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1
《ChinAfrica》 2018年第5期60-61,共2页
As the imperial residences of the empero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368-1911), the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were the centers of state power in late feudal China.
关键词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下载PDF
明代山东海防工程述论
2
作者 王海鹏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从明朝初年开始,倭寇频频大规模侵扰我国,使沿海地区深受其害。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明政府在山东沿海陆续设立11个卫、6个守御千户所,并建设了府城、县城、卫城、所城、军寨、墩堡等海防工程,形成了以卫所城池为主体的、防止倭寇入侵和海... 从明朝初年开始,倭寇频频大规模侵扰我国,使沿海地区深受其害。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明政府在山东沿海陆续设立11个卫、6个守御千户所,并建设了府城、县城、卫城、所城、军寨、墩堡等海防工程,形成了以卫所城池为主体的、防止倭寇入侵和海盗骚扰的完整而严密的海防工程体系。这些海防工程在当时适应了抗倭斗争的需要,是明代山东海防体系的重要基础、重要依托,对抵御倭寇侵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海 海防建设 海防工程 倭寇 明朝
下载PDF
明清合浦县学宫的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探析
3
作者 吴桂宁 黑箫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95-197,共3页
坐落于合浦廉州古城的合浦县学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合浦县学宫曾历经多次迁建、重修与损毁,现存的合浦县学宫遗址仅存大成殿。从历代的史料记载中,可推测出合浦县学宫在明清时期的大致建筑空间布局。在史料考证与实物... 坐落于合浦廉州古城的合浦县学宫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合浦县学宫曾历经多次迁建、重修与损毁,现存的合浦县学宫遗址仅存大成殿。从历代的史料记载中,可推测出合浦县学宫在明清时期的大致建筑空间布局。在史料考证与实物调查的基础上,挖掘合浦县学宫的历史沿革、选址变迁与空间演变,并探析其营建思想与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县学宫 历史沿革 选址变迁 空间演变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明清文人书斋空间诗意建构解析
4
作者 任康丽 徐聪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178-182,共5页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文人书斋在园林建造兴盛的发展中进入鼎盛时期。通过对书斋文化历史沿革梳理,阐述其建筑形态在士大夫阶层发展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剖析其空间文化意蕴。明清文人书斋对空间类型、布局建构、...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文人书斋在园林建造兴盛的发展中进入鼎盛时期。通过对书斋文化历史沿革梳理,阐述其建筑形态在士大夫阶层发展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剖析其空间文化意蕴。明清文人书斋对空间类型、布局建构、长物陈设的设计思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也是重构现代书斋文化的美学精髓,具有传承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文人书斋 空间建构 陈设
下载PDF
太原纯阳宫吕祖殿营造特征分析
5
作者 白利霞 王崇恩 胡川晋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90-192,共3页
不同时代建筑特点的形成,因着技术水平、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影响而发生变化,地域建筑则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影响权重不同的产物。太原纯阳宫吕祖殿在明朝制度约束、材源及地域建筑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其抹角梁与... 不同时代建筑特点的形成,因着技术水平、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影响而发生变化,地域建筑则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影响权重不同的产物。太原纯阳宫吕祖殿在明朝制度约束、材源及地域建筑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其抹角梁与虚柱结合使用的构造做法,下缓上陡的举架、简化的斗拱、极具装饰性的脊部构造与明太原府城内建筑非常类似,是一座地域特色鲜明的明代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宫吕祖殿 明代建筑 营造特征
下载PDF
“明远”意蕴之澄明与当代考试文化建设
6
作者 张延昭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0,共12页
明清科举制度中,居于贡院前场中心区域的明远楼所昭示的“明远”,与处于核心地位的至公堂所昭示的“至公”,都是值得重视的科举精神文化遗产。然而,现有研究对“明远”意蕴少有探讨,还存在释意舛误等明显缺陷。核究“明远”的来源及其发... 明清科举制度中,居于贡院前场中心区域的明远楼所昭示的“明远”,与处于核心地位的至公堂所昭示的“至公”,都是值得重视的科举精神文化遗产。然而,现有研究对“明远”意蕴少有探讨,还存在释意舛误等明显缺陷。核究“明远”的来源及其发展,揭示其对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提撕及其在实施中所经历的澄明与遮蔽,对于我国考试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远”意蕴 明清科举考试 考试文化建设
下载PDF
汉长安城营建中未央宫的空间作用与影响
7
作者 姚成 吴国源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58-63,共6页
未央宫作为整个西汉帝国的政治中心,其选址、规模、宫城形制对整个汉长安城的规划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界关于未央宫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宫殿本身,而对于未央宫宫城与汉长安城的空间布局关系则仍可深入探究。本文立足于汉未央宫和... 未央宫作为整个西汉帝国的政治中心,其选址、规模、宫城形制对整个汉长安城的规划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界关于未央宫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宫殿本身,而对于未央宫宫城与汉长安城的空间布局关系则仍可深入探究。本文立足于汉未央宫和汉长安城建设的动态历史过程,以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为依据,探讨未央宫营建对汉长安城城市轴线、路网分布、功能分区、标志性建筑等方面产生的空间作用与影响,并以此揭示汉长安城以未央宫为核心构建的空间秩序,以及其所蕴含的都城空间规划整体思想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未央宫 汉长安城 宫殿营建 历史城市空间规划
下载PDF
朝鲜“明国九义士”观念与朝宗岩地景的历史建构
8
作者 李秉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69,共9页
中国人士流离朝鲜历代有之,至明末清初又形成迁移的高潮,其中追随凤林大君回朝的“明国九义士”历来被学界视为遗民逃难朝鲜的代表。但“九义士”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自17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叶,经历了一个追溯、指认与建构的过... 中国人士流离朝鲜历代有之,至明末清初又形成迁移的高潮,其中追随凤林大君回朝的“明国九义士”历来被学界视为遗民逃难朝鲜的代表。但“九义士”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自17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叶,经历了一个追溯、指认与建构的过程。“九义士”作为一个整体被予以纪念,始于“九义士”后裔王德一、王德九兄弟以及朝鲜华西学派文人柳重教、金平默等人的著述。在传记、家谱与地志的文本编纂之外,朝宗岩的开拓与九义士祠的创立,不仅固定了“九义士”的名称指涉和“九贤一心”的政治与情感内涵,更将“九义士”的历史记忆铭刻于现实的地景。考察“九义士”观念的形成与朝宗岩的创建,不仅可以一窥中朝交流史上此段独特的文化因缘,也有助于理解传统儒家义理思想在当代韩国社会的演变与存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国九义士” 朝宗岩 地景 历史建构
下载PDF
武当山遇真宫东宫遗址配殿复原设计研究
9
作者 朱宇华 刘芙含 张淙洲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8-56,共9页
武当山古建筑群肇始于唐代,明代作为皇家道场而兴盛,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武当山遇真宫为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遇真宫古建筑群内包含3个区域,分别为中宫、西宫、东宫区域。依据《武当山遇真宫遗址... 武当山古建筑群肇始于唐代,明代作为皇家道场而兴盛,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武当山遇真宫为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遇真宫古建筑群内包含3个区域,分别为中宫、西宫、东宫区域。依据《武当山遇真宫遗址》中提供的考古遗址信息,选择东宫配殿遗址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明代大木作做法,参考同时期的其他明代官式建筑,对遇真宫东宫配殿遗址的信息要素进行尺度权衡推演和复原考量,为遇真宫东宫遗址复原成果提供可视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遇真宫 明代官式建筑 复原研究 尺度权衡
下载PDF
明清泉州海防聚落体系营建智慧研究
10
作者 许少聪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247-250,共4页
自南朝至清,泉州海防建设经历了萌芽、确立、完善、衰落四个阶段,明代时在朝廷卫所制度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点控线、以线带面,由陆上聚落防御体系、海上聚落防御体系、信息传递体系构成的层级清晰、功能明确的海防聚落体系。本研究以明清... 自南朝至清,泉州海防建设经历了萌芽、确立、完善、衰落四个阶段,明代时在朝廷卫所制度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点控线、以线带面,由陆上聚落防御体系、海上聚落防御体系、信息传递体系构成的层级清晰、功能明确的海防聚落体系。本研究以明清泉州海防聚落与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文献整合、历史地图转译等方法,整体分析泉州海防聚落体系构成,继而总结出明清泉州海防聚落在体系建设、择址模式、等级秩序、信息传递四方面的营建智慧,为明清泉州海防聚落体系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海防 聚落 营建智慧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崇善寺大悲殿大木设计尺度研究
11
作者 王小龙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3期20-24,28,共6页
太原崇善寺大悲殿作为明代早期建筑的珍贵遗存,其建筑技艺和结构特征体现了明官式营造制度与山西地方匠作技艺的完美融合。通过对大悲殿的平面布局、屋架结构及斗栱尺寸等的精细化测绘,深入探讨了其大木结构的设计尺度。研究采用传统手... 太原崇善寺大悲殿作为明代早期建筑的珍贵遗存,其建筑技艺和结构特征体现了明官式营造制度与山西地方匠作技艺的完美融合。通过对大悲殿的平面布局、屋架结构及斗栱尺寸等的精细化测绘,深入探讨了其大木结构的设计尺度。研究采用传统手工测绘与三维激光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记录了大悲殿的建筑信息及特征,并通过对柱底、檩长及平板枋长度等关键平面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大悲殿的建筑特点和结构逻辑。该研究为大悲殿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并为类似古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善寺大悲殿 明代建筑 大木尺度 精细化测绘 营造尺
下载PDF
明清时期新安方歌的知识建构研究
12
作者 范庆芬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涌现了一批医学普及启蒙派医家,不少医家采用歌诀语类著述,其中方剂歌诀简称“方歌”被广泛流传。通过选取新安几位主要代表医家的方歌进行话语分析,并与中医经典《伤寒论》语言进行对比,从语类的阶段性及认知模式中找...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涌现了一批医学普及启蒙派医家,不少医家采用歌诀语类著述,其中方剂歌诀简称“方歌”被广泛流传。通过选取新安几位主要代表医家的方歌进行话语分析,并与中医经典《伤寒论》语言进行对比,从语类的阶段性及认知模式中找出新安方歌建构知识的特点。研究发现“以方论证”方歌注重药性、药效和药理,说明病邪可被驱逐、调和、疏导或压制;“以证论方”方歌注重病因病状与药效的关联。两种语类都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及将类似药方或症状形成框架性比较,以帮助记忆或创新。新安方歌体现了方歌知识建构的特点,可为当代中医科普类读物编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新安医学 方歌 知识建构 中医科普读物
下载PDF
明代华商出海贸易的厉禁与弛禁
13
作者 吕铁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154,共9页
明代华商出海贸易的规制置于海禁的基本框架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厉行海禁时,华商出海贸易被严禁;海禁松弛时,华商可以有条件地出海贸易。明代中后期随着中外环境的变迁,在不同利益主体的长期博弈下,最终促成“隆庆开海”,与之相适... 明代华商出海贸易的规制置于海禁的基本框架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厉行海禁时,华商出海贸易被严禁;海禁松弛时,华商可以有条件地出海贸易。明代中后期随着中外环境的变迁,在不同利益主体的长期博弈下,最终促成“隆庆开海”,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详细的规制。效率更高的制度对效率偏低制度的替代、转换的过程是制度变迁的实质,只是不同的制度何时变迁、如何变迁受诸多变量的推动与影响。明代华商出海贸易法制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帝国的自我修复能力,授权地方政府因势利导私人海外贸易,缓解了内外危机,延续了明帝国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商 明代 海外贸易 法制构建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明代官式建筑快速建模研究
14
作者 马瑞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借助少量考古信息的明代官式建筑的快速建模方法,首先依据明代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总结出明代官式建筑的营造规则,分析考古参数对建筑型制等级规则、构件参数、构件属性约束及营造规则的影响;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构造以所有建... 提出了一种借助少量考古信息的明代官式建筑的快速建模方法,首先依据明代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总结出明代官式建筑的营造规则,分析考古参数对建筑型制等级规则、构件参数、构件属性约束及营造规则的影响;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构造以所有建筑构件为节点的参数强连通图,使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遍历图中的全部节点并进行节点间的规则判断,得到符合规则的有向无环图拓扑序列,实现明代官式建筑的快速智能重建;最后以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皇城遗址为例进行建模。该方法无需用户具备明代官式建筑领域知识,就能够快速、高效地重建出理想的明代官式建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官式建筑 快速建模 营造法式 强连通图 广度优先遍历
下载PDF
明代蜀藩王陵玄宫仿木构形制与营造技术分析
15
作者 冷婕 张宁 陈晓宁 《新建筑》 2023年第4期39-45,共7页
明代蜀藩王陵是现存明代皇家陵墓玄宫中仿木构做法最系统、仿木构信息最丰富的墓葬,也是巴蜀地区仿木构墓葬发展最后的高潮。通过分析巴蜀地区明代蜀藩王陵玄宫院落形制与地上宫室制度的相关性,辨析仿木构单体建筑对地上建筑木构信息的... 明代蜀藩王陵是现存明代皇家陵墓玄宫中仿木构做法最系统、仿木构信息最丰富的墓葬,也是巴蜀地区仿木构墓葬发展最后的高潮。通过分析巴蜀地区明代蜀藩王陵玄宫院落形制与地上宫室制度的相关性,辨析仿木构单体建筑对地上建筑木构信息的取舍、木构特征还原度及仿木材料与构造方式等问题,展现了皇家陵墓玄宫营造中仿木设计思路及仿木材料与技术的独特性。研究对缺乏地面实例的巴蜀明代皇家木构建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明代藩王墓葬 仿木构 玄宫 建筑形制 营造技术
下载PDF
明清时期荆州城市水系营建及其对区域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凯竣 郭晓华 王万喜 《绿色科技》 2023年第5期31-36,42,共7页
传统城市水系营建对区域景观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示意性复原了明清荆州城郊与城池水系,总结其主要采用“外防内排”的营建策略,并采用图示语言示意性复原了水系与城市景观关系。结果发现:明清荆州充分... 传统城市水系营建对区域景观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示意性复原了明清荆州城郊与城池水系,总结其主要采用“外防内排”的营建策略,并采用图示语言示意性复原了水系与城市景观关系。结果发现:明清荆州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渠系、垸田使城郊水系形成了拦-蓄-引-调-用的完整水系统,城池水系则顺应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线-面-环状的水系网络。结合各部分的功能及特征,明清荆州水系在不同尺度上又对其区域中的农业景观、文化景观、城池景观及空间结构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以期探索城市水系营建与区域景观的关系,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景观 明清荆州 水系营建
下载PDF
明代财政体系转型视野下的大工营建人力来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宸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3期102-113,M0006,共13页
明代中后期经历了深刻的财政体系转型,由大工营建人力来源变化,可窥见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明初匠户、民户、军户共同以徭役形式参与大工营建,其中匠户是主力。然而匠户制的萎缩与轮班匠折银,使参与营建的匠户数大减,军匠成为... 明代中后期经历了深刻的财政体系转型,由大工营建人力来源变化,可窥见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明初匠户、民户、军户共同以徭役形式参与大工营建,其中匠户是主力。然而匠户制的萎缩与轮班匠折银,使参与营建的匠户数大减,军匠成为填补缺口的重要力量。其后军户参与大工营建程度日益加深,逐渐成为承役主体。明中后期京师班军、营军数量锐减,而大工营建日趋频繁,营建所需人力再次出现缺口,只得大量雇夫上工,由此产生了巨额的雇役费用。这些费用由谁支出,引发了工部与兵部的激烈争论。为解决费用问题,中央各部提出了协济、摊派与献纳共3种方案。大工营建人力成本的激增,提示在关注财政体系市场化、预算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造成明代财政负担加重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大工 徭役折银 财政
下载PDF
“天下之要”与王府同城:明代彰德卫的建置特色
18
作者 孟祥晓 赵洁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卫所制度是明朝典型的军事制度,对明代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豫北彰德府地区的彰德卫即为明初设置的重要卫所之一,属河南都司的非实土内地卫所,其设置原因与元末明初中原凋敝的社会形势和其“常为天下要”的战略地位息息... 卫所制度是明朝典型的军事制度,对明代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豫北彰德府地区的彰德卫即为明初设置的重要卫所之一,属河南都司的非实土内地卫所,其设置原因与元末明初中原凋敝的社会形势和其“常为天下要”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因其“王府同城”,明代彰德卫的建置颇有地方特色:一方面表现为林县蚁尖寨守御千户所与涉县守备的存续演变;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与赵王府建置的此消彼长。因与赵王府同城,宣德间彰德卫后千户所改赵府群牧所。成化时期又因时任赵王朱见灂品行不端,群牧所被裁,官军别派,但仍属彰德卫,这是彰德卫建置演变与赵王军权削弱关联的直接体现。通过彰德卫建置情况的研究,既可窥视明代卫所制度在地方的灵活之处,又能反映明代军制演变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彰德卫 王府同城 建置
下载PDF
明代士人的秩序追求与探索心态——以灾害解读为视角
19
作者 余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2,共7页
灾害是传统的政治文化符号,常被明人借之以解读政治社会秩序和人与自然关系。明代士人对各类灾害的解读,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情绪,也寄托了调整合理的政治秩序、维护儒家传统道德秩序和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等多种内心... 灾害是传统的政治文化符号,常被明人借之以解读政治社会秩序和人与自然关系。明代士人对各类灾害的解读,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情绪,也寄托了调整合理的政治秩序、维护儒家传统道德秩序和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等多种内心夙愿。以灾为镜像的时代认知方式,不仅为明人积极诠释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提供展现平台,还推进了对人性论的阐发和思考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士人 灾害解读 秩序追求 天人关系认知
下载PDF
明代白话小说中的园林叙事及文化建构
20
作者 杨晨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园林园艺是沉淀并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组成部分。白话小说作为语言通俗、内容写实和具有鲜明现实意义的小说类型,为园林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明代白话小说的园林叙事为园林研究赋予了生命力,使园林研究及其蕴含的文化精神有了明确... 园林园艺是沉淀并展现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组成部分。白话小说作为语言通俗、内容写实和具有鲜明现实意义的小说类型,为园林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明代白话小说的园林叙事为园林研究赋予了生命力,使园林研究及其蕴含的文化精神有了明确的价值指向,超越了对无生命的植物与建筑的探索。文章从明代白话小说类型及其对园林的描写、明代白话小说园林叙事的描写手法、明代白话小说园林叙事中的文化建构三个方面对明代白话小说中的园林叙事及文化建构展开分析,探索明代白话小说中园林叙事的历史文化意义及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白话小说 园林叙事 文化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