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hydroartemisinin inhibits plasmid transfer in drug-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via limiting energy supply
1
作者 Xue-Yang Wang Huang-Wei Song +7 位作者 Tian Yi Ying-Bo Shen Chong-Shan Dai Cheng-Tao Sun De-Jun Liu Jian-Zhong Shen Cong-Ming Wu Yang W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894-904,共11页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by plasmids is an important route for ARG dissemination.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ntibiotic and nonantibiotic compounds have been reported to aid the spread of A...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by plasmids is an important route for ARG dissemination.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ntibiotic and nonantibiotic compounds have been reported to aid the spread of ARGs,highlighting potential challenges for controlling this type of horizontal transfer.Development of conjugation inhibitors that block or delay the transfer of ARG-bearing plasmids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propag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Although such inhibitors are rare,they typically exhibit relatively high toxicity and low efficacy in vivo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are inadequately understood.Here,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hydroartemisinin(DHA),an artemisinin derivative used to treat malaria,on conjugation.DHA inhibited the conjugation of the IncI2 and IncX4 plasmids carrying the 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mcr-1)by more than 160-fold in vitro in Escherichia coli,and more than two-fold(IncI2 plasmid)in vivo in a mouse model.It also suppressed the transfer of the IncX3 plasmid carrying the carbapenem resistance gene bla_(NDM-5)by more than twofold in vitro.Detection of intracellular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and proton motive force(PMF),in combination with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es,revealed that DHA impaired the function of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by inhibiting the tricarboxylic acid(TCA)cycle pathway,thereby disrupting PMF and limiting the availability of intracellular ATP for plasmid conjugative transfer.Furthermore,expression levels of genes related to conjugation and pilus gen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during DHA exposure,indicating that the 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jugation may be inhibited.Our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ntrol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the potential use of 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HYDROARTEMISININ plasmid mcr-1 bla_(NDM-5) Conjugation inhibitors TCA cycle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a bla_(CTX-M-3),bla_(KPC-2)and bla_(TEM-1B)co-producing IncN plasmid in Escherichia coli of chicken origin
2
作者 WANG Wen-jing WANG Yi-fu +7 位作者 JIN Ya-jie SONG Wu-qiang LIN Jia-meng ZHANG Yan TONG Xin-ru TU Jian LI Rui-chao LI T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20-324,共5页
An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Escherichia coli strain 258E was isolated from an anal swab sample of a chicken farm of Anhui province in China.Genom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258E harbors an incompatibil... An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Escherichia coli strain 258E was isolated from an anal swab sample of a chicken farm of Anhui province in China.Genom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258E harbors an incompatibility group N(IncN)plasmid pEC258-3,which co-produces bla_(CTX-M-3),bla_(KPC-2),bla_(TEM-1B),qnrS1,aac(6')-Ib-cr,dfrA14,arr-3,and aac(6')-Ib3.Multiple genome arrangement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pEC258-3 is highly homologous with pCRKP-1-KPC discovered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from a patient.Furthermore,conjugation experiments proved that plasmid pEC258-3 can be transferred horizontally and may pose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threat in animals,community and hospital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_(CTX-M-3) bla_(KPC-2) bla_(TEM-1B) IncN plasmid Escherichia coli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甘露聚糖酶的表达
3
作者 顾斌涛 郭建军 +4 位作者 曾静 聂俊辉 王通 熊大维 袁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为获得产甘露聚糖酶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菌株,该研究构建甘露聚糖酶表达载体并转化嗜酸乳杆菌,分析重组嗜酸乳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并测定重组嗜酸乳杆菌的耐酸性及甘露聚糖酶的抗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 为获得产甘露聚糖酶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菌株,该研究构建甘露聚糖酶表达载体并转化嗜酸乳杆菌,分析重组嗜酸乳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并测定重组嗜酸乳杆菌的耐酸性及甘露聚糖酶的抗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嗜酸乳杆菌发酵24 h,其所产甘露聚糖酶活性为353 U/m L。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催化pH值为5.5,最适催化温度为55℃。重组嗜酸乳杆菌在pH 2.0~4.5有一定的耐酸性,在pH 2.0条件下2 h的存活率为77.3%。甘露聚糖酶液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甘露聚糖酶的相对酶活分别为65%、28%。表明该甘露聚糖酶具有一定的抗胃蛋白酶和部分抗胰蛋白酶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嗜酸乳杆菌 质粒构建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耐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肺炎克雷伯菌特征研究
4
作者 周燕霞 郭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目的分析1株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特征。方法肺炎克雷伯菌KP2016分离自我院临床痰液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KP20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对菌株进行第二代Illumina... 目的分析1株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特征。方法肺炎克雷伯菌KP2016分离自我院临床痰液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KP20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对菌株进行第二代Illumina和第三代Oxford Nanopore全基因组测序。通过Unicycler对第二代和第三代序列进行混合拼接。通过ABRicate v0.8.13调用Resfinder数据库分析耐药基因。通过ISFinder分析移动元件。利用CGE(Center for Genomic Epidemiology)网站分析菌株的ST型和质粒复制子类型。利用Proksee对质粒结构进行可视化。结果KP2016菌株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均耐药,MIC分别为512和16 mg/L。MLST分析显示KP2016属于ST656,携带多黏菌素耐药相关mcr-1和mcr-8基因和替加环素耐药相关tmexCD1-toprJ1基因簇。KP2016携带1个染色体和5个环形质粒,质粒大小3,991~275,345bp,GC含量44.35%~52.20%。mcr-1基因位于约44kb的质粒p1上,上下游环境为ISKpn26-mcr-1-pap2-ISApl1;mcr-8基因位于IncR/IncN型质粒p2上,遗传结构为ISEcl1-mcr-8-orf-ISKpn26;tmexCD1-toprJ1基因簇结构为IS26-tnfxB1-tmexC1-tmexcD1-toprJ1。此外,菌株还携带多黏菌素耐药相关的染色体介导的CrrB突变(L204V、V237I)。结论肺炎克雷伯菌KP2016多黏菌素耐药由mcr-1、mcr-8和crrB突变介导,替加环素耐药由tmexCD1-toprJ1基因簇介导。应加强合理监测,防止其在医疗机构中进一步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 质粒结构
下载PDF
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基因组及耐药机制分析
5
作者 黄蓉 段小女 芮勇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85-789,共5页
目的对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为研究其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含美罗培南的MH培养基对粪便标本进行初筛,经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提取耐药菌总DNA进行二代测序和细菌多位点... 目的对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为研究其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含美罗培南的MH培养基对粪便标本进行初筛,经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提取耐药菌总DNA进行二代测序和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经质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检测质粒的组分和功能,并与参考质粒进行比较,通过质粒接合转移实验分析耐药质粒传递情况。结果413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株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MLST分型的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ST22型,该菌株共含有5412个基因,含耐药基因367个,包括碳青霉烯酶类耐药基因、AmpC酶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等。质粒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该质粒含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1、blaSHV12,该质粒与泄殖腔肠杆菌菌株ECN49质粒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质粒pA575-NDM有极高的同源性;质粒接合实验显示,blaNDM-1和blaSHV-12可以通过质粒转移。结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含有blaNDM-1、blaSHV-12等耐药基因,并且该耐药性能通过质粒进行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全基因组分析 耐药基因 质粒
下载PDF
NDUFS6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过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6
作者 张瑜 孙美琪 +4 位作者 徐方晶 王洁 方克宝 王一帆 何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结构亚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泛素)铁硫蛋白6(NDUFS6)的理化性质,构建pCV702-NDUFS6过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NDUFS6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Expasy、UniProtKB、...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结构亚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泛素)铁硫蛋白6(NDUFS6)的理化性质,构建pCV702-NDUFS6过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NDUFS6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Expasy、UniProtKB、NCBI、SOPMA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NDUFS6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等;根据NDUFS6 cDNA序列构建携带NDUFS6基因的过表达质粒pCV702-NDUFS6,转染大鼠心肌细胞H9C2,并设置阴性对照(NC)组和相应空载体CON520作为阳性对照(PC)组,经嘌呤霉素筛选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DUFS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DUFS6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pI为9.37。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占50%)为主。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CV702-NDUFS6表达质粒构建成功。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于NC组和PC组,过表达组NDUFS6表达水平均上调(P均<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在心肌细胞H9C2中有效过表达NDUFS6基因的过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泛素)铁硫蛋白6 生物信息学分析 心肌细胞 质粒构建
下载PDF
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特征和体外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俊岭 梁玉蕾 +6 位作者 刘新新 楚浩然 陈秋如 董焱斌 贺丹丹 吴华 苑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43,共9页
【目的】探究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方法】检测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特点、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 【目的】探究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方法】检测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特点、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达85.53%(65/76);其次是恩诺沙星,为48.68%(37/76);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乙酰甲喹,达10.53%(8/76)。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主要的亚群为C群和B1群;其中,C群检出率最高,达53.95%(41/76);其次是B1群,为30.26%(23/76);E群、A群、D群和F群的检出率分别为9.21%(7/76)、2.63%(2/76)、2.63%(2/76)和1.32%(1/76);未检测出B2群和分支I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76株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均检出了至少4种毒力因子,且有11株菌同时携带至少11种毒力基因;其中,有13株菌同时检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5个标志性毒力基因(iroN、iutA、hly、OmpT和iss),检出率为17.11%;有11株菌检出ColV质粒的标志基因(cva/cvi、iroN、iucD/iutA、etsAC、OmpT/hlyF和sitA),检出率为14.47%;有28株菌检出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tility island,HPI)的标志基因irp-2和fyuA,检出率为36.82%。【结论】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且多重耐药菌株携带ColV毒力质粒可能性更高;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与致病性有关联,即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同时,具有致病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 系统进化分群 毒力基因 ColV质粒
下载PDF
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vhA质粒定性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其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袁玮 陈蕾蕾 +6 位作者 杨金玉 周庆新 裘纪莹 赵双枝 付恩君 赵国琰 陈相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针对我国缺乏适用于创伤弧菌检测的质粒标准样品的现状,本研究开展了创伤弧菌鉴定即用型定性质粒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应用工作。首先构建了创伤弧菌毒力基因vvh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后制备成质粒标准样品冻干粉,然后对其进行PCR定性检测... 针对我国缺乏适用于创伤弧菌检测的质粒标准样品的现状,本研究开展了创伤弧菌鉴定即用型定性质粒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应用工作。首先构建了创伤弧菌毒力基因vvh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后制备成质粒标准样品冻干粉,然后对其进行PCR定性检测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量分析。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间无显著差异,均匀性良好,符合预期目标;短期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能在4℃、37℃条件下稳定保存14天;长期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能在-20℃条件下稳定保存至少12个月。研究结果表明,创伤弧菌质粒定性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国家定性标准样品的要求,为创伤弧菌的快速、高通量的定性鉴定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参考物质。将标准样品应用于鱼类、贝类等10份海鲜类食品样品的检测中,经传统培养法验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本研究所研制的创伤弧菌质粒定性标准样品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潜力,为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质粒定性标准样品 水产品 检测
下载PDF
停滞棒杆菌遗传改造工具和启动子文库构建
9
作者 叶光正 余心宇 +5 位作者 林钰宽 蔡友华 邢新会 陈武 薛正莲 张翀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停滞棒杆菌是用于5′-肌苷酸生产的重要微生物底盘。为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来创建和优化高效细胞工厂,在停滞棒杆菌中构建遗传改造工具和启动子文库十分必要。本研究使用pCG1复制子构建了大肠杆菌-停滞棒杆菌穿梭载体,建立停滞棒杆菌外源DN... 停滞棒杆菌是用于5′-肌苷酸生产的重要微生物底盘。为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来创建和优化高效细胞工厂,在停滞棒杆菌中构建遗传改造工具和启动子文库十分必要。本研究使用pCG1复制子构建了大肠杆菌-停滞棒杆菌穿梭载体,建立停滞棒杆菌外源DNA转化方法、基于自杀质粒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方法,最终形成了停滞棒杆菌异源基因稳定表达系统;停滞棒杆菌游离质粒的电转化效率达到(2.3±0.3)×10^(3)cfu/μg;构建停滞棒杆菌的合成启动子文库,筛选得到24个强度差异达30倍的启动子元件,用于停滞棒杆菌中的基因精细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滞棒杆菌 转化效率 穿梭质粒 启动子 基因敲除
下载PDF
FMDV 3D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对Ⅰ型IFN信号通路的作用
10
作者 苗勤 吴香菊 +4 位作者 齐静 丛晓燕 李均同 王林 杜以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3D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探究其对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信号通路的作用。根据GenBank序列合成3D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XJ4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XJ41-Myc-3D,经PCR... 本研究旨在构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3D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探究其对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信号通路的作用。根据GenBank序列合成3D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XJ4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XJ41-Myc-3D,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和PK-15细胞,Western blotting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3D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Real-time PCR、TCID50等试验检测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3D蛋白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r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诱导的Ⅰ型IF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pXJ41-Myc-3D构建成功;3D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大小约为55 kDa,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3D蛋白抑制了VSV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和IFN-β mRNA水平,促进了VSV的复制。本研究为深入探究3D蛋白抑制Ⅰ型IF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蛋白 真核表达 Ⅰ型IFN信号通路
下载PDF
IGF-1基因克隆及其产物的测序鉴定
11
作者 曹尚美 邹真真 +5 位作者 陈泊霖 杨少哲 张清伟 王单单 王浩然 付秀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7-11,共5页
基因过表达在基础实验和基因治疗应用中都是常用的手段,而质粒的扩增在基因过表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如何规范、高效地对质粒进行扩增和提取是基因治疗应用的前提,也是困扰很多基础研究人员的难题。利用现有的实验技术,在降低实验... 基因过表达在基础实验和基因治疗应用中都是常用的手段,而质粒的扩增在基因过表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如何规范、高效地对质粒进行扩增和提取是基因治疗应用的前提,也是困扰很多基础研究人员的难题。利用现有的实验技术,在降低实验成本基础上,建立过表达质粒扩增、提取的最优方案。首先采用传统方法制作LB培养基和感受态细胞,对转化后的质粒进行大量扩增培养,之后使用商业试剂盒对质粒进行提取,反复试验后对商业试剂盒质粒提取过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最终获得高纯度和浓度的质粒溶液。经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sanger测序等多种方式检测验证后与NCBI数据库中目标基因序列一致,提示扩增、提取成功。经优化后的质粒扩增、提取方案标准、高效,成本低廉,是质粒基因克隆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质粒克隆 基因过表达 质粒的扩增 基因治疗应用
下载PDF
Uhrf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鼠心肌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江南 王驰寅 +1 位作者 聂宇 王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插入pADM-CMV-C-FH载体,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ADM-Uhrf1。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代扩增后进行腺病毒的纯化及滴度检测。分离25只1日龄ICR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两组,以感染复数(MOI)为50的比例分别感染ADM-Uhrf1及ADM-control(ADMCtrl),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重组腺病毒介导的UHRF1蛋白的表达,并利用H_(2)O2诱导心肌细胞DNA损伤,进而探究Uhrf1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壳蛋白免疫法检测得到的ADM-Uhrf1病毒滴度为1.8×10^(13) pfu/L。Western blot验证显示UH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UHRF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且Uhrf1的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_(2)A变异体(γH_(2)AX)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小鼠Uhrf1基因的重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并通过腺病毒递送系统在心肌细胞中实现了Uhrf1的过表达,且Uhrf1的过表达有效减轻了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基因 腺病毒载体 质粒 心肌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适应性及毒力的影响
13
作者 瞿巧莉 李霄 +4 位作者 王鹏飞 胡莹 单斌 毛俊 陈如才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 探讨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生长适应性及毒力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VIM)、bla_(OXA)、bla_(IMP))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_(TEM)、bla_... 目的 探讨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生长适应性及毒力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VIM)、bla_(OXA)、bla_(IMP))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_(TEM)、bla_(SHV)、bla_(CTX)、bla_(LAP)),测序确定基因型。扩增7个管家基因rpoB、gapA、mdh、pgi、phoE、infB和tonB,测序确定基因型并获得菌株ST类型。根据所携带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不同,将菌株进行分组,在不同亚胺培南抗生素浓度(0、2、8 mg/mL)下培养细菌,绘制生长曲线,比较各组细菌的生长适应性变化;通过线虫侵染模型用CRKP感染线虫,绘制线虫生存曲线,比较各组细菌对线虫的毒力作用。结果 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生长适应性相似;在2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_(KPC)+bla_(NDM)组、bla_(IMP)+bla_(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单抗性基因组中bla_(IMP)组生长适应性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_(KPC)+bla_(NDM)组和bla_(NDM)+bla_(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且分别强于单抗性基因组bla_(KPC)组和bla_(OXA)组;单抗性基因组中bla_(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弱,bla_(KPC)和bla_(NDM)生长最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对线虫毒力作用有所不同,bla_(KPC)组、bla_(KPC)+bla_(NDM)组和bla_(IMP)+bla_(OXA)组生存曲线右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菌株毒力减弱;bla_(IMP)+bla_(NDM)组生存曲线左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缩短,菌株毒力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以及携带单个或多个耐药基因均会对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和毒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质粒 适应性 毒力 耐药性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3的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14
作者 邓晗 程瑞琴 +7 位作者 陈土地 宋雅欣 梁银迎 李平露 赵婉星 马璟玥 王惠平 侯淑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探索沙眼衣原体(CT)质粒编码蛋白3(Pgp3)的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性。方法 CT L2构建株(GFP)、野生株(WT)和质粒缺失株(PF)分别感染Hela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Pgp3蛋白表达水平;L2 GFP、WT... 目的 探索沙眼衣原体(CT)质粒编码蛋白3(Pgp3)的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性。方法 CT L2构建株(GFP)、野生株(WT)和质粒缺失株(PF)分别感染Hela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Pgp3蛋白表达水平;L2 GFP、WT和PF菌株经阴道分别感染C3H小鼠,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经IFA评估生殖道包涵体形成单位(IFU)数量;组氨酸标记的Pgp3(His-Pgp3)体外刺激人输卵管上皮细胞,24 h后经Hoechst 33 52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L2 WT体外感染L929和L929-Pgp3细胞,在感染后30、60及80 h固定细胞并计算IFU和细胞核数量。L2 GFP和WT菌株经阴道分别感染C3H小鼠,50 d后各组均以L2 WT菌株攻毒,攻毒后不同时间点评估生殖道IFU数量。结果 L2 GFP Pgp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L2 WT,L2 PF无Pgp3蛋白表达;小鼠感染后第3、7、10和14天,L2 GFP感染组IFU数量显著高于L2 WT和L2 PF感染组,且L2 GFP组感染周期最长;Pgp3体外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空白组,L2 WT体外感染L929和L929-Pgp3细胞60 h和80 h后,L929-Pgp3组IFU值显著高于L929组,且宿主细胞消亡数量显著低于L929组;动物实验显示L2 GFP组经L2 WT菌株攻毒后下生殖道IFU数量显著低于L2 WT组,且L2 GFP组感染周期显著短于L2 WT组。结论 Pgp3可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并促进CT在细胞间播散感染;内源性Pgp3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质粒编码蛋白3 致病性 免疫保护性
下载PDF
基于免扩增高通量测序的转基因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凯 付军 +2 位作者 陈锐 陈笑芸 李亮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4期610-617,共8页
转基因定量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数字PCR方法被广泛认可为核酸精准定量的黄金标准,但缺乏与之相互验证的新型核酸定量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然而,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兴起为解... 转基因定量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数字PCR方法被广泛认可为核酸精准定量的黄金标准,但缺乏与之相互验证的新型核酸定量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然而,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高通量测序技术主要用于核酸定性序列测定,但其在核酸定量领域的应用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以含有转基因T-NOS、P-35S、CP4-EPSPS和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的质粒DNA标准物质为检测对象,采用免扩增建库的方法,比较了NGS、三代测序以及数字PCR定值的差异。结果表明,NGS测序结果与数字PCR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发现突显了目前核酸定量技术中的挑战和需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三代测序结果与数字PCR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显示了其作为转基因核酸精准定量方法的潜力。这一发现为未来转基因产品标识阈值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和参考,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DNA 标准物质 测序技术 dPCR
下载PDF
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促进作用
16
作者 游祖姣 曾福鑫 +1 位作者 王志强 肖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为了分析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以大肠杆菌(E.coli)J53作为受体菌,携带RP4-7质粒的E.coli DH5α和携带mcr-1阳性IncI2质粒的临床菌株E.coli LD67-1为供体菌的接合转移模型,测定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接... 为了分析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以大肠杆菌(E.coli)J53作为受体菌,携带RP4-7质粒的E.coli DH5α和携带mcr-1阳性IncI2质粒的临床菌株E.coli LD67-1为供体菌的接合转移模型,测定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接合转移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OS)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探究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显著提高RP4-7质粒和mcr-1阳性IncI2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P<0.05);N-苯基-1-萘胺(NPN)和碘化丙啶(PI)探针检测显示,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使受体菌细胞内、外膜通透性增加,供体菌细胞外膜通透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1/4最小抑菌浓度(MIC)万古霉素处理后接合细菌细胞膜发生损伤;ROS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虽然经1/4 MIC万古霉素处理的受体菌的RO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但1/8 MIC万古霉素处理后,供体菌和受体菌的ROS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显著上调了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孔蛋白基因ompF和ompC的mRNA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上调了trbBp基因(调控细菌间形成“连接桥”)的mRNA表达水平(P<0.01),显著上调了细菌SOS响应(SOS response)相关基因recA、recN、ruvA和lexA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可能通过提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触发SOS响应,促进接合转移“连接桥”形成等方式促进RP4-7质粒和mcr-1阳性IncI2质粒的接合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抑菌浓度 万古霉素 质粒接合转移 mcr-1
下载PDF
大鼠VDAC1腺病毒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17
作者 赵嘉仪 袁明明 +5 位作者 王利军 赖松青 邹华西 黄琼 刘季春 黄璜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构建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9C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VDAC1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ADV6-NC腺病毒及ADV6-VDAC1腺病毒,取第6代H9c2心肌样细胞用于转染。... 目的构建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9C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VDAC1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ADV6-NC腺病毒及ADV6-VDAC1腺病毒,取第6代H9c2心肌样细胞用于转染。转染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ADV6-NC腺病毒)和实验组(转染ADV6-VDAC1腺病毒)。通过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VDAC1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ADV6-NC及ADV6-VDAC1,实验组的VDAC1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腺病毒载体可使H9c2细胞在体外持续高效表达VDA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 肌细胞 质粒构建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ST11肺炎克雷伯菌QL5株携带的质粒pQL5-NDM-KPC的研究
18
作者 马超越 王笑 +2 位作者 刘真真 贾楠 朱元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QL5株携带编码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质粒及其特性。方法基于二代Illumina和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平台获得菌株的基因组和质粒序列,然后用一系列软件分析菌株的生物学信息。S1核酸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质粒液相接合试验...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QL5株携带编码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质粒及其特性。方法基于二代Illumina和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平台获得菌株的基因组和质粒序列,然后用一系列软件分析菌株的生物学信息。S1核酸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质粒液相接合试验和稳定性试验检测菌株携带的质粒特性。结果生信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QL5株携带的bla_(NDM-1)和bla_(KPC-2)基因位于同一个IncC/IncFII(PHN7A8)/IncR杂合质粒上(命名为pQL5-NDM-KPC);QL5株携带的pQL5-NDM-KPC可发生bla_(NDM-1)基因所在区域的片段丢失。结论经检索,携带bla_(NDM-1)和bla_(KPC-2)基因位于同一个IncC/IncFII(PHN7A8)/IncR杂合质粒pQL5-NDM-KPC(GenBank序列号:OR253888)上,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blaKPC-2 blaNDM-1 质粒
下载PDF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21在薏苡植株体内的定殖研究
19
作者 余亿 普凤雅 +4 位作者 王兵兵 黄军 杨艺婷 唐琴 杨志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将含有抗生素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在菌株L21(Bacillus velezensis)中,旨在深入研究内生细菌与薏苡植株的互作。采用自然转化法,将质粒pHT01-P43GFPmut3a转入薏苡内生菌L21中,获得了工程菌株L21-GFP,并测定了L21-GFP和L21的生长曲线... 将含有抗生素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标记在菌株L21(Bacillus velezensis)中,旨在深入研究内生细菌与薏苡植株的互作。采用自然转化法,将质粒pHT01-P43GFPmut3a转入薏苡内生菌L21中,获得了工程菌株L21-GFP,并测定了L21-GFP和L21的生长曲线、遗传稳定性、功能稳定性;用浇灌法将L21-GFP导入薏苡植株体内,并用荧光显微检测其定殖情况。结果表明:L21-GFP和L21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和拮抗活性之间无明显差异,均在培养8 h后从缓慢生长期进入对数生长期;pHT01-P43GFPmut3a能在L21中稳定遗传,转接40 h后的稳定性为63%;工程菌株L21-GFP能够稳定地定殖于薏苡植株体内,其中定殖于根部的菌体密度最大,达到106 cfu/g。由此可知,L21-GFP在薏苡体内定殖能力强且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贝莱斯芽孢杆菌 定殖能力 质粒
下载PDF
广东省腹泻仔猪大肠杆菌blaCTX-M-65与mcr-1基因共传播特征
20
作者 张岩 曹孟涛 +3 位作者 卢跃溦 蒋红霞 王令 李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6-1297,共12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某生猪养殖场腹泻仔猪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以及同时携带blaCTX-M-65与mcr-1两种耐药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与其共同传播特征,为耐药性监测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东省肇庆市某生猪养殖场采集腹泻仔猪直肠棉拭子样品90份,并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mcr-1基因,通过测序确定CTX-M亚型;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间的遗传背景;通过接合转移方法确定质粒水平转移的能力;使用复制子分型、S1-PFGE、South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质粒类型、耐药基因的定位及定位质粒的大小;通过三代测序及序列分析确定质粒的重组过程。【结果】共分离鉴定86株大肠杆菌,检测到44株携带CTX-M型ESBLs基因,其中blaCTX-M-55基因最流行(n=16,36.4%),其次是blaCTX-M-65(n=10,22.7%)、blaCTX-M-27(n=8,18.2%)、blaCTX-M-15(n=5,11.4%),还检测出blaCTX-M-79(n=2,4.5%)、blaCTX-M-14(n=2,4.5%)和blaCTX-M-24(n=1,2.3%)。10株blaCTX-M-65基因阳性菌有8株同时携带mcr-1基因。这8株大肠杆菌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黏菌素等多种抗生素。8株菌共分为6种ST型、7个PFGE谱型。接合转移试验发现,有6株菌的blaCTX-M-65和mcr-1基因发生了共转移,且blaCTX-M-65与mcr-1基因均位于IncHI2型(253 kb)质粒上。其中1株菌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其所携带的一个253 kb IncHI2质粒与一个69 kb IncFⅡ质粒发生融合,形成一个大小323 kb的融合质粒。对融合质粒进行三代测序解析,结果表明,在接合转移的过程中IS26介导了两个不同大小质粒的重组。【结论】IncHI2质粒是介导blaCTX-M-65和mcr-1基因共同传播的主要媒介,IS26通过与靶位点GTTTCACT的整合导致IncHI2质粒与IncFⅡ质粒融合。质粒重组扩大了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加速了耐药基因的传播,促使多药耐药现象更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为阐明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blaCTX-M-65 mcr-1 IS26 质粒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