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bax p53c-myc在肾盂和输尿管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延炜 修有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CAS 2003年第4期223-226,共4页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个基因有关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l- 2 / bax、p5 3和 c- m yc基因与多种肿瘤的产生和发展有关。许多研究表明在肾盂、输尿管肿瘤中检测这些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肾盂肿瘤 细胞凋亡 bcl—2/bax p53c—myc 诊断 肿瘤分期 预后
下载PDF
肝癌长期生存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53、c-myc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燕 王能进 +2 位作者 陆培新 张瑞菊 施艳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长期生存患者临床病理及P53、c-myc癌基因表达的特点和意义。方法:以启东肝癌高发区34例肝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病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42例肝癌术后5年内死亡的病例(B组)为对照,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长期生存患者临床病理及P53、c-myc癌基因表达的特点和意义。方法:以启东肝癌高发区34例肝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病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42例肝癌术后5年内死亡的病例(B组)为对照,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及癌旁P53和c-myc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P53、c-my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58%(43/76)和60.53%(46/76),A组中分别为47.06%(16/34)和50.00%(17/34),B组中分别为64.29%(27/42)和69.05%(29/42),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癌旁组织中P53、c-my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11%(32/76)和57.89%(44/76),A组中分别为26.47%(9/34)和41.18%(14/34),与B组中54.76%(23/42)、71.43%(30/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85.29%(29/34)的病人有完整包膜,显著多于B组的21.43%(9/42);5.88%(2/34)有门脉栓塞,38.24%(13/34)伴有肝硬化,显著低于B组(69.05%,78.57%)。结论:癌周组织中P53、c-myc表达与术后生存呈负相关;肝癌包膜完整、无门脉栓塞、无肝硬化的单结节病人,预后好,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基因 p53/分析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分析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幸存患者
下载PDF
原代培养过程中壳聚糖衍生物对CTCF/YB-1/C-myc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Mohammad Syaiful Bahari Abdull Rasad Ahmad Sukari Halim +3 位作者 Kamaruddin Hashim Ahmad Hazri Abdul Rashid Lim Chin Keong Shaharum Shamsuddin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37-2139,共3页
成功建立了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利用热休克蛋白(HSP47)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标记物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培养中均出现了不同... 成功建立了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利用热休克蛋白(HSP47)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标记物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培养中均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蛋白表达。多功能转录因子蛋白(CTCF)在壳聚糖衍生物处理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出现表达上调;在聚糖衍生物处理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数量无变化。YB-1结合蛋白在经壳聚糖处理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人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几乎无异,但在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细胞中表达不同。C-MYC和P53蛋白在壳聚糖衍生物处理的增生性瘢痕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但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无论是否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这两种蛋白都没有表达。上述4种蛋白在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可能在控制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蛋白因子的表达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F多功能转录因子 YB-1结合蛋白 c—mycp53蛋白 热休克蛋白HSp47 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 增生性瘢痕细胞 壳聚糖衍生物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对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之影响
4
作者 董明刚 高建武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究动脉粥样硬化对SM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凋亡的分子机制及晚期AS斑块破裂之原因。方法:采用高维生素D3+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AS的模型;运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定基因组DNA的断裂情况;使用Northern B... 目的:究动脉粥样硬化对SM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凋亡的分子机制及晚期AS斑块破裂之原因。方法:采用高维生素D3+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AS的模型;运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定基因组DNA的断裂情况;使用Northern Blot检测P53、c-myc及bcl-2基因的表达活性。结果:a.AS斑块中SMC的DNA片断在电泳中呈特征性梯状分布;b.AS斑块中P53及C-myc基因转录明显增强;c.AS斑块中SMC的bcl-2mRNA含量显著下降。提示1.AS斑块中存在凋亡的SMC,P53及C-myc表达的增强和bcl-2的表达下调介导了这一过程;2.SMC的凋亡可能是晚期AS斑块玻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凋亡 p53 c-my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