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调节剂在CMP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常鑫 牛新环 +4 位作者 刘江皓 占妮 邹毅达 何潮 李鑫杰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pH调节剂在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中有重要应用,可以调节抛光液的pH值以确保抛光过程的化学反应在理想的pH值下进行,同时保持抛光化学环境的稳定等。对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和有机碱四大类pH调节剂在合金、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等材料的CM... pH调节剂在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中有重要应用,可以调节抛光液的pH值以确保抛光过程的化学反应在理想的pH值下进行,同时保持抛光化学环境的稳定等。对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和有机碱四大类pH调节剂在合金、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等材料的CMP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无机酸pH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快速腐蚀材料表面,但其主要缺点是会将多余的金属离子引入抛光液中污染金属表面。有机酸pH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螯合金属离子形成大分子络合物,但其主要缺点是稳定性差,难以保存。无机碱pH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在基底表面生成一层软化层,使其在机械作用下更容易被去除,但其主要缺点是仍会引入金属离子污染材料表面。有机碱pH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加速钝化膜的形成,但其主要缺点是制备困难、成本高。最后对pH调节剂在CMP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 化学机械抛光(CMP) 抛光液 稳定性 平坦化
下载PDF
乙二胺作为电解锰新型pH调节剂
2
作者 衷水平 常青瑶 +5 位作者 陈俊南 张瑞莹 郭昊 何守兴 迟晓鹏 翁威 《矿冶》 CAS 2024年第5期654-661,669,共9页
锰电解过程在(NH_(4))_(2)SO_(4)-MnSO_(4)体系进行时,需维持电解液pH值稳定在7.0~7.2。但阳极析氧反应使得长期电解条件下电解液pH值不断下降。生产上均使用氨水调节电解液pH值。但氨水易挥发,导致整个生产车间氨气味道刺鼻,影响身体... 锰电解过程在(NH_(4))_(2)SO_(4)-MnSO_(4)体系进行时,需维持电解液pH值稳定在7.0~7.2。但阳极析氧反应使得长期电解条件下电解液pH值不断下降。生产上均使用氨水调节电解液pH值。但氨水易挥发,导致整个生产车间氨气味道刺鼻,影响身体健康。此外,持续加入氨水造成电解液中的氨不断累积膨胀,最终产生大量氨氮废水和氨氮锰渣。鉴于乙二胺与氨水的化学性质相似性,且具备更强的碱性及更低的挥发性,探索以乙二胺取代氨水作为pH值调节剂,以减少氨源的使用量、改善作业环境,探究乙二胺新体系电解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 ph调节 乙二胺 电流效率 直流电耗
下载PDF
pH调节剂对MoVTeNbO_(x)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雅南 代福玲 +3 位作者 李双明 王宇娇 王一雯 于三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4,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oV_(0.33)Te_(0.23)Nb_(0.13)O_(x)催化剂,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HCl,HNO_(3),H_(2)SO_(4),H_(3)PO_(4)四种不同酸源调节前体溶液pH,以丙烯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pH调节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oV_(0.33)Te_(0.23)Nb_(0.13)O_(x)催化剂,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HCl,HNO_(3),H_(2)SO_(4),H_(3)PO_(4)四种不同酸源调节前体溶液pH,以丙烯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pH调节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R、NH_(3)-TPD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H_(3)PO_(4)调节pH不利于活性相的形成,使用不同酸源调节pH会改变催化剂表面元素不同价态的分布。与其他催化剂相比,使用HCl调节pH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更易被还原且酸强度较弱。在360℃的反应温度下,该催化剂的性能最佳,丙烯酸的选择性和收率可达61.89%和5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TeNbO_(x)催化剂 ph调节 结构 催化性能 选择性氧化
下载PDF
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和酸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波 蔡伟民 何品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间歇实验探讨了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酸化过程和水解酸化液中Na+浓度的影响.实验比较了厨余垃圾在3种pH调节方法(利用NaOH溶液调节初始进料pH到7,利用NaOH和Ca(OH)2混合碱液每12h调节pH到7和利用调节C/N比调节pH... 通过间歇实验探讨了pH调节方法对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酸化过程和水解酸化液中Na+浓度的影响.实验比较了厨余垃圾在3种pH调节方法(利用NaOH溶液调节初始进料pH到7,利用NaOH和Ca(OH)2混合碱液每12h调节pH到7和利用调节C/N比调节pH到7)下水解酸化液中的Na+浓度、一级水解速率常数、挥发酸(VFA)浓度、乳酸浓度和VFA组分分配.结果表明,与利用NaOH溶液每12h调节pH相比较,3种pH调节方法都能够有效降低水解酸化出料液中的Na+浓度,但利用调节C/N比来调节pH能够取得更高的水解酸化效率,一级水解速率常数可以达到0.199d-1,VFA浓度在实验第3天即可达到35g·L-1.发酵产物乳酸在实验第2天即达到高峰浓度24g·L-1,后逐渐下降到6g·L-1,VFA组分中丙酸不是优势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水解 酸化 ph调节 厨余垃圾
下载PDF
烧结式锌铝涂层(达克罗)处理液的pH调节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玲 李宁 周德瑞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通过分析和研究烧结式锌铝涂层处理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 ,提出处理液的最佳 p H值为略高于 5 ,该推断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烧结式锌铝涂层 处理液 ph调节
下载PDF
pH调节法分离凡纳滨对虾壳中β虾青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创 SHOICHIRO Ishizaki 吉宏武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9,共6页
采用pH调节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壳中影响虾壳红变的β虾青蛋白进行分离回收,以蛋白质回收率、纯度和二级结构含量为分离特性参数,以1.0为pH变化梯度,研究pH调节法从虾壳中提取β虾青蛋白的规律。结果显示,pH调节法... 采用pH调节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壳中影响虾壳红变的β虾青蛋白进行分离回收,以蛋白质回收率、纯度和二级结构含量为分离特性参数,以1.0为pH变化梯度,研究pH调节法从虾壳中提取β虾青蛋白的规律。结果显示,pH调节法的回收率为47.5%,所得蛋白质纯度为78.23%、分子量为45 000 Da。该蛋白质在pH3.0和11.0时有最大溶解度,分别为60.5%和55.7%;在pH5.0时溶解度最低为15.4%;等电点为5.6。通过圆二色光谱图分析得知β虾青蛋白是一种以α螺旋为主要二级结构存在的物质,pH调节法所得α螺旋含量为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 凡纳滨对虾 β虾青蛋白 ph调节 分离蛋白特性
下载PDF
pH调节剂对溶液燃烧法制备纳米LaFeO_3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莹莹 李小慈 +2 位作者 周俊艺 叶帆 杨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9-783,共5页
以硝酸镧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柠檬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通过XRD和SEM表征,分别研究了以乙二胺和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制备的纳米LaFeO3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硝酸镧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柠檬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FeO3。通过XRD和SEM表征,分别研究了以乙二胺和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制备的纳米LaFeO3粉体的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溶液pH值对燃烧产物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微观相貌都有显著的影响。乙二胺调节前驱物溶液pH值为3至12时,在300℃燃烧条件下获得为无定形产物,而在600℃均可制得纯相LaFeO3纳米晶体。NaOH溶液为pH调节剂,前驱物溶液在pH值5至13范围内,在300℃的条件下均能制得纯相LaFeO3纳米晶体;其中pH=7的中性环境中产物为蓬松多孔网状纳米结构,具有最大的晶粒尺30.5 nm,而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制得的产物均为无规则颗粒的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 溶液燃烧合成 LAFEO3
下载PDF
鱼腥草滴眼液pH调节剂和抑菌剂选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宇红 陈晓蕾 周萍 《中国药业》 CAS 1999年第11期12-13,共2页
对50%的鱼腥草滴眼液的不同pH值调节剂和不同抑菌剂进行了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用硼酸-硼砂作pH值调节剂、用0.01%的硫柳汞作抑菌剂为宜。
关键词 鱼腥草滴眼液 中药制剂 ph调节 抑菌剂 硼酸 硫柳汞
下载PDF
pH调节剂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宣益 《中国涂料》 CAS 2010年第10期12-14,30,共4页
简述了pH值对乳液和涂料的作用。介绍了几种常用的pH调节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以及如何选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ph ph调节 乳液 涂料
下载PDF
两种碱性pH调节剂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的影响
10
作者 张霖 樊亚超 +3 位作者 李晓姝 廖莎 王鹏翔 乔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42-2546,共5页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作为碱性p H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发酵行业。两种p H调节剂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盐,其溶解性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间接影响发酵过程。本文重点考察了两种碱性p H调节剂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的影响,通过发酵液渗透压...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作为碱性p H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发酵行业。两种p H调节剂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盐,其溶解性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间接影响发酵过程。本文重点考察了两种碱性p H调节剂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的影响,通过发酵液渗透压、尾气组成、发酵周期、生产强度等过程参数的试验考察,分析了可溶性强碱作为p H调节剂不利于1,3-丙二醇发酵的原因,并且在以氢氧化钠作为p H调节剂的发酵体系中,考察了区间厌氧发酵方案的可行性。从氢氧化钠p H调控下的发酵周期来看,约21h后转入发酵末期,发酵活跃期相对较短,因此缩短发酵周期,有利于提高平均生产强度。另外,通过区间厌氧通气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少氮气使用量,提高该工艺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ph调节 发酵 厌氧
下载PDF
磷酸作为pH调节剂在阻挡层抛光过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高娇娇 刘玉岭 +3 位作者 王辰伟 曹阳 陈蕊 蔡婷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26-730,共5页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一种Ta高去除速率下的高选择性阻挡层抛光液,实现对碟形坑的有效修正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有效降低。采用磷酸作为pH调节剂,改变pH值考察Ta和Cu选择性的变化规律,进而选取Ta高去除速率下的高选择性阻挡层抛光液。通过XP-...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一种Ta高去除速率下的高选择性阻挡层抛光液,实现对碟形坑的有效修正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有效降低。采用磷酸作为pH调节剂,改变pH值考察Ta和Cu选择性的变化规律,进而选取Ta高去除速率下的高选择性阻挡层抛光液。通过XP-300台阶仪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表征此抛光液对碟形坑的修正能力及对Cu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a和Cu材料的去除速率随pH值增大上升明显,可以通过调节pH值有效控制Ta和Cu的去除速率,实现Ta的去除速率明显大于Cu,并且实现碟形坑的有效修正及粗糙度的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ph调节 高去除速率 高选择性 碟形坑
下载PDF
pH调节法优化鸢乌贼分离蛋白制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淑华 黄卉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荣辉 李春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1-185,共5页
本文采用p H调节法对鸢乌贼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溶解得率与蛋白浓度作为评价因子,分析p H、料液比、溶解时间与溶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从而优化其提取条件,并对不同溶解和沉淀p H条件下的蛋白进行聚丙... 本文采用p H调节法对鸢乌贼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溶解得率与蛋白浓度作为评价因子,分析p H、料液比、溶解时间与溶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从而优化其提取条件,并对不同溶解和沉淀p H条件下的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p H12.0、料液比1∶9(g/m L)、溶解温度4℃与溶解时间10 min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分离蛋白溶解得率最高(80%);在最佳酸、碱溶解p H前提下沉淀蛋白,p H5.5沉淀条件下回收蛋白的得率最高,且酸沉得到的分离蛋白沉淀得率达60%,大于碱沉;p H对鸢乌贼分离蛋白各组分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副肌球蛋白(Paramyosin,PM)在各p H条件下降解速率较快,酸性条件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降解效果影响较大,而肌动蛋白(Actin,A)在酸、碱性环境下变化较不明显。该工艺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制备鸢乌贼分离蛋白,为分离蛋白的制备及来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提取 优化 分离蛋白 ph调节
下载PDF
肌肉嫩度的影响因素及pH调节牛肉嫩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郝婉名 祝超智 +3 位作者 赵改名 乃比江 王芳权 王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49-354,共6页
嫩度是牛肉的重要品质指标,提高牛肉嫩度可以显著提高牛肉品质。大量研究表明,调节pH能有效改善牛肉嫩度、提高牛肉的品质,且该嫩化方法安全有效、成本较低,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决定肌肉嫩度的主要因素、pH调... 嫩度是牛肉的重要品质指标,提高牛肉嫩度可以显著提高牛肉品质。大量研究表明,调节pH能有效改善牛肉嫩度、提高牛肉的品质,且该嫩化方法安全有效、成本较低,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决定肌肉嫩度的主要因素、pH调节嫩化技术的机理及国内外pH调节改善牛肉嫩度的应用的研究进展,为新型牛肉嫩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嫩化 ph调节 嫩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采用两步pH调节仿生水溶胶介质法合成磷酸钙微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至成 陈晓怡 +1 位作者 杨贤燕 苟中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6,共7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两步pH调节B型明胶水溶胶合成磷酸钙纳米晶多孔微球。实验采用了"两步pH调节法"对80℃明胶-磷酸钠水溶胶的pH进行预调节:用酸对水溶胶的pH值从5.6调节到3.0,再用碱调节到4.0,然后向水溶胶中滴加钙盐溶液合成磷... 本文系统研究了两步pH调节B型明胶水溶胶合成磷酸钙纳米晶多孔微球。实验采用了"两步pH调节法"对80℃明胶-磷酸钠水溶胶的pH进行预调节:用酸对水溶胶的pH值从5.6调节到3.0,再用碱调节到4.0,然后向水溶胶中滴加钙盐溶液合成磷酸钙。研究中也按常规的一步pH调节方式用酸将水溶胶的pH值从5.6调节到4.0,然后合成磷酸钙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两步pH调节法使得磷酸钙纳米晶发生有序自组装形成多孔性微球,而一步pH调节法则出现纳米晶无序聚集和生长。同时,按上述两步pH调节法还可以制备微量元素锶掺杂的多孔性微球。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仿生溶液介质pH预调节方法影响磷酸钙纳米晶聚集、生长具有重要启示,同时这种多孔性磷酸钙微球在骨修复、缓释给药、细胞支架以及生物分离等方面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球 磷酸钙 两步ph调节 自组装 明胶
下载PDF
pH调节法制备兔肉分离蛋白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娱乐 贺稚非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9-173,共5页
以伊拉兔兔肉为原料,用pH调节法(pH-shifting)提取兔肉分离蛋白,并对分离蛋白的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调节法提取兔肉分离蛋白的最佳酸溶解条件pH 3.0、碱溶解条件pH 12.0、沉淀回收条件pH 5.5。此方法下提取蛋白得率分别为酸法... 以伊拉兔兔肉为原料,用pH调节法(pH-shifting)提取兔肉分离蛋白,并对分离蛋白的性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调节法提取兔肉分离蛋白的最佳酸溶解条件pH 3.0、碱溶解条件pH 12.0、沉淀回收条件pH 5.5。此方法下提取蛋白得率分别为酸法46.46%、碱法68.55%。酸/碱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干基)均极显著高于兔肉,脂肪含量(干基)极显著低于兔肉,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比例均衡,且SDS-PAGE电泳分析表示pH调节法提取兔肉分离蛋白并未造成蛋白质严重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 兔肉分离蛋白 蛋白质性质
下载PDF
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及其基本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娈 史智萍 +3 位作者 曹芳 潘雅娟 林巧燕 刘斌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3-29,共7页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并以蛋白溶出率为指标,考察液料比、pH、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mL/g)50∶1、pH 12.0、浸提时间120 ... 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pH调节法提取小球藻蛋白,并以蛋白溶出率为指标,考察液料比、pH、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mL/g)50∶1、pH 12.0、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的条件下,小球藻蛋白溶出率达34.9%,调pH至3.5时蛋白沉淀率达55.5%,提取物中粗蛋白含量为66.4%(干基计).SDS-PAGE显示蛋白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3.1 ku和30.6 ku,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小球藻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氨基酸总量(EAA/TAA)40.14%,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 小球藻蛋白 SDS-PAGE 氨基酸
下载PDF
pH调节法诱导兔肉肌原纤维蛋白性质变化的研究
17
作者 余娱乐 贺稚非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5,共6页
pH调节法(pH-shifting)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蛋白提取方法,可用于植物或动物分离蛋白的制备。实验以兔肉为原料,研究pH调节法对兔肉功能性蛋白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调节法无论酸法(pH 3.0~5.5)还是碱法(pH 12.0~5.5)... pH调节法(pH-shifting)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蛋白提取方法,可用于植物或动物分离蛋白的制备。实验以兔肉为原料,研究pH调节法对兔肉功能性蛋白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调节法无论酸法(pH 3.0~5.5)还是碱法(pH 12.0~5.5)均会诱导兔肉肌原纤维蛋白性质发生一定变化。酸碱处理后蛋白溶解性降低,浊度增大。蛋白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下降,总巯基含量减少,表面疏水性增大,但活性巯基含量无显著变化。pH调节还导致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凝胶持水性降低,凝胶白度变化不大。2种处理条件下,酸法pH 3.0~5.5处理的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较小,更适合制备兔肉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 兔肉 肌原纤维蛋白 结构性质
下载PDF
pH调节法提取三种贝类分离蛋白及其组成、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高瞻 张凯 +5 位作者 郑尧 郑惠娜 周春霞 高加龙 秦小明 章超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5-151,共7页
在不同p H条件下,采用p H调节法从3种经济贝类(扇贝、文蛤和鲍鱼)肌肉中提取分离蛋白,分析了3种贝类分离蛋白(鲍鱼分离蛋白API、文蛤分离蛋白CPI、扇贝分离蛋白SPI)的组成和基本特性。结果表明,3种贝类分离蛋白碱提最佳p H值均为p H 12... 在不同p H条件下,采用p H调节法从3种经济贝类(扇贝、文蛤和鲍鱼)肌肉中提取分离蛋白,分析了3种贝类分离蛋白(鲍鱼分离蛋白API、文蛤分离蛋白CPI、扇贝分离蛋白SPI)的组成和基本特性。结果表明,3种贝类分离蛋白碱提最佳p H值均为p H 12,酸沉最佳p H分别为p H 5. 1、5. 1和4. 8。3种贝类分离蛋白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80%(干基),溶解曲线均呈现出抛物线形(p H 2. 0~12. 0条件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结果表明,SPI、CPI和API的主要吸热峰分别集中在57. 0、63. 6和61. 6℃。SDS-PAGE结果显示,3种贝类分离蛋白中肌球蛋白重链MHC、肌球蛋白轻链MLC和肌动蛋白含量丰富,提取过程中,伴有一些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根据FAO/WHO/UNU建议,3种贝类分离蛋白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符合成人和婴儿的氨基酸需求,研究结果为贝类分离蛋白作为高品质营养蛋白基料应用于保健食品生产工业中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调节 贝类蛋白 溶解度 DSC 氨基酸组成 SDS-PAGE
下载PDF
铜掺杂SBA-15的pH调节法直接合成及其在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英文)
19
作者 Mohd Haizal Mohd Husin Mohd Ridzuan Nordin +2 位作者 李金林 刘光荣 Chin Sim Yee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酸性条件下,用环六亚甲基四胺作为pH调节剂,采用pH调节法直接合成了铜同构替代掺杂的SBA-15中孔分子筛(Cu/SBA-15).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SEM-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酸性条件下,用环六亚甲基四胺作为pH调节剂,采用pH调节法直接合成了铜同构替代掺杂的SBA-15中孔分子筛(Cu/SBA-15).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SEM-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目标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六方中孔有序结构,且环六亚甲基四胺显著影响了铜和SBA-15硅骨架的结合,在水热合成过程中,环六亚甲基四胺分解释放出氨气,增加了体系的pH值,有助于更多的铜进入到分子筛的骨架中.该材料可用于N2O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u/SBA-15(110)在600℃下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可分解50%N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掺杂SBA-15 环六亚甲基四胺 ph调节 N2O分解反应
下载PDF
不同pH调节剂对补料批式发酵产1,3-丙二醇的影响
20
作者 唐浩 郭美锦 庄英萍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对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的补碱策略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NaOH、氨水、KOH三种溶液作为pH调节剂,优化三种pH调节剂并得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碱。当采用混合碱调控发酵pH值... 对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的补碱策略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NaOH、氨水、KOH三种溶液作为pH调节剂,优化三种pH调节剂并得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碱。当采用混合碱调控发酵pH值为7.0时,1,3-丙二醇的产量达到了55 g/L,比无pH调控(对照)发酵过程发酵水平提高了1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1 3-丙二醇 ph调节 补料批式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