性表达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53基因 外显子 过度表达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大肠癌EGFR,c-erbB-2,CD44v6及p53基因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忆山 余莉 胡文庆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大肠癌中 EGFR、c- erb B- 2、CD44v6和 p5 3基因蛋白联合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及在各临床阶段的表达差异。方法 对 6 3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 ,分别采用 EGFR、c- erb B- 2、CD44v6和 p5 3四种单克隆... 目的 探讨在大肠癌中 EGFR、c- erb B- 2、CD44v6和 p5 3基因蛋白联合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及在各临床阶段的表达差异。方法 对 6 3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 ,分别采用 EGFR、c- erb B- 2、CD44v6和 p5 3四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SABC法 )。染色结果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 (Dukes)进行比较。结果 EGFR、c- erb B- 2、CD44v6和p5 3联合阳性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 ;而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 ,阳性表达的基因数目逐渐增多 ,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趋势。结论 联合检测 EGFR、c- erb B-2、CD44v6和 p5 3对准确判断大肠癌浸润转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EGFR C-ERBB-2 CD44V6 p53 基因表达 病理分析
下载PDF
敌百虫对小鼠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红 韦雄 +2 位作者 付帮 彭松 张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0,共3页
为了探讨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对小鼠P53基因高发突变区第5~8外显子有无致突变性,试验分别配制浓度为80,120,160 mg/L的敌百虫溶液,对昆明系小鼠进行口服染毒30 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染毒小鼠... 为了探讨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对小鼠P53基因高发突变区第5~8外显子有无致突变性,试验分别配制浓度为80,120,160 mg/L的敌百虫溶液,对昆明系小鼠进行口服染毒30 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染毒小鼠血液和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共39个被检测样本P53基因第5~8外显子区域均未发生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百虫 p53基因 第5~8外显子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突变
下载PDF
卵巢癌中p53基因突变和粘附分子CD44V6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宜 侍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研究p5 3基因突变、CD44V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RT PCR方法及特异探针D3 对卵巢癌细胞进行DNA印迹杂交 ,对杂交条带进行X线摄片曝光 ,并对X线摄片上的杂交条带进行灰度扫描 ,定性、定量分析CD44V6... 目的 :研究p5 3基因突变、CD44V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RT PCR方法及特异探针D3 对卵巢癌细胞进行DNA印迹杂交 ,对杂交条带进行X线摄片曝光 ,并对X线摄片上的杂交条带进行灰度扫描 ,定性、定量分析CD44V6的表达 ;银染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p5 3基因突变。结果 :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卵巢癌未转移者和转移者CD44V6阳性率依次为 0 ,10 % ,75 % ,88% ,而p5 3基因突变率为 0 ,5 % ,40 % ,6 0 %二者都呈逐渐上升趋势 ,CD44V6灰度扫描表明卵巢癌转移组CD44V6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 ,其中 ,肿瘤未转移者 (3 82 0 .14± 2 89.43)和转移者 (10 132 .92± 15 2 1.2 0 )相比较 ,表达量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 CD44V6与p5 3基因突变相比较而言 ,CD44V6阳性率明显高于p5 3基因突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D44V6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47^(phox)基因第6外显子多态性与长沙市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晓松 杨期东 +4 位作者 刘运海 谭李红 杨松林 汤清平 王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p47phox基因第6外显子A566G(Asn166Asp)多态性与湖南省长沙市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省长沙市汉族人群110例脑出血患者、10个脑出血家系成员110例和100名健康对照者的p47p... 目的探讨p47phox基因第6外显子A566G(Asn166Asp)多态性与湖南省长沙市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省长沙市汉族人群110例脑出血患者、10个脑出血家系成员110例和100名健康对照者的p47phox基因第6外显子A566G多态性,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及脑出血家系组A566G(Asn166Asp)多态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家系组中患病组和未患病组及脑出血组的A566G多态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中各基因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省长沙市汉族人群p47phox基因A566G多态性可能与脑出血的易患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p47phox 第6外显子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Bcl-6、P53蛋白、c-myc基因易位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Bcl-6、P53、c-myc基因的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39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P53、c-myc基因检测。观察Bcl-6、P53、c-myc基因与DLBCL恶性程度、化疗疗效及无... 目的:探讨Bcl-6、P53、c-myc基因的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39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P53、c-myc基因检测。观察Bcl-6、P53、c-myc基因与DLBCL恶性程度、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PFS)的关系。结果:39例DLBCL中,P53丢失15例,占38%;Bcl-6基因扩增30例,占77%;c-myc基因重排15例,占38%。全组乳酸脱氢酶(LDH)异常15例。β2-MG异常6例。血沉异常12例。分期:Ⅰ期13例,Ⅱ期6例,Ⅲ或IV期20例。Bcl-6、P53、c-myc基因正常组的中位PFS较异常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Bcl-6、P53、c-myc基因易位与DLBCL的恶性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DLBCL的预后因素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6 p53蛋白 C-MYC基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肿瘤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第8外显子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经瑞 郭美君 +1 位作者 乔惠珍 吕有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 :探索抑癌基因P5 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生物学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 3在 7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并应用显微切割获取DN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目的 :探索抑癌基因P5 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生物学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 3在 7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并应用显微切割获取DN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检测P5 3第 8外显子 (exon8)突变的情况。结果 :卵巢癌中P5 3蛋白阳性率为 5 1 6 % ,正常及交界性肿瘤中均为阴性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 (Ⅲ/Ⅳ期 )较早期 (Ⅰ/Ⅱ期 )显著为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P5 3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P5 3蛋白表达异常在卵巢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有重要作用。卵巢癌中exon8可能不是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 p53基因 第8外显子突变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
17
作者 贺岩 张磊 +2 位作者 张朋旗 钟志玖 金晓明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促进基因CD44v6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45例浸润性胃癌组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采用sABC方法进行CD44v6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CD44v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3.3%(24...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促进基因CD44v6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45例浸润性胃癌组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采用sABC方法进行CD44v6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CD44v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3.3%(24/45).其中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的表达率高(16/24,66 7%).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6%(34/45),而在组织学的分型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p53是最先参与肿癌侵袭和转移的抑癌基因.CD44v6具有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中表达率不同的特点,结果表示CD4v6的表达率可判断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CD44V6 p53 胃癌 肿瘤侵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组织学类型
下载PDF
p53抑癌基因第七外显子突变在涎腺多形性涎瘤分化中的PCR-SSCP对比分析
18
作者 刘春丽 隋兴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分析、探讨p5 3第七外显子突变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两组各 8例肿瘤组织进行PCR -SSCP。结果 :两组阳性率分别为 1 2 .5 %和 5 0 %。结论 :p5 3第 7外显子突变率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 (χ2检验 ,P >0 .0 5 )... 目的 :分析、探讨p5 3第七外显子突变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两组各 8例肿瘤组织进行PCR -SSCP。结果 :两组阳性率分别为 1 2 .5 %和 5 0 %。结论 :p5 3第 7外显子突变率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 (χ2检验 ,P >0 .0 5 ) ,p5 3抑癌基因第七外显子突变与多形性腺瘤的分化程度可能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涎瘤 p53基因 第七外显子 基因突变 肿瘤分化 多聚酶链式反应-单链多肽构象
下载PDF
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p53基因外显子4~8的突变分析
19
作者 李利亚 唐劲天 +1 位作者 姜红光 李佩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38-342,共5页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 p5 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 ,尤其是p5 3外显子 4的变异。 方法 :采用PCR 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对 2 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进行了 p5 3基因外显子 4~ 8的突变分析。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 p5 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 ,尤其是p5 3外显子 4的变异。 方法 :采用PCR 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对 2 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进行了 p5 3基因外显子 4~ 8的突变分析。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被检测的 15例标本中 ,分别有 4 0 .0 % (6 / 15 )和 4 6 .7% (7/ 15 )发生了突变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食管癌组织标本中有 5 0 % (9/ 18)的突变发生在外显子 4。另外 ,有 4例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同时检测出p5 3基因突变。年龄、性别、术前治疗 (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 )、肿瘤的部位等对癌组织的突变率并不产生影响。结论 :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 ,p5 3基因的突变几率差异无显著性。年龄、性别、术前治疗及肿瘤的部位等与癌组织 p5 3突变率无明显相关关系。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p5 3外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人食管癌 癌旁组织 p53基因外显子
下载PDF
EBV与癌基因P53、P21、P16在食道癌中表达与意义
20
作者 陈昊 董玲 +3 位作者 杨聪颖 白玲 张昶 蒋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41-242,F004,共3页
目的 探讨EBV感染与癌基因P5 3、P2 1、P16在食道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对 6 0例食道癌病例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的表达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P2 1、P16的表达。结果 EBV阳性表达率为 72 % ,P5 3阳性表达率为 83% ,P2 1阳性表... 目的 探讨EBV感染与癌基因P5 3、P2 1、P16在食道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对 6 0例食道癌病例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的表达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P2 1、P16的表达。结果 EBV阳性表达率为 72 % ,P5 3阳性表达率为 83% ,P2 1阳性表达率为 6 5 % ,P16阳性表达率为 30 %。在EBV阳性病例中P5 3、P2 1、P16的阳性病例分别为 2 7、2 8、5例。结论 EBV感染对食道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P2 1、P16的表达与EBV感染有关 ;P5 3、P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基因 p53 食道癌 p21 pl6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