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次小剂量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巍 刘林林 +4 位作者 吴丛梅 朴春姬 潘艳 龚守良 李修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对接种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抑瘤效应及其免疫学机理。方法: 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Egr-IFN-γ后36 h,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 率和平均存活...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对接种B16黑色素瘤小鼠的抑瘤效应及其免疫学机理。方法: 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Egr-IFN-γ后36 h,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 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照后第3天用RT-PCR法检测瘤内IFN-γ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并于照后第15 天检测小鼠部分免疫学指标。结果:照后第9-15天,4次(质粒+5Cy)组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质粒+20 Gy组,且平 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照后第3天质粒+20 Gy组瘤内IFN-γ转录水平明显高于质粒组,照后第1,3天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 高于质粒组和对照组,照后第15天脾脏NK细胞毒活性、IL-2和IFN-γ分泌活性均明显高于20 Gy照射组。结论:多次小剂 量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大剂量基因-放射治疗。基因-放射治疗组可能通过诱导瘤内IFN-γ表达增强,使血液中 IFN-γ浓度升高,从而提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r-ifn-γ组质粒 X射线 B16黑色素瘤 基因-放射治疗
下载PDF
CD基因转移及与放射联合对宫颈癌细胞株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清丽 彭芝兰 +1 位作者 王和 刘珊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 研究胞嘧啶脱氨酶 (CD )基因转移联合 5 氟胞嘧啶 (5 Fc)在体外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生长的影响及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将CD基因转入Hela细胞 ,加入含 5 Fc的培养基 ,联合放射 ,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分别比较单一CD/5 Fc... 目的 研究胞嘧啶脱氨酶 (CD )基因转移联合 5 氟胞嘧啶 (5 Fc)在体外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生长的影响及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将CD基因转入Hela细胞 ,加入含 5 Fc的培养基 ,联合放射 ,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分别比较单一CD/5 Fc体系及与放射治疗联合对该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5 Fc能显著抑制转入了CD基因的Hela细胞的生长 ,并能通过旁观者效应杀死基因转移细胞周围未转入该基因的细胞。CD /5 Fc体系联合放射作用于Hela细胞 ,其生长抑制强度与单一治疗相比显著增强 ,两者的联合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P <0 .0 5 )。结论 CD基因转移联合 5 Fc作用对Hela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对放射具有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基因转移 宫颈癌 体外实验研究 放射疗法 5-氟胞嘧啶 基因疗法
下载PDF
缺氧/辐射双敏感性启动子调控CD/UPRT融合自杀基因在Hep-2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瑶云 邓小云 +5 位作者 徐婧 张俊毅 刘庭 刘建平 肖健云 赵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构建缺氧/辐射双敏感性启动子,观察其在缺氧或放射诱导下调控CD/UPRT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的表达水平,为探索新的喉癌基因-放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嵌合启动子HRE1.Egr-1调控CD/UPRT基因表达的质粒... 目的本研究拟构建缺氧/辐射双敏感性启动子,观察其在缺氧或放射诱导下调控CD/UPRT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的表达水平,为探索新的喉癌基因-放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嵌合启动子HRE1.Egr-1调控CD/UPRT基因表达的质粒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喉癌Hep-2细胞,分为对照组、放射组(2、4、6、8 Gy)、缺氧组(1%、2%3、%O2浓度)及放射加缺氧组(8 Gy+3%O2),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UPRT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仅可检测到CD/UPRT的低水平表达,放射组蛋白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3、1.6、1.8、2.9,缺氧组CD/UPRT基因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5、2.0、2.2,放射合并缺氧组CD/UPRT表达显著高于放射组或者缺氧组(P<0.01)。结论HRE1.Egr-1启动子具有辐射/缺氧双重敏感性,并使放射干预后的Hep-2细胞CD/UPRT表达水平在缺氧下得到显著增强,为喉癌的基因-放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放射疗法 基因-放射治疗 缺氧反应元件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增加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庆中 韩锡林 孙新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是否增加人乳腺癌细胞对γ射线敏感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及p53基因的作用。方法: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检测Tet和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Tet及γ射线作用后各周期的分布...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是否增加人乳腺癌细胞对γ射线敏感性,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及p53基因的作用。方法: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检测Tet和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Tet及γ射线作用后各周期的分布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Tet及γ射线对CyclinB1和Cdc2的影响,应用分裂指数法检测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的情况。结果:突变型MCF7ADR细胞在受到γ射线照射后,明显阻滞于G2期;Tet可以降低这种阻滞,显著增加γ射线的杀伤作用,其增敏比为1.51。p53野生型MCF7细胞在γ射线照射后,阻滞于G1期和G2期;加入Tet,阻滞作用降低不明显,增敏比为1.10,表明细胞受照射后诱导的周期阻滞与p53基因功能有密切关系,Tet增加γ射线的杀伤作用与p53基因功能有关;进一步研究显示,细胞在受到γ射线照射后,其CyclinB1与Cd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在用γ射线处理后,CyclinB1与Cdc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裂指数明显增高。结论:Tet是一种G2期阻滞清除剂,能显著增加γ射线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作用与细胞的p53基因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药理学 乳腺细胞/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性 肿瘤细胞/辐射效应 γ-射线 基因 p53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肾癌放疗增敏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程伟 李建平 +2 位作者 王子明 宋伟 黄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肾癌GRC-1细胞体外放射增敏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GRC-1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放射剂量(0、50、1。O、150及200cGy)下,不同浓度β-榄香烯(空白组、空白乳组及10、20、30、40、50、60、70、80以及90μ...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肾癌GRC-1细胞体外放射增敏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GRC-1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放射剂量(0、50、1。O、150及200cGy)下,不同浓度β-榄香烯(空白组、空白乳组及10、20、30、40、50、60、70、80以及90μg/ml β-榄香烯组)对GRC-1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纯放疗组(空白组,150cGy)和放疗增敏组(20μg/ml β-榄香烯,150cGy)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选取包含4096个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2组间基因谱表达差异。结果β-榄香烯在20μg/ml时对GRC-1细胞有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对肾癌细胞G2M阻滞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增强,24h时凋亡率为17.26%,48h时作用达最高峰,凋亡率为24.34%。随时间和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高。基因芯片筛选出2组间差异表达基因360条,上调基因265条、下调基因95条。结论β-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可能涉及原癌、抑癌基因等多种相关基因的变化,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肾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敏感性 基因表达谱
原文传递
其它(051124~051144)
6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多次小剂量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Hsp70-肿瘤抗原肽复合物防治小鼠黑色素瘤B16肺转移的作用;CA72-4在10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临床界值;肿瘤库(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建立及管理;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 多次小剂量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Hsp70-肿瘤抗原肽复合物防治小鼠黑色素瘤B16肺转移的作用;CA72-4在10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临床界值;肿瘤库(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建立及管理;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外科病人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r-ifn-γ基因-放射疗法 Hsp70-肿瘤抗原 CA72-4 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肿瘤库
下载PDF
Egr1启动子介导的HSV-TK/GCV联合放疗对卵巢癌细胞的治疗作用
7
作者 林梅 王华 +6 位作者 肖蔚 于鸿 李华 叶军 张立新 沙敏 郭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7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Egr1启动子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与放疗联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方法以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倒置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并与单纯的辐射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Egr1启动子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与放疗联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方法以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倒置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并与单纯的辐射治疗比较。结果辐射-基因治疗对卵巢癌HO8910细胞有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放疗,干预60 h、72 h、96 h后,辐射-基因治疗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达到(56.88±5.35)%、(69.09±3.43)%、(86.91±0.75)%,而单纯辐射组对应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仅为(21.93±11.37)%、(37.99±7.24)%、(69.55±3.26)%。干预48 h后,辐射-基因治疗组的细胞死亡率为26.01%(凋亡率:19.45%;坏死率:6.56%),明显高于单纯辐射组的12.47%(凋亡率:8.68%;坏死率:3.79%)和阴性对照组的4.41%(凋亡率:2.52%;坏死率:1.89%)。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辐射-基因治疗组细胞呈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生长状态远不如单纯辐射组和阴性对照组。结论辐射-基因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和互补效应,比单一的放疗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卵巢肿瘤 辐射-基因治疗 HSV-TK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XRCC3和HOGG1表达与放疗预后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帕丽达·阿皮孜阿吉 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 张瑾熔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和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的蛋白表达与ESCC放疗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治疗前171例ESCC组织标本中XRCC1、HOGG,蛋白表达。Kapl...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和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的蛋白表达与ESCC放疗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治疗前171例ESCC组织标本中XRCC1、HOGG,蛋白表达。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法检验表达阴、阳性间生存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为87.2%,其中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140、136、129例。XRCC,主要表达于细胞核,HOGG.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与线粒体,两者符合程度达72.5%(妒=23.94,P=0.000)。XRCC,表达阳、阴性的近期疗效相似(X2=0.98,P=0.614),生存率也相似,中位生存期均为54个月(X2=0.17,P=0.683),HOGG,表达阳、阴性近期疗效相似(X2=0.26,P=0.880),生存率也相似,中位生存期均为49个月(X2=0.08,P=0.78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疗效评价、病变长度与ESCC预后相关(妒=7.99、3.76,P=0.005、0.045)。结论XRCC3、HOGG1的蛋白表达与ESCC放疗预后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 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