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与褐斑病菌之间的分子互作──Ⅰ.受病原菌诱导的寄主PR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用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病原相关蛋白基因在抗、感品系内均被诱导表达,表现了一种非特异性的抗性反应。并且,以上3个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大体相似的动态规律。β-1,3-葡聚糖酶(PR-2)基因在接种病原菌ptr后16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表达量达高峰,64小时后表达减弱;几丁酶(PR-3)基因在接种后8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达最大值,72小时后表达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于接种后8小时被诱导表达,48小时后表达进入盛期,64小时后开始下降,但直至72小时后仍维持一定水平,这种趋势较病程的发展一般提前16小时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褐斑病 pr基因 表达动态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Pr基因对非洲菊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文飚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r基因转入非洲菊(Gerbera hybrida),建立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遗传转化受体系统,获得再生植株。经PCR和GUS染色检测,Pr基因成功转入非洲菊幼苗。
关键词 非洲菊 pr基因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CRISPR基因编辑平台研究人类发育
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据BerteroA2016年12月1日[Development,2016,143(23):4405—4418.]报道,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和可控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平台——80蹦K0或sOPTiKD。该优化单步骤系统能了解基因... 据BerteroA2016年12月1日[Development,2016,143(23):4405—4418.]报道,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和可控的CRISPR基因组编辑平台——80蹦K0或sOPTiKD。该优化单步骤系统能了解基因如何在体内每个细胞和每个发育步骤中发挥作用。该新方法将有助科学家们开展发育生物学、组织再生和癌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生物学 pr基因 编辑 人类 研究人员 组织再生 基因 研究所
下载PDF
VIP和VIPR基因与鹅的繁殖周期调控密切相关
4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0-70,共1页
选育提高鹅的繁殖性能,是实现鹅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而从基因水平寻找途径势在必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何大乾研究员等采用RT—PCR扩增出鹅VIP和VIPR的cDNA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得到739bp的VIP基因片段和850bp的VIPR基因片段。VIP的CDS... 选育提高鹅的繁殖性能,是实现鹅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而从基因水平寻找途径势在必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何大乾研究员等采用RT—PCR扩增出鹅VIP和VIPR的cDNA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得到739bp的VIP基因片段和850bp的VIPR基因片段。VIP的CDS区共编码165个氧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 鹅业 繁殖周期 pr基因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调控 CDNA片段 基因片段
下载PDF
PR基因表达联合超声影像构建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及应用
5
作者 黄蓓蕾 王月桂 +2 位作者 陈红 廖建梅 沈浩霖 《福建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5,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基因表达联合常规超声影像评估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构建超声预测模型并评估其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81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基因表达联合常规超声影像评估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构建超声预测模型并评估其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81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按8:2分成训练集与测试集。在训练集中,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结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计算相关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簇状钙化、高回声晕、后方回声伴衰减、PR基因表达阳性是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Y=-5.28+0.90×簇状钙化(0:无;1:有)+1.22×高回声晕(0:无;1:有)+2.06×后方回声衰减(0:无;1:有)-1.34×Ki_67(表达水平为5%~30%时为1,否则为0)+0.75×Ki_67(表达水平为>30%时为1,否则为0)+3.79×PR基因表达(0:阴性;1:阳性)+0.71×肿块最大径(超过2 cm为1,否则为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110。在训练集中,模型一致性指数(C指数)达0.870。当模型分值≥0.495,认为存在ALNM。在测试集中,模型C指数为0.812,模型诊断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0.750、0.679、0.700、0.731和0.714。结论簇状钙化、高回声晕、后方回声伴衰减和PR基因表达阳性是HER2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乳腺癌A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pr基因 超声
下载PDF
棉花PR基因感应大丽轮枝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旋 王胜 +4 位作者 高峰 张丽莎 赵建华 郭惠珊 华辰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0-969,共10页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所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每年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棉花与大丽轮枝菌互作过程中发生的免疫反应变化及其机理尚不明确,缺乏棉花免疫反应研究的指示基因.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植物病...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所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每年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棉花与大丽轮枝菌互作过程中发生的免疫反应变化及其机理尚不明确,缺乏棉花免疫反应研究的指示基因.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植物病程相关基因(pathogenesis-related gene,PR基因)序列,搜索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基因组数据库,获得14个潜在的PR基因家族(GhPR).为了明确GhPR在植物免疫反应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利用两种已报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肽段flg22和nlp20,以及3个来自大丽轮枝菌、与nlp20(nlp20^(Pp))同源的肽段nlp20^(Vd2),nlp23^(Vd3),以及nlp23^(Vd4),对无菌棉花根部进行处理,检测GhPR基因在不同处理时间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flg22,nlp20^(Pp),nlp20^(Vd2),nlp23^(Vd3)和nlp23^(Vd4)处理下,GhPR基因普遍上调表达,且在处理后3 h达到最高值;在处理后12 h内,nlp20^(Vd2)比其他肽段更为有效地诱导GhPR基因上调表达;尽管nlp23^(Vd3)和nlp23^(Vd4)所在的全长蛋白VdNLP3和VdNLP4不能诱导棉花叶片的坏死反应,但是这两个肽段却能够引起GhPR基因的上调表达.因此,本研究为棉花-大丽轮枝菌的互作的研究提供了免疫反应指示基因GhPR,以及来自大丽轮枝菌的免疫原性肽段nlp20^(Vd2),nlp23^(Vd3),以及nlp23^(V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陆地棉 pr基因 PAMP nlp20
原文传递
球孢白僵菌Pr1蛋白酶基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红梅 谢翎 +2 位作者 吴甘霖 魏和平 黄勃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1-64,共4页
从球孢白僵菌菌株Bb202中克隆了昆虫蛋白酶Pr1的基因。使用特异性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mR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得到了球孢白僵菌的Pr1蛋白酶基因cDNA和结构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Pr1蛋白酶结构基因全长大小为1606bp,含有3... 从球孢白僵菌菌株Bb202中克隆了昆虫蛋白酶Pr1的基因。使用特异性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mR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得到了球孢白僵菌的Pr1蛋白酶基因cDNA和结构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Pr1蛋白酶结构基因全长大小为1606bp,含有3个内含子,分别为69、61和68bp。其ORF全长1140bp,预测编码379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8.8kD,理论等电点为8.06。为进一步研究球孢白僵菌Pr1基因,并构建高毒力工程菌株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pr1基因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绿僵菌蝗虫菌株Pr1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农向群 张泽华 +1 位作者 高松 苏红田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绿僵菌蝗虫菌株M2189克隆了昆虫表皮降解酶Pr1的基因。以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了DNA-PCR和mRNA-RT-PCR反应,得到了预期扩增片段,回收纯化后通过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到重组质粒,EcoRⅠ酶切鉴定表明目的片段已插入质粒。对重... 从绿僵菌蝗虫菌株M2189克隆了昆虫表皮降解酶Pr1的基因。以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了DNA-PCR和mRNA-RT-PCR反应,得到了预期扩增片段,回收纯化后通过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到重组质粒,EcoRⅠ酶切鉴定表明目的片段已插入质粒。对重组质粒中插入的DNA片段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该序列全长1369bp,其中有3个内含子,分别为76、59、67bp;编码序列长度为1167bp,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是一个完整的蛋白读码框。与菌株Me1得到的Pr1编码序列(GenBank/M73795)相比,二者的核苷酸数目相同,同源性达到92.2%,编码的389个氨基酸中48个不同,占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蝗虫 pr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环境胁迫和乙烯对番茄PR-NP2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宗利 陈国平 +1 位作者 姚楠 陈绪清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根据已报道的番茄PR-NP2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克隆出长为477bp的番茄PR-NP24基因片段,以该片段制备探针,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该基因在番茄(WT)和乙烯反应突变体番茄(Nr,rin,T4B-11)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 根据已报道的番茄PR-NP2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克隆出长为477bp的番茄PR-NP24基因片段,以该片段制备探针,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该基因在番茄(WT)和乙烯反应突变体番茄(Nr,rin,T4B-11)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果实和根部表达,伤害抑制WT、Nr番茄叶片中该基因的表达,而对rin番茄叶片无明显影响;干旱、淹水等环境胁迫和乙烯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其表达,而在不同温度下,PR-NP24基因表达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乙烯 pr—NP24基因 番茄 NORTHERN杂交
下载PDF
ACS Nano:新型纳米颗粒运输系统或能克服CRISPR基因编辑障碍 被引量:3
10
作者 Rubul Mout† Moumita Ray† +4 位作者 Gulen Yesilbag Tonga Yi-Wei Lee Tristan Tay Kanae Sasaki Vincent M. Rotello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4期I0003-I0003,共1页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SNano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纳米颗粒设计出了一种新系统能够帮助CRISPR/Cas9系统跨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核中,同时还能够避免被细胞器所捕获。研究者Rubul M...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SNano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纳米颗粒设计出了一种新系统能够帮助CRISPR/Cas9系统跨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核中,同时还能够避免被细胞器所捕获。研究者Rubul Mout说道,CRISPR由两种组分组成,包括名为Cas9的剪刀样蛋白和名为sgRNA的RNA分子,sgRNA分子能够引导Cas9进入到靶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系统 纳米颗粒 pr基因 CRIS NANO ACS 编辑 颗粒设计
原文传递
不结球白菜病程相关蛋白基因BcPR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栋 韦艳萍 +1 位作者 李英 侯喜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0-646,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结球白菜病程相关蛋白基因Bc PR5的结构与表达特征。[方法]通过RACE技术,从抗病品种‘苏州青’叶片克隆到Bc PR5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采用RT-q 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霜霉病菌诱导,水杨酸(SA)、茉莉酸(Me J)和脱落酸...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结球白菜病程相关蛋白基因Bc PR5的结构与表达特征。[方法]通过RACE技术,从抗病品种‘苏州青’叶片克隆到Bc PR5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采用RT-q 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霜霉病菌诱导,水杨酸(SA)、茉莉酸(Me J)和脱落酸(ABA)等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SDS-PAGE技术分析该基因的原核表达特征。[结果]Bc PR5基因的c DNA全长为954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32 bp,共编码24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6.1×103,理论等电点是9.3。氨基酸同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不结球白菜Bc PR5基因与同属植物的进化关系相近,其中与大白菜第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同源性最高(100%)。RT-q PCR分析表明,抗病品种‘苏州青’和感病品种‘矮脚黄’在霜霉病菌和非生物胁迫(SA、Me J和ABA)诱导过程中,Bc PR5基因的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该蛋白在终浓度为1.0 mmol·L-1的IPTG诱导4 h后能实现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结论]Bc PR5在不结球白菜抗霜霉病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5) 霜霉病菌 实时定量PCR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癌基因C-erbB-2、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12
作者 胡晓宁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5期419-419,共1页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361例乳腺癌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块,3~4 μm厚切片.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5例,髓样癌98例,单纯癌66例,导管内癌20例,黏液腺癌6例,硬癌6例,乳头状癌2例,炎症样癌2例,分泌脂质性癌2...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361例乳腺癌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块,3~4 μm厚切片.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5例,髓样癌98例,单纯癌66例,导管内癌20例,黏液腺癌6例,硬癌6例,乳头状癌2例,炎症样癌2例,分泌脂质性癌2例,腺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C-erbB-2、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操作,DAB显色.结果判定:以细胞膜、细胞核着色为阳性反应.已知阳性片在每批免疫组化中作为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ERBB-2基因 ER基因 pr基因 乳腺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 Pr1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血清研究
13
作者 宋妍 张世清 黄俊生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从本实验室分离筛选到的金龟子绿僵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t.anisopliae中,扩增得到PrlA基因全长,此基因全长为1242bp,经Blastn分析此基因序列与M.anopliae的PrlA基因(M73795)同源率为98%。以pET- 22b(+)为... 采用RT-PCR方法从本实验室分离筛选到的金龟子绿僵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t.anisopliae中,扩增得到PrlA基因全长,此基因全长为1242bp,经Blastn分析此基因序列与M.anopliae的PrlA基因(M73795)同源率为98%。以pET- 22b(+)为基础载体,构建pET-PrlA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 21(DE3)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分析,获得了约42kDa大小的重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占表达总蛋白含量的63.2%。将表达的PrlA蛋白切胶回收后制备成抗原,免疫家兔4次后,采血收集抗血清,用ELISA测定效价为1/10000。结果表明,获得的抗体可用于更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M.anisopliaeis的侵染机理,弄清楚各Pr蛋白酶的作用方式和对寄主的选择优势,提高生防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 pr1A基因 克隆 表达 抗血清
下载PDF
地黄RgPR1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牛乐 赵颖异 韩永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3-118,共6页
基于实验室前期获取的地黄转录组数据,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克隆了完整的RgPR1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编码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植物激素水杨酸和茉莉酸诱导下的RgPR1基因组织差异性表达。结果显示,RgPR1... 基于实验室前期获取的地黄转录组数据,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克隆了完整的RgPR1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编码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植物激素水杨酸和茉莉酸诱导下的RgPR1基因组织差异性表达。结果显示,RgPR1基因全长668 bp,共编码163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外,为不稳定的分泌蛋白。RgPR1蛋白与一串红的PR1蛋白的同源性最高;经水杨酸和茉莉酸处理后,PR1基因在地黄根、茎、叶中均显著提高,其中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次之,茎中的表达量最低。本研究成功克隆出RgPR1基因,发现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外源水杨酸和茉莉酸对其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R1基因在地黄抗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pr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研究人员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生产富含抗氧化剂的番茄
15
作者 陶金亚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0-310,共1页
来自巴西、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从野生植物中改造出了一种新的番茄作物。从一种“野生番茄”基因改造开始,他们引进了各种农作物的特征但又不会失去原野生植物的有价值遗传特性。
关键词 野生番茄 研究人员 抗氧化剂 编辑技术 pr基因 CRIS 生产 野生植物
原文传递
金龟子绿僵菌MA4菌株蛋白酶Pr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16
作者 唐复润 黄俊生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MA4菌株蛋白酶Pr2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771bp,推导蛋白由256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疏水性蛋白。与菌株ME1得到Pr2编码序列(GeneBank/X78875,AJ242736)相比,MA4比菌株ME1(X78875)多6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7.4%,编码的氨基酸同... 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MA4菌株蛋白酶Pr2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771bp,推导蛋白由256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疏水性蛋白。与菌株ME1得到Pr2编码序列(GeneBank/X78875,AJ242736)相比,MA4比菌株ME1(X78875)多6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7.4%,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3%;MA4与菌株ME1(AJ242736)的核苷酸数目相同,同源性达到97.8%,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达98.1%。MA4菌株对东亚飞蝗4龄幼虫的LT50为4.83d,RT-PCR检测Pr2基因在东亚飞蝗体内的表达:接种第三天时扩增预期771bp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pr2基因 蝗虫
下载PDF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争议和未来
17
《科学中国人》 2018年第10期78-80,共3页
什么是CRISPR?CRISPR是细菌遗传密码及其免疫系统的一个定义性特征,是细菌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防御系统。它也存在于古生物界(单细胞微生物)中的生物体中。首字母缩写词“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 什么是CRISPR?CRISPR是细菌遗传密码及其免疫系统的一个定义性特征,是细菌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防御系统。它也存在于古生物界(单细胞微生物)中的生物体中。首字母缩写词“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 indromic Repeats。实质上,它是一系列重复的DNA序列,并且这些DNA之间存在“spacers”。简而言之,细菌利用这些基因序列来“记住”攻击它们的每种病毒。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细菌基因组中。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这种防御系统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技术 pr基因 CRIS 细菌基因 DNA序列 病毒攻击 应用 单细胞微生物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草地早熟禾抗褐斑病的诱导与抗病基因PR1和NPR1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尉春雪 苏浩天 +3 位作者 张晓宇 何文菡 郑大柽 尹淑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49-1254,共6页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 为了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本研究将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Midnight)分为3组,用0.05 mmol·L^(–1) SA和立枯丝核菌进行处理,测定草坪草发病率、病情指数,计算诱抗效果,同时检测相关抗病基因PR1、NPR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外源SA可以显著(P <0.05)降低草地早熟禾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褐斑病的诱抗效果最高达53%。在喷施SA及接种后,抗病基因PR1和NPR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 <0.05)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SA 草地早熟禾 褐斑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诱抗效果 抗病基因pr1和Npr1
下载PDF
粗枝云杉PaPR10-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李成松 刘利娟 +3 位作者 梁芳 赵炜栋 杨春琳 刘应高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PR10是病程相关蛋白(PRs)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增强植物抵御外界胁迫侵扰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PR10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获得一个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基因PaPR10-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 PR10是病程相关蛋白(PRs)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增强植物抵御外界胁迫侵扰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PR10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获得一个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基因PaPR10-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进一步构建PaPR10-1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高纯度PaPR10-1融合蛋白,并采用底物法体外分析其核糖核酸酶活性。结果显示:PaPR10-1基因ORF长486 bp,编码161个氨基酸。PaPR10-1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为胞内蛋白,含有“P-Loop”和Bet_v1-lik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aPR10-1蛋白与海岸松(Pinus pinaster Aiton)PR10蛋白归为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目的蛋白在30℃下以0.2 mmol/L的IPTG诱导1 h表达量最佳,且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枝云杉 pr10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梅花鹿S1PR1基因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
作者 陈晓琳 王心雨 +1 位作者 郑帅 夏彦玲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25-129,143,144,共7页
为了探究梅花鹿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为研究S1PR1在鹿茸快速生长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利用PCR法对梅花鹿鹿茸的S1PR1基因进行克隆,使用ORF Finder工具查找其ORF,对S1PR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 为了探究梅花鹿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为研究S1PR1在鹿茸快速生长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利用PCR法对梅花鹿鹿茸的S1PR1基因进行克隆,使用ORF Finder工具查找其ORF,对S1PR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S1PR1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鹿茸中成功克隆了梅花鹿S1PR1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1149 bp,编码382个氨基酸;梅花鹿S1PR1基因与加拿大马鹿相似性最高。S1PR1蛋白为疏水性不稳定碱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存在于内质网的概率最大;S1PR1蛋白具有1个7TM结构域、7个跨膜螺旋区;S1PR1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占比较高,分别为43.72%、40.84%;S1PR1蛋白序列与模板蛋白(7evz.1D)的相似度为93.77%,并且其三级结构模型与加拿大马鹿间的原子位置均方根偏差为0.01;S1PR1蛋白存在39个磷酸化位点、4个N-糖基化位点和1个乙酰化位点;S1PR1基因与细胞迁移的正调控、跨膜信号受体活性等多个生物过程和功能相关并且参与FoxO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说明梅花鹿S1PR1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1149 bp,编码38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为疏水性不稳定碱性蛋白,可能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功能,三级结构与加拿大马鹿更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r1基因 梅花鹿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