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浮标观测的春季青岛近岸海水pCO_(2)变化及海-气CO_(2)通量研究
1
作者 周学杭 张洪海 +1 位作者 马昕 陈朝晖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利用海-气界面浮标观测得到的高频数据,分析了春季青岛近岸海域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并对海-气CO_(2)通量进行了估算。观测期间该海域由大气的碳汇转变为碳源,主要是由海表pCO_(2)的不断增长所致。对海表pCO_... 利用海-气界面浮标观测得到的高频数据,分析了春季青岛近岸海域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并对海-气CO_(2)通量进行了估算。观测期间该海域由大气的碳汇转变为碳源,主要是由海表pCO_(2)的不断增长所致。对海表pCO_(2)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升高是pCO_(2)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生物过程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海表pCO_(2)呈现出日变化特征,温度和生物因素对海表pCO_(2)日变化的作用均与太阳辐射相关,但两者的作用相反。此外,分析发现浮标的不同采样频率会对海-气CO_(2)通量估算产生影响,缩短采样间隔能有效降低海-气CO_(2)通量估算的偏差,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压 海-气CO_(2)通量 浮标观测 青岛近岸海域
下载PDF
pH和pCO_(2)对抗体五聚甘露糖修饰水平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孝欢 孙瑞强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78-85,共8页
研究通过完全析因实验设计方法(cfDoE),研究了胞外pH(pHe)与pCO_(2)对单克隆抗体(mAbs)五聚甘露糖(Man5)水平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依据,结合因子效应图来看,从培养第8d至结束,pCO_(2)均对Man5比例有显著负影响,而pHe从培养第... 研究通过完全析因实验设计方法(cfDoE),研究了胞外pH(pHe)与pCO_(2)对单克隆抗体(mAbs)五聚甘露糖(Man5)水平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依据,结合因子效应图来看,从培养第8d至结束,pCO_(2)均对Man5比例有显著负影响,而pHe从培养第10d才开始有显著正影响,且影响效果不如pCO_(2)。与此同时,胞内pH(pHi)、细胞周期和关键糖苷酶转录水平检测结果表明,pCO_(2)越高,pHi越低;pCO_(2)与收获时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正相关;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Ⅰ(GnTⅠ)、α-甘露糖苷酶Ⅱ(α-ManⅡ)和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Ⅱ(GnTⅡ)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由此提示,在高pCO_(2)条件下降低Man5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适当的细胞质环境酸化,提高了高尔基体中糖基化酶活性,从而促进了糖基的成熟化修饰;另一方面是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糖基化修饰通量增加,糖基化修饰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 pH和pco_(2) 五聚甘露糖 完全析因实验设计
下载PDF
基于ST-ConvLSTM的南海海表面CO_(2)分压的空间和时间序列预测
3
作者 高宇 李爽 +1 位作者 郝鹏 宋金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3-1585,共13页
海表面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未来变化趋势,对统计评估全球碳收支以及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酸化现象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海面pCO_(2)预测方法大部分基于有限的实测数据,然而实测数据存在着时间和地理方面的制约,且计算成本... 海表面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未来变化趋势,对统计评估全球碳收支以及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酸化现象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海面pCO_(2)预测方法大部分基于有限的实测数据,然而实测数据存在着时间和地理方面的制约,且计算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时空观测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驱动模型在海表面pCO_(2)预测方面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力。然而,由于多种环境因素与海表面pCO_(2)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无十分简单有效的相关模型来对海表面pCO_(2)进行预测。为应对这一挑战,利用时空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ST-ConvLSTM)模型,通过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叶绿素a浓度(chl a)和海面pCO_(2)数据,预测南海的海面pCO_(2),并将2019年1~12月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对模型的表现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ST-ConvLSTM模型的预测因子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981 Pa、0.711 Pa和0.997。对比卷积LSTM(ConvLSTM)、随机森林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三种方法,证实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解决南海pCO_(2)预测问题上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onvLSTM模型 中国南海 海表面二氧化碳分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pCO_(2)和pO_(2)参考方法的建立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宏恩 夏炎 +2 位作者 张雪梅 方帅 张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5-50,共6页
为建立pCO_(2)和pO_(2)参考方法,评价血气分析仪性能,并评估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该文根据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相关文件要求建立pCO_(2)和pO_(2)参考方法,测定经过温度和张力平衡的全血样品,分析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为建立pCO_(2)和pO_(2)参考方法,评价血气分析仪性能,并评估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该文根据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相关文件要求建立pCO_(2)和pO_(2)参考方法,测定经过温度和张力平衡的全血样品,分析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全血样品pCO_(2)的平均值为40.0 mmHg,扩展不确定度为1.3%,包含因子k=2;全血样品pO_(2)的平均值为92.4 mmHg,扩展不确定度为1.4%,包含因子k=2。说明该文成功建立了pCO_(2)和pO_(2)参考方法,可用于pCO_(2)和pO_(2)的量值溯源和标准化,为血气分析仪pCO_(2)和pO_(2)向参考方法溯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_(2) pO_(2) 参考方法 不确定度 血气分析仪
下载PDF
2017年春季长江口-东海连续体pCO_(2)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望 林华 +6 位作者 陈思杨 王斌 王奎 王尧 马云龙 金海燕 陈建芳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62,共11页
厘清河口-陆架连续体的碳源/汇机制是认识海洋在“碳中和”中作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年春季长江口-东海的走航CO_(2)分压(pCO_(2))及温、盐等资料,分区域阐述春季长江口-东海连续体pCO_(2)的空间分布格局,半定量解析水团分配、... 厘清河口-陆架连续体的碳源/汇机制是认识海洋在“碳中和”中作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年春季长江口-东海的走航CO_(2)分压(pCO_(2))及温、盐等资料,分区域阐述春季长江口-东海连续体pCO_(2)的空间分布格局,半定量解析水团分配、有机质生产及降解等过程对pCO_(2)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水团来源是决定春季长江口-东海连续体pCO_(2)分布及碳源/汇格局的主要因素,而有机质生产或者降解可强烈影响长江口-东海连续体碳源/汇格局。春季长江口门及浙江沿岸受长江径流影响而具有较高的pCO_(2),碳源强度可达5.36 mmol·m^(-2)·d^(-1);研究区域北部和东部分别受冲淡水及黑潮表层水的影响,表现为大气碳汇,北部碳汇强度为^(-1)5.44 mmol·m^(-2)·d^(-1)。2017年春季研究区域平均碳通量为-6.73 mmol·m^(-2)·d^(-1)。端元混合模型结果表明陆源有机质降解导致河口pCO_(2)增加了约200μatm,促使春季河口由大气CO_(2)的弱汇转变为碳源;陆架区域在仅考虑水团分配下同样为碳汇,而藻华过程进一步降低了pCO_(2)(下降144μatm),增强了其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东海 CO_(2)分压(pco_(2)) 碳通量 春季藻华
下载PDF
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春喜 顾增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89-92,102,共5页
目的探讨以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 目的探讨以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比值(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组织低灌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ΔPCO_(2)/ΔCa-vO_(2)组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组,每组各60例。ΔPCO_(2)/ΔCa-vO_(2)组采用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脓毒症早期复苏治疗,ScvO_(2)组采用以Sc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结果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及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前,ΔPCO_(2)/ΔCa-vO_(2)组心脏指数高于治疗前,且ΔPCO_(2)/ΔCa-vO_(2)组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乳酸清除率均高于ScvO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PCO_(2)/ΔCa-vO_(2)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ScvO_(2)组,达到6 h内复苏目标所消耗的液体量低于ScvO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以ΔPCO_(2)/ΔCa-vO_(2)为中心的液体复苏方案治疗脓毒症早期低灌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pco_(2)/ΔCa-vO_(2)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脓毒症
下载PDF
2019年夏末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走航pCO_(2)变化及控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旭锋 于培松 +3 位作者 潘建明 朱元励 张偲 张慧娟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2,共10页
利用2019年8月获得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pCO_(2)的走航观测数据,结合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理化参数,初步探讨了该区域夏末表层海水pCO_(2)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pCO_(2)呈现近岸高而离岸低的特点,其中... 利用2019年8月获得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pCO_(2)的走航观测数据,结合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理化参数,初步探讨了该区域夏末表层海水pCO_(2)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pCO_(2)呈现近岸高而离岸低的特点,其中在长江冲淡水的中盐度区域出现了一个pCO_(2)的极低值区。去除温度的影响,温度归一化后的pCO_(2)与溶解氧饱和度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生物过程是造成研究区域pCO_(2)巨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高初级生产造成了中盐度区的强汇现象。同时河、海混合区断面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分布显示水体层化致使垂直混合作用对pCO_(2)的影响较小。整体而言,研究区域的海-气界面CO_(2)通量为-2.0±5.2 mmol·m^(-2)·d^(-1),表现为大气CO_(2)的汇。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如长江径流量的减少),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可能存在由大气CO_(2)的汇转为源的风险,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航pco_(2) 长江口 控制机制 夏末
下载PDF
Hypoperfusion context as a predictor of 28-d all-cause mortality in septic shock patients:A compar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8
作者 Sahil Kataria Omender Singh +3 位作者 Deven Juneja Amit Goel Madhura Bhide Devraj Yadav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16期3765-3779,共15页
BACKGROUND As per the latest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s,fluid resuscit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repeated measurements of blood lactate levels until normalization.Nevertheless,raised lactate levels should be ... BACKGROUND As per the latest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s,fluid resuscit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repeated measurements of blood lactate levels until normalization.Nevertheless,raised lactate levels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the clinical context,as there may be other causes of elevated lactate levels.Thus,it may not be the best tool for real-tim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hemodynamic resuscitation,and exploring alternative resuscitation targets should be an essential research priority in sepsis.AIM To compare the 28-d mortality in two clinical patterns of septic shock:hyperlactatemic patients with hypoperfusion context and hyperlactatemic patients without hypoperfusion context.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carried out on 135 adult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that met Sepsis-3 definitions compared patients with hyperlactatemia in a hypoperfusion context(Group 1,n=95)and patients with hyperlactatemia in a non-hypoperfusion context(Group 2,n=40).Hypoperfusion context was defined by a central venous saturation less than 70%,central venousarterial PCO_(2)gradient[P(cv-a)CO_(2)]≥6 mmHg,and capillary refilling time(CRT)≥4 s.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for various macro and micro hemodynamic parameters at regular intervals of 0 h,3 h,and 6 h.All-cause 28-d mortality and all other secondary objective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at specified intervals.Nominal categorical data were compared using theχ^(2)or Fisher’s exact test.Nonnormally distributed 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Mann-Whitney U test.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 with the Youden index determined the cutoff values of lactate,CRT,and metabolic perfusion parameters to predict the 28-d all-cause mortality.A P value of<0.05 was considered significant.RESULTS Patient demographics,comorbidities,baseline laboratory,vital parameters,source of infection,baseline lactate levels,and lactate clearance at 3 h and 6 h,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need for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days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an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free days within 28 d,duration of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and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into hypoperfusion and nonhypoperfusion context did not result in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28-d mortality(24%vs 15%,respectively;P=0.234).However,the patients within the hypoperfusion context with high P(cva)CO_(2)and CRT(P=0.022)at baselin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rtality than Group 2.The norepinephrine dose was higher in Group 1 but did not achie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a P>0.05 at all measured intervals.Group 1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equiring vasopressin and the mean vasopressor-free days out of the total 28 d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 hypoperfusion(18.88±9.04 vs 21.08±8.76;P=0.011).The mean lactate levels and lactate clearance at 3 h and 6 h,CRT,P(cv-a)CO_(2)at 0 h,3 h,and 6 h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28-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with lactate levels at 6 h having the best predictive value(area under the curve lactate at 6 h:0.845).CONCLUSION Septic shock patients fulfilling the hypoperfusion and non-hypoperfusion context exhibited similar 28-d all-cause hospital mortality,although patients with hypoperfusion displayed a more severe circulatory dysfunction.Lactate levels at 6 h had a better predictive value in predicting 28-d mortality than other parameters.Persistently high P(cv-a)CO_(2)(>6 mmHg)or increased CRT(>4 s)at 3 h and 6 h during early resuscitation can be a valuable additional aid for prognostication of septic shock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llary refill time Central venous saturation HYPOPERFUSION LACTATE Mortality pco_(2)gap Septic shock
下载PDF
自由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营养元素吸收和籽粒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庞静 朱建国 +3 位作者 谢祖彬 陈改苹 刘刚 张雅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利用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平台技术,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低氮(14mg/L)和常氮(28mg/L)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sativaL.)N、P、K、Ca、Mg、Cu、Zn、Fe、Mn的吸收和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并着重分析了CO2浓度... 利用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平台技术,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低氮(14mg/L)和常氮(28mg/L)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sativaL.)N、P、K、Ca、Mg、Cu、Zn、Fe、Mn的吸收和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并着重分析了CO2浓度升高对稻米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当前CO2浓度条件下营养元素的正常供应水平,而且各元素都以有效态供给时,CO2浓度升高对多数被测元素吸收总量影响不大,只增加了K、Ca、Fe的吸收总量;N、P、Mg、Mn向穗部分配增加,K、Ca、Cu、Zn、Fe向穗部的分配比例不变;水稻籽粒中P、Ca、Mg、Cu、Zn、Fe和Mn含量无显著影响,N、K含量显著下降。还初步探讨了CO2浓度升高对稻米中人类必需营养元素的不足(或“隐性饥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水稻 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 营养元素含量 籽粒
下载PDF
考洲洋牡蛎养殖海域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鹏飞 马媛 +3 位作者 史荣君 王迪 许欣 颜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149,共10页
根据2018年7月、11月和2019年1月、4月对广东考洲洋牡蛎养殖海域进行4个季节调查获得的pH、溶解无机碳(DIC)、水温、盐度、溶解氧(DO)及叶绿素a(Chl a)等数据,估算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体系各分量的浓度、初级生产力(PP)、表层海水C... 根据2018年7月、11月和2019年1月、4月对广东考洲洋牡蛎养殖海域进行4个季节调查获得的pH、溶解无机碳(DIC)、水温、盐度、溶解氧(DO)及叶绿素a(Chl a)等数据,估算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体系各分量的浓度、初级生产力(PP)、表层海水CO_(2)分压[p(CO_(2))]和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F_(CO_(2))),分析牡蛎养殖活动对养殖区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养殖区表层海水中Chl a、DIC、HCO_(3)–和PP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养殖淡季表层海水中pH、DO、DIC、HCO_(3)–、和CO_(3)^(2–)显著大于养殖旺季,养殖旺季的p(CO_(2))和FCO_(2)显著大于养殖淡季。牡蛎养殖区表层海水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的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FCO_(2)平均值分别是(42.04±9.56)、(276.14±52.55)、(–11.59±18.15)和(–13.02±6.71)mmol/(m^(2)·d),冬季各站位FCO_(2)值离散度较大,其中位数是–10.73 mmol/(m^(2)·d)。在全年尺度,表层海水p(CO_(2))及FCO_(2)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在非养殖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能对影响表层海水p(CO_(2))及FCO_(2)起主导作用。养殖牡蛎钙化、呼吸作用等生理因素释放的CO_(2)对表层海水p(CO_(2))及FCO_(2)未产生显著影响。考洲洋养殖海域养殖旺季为CO_(2)的源,养殖淡季整体为CO_(2)的弱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pco_(2) CO_(2)交换通量 牡蛎养殖 考洲洋
下载PDF
窟野河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红岩 冉立山 +3 位作者 岳荣 于瑞宏 赵艳霞 吕喜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近年来内陆水体CO_(2)释放受到广泛关注,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内陆水体CO_(2)的释放特征,于2018年7月和10月及2019年3月和6月利用LI-7000 CO_(2)分析仪对窟野河及代表性水库开展了高频次的水体CO_(2)分压(pCO_(2))和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 近年来内陆水体CO_(2)释放受到广泛关注,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内陆水体CO_(2)的释放特征,于2018年7月和10月及2019年3月和6月利用LI-7000 CO_(2)分析仪对窟野河及代表性水库开展了高频次的水体CO_(2)分压(pCO_(2))和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FCO_(2))观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窟野河水体pCO_(2)和FCO_(2)(分别为996μatm和94.5 mmol·m^(-2)·d^(-1))均高于水库(分别为752μatm和10.3 mmol·m^(-2)·d^(-1))。FCO_(2)季节性差异明显:对于河流而言,表现为秋季最高(165.7 mmol·m^(-2)·d^(-1)),春季最低(42.9 mmol·m^(-2)·d^(-1));对于水库而言,变化趋势则完全相反,表现为春季最高(16.6 mmol·m^(-2)·d^(-1)),秋季最低(-5.4 mmol·m^(-2)·d^(-1))。生物地球化学活性更强的支流FCO_(2)(107.4 mmol·m^(-2)·d^(-1))高出干流(66.5 mmol·m^(-2)·d^(-1))约50%;同时,位于中下游黄土丘陵区的水库FCO_(2)(16.4 mmol·m^(-2)·d^(-1))显著高于位于上游呼鄂丘陵区的水库FCO_(2)(1.2 mmol·m^(-2)·d^(-1))。整体来看,流域水体pCO_(2)受碳酸盐体系影响最大,有机碳分解作用次之;流速是控制水-气界面气体交换速率的关键因素。在年尺度上,窟野河的河流与水库水体均为大气持续碳源。窟野河平均CO_(2)释放量与我国长江及国外温带河流相近,但低于黄河中游的其他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交换(FCO_(2)) 二氧化碳分压(pco_(2)) 时空变化 水库 窟野河
下载PDF
岩溶洞穴滴水CO_(2)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以大风洞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云涛 周忠发 +3 位作者 汪炎林 张结 田衷珲 薛冰清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1-530,共10页
为探究白云岩洞穴滴水中CO_(2)来源及变化特征,以贵州省绥阳双河洞洞穴系统中的大风洞为研究对象,对洞穴空气CO_(2)浓度(pCO_(2)_(c))、洞穴上覆土壤CO_(2)浓度(pCO_(2)(soil))、洞穴滴水CO_(2)分压(pCO_(2)_(w))、以及洞穴滴水水化学... 为探究白云岩洞穴滴水中CO_(2)来源及变化特征,以贵州省绥阳双河洞洞穴系统中的大风洞为研究对象,对洞穴空气CO_(2)浓度(pCO_(2)_(c))、洞穴上覆土壤CO_(2)浓度(pCO_(2)(soil))、洞穴滴水CO_(2)分压(pCO_(2)_(w))、以及洞穴滴水水化学环境进行了为期15个月(2016年1月-2017年3月)的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监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pCO_(2)_(w)、pCO_(2)_(c)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雨季>旱季。pCO_(2)(soil)受降雨、洞穴通风效应的影响,季节性波动较大,是洞穴pCO_(2)_(w)的重要来源;(2)深层岩溶作用中渗透水在流经洞穴上覆表层岩溶带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水化学环境,特别是HCO-3变化,是影响pCO_(2)_(w)的主要因素之一,对pCO_(2)_(w)具有重要贡献;(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出各因素对洞穴滴水的相对方差贡献率依次为:HCO-3>pCO_(2)(s)>Soil 1#>pCO_(2)_(w)>Soil 2#。各因子对pCO_(2)_(w)的贡献率依次为:地表深层岩溶作用>洞穴上覆土壤空气环境>洞穴空气环境;(4)pCO_(2)_(w)来源概念模型表明,雨季时,降雨量大,土壤水下渗快,地下水得到充分补充,但停滞时间较短,在渗流带中与围岩反应不充分,PCP过程较弱,对pCO_(2)_(w)影响较大;旱季则相反。研究结果对洞穴石笋、石钟乳沉积物的保护具有一定意义,对洞穴旅游开发、管理及岩溶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滴水pco_(2)_(w) 主成分分析法(PCA) 季节变化 来源 大风洞
下载PDF
快速变化中北冰洋CO_(2)汇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德荣 高众勇 孙恒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作为高纬度吸收CO_(2)重要海区之一,北极气候和生态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北冰洋CO_(2)的源汇格局及相关过程发生相应改变,并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表层海水CO_(2)分压(pCO_(2))是评估CO_(2)源汇的重要参考指标,其调控因子较... 作为高纬度吸收CO_(2)重要海区之一,北极气候和生态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北冰洋CO_(2)的源汇格局及相关过程发生相应改变,并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表层海水CO_(2)分压(pCO_(2))是评估CO_(2)源汇的重要参考指标,其调控因子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环境具有区域性显著差异的北冰洋。综合目前国内外对北冰洋碳汇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北冰洋pCO_(2)和CO_(2)源汇的空间分布特征、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在北极快速变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预测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由于北极快速变化,北冰洋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过程及机制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影响碳汇能力及CO_(2)源汇分布格局。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最近20年间,随着海冰的快速退缩,北冰洋已经逐渐增强为重要的CO_(2)汇,最新的评估数值可高达180TgC·a^(–1)(1Tg=10^(12)g),其中楚科奇海陆架CO_(2)汇几乎占到整体的1/3。未来的快速变化中,预测北冰洋碳汇将继续增强,但受限于营养盐的补给、升温以及海水酸化效应,其增长潜力低于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CO_(2)分压(pco_(2)) 北冰洋CO_(2)汇 调控因子 碳循环机制 北冰洋 北极快速变化
下载PDF
Long-term trend of oceanic surface carbon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from 1958 to 2017
14
作者 Xuanliang Ji Fei Chai +1 位作者 Peng Xiu Guimei Li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90-98,共9页
Contrasting decrease and increase trend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have been documented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WSA)and the rest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NWP)from 1958 to 2017,respectively.Consequently,more(less... Contrasting decrease and increase trend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have been documented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WSA)and the rest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NWP)from 1958 to 2017,respectively.Consequently,more(less)total carbon dioxide(TCO_(2))due to ocean cooling(warming)is transported to the surface,which leads to increase(decrease)of oceanic surface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With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ris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CO_(2))level and changing ocean conditions,a prominent increase in oceanic surface pCO_(2) occurred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increase in summer and winter in the NWP.The oceanic surface pCO_(2)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variation of TCO_(2) at the interdecadal timescale and by SST at the seasonal timescale.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SST tends to strengthen the capability of ocean in absorbing anthropogenic CO_(2) in the NWP,while ocean’s uptaking ability is weakened in the cooling area of the W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ceanic surface pco_(2) ocean cooling(warming) control factor
下载PDF
MIS 5期以来南极威德尔海生产力演化及其古海洋意义
15
作者 王彤 胡艺豪 +4 位作者 贾奇 郭景腾 唐正 熊志方 李铁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4-156,共13页
南大洋有关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_(2))冰期旋回机制的最新假说表明,冰期南极带生产力降低指示的深部流通状况减弱对CO_(2)的封存,以及亚南极带生产力升高对CO_(2)的固定能够圆满解释冰期大气pCO_(2)的降低。显然,测试该假说合理性的关... 南大洋有关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_(2))冰期旋回机制的最新假说表明,冰期南极带生产力降低指示的深部流通状况减弱对CO_(2)的封存,以及亚南极带生产力升高对CO_(2)的固定能够圆满解释冰期大气pCO_(2)的降低。显然,测试该假说合理性的关键是验证冰期旋回中南极带与亚南极带呈“镜像”关系的生产力演化特征。通过沉积物岩芯中生源蛋白石含量重建了MIS 5期以来南极威德尔海(南极带)生产力演化。结果显示,南极威德尔海生产力呈现暖期(MIS 5和3期)高、冷期(MIS 4和2期)低的冰期旋回特征以及总体降低的长期演化趋势。联合该生产力记录与搜集的南大洋其他海区多个生产力记录,确证了南极带与亚南极带“镜像”的生产力演化模式。进一步,通过该生产力记录与其潜在环境影响因素的对比,发现西风带经向移动和海冰张缩通过影响深部流通状况,进而控制深部营养物进入表层的可利用性,最终驱动MIS 5期以来威德尔海生产力演化的冰期旋回和长期趋势。南极威德尔海的深部流通状况对CO_(2)的“收押”与释放很可能贡献了MIS 5期以来大气pCO_(2)演化的冰期旋回和长期趋势。该研究确证了上述南大洋有关大气pCO_(2)冰期旋回机制假说的合理性,表明南大洋在全球气候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蛋白石 大气pco_(2) 深部流通状况 海冰 西风带 南大洋南极带
下载PDF
西北冰洋二氧化碳分压变异与海冰变化的关系
16
作者 赵雨 杨威 +2 位作者 吴瀛旭 金梅兵 祁第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9-507,共9页
北极海冰消退造成了开阔水域面积的增加,进而促进表层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O_(2)),导致表层CO_(2)分压(pCO_(2))呈上升趋势。然而,目前还缺少对于海冰消退过程中pCO_(2)的显著变化及其与海冰联系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2008年中国... 北极海冰消退造成了开阔水域面积的增加,进而促进表层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O_(2)),导致表层CO_(2)分压(pCO_(2))呈上升趋势。然而,目前还缺少对于海冰消退过程中pCO_(2)的显著变化及其与海冰联系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2008年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数据,发现西北冰洋夏季海表pCO_(2)的分布呈现出陆架区低海盆区高的特征,整个海区总体上为大气CO_(2)的汇,其中陆架区碳汇通量为13.8 mmol·m^(-2)·d^(-1),而广阔的加拿大海盆区仅为3.7 mmol·m^(-2)·d^(-1)。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海盆区高pCO_(2)和低碳汇的驱动机制,根据质量平衡模型模拟了加拿大海盆区在整个海冰融化过程以及随开阔海域时间延长的情景下,海表pCO_(2)的响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融冰过程中,海-气CO_(2)交换驱动pCO_(2)呈缓慢增加趋势;(2)在海冰完全融化后,伴随着海面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延长,海-气CO_(2)交换与升温共同作用使pCO_(2)迅速增加,且增加速率高于融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冰洋 pco_(2) 海表温度 海-气交换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山东大沽河溶解性碳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冰岚 姜德娟 +1 位作者 李新举 夏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0-680,共11页
为认识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碳动态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于2018—2019年的现场监测与水样分析数据,揭示山东半岛大沽河河流溶解性碳[包括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季节和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河流CO_(2)分压(p CO... 为认识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碳动态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于2018—2019年的现场监测与水样分析数据,揭示山东半岛大沽河河流溶解性碳[包括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季节和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河流CO_(2)分压(p CO_(2))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沽河DIC浓度分布在2.55~34.08 mg·L^(-1)之间,均值为(12.97±7.25)mg·L^(-1);受流域地质环境、气候水文条件、梯级筑坝等因素的影响,DIC呈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P<0.05),其在冬季最高,自上游至下游呈显著增加趋势。DOC浓度范围为4.22~62.62 mg·L^(-1),均值为(15.34±10.24)mg·L^(-1),高于DIC含量,因此大沽河溶解性碳总体以DOC为主;受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污水排放、河流筑坝等)的强烈影响,DOC未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大沽河有35%的河流样点表现为大气CO_(2)的源;p CO_(2)上游明显高于中下游,夏秋季高于春冬季(P<0.05)。研究表明,大沽河光合作用总体比较强烈,导致水体中DOC浓度较高、p CO_(2)较低,因此大沽河总体表现为大气CO_(2)的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无机碳(DIC) 溶解性有机碳(DOC) 时空分布 CO_(2)分压(pco_(2)) 大沽河
下载PDF
基于航次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南海海表二氧化碳分压反演及变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爽 叶海军 +1 位作者 张玉红 唐世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是指海洋表层水和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CO_(2))交换处于动态平衡时CO_(2)的含量,是描述海-气CO_(2)交换的一个主要因子。本文利用2008—2014年覆盖南海大部分海域的海表pCO_(2)观测资料,结合现场海表温度和海... 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是指海洋表层水和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CO_(2))交换处于动态平衡时CO_(2)的含量,是描述海-气CO_(2)交换的一个主要因子。本文利用2008—2014年覆盖南海大部分海域的海表pCO_(2)观测资料,结合现场海表温度和海表盐度以及卫星观测的叶绿素a数据,构建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分区域反演模型。模型在水深浅于30m的区域均方根误差为5.3μatm,其余海区均方根误差为10.8μatm,与前人基于个别航次的有限区域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相当。利用该模型公式和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再分析海表温、盐数据及MODIS-Aqua卫星观测的叶绿素a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时空分辨率为5'×5'的2004—2016年的逐月南海海表pCO_(2)数据。该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南海海表pCO_(2)在海表温度影响下,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前人基于航次观测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南海及邻近海域平均海表pCO_(2)具有显著的准十年振荡特征:2012年附近出现了极小值,之前表现为降低的趋势,之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受海表pCO_(2)的影响,南海海盆平均海-气CO_(2)通量在2012年之前出现了显著降低的趋势,表明南海释放到大气中的CO_(2)减少,并在2007年之后的冬季出现了负值(从碳源变为碳汇),2012年之后变化较为平缓。热带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引起的南海区域海表盐度变化是造成海表pCO_(2)及海-气CO_(2)通量准十年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区分析的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表pCO_(2)变化最为显著,在南海海表pCO_(2)的季节和准十年变化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表pco_(2)反演 海-气CO_(2)通量 海表盐度 准十年振荡
下载PDF
晚中新世C_(4)植被扩张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镇 田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大量陆地与海洋的地质记录证实了晚中新世C_(4)植被发生全球异步扩张,最早在10 Ma左右开始于非洲东部与西北部,随后8~6 Ma左右大范围传播至南亚、南非、北美等地区,最终C_(4)植被于上新世发生再次扩张,基本形成现今的生态格局。对于晚... 大量陆地与海洋的地质记录证实了晚中新世C_(4)植被发生全球异步扩张,最早在10 Ma左右开始于非洲东部与西北部,随后8~6 Ma左右大范围传播至南亚、南非、北美等地区,最终C_(4)植被于上新世发生再次扩张,基本形成现今的生态格局。对于晚中新世C_(4)植被扩张的解释至今仍存在疑惑,主要围绕气候变化与CO_(2)展开争论。最新的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_(2))重建记录显示,大气CO_(2)浓度在晚中新世时期处于下降的趋势。综合考虑晚中新世C_(4)植被的扩张区域,地质记录重建的大气CO_(2)浓度与数值模拟实验中形成C_(4)植被扩张所需的大气CO_(2)浓度在数值上相吻合,突出了大气CO_(2)浓度变化对晚中新世C_(4)植被扩张的作用。由于现有的大气CO_(2)浓度重建记录的分辨率较低,不管是在趋势上还是数值上,其可靠性都有待商榷,未来应该专注于晚中新世可靠的高分辨率大气CO_(2)浓度记录的重建,这是解开晚中新世大气CO_(2)与C_(4)植被扩张关系的关键,对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植被扩张 大气pco_(2) 季节性气候 数值模拟 晚中新世
下载PDF
基于气体张力法的血气分析仪比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宏恩 张超 +2 位作者 夏炎 司启益 张新白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3期23-27,共5页
目的通过比对分析,确定《多功能血气分析仪校准规范》中pCO_(2)和pO_(2)的计量特性指标。方法根据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pCO_(2)和pO_(2)参考方法(气体张力法),基于气体张力法对市场上8台不同厂家型号的主流... 目的通过比对分析,确定《多功能血气分析仪校准规范》中pCO_(2)和pO_(2)的计量特性指标。方法根据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pCO_(2)和pO_(2)参考方法(气体张力法),基于气体张力法对市场上8台不同厂家型号的主流血气分析仪pCO_(2)和pO_(2)量值进行了比对,并以不同标准规定的允差值对结果进行了判定和合理性分析。结果选择《CLIA’88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规定的pCO_(2)为±5 mmHg或±8%(取大者)和pO_(2)为±15 mmHg或±15%(取大者)作为计量特性指标比较符合国内血气分析仪的技术发展现状。结论基于气体张力法比对分析结果验证的血气分析仪pCO_(2)和pO_(2)的计量特性指标可为《多功能血气分析仪校准规范》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能够有效促进血气分析仪pCO_(2)和pO_(2)的量值溯源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_(2) pO_(2) 气体张力法 血气分析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