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pH漂移腐蚀事故及处理对策
1
作者 孙柏林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60-62,共3页
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 ,冷却水的用户日益增多 ,冷却水系统中金属腐蚀与防护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低pH漂移引起的腐蚀就是其中之一 .
关键词 ph漂移 腐蚀事故 处理对策 工业冷却水
下载PDF
海带幼孢子体的光合碳利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岳国峰 王金霞 +2 位作者 王建飞 周百成 曾呈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7-652,共6页
于 1 999年 1 0月 ,采用pH漂移技术研究了海带幼孢子体的无机碳源利用途径以及无机碳对幼孢子体光合碳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天然海水中 (pH =8 1— 8 3 ) ,海带幼孢子体外源无机碳的利用形式主要是HCO-3 ,HCO-3 由质膜外碳酸酐酶 (... 于 1 999年 1 0月 ,采用pH漂移技术研究了海带幼孢子体的无机碳源利用途径以及无机碳对幼孢子体光合碳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天然海水中 (pH =8 1— 8 3 ) ,海带幼孢子体外源无机碳的利用形式主要是HCO-3 ,HCO-3 由质膜外碳酸酐酶 (CA)将HCO-3 水解成CO2 ,以游离CO2 形式扩散进入细胞 ,占全部无机碳供应的 75 %。游离CO2 只占所吸收总无机碳的 2 5 % ;在游离CO2 浓度接近于零 (pH =9 1 )时 ,幼孢子体的全部无机碳源均来自于HCO-3 的水解。提高海水中无机碳的浓度能增加海带对无机碳的利用量 ,当无机碳浓度达到3 5mmol L时 ,无机碳的利用速率达到最大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孢子体 无机碳 HCO3^- 碳酸酐酶 碳酸氢根离子 ph漂移技术 光合作用
下载PDF
Cd^(2+)胁迫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岩溶水HCO_3^-、Ca^(2+)利用研究——以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清菁 王培 +2 位作者 华磊 曹建华 李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初级生产者藻类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底广西龙江重金属Cd^(2+)污染对其下游水体中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彩响,为了解Cd^(2+)对岩溶水体中藻类碳汇效应的影响,针对广西龙江重金属Cd^(2+)污染,文章通过室内封闭培养体... 初级生产者藻类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底广西龙江重金属Cd^(2+)污染对其下游水体中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彩响,为了解Cd^(2+)对岩溶水体中藻类碳汇效应的影响,针对广西龙江重金属Cd^(2+)污染,文章通过室内封闭培养体系研究了在0、10、20、40μmol/L不同Cd^(2+)浓度胁迫下,小球藻对岩溶水中游离CO_2、HCO_3和Ca^(2+)的利用情况以及体系中pH和生物量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当Cd^(2+)浓度在0~10μmol/L时,小球藻对岩溶水中Ca^(2+)和HCO_3^-的利用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当Cd^(2+)浓度在10~40μmol/L时,对小球藻利用Ca^(2+)和HCO_3^-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Cd^(2+)浓度高于40μmol/L时,小球藻将不能利用岩溶水中Ca^(2+)和HCO_3^-同时pH漂移实验表明:当Cd^(2+)浓度在0~20μmol/L时,小球藻能同时利用岩溶水中游离CO_2和HCO_3^-进行光合作用;Cd^(2+)浓度为10μmol/L时,体系中藻细胞生物量与空白对照组基本相同;当Cd^(2+)浓度在20~40μmol/L时,小球藻只能利用岩溶水中游离CO_2进行光合作用;当Cd^(2+)浓度为20μmol/L时,藻细胞生物量为空白对照组的一半;当Cd^(2+)浓度为40μmol/L时,小球藻生物量仅为20μmol/L时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小球藻 CD2+胁迫 ph漂移技术 碳汇
下载PDF
耦合二氧化碳减排的微藻产业化培养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峰 向文洲 +1 位作者 萧邶 陈平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8-1384,共7页
【目的】建立耦合CO2减排的微藻培养技术,在减排CO2的同时,有效降低微藻产业化生产的成本。【方法】以两种微藻所具有的pH快速漂移与高碱适应特性为原理,通过CO2防逸罩简易装备的设计和构建,建立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结果】将该技术应... 【目的】建立耦合CO2减排的微藻培养技术,在减排CO2的同时,有效降低微藻产业化生产的成本。【方法】以两种微藻所具有的pH快速漂移与高碱适应特性为原理,通过CO2防逸罩简易装备的设计和构建,建立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结果】将该技术应用于微藻培养,在嗜碱绿球藻MC-1的CO2减排小试培养中,CO2防逸罩的安装使得通入培养物后全部逸出的CO2被碱性藻液完全吸收,在海水钝顶螺旋藻新藻株(HS331)的工厂化中试培养中,其平均产率达9.54g/(m2.d1),碳源成本降低了57%,并有效避免了碳酸根离子导致的海水钙镁离子沉淀的产生;将该技术进一步应用到螺旋藻产业化培养,在保证获得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其年产量提高了20%,每年NaHCO3用量减少了66%,碳源成本减少了58%,年减排CO2量约45吨。【结论】本研究实现了CO2减排技术在螺旋藻产业化培养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螺旋藻生产成本,为建立产业化的CO2减排新技术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钝顶螺旋藻 CO2减排 ph漂移 防逸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