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gshan Loess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Paleomonsoon Variations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JIANGFuchu WANGShubing ZHAOZhizhong FUJian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13-819,共7页
The Mangshan Yuan is a loess platform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is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Zhengzhou of Henan Province, China. The typical Zhaoxiayu section of the Mangshan Yuan preserves stratig... The Mangshan Yuan is a loess platform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is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Zhengzhou of Henan Province, China. The typical Zhaoxiayu section of the Mangshan Yuan preserves stratigraphical loess units above S10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172.1 m, which includes 15.7 m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aleosol S1, 77.3 m of the last glacial loess L1 that consist of 41.6 m of the late stade L1LL1, 13.2 m of the interstade L1SS1 and 22.5 m of the early stade L1LL2. Based on the age marking points by correlat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section with the SPECMAP curve, the timescale of the sectio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average accumulation rate and the resolution of each loess strata over the S2 were subsequently calculated using the susceptibility ag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rata units developed in the glacial, interglacial stages, stadial and interstadial show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grain size, average accumulation rate and time resolution ub the Zhaoxiayu section. Specifically, the average accumulation rate of the loess L1LL1 is 3.45 mm/a, whereas that of paleosol S1 is only 0.28 mm/a. Based on the high-resolution record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45μm fraction percentage of the loess-paleosol, the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 variations as well as their interrelations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a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which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SPECMAP and the GRIP climate reco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grain size paleomonsoon Mangshan Henan Province
下载PDF
Abundance and Ecology of Endemic Asterorotalia trispinosa from the Western Bay of Bengal: Implications for its Application as a Paleomonsoon Proxy
2
作者 Rajeev SARASWAT Manumalenki MANASA +2 位作者 Thejasino SUOKHRIE Mohammad Syed SAALIM Rajiv NIGAM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2268-2282,共15页
A total of 97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slope of the western Bay of Bengal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Asterorotalia trispinosa as a paleomonsoon proxy. The rela... A total of 97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slope of the western Bay of Bengal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Asterorotalia trispinosa as a paleomonsoon proxy.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living as well as total (living and dead) A. trispinosa ranges from being absent to a maximum of-31%. The highest abundance ofA. trispinosa is close to the outfall region of the Ganga-Brahmaputra Rivers and decreases away from the river mouths. Contrary to that, A. trispinosa is rare in front of both the Cauvery and Pennar river outfall region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western Bay of Bengal. The living A. trispinosa abundance is the lowest in between two major river systems, viz. Ganga-Brahmaputra-Mahanadi and Krishna-Godavari.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oth the total and living A. trispinosa is strong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mbient seawater temperature,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rg and salinity. 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we conclude that A. trispinosa is stenohaline in nature, rather than euryhaline, and further that the increased relative abundance of A. trispinosa indicates warmer and only marginally hyposaline environment. Even though the ecological preference of A. trispinosa suggests it as a potential paleomonsoon proxy, the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implies limite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orotalia trispinosa ECOLOGY paleomonsoon riverine influx Bay of Bengal
下载PDF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 被引量:89
3
作者 丁仲礼 孙继敏 +6 位作者 杨石岭 熊尚发 顾兆炎 刘东生 朱日祥 郭斌 岳乐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94,共9页
甘肃灵台县任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连续的风成堆积可下推到705MdB.P。第三纪红粘土的粒度组成从上到下变化很小,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大幅度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味着晚第三纪时期的气候总体上... 甘肃灵台县任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连续的风成堆积可下推到705MdB.P。第三纪红粘土的粒度组成从上到下变化很小,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大幅度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味着晚第三纪时期的气候总体上要比第四纪时期稳定。在705~2.6MaB.P.的红粘土沉积中,可分出的110~115个土壤B层与钙质结核层的组合,初步表明在这个时期有约110~115次气候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红粘土 同我成堆积 古季风 磁性地层
下载PDF
云南鹤庆盆地30ka以来的古气候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45
4
作者 蒋雪中 王苏民 羊向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16,共7页
通过云南鹤庆钻孔(HQ孔)顶部8.11m岩芯剖面样品的多项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云南鹤庆盆地30ka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该区气候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冷湿与暖于组合交替的特点.本次冰盛期.为明显的冷湿环境... 通过云南鹤庆钻孔(HQ孔)顶部8.11m岩芯剖面样品的多项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云南鹤庆盆地30ka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该区气候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冷湿与暖于组合交替的特点.本次冰盛期.为明显的冷湿环境.表现为最高潮面;盆地于晚冰期,约14.2kaBP始被切开.造成环境指标的大变化;进入全新世后,则以温干环境为主导,出现数次冷事件,后者是与东南季风区进行比较研究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迁 古季风 末次冰期 鹤庆盆地 古气候
下载PDF
最后两个冰期旋回季风-沙漠系统不稳定性的高分辨率黄土记录 被引量:23
5
作者 丁仲礼 任剑璋 +1 位作者 杨石岭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8,共10页
黄土高原西北部黄土沉积的粒度变化同时受控于沙漠进退和冬季风强度波动,因此,此区粒度可视为季风-沙漠系统变迁的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2cm为间隔,对李家塬和新庄源S2以上部分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倒数第二次冰期中的冰阶时段与... 黄土高原西北部黄土沉积的粒度变化同时受控于沙漠进退和冬季风强度波动,因此,此区粒度可视为季风-沙漠系统变迁的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2cm为间隔,对李家塬和新庄源S2以上部分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倒数第二次冰期中的冰阶时段与末次冰期类似,存在着频繁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而末次间冰期这类变化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季风 古沙漠 千年级气候变化 不稳定性
下载PDF
陕西洛川黄土的粒度分维值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连文 陈骏 +2 位作者 季峻峰 鹿化煜 陈旸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2-417,共6页
对陕西洛川剖面 15 80个黄土样品的粒度数据分析表明 ,黄土的基本粒级 ,即在 2~ 5 0 μm的标度范围内 ,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黄土的粒度分维值在 2 16~ 2 5 1之间 ,平均值为 2 32 ;而古土壤的粒度分维值在 2 2 3~ 2 5 1之间 ... 对陕西洛川剖面 15 80个黄土样品的粒度数据分析表明 ,黄土的基本粒级 ,即在 2~ 5 0 μm的标度范围内 ,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黄土的粒度分维值在 2 16~ 2 5 1之间 ,平均值为 2 32 ;而古土壤的粒度分维值在 2 2 3~ 2 5 1之间 ,平均值为 2 41;粒度分维值对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环境的演变 ,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粒度分维值显示 ,2 5 0万年以来 ,东亚季风不断增强 ,变化周期和变化幅度逐渐变大。在早更新世 ,季风较弱 ,变化周期短 ,变化幅度小 ,表现为 2~ 4万年的周期 ;而在晚更新世 ,季风较强 ,冬季风和夏季风相互消长 ,变化周期长且明显 ,变化幅度大 ,表现出 10万年的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分维值 粒度 古季风 陕西 古土壤
下载PDF
三门峡地区黄土与古季风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志中 吴锡浩 +7 位作者 蒋复初 肖华国 王书兵 田国强 刘萪 殷伟德 薛滨 王苏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9-26,66,共9页
位于黄土高原东南缘的三门峡黄土地层 ,以陕县张汴乡曹村剖面为其典型代表。厚度 1 5 3m的曹村剖面由上部厚 1 45 m的黄土地层和下伏红粘土沉积组成 ,黄土地层为 L1 — L33的连续风尘沉积。磁性地层研究显示 :B/ M界线位于 L7下部 ,J事... 位于黄土高原东南缘的三门峡黄土地层 ,以陕县张汴乡曹村剖面为其典型代表。厚度 1 5 3m的曹村剖面由上部厚 1 45 m的黄土地层和下伏红粘土沉积组成 ,黄土地层为 L1 — L33的连续风尘沉积。磁性地层研究显示 :B/ M界线位于 L7下部 ,J事件位于 S1 1 —S1 2 ,O事件位于 L2 3—L2 6,M/ G界线位于黄土与红粘土界线之上 2 0 cm处。古季风代用指标的磁化率、碳酸盐及 >30μm的粒度组分均显示了约 2 .6 Ma以来季风变迁的阶段性特点。曹村黄土剖面具有持续时间在 4万年以上的黄土沉积所指示的 1 3次气候寒冷事件 ,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应用粒度年龄模式建立曹村剖面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序列 ,通过曹村剖面近 30万年来的磁化率及粒度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对比 ,曹村黄土剖面与深海沉积有良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黄土 磁性地层 古季风记录 时间标尺
下载PDF
中原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的古季风气候变迁 被引量:12
8
作者 肖华国 吴锡浩 +4 位作者 蒋复初 田国强 刘科 薛滨 孙东怀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89,共6页
中原邙山黄土地层以巨厚的马兰黄土为特色。本文研究了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邙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粗颗粒含量和磁化率值曲线反映的冬夏季风变迁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在万年尺度上夏季风增强对应于冬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对应于夏季风减弱... 中原邙山黄土地层以巨厚的马兰黄土为特色。本文研究了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邙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粗颗粒含量和磁化率值曲线反映的冬夏季风变迁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在万年尺度上夏季风增强对应于冬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对应于夏季风减弱,但在千年尺度上冬季风变化比夏季风强烈得多,而且末次间冰段开始时冬季风减弱明显早于夏季风增强。通过中原黄土记录与深海及冰芯O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发现短时间尺度气候变化阶段明显具有很大的区域性特征,它们不能简单地进行等时性全球对比,而应该通过各自独立的时间标尺来建立古气候变化的远距离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邙山 黄土 末次冰期 冰阶 古季风 古气候
下载PDF
东亚冬、夏古季风变化的相位差及热带太平洋在季风变化中的驱动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2-210,共9页
斋堂黄土剖面古气候记录表明:1)冬、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存在相位差;2)冬、夏季风记录在变化趋势上具有互为消长的关系,而在变化幅度和频率方面则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冬、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是分别由不同的因素和... 斋堂黄土剖面古气候记录表明:1)冬、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存在相位差;2)冬、夏季风记录在变化趋势上具有互为消长的关系,而在变化幅度和频率方面则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冬、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是分别由不同的因素和过程所控制。我们提出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系统在东亚季风变化过程中起着直接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季风 古季风 季风变化 相位差 太平洋
下载PDF
黄土与古季风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锡浩 安芷生 王苏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7-83,共7页
中国黄土的古季风记录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区的环境变迁历史是来自中、高纬大陆的偏北冬季风与来自中、低纬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环境效应优势期相互交替的历史。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黄土高原黄土与古季风研究的重要进展,侧重讨论了中原... 中国黄土的古季风记录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区的环境变迁历史是来自中、高纬大陆的偏北冬季风与来自中、低纬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环境效应优势期相互交替的历史。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黄土高原黄土与古季风研究的重要进展,侧重讨论了中原地区末次冰期高分辨率黄土所记录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变迁的特征,最后就今后全球变化计划中的黄土与古季风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季风 气候变迁模式 环境效应
下载PDF
中原邙山黄土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复初 王书兵 +1 位作者 赵志中 傅建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4-560,共7页
中原邙山赵下峪剖面出露S10以上黄土地层,厚度大于172.1m。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厚15.7m,末次冰期L1黄土厚达77.3m,其中晚冰阶L1LL1黄土、间冰阶L1SS1古土壤和早冰阶L1LL2黄土分别厚41.6m、13.2 m和22.5 m。邙山黄土是厚度最大的晚更新世... 中原邙山赵下峪剖面出露S10以上黄土地层,厚度大于172.1m。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厚15.7m,末次冰期L1黄土厚达77.3m,其中晚冰阶L1LL1黄土、间冰阶L1SS1古土壤和早冰阶L1LL2黄土分别厚41.6m、13.2 m和22.5 m。邙山黄土是厚度最大的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剖面之一,记录了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用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确定的阶段界限的日历年龄为标定点和磁化率年龄模式,获得相应的时间标尺,据以计算出S2以上各层段的平均沉积速率和分辨率。邙山黄土倒数第二间冰期以来不同冰期或冰阶与间冰期或冰阶的粒度、平均沉积速率和分辨率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以末次冰期晚冰阶L1LL1黄土的平均沉积速率为最高,达3.45 mm/a,而末次问冰期S1古土壤的沉积速率亦高达0.28 mm/a。本文主要根据赵下峪剖面的磁化率和>45μm粗颗粒含量变化曲线,并与格陵兰GRIP冰心和深海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对比,讨论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古季风 气候环境变化 磁化率 粒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振克 王苏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学科交叉及与其它地质记录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记录 环境演变 古环境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三门峡地区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早期的古季风事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书兵 蒋复初 +5 位作者 吴锡浩 王苏民 薛滨 肖华国 田国强 刘科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3-438,共6页
通过三门峡地区小刘寺剖面黄土- 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和粗颗粒组分含量曲线的研究,发现它们分别指示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变迁在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变时的新仙女木事件中显示不同的变化特征。夏季风的加强过程对应于冬季风的大幅度波动,... 通过三门峡地区小刘寺剖面黄土- 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和粗颗粒组分含量曲线的研究,发现它们分别指示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变迁在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变时的新仙女木事件中显示不同的变化特征。夏季风的加强过程对应于冬季风的大幅度波动,气候为凉湿背景上的冷湿与暖湿振荡。冰后期的早期为全新世第一暧期。夏季风强盛对应于冬季风衰弱的湿暖气候,它由夏季风锋面降水的穿时性所决定,在华北地区为全新世适宜期。8 kaBP 前后为夏季风偏弱对应于冬季风偏强的干冷气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全新世第一冷期。这3 次古季风事件可与格陵兰冰芯记录进行较好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季风 新仙女木事件 三门峡地区 全新世早期
下载PDF
全球季风动力学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27
14
作者 安芷生 吴国雄 +14 位作者 李建平 孙有斌 刘屹岷 周卫健 蔡演军 段安民 李力 毛江玉 程海 石正国 谭亮成 晏宏 敖红 常宏 冯娟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6期341-381,共41页
本文结合现代季风和古季风研究成果对全球季风进行了一个全面回顾,并引入了一个全球季风的新定义,该定义考虑了三维分布、终极成因,强调了季节性气压梯度变化对季风环流的影响,并同时使用了环流与降水来描述季风强度。我们在从构造到季... 本文结合现代季风和古季风研究成果对全球季风进行了一个全面回顾,并引入了一个全球季风的新定义,该定义考虑了三维分布、终极成因,强调了季节性气压梯度变化对季风环流的影响,并同时使用了环流与降水来描述季风强度。我们在从构造到季节内的宽广时间尺度上来考察全球季风气候变化。全球季风的性质包括全球不均一性、区域差异性、季节性、准周期性、不规则性、不稳定性和穿时性。对全球季风动力学来说,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参数、下垫面性质和海-陆-气相互作用十分重要。本文还讨论了季风变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主要驱动因子以及多时间尺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影响对我们理解未来全球季风行为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季风 季风动力学 气候变化 多时间尺度 古季风 青藏高原 亚洲季风 季风变率 季风性质 海-陆-气相互作用 太阳辐射 下垫面性质 季风定义
下载PDF
与亚洲古季风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演俦 丁国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5-212,共8页
本文简要综述和讨论了与亚洲古季风气候形成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些问题。新生代初印度一欧亚板块汇聚以来,特提斯海的消退过程,以及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东缘和东南缘消减引致的弧后海盆(如日本海、... 本文简要综述和讨论了与亚洲古季风气候形成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些问题。新生代初印度一欧亚板块汇聚以来,特提斯海的消退过程,以及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东缘和东南缘消减引致的弧后海盆(如日本海、东海、南海)的扩张和陆缘海盆(如黄海、渤海等)的出现,对于亚洲古季风形成的意义要比青藏高原隆升所起的作用更重要。青藏高原地表快速隆升在时间上滞后于高原地壳S—N方向的强烈缩短,其原因可能与青藏高原下地壳和上地幔熔融或局部熔融有关。此外,东亚古东南季风区域特征的形成还与我国华北及东南沿海构造运动导致的晚新生代地形地貌演化有着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演化 古季风 中国 邻区 古气候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湖地区三万年以来的花粉记录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玉书 肖家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5-122,共8页
通过对藏北高原扎布耶湖ZK_2钻孔沉积物的花粉记录,揭示了该地区三万年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变历史。37300-36000aB.P.为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湿,淡水湖时期;约36000-31700aB.P.灌丛草原植被,气候... 通过对藏北高原扎布耶湖ZK_2钻孔沉积物的花粉记录,揭示了该地区三万年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变历史。37300-36000aB.P.为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湿,淡水湖时期;约36000-31700aB.P.灌丛草原植被,气候冷干,湖水出现短暂咸化。31700-20800aB.P.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暖湿润,湖面扩大,湖水加深时期。20800-14400aB.P.荒漠植被,气候冷干,湖水咸化,湖面开始缩小,初步认为此时段为末次冰期盛冰阶。14400-14000aB.P.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温暖湿润,此时段为本区冰期向冰后期转变时期。14000-10700aB.P.草原植被,气候冷干。10700-4200aB.P.以草原植被为主,气候冷干,其中出现三次气候波动,大约10700,6700和4200aB.P.推测此不同时期,在扎布耶湖周围可能有森林分布。4200aB.P.至现在,未分析样品,暂不讨论。本区是季风敏感区,三万年以来西南季风曾多次到达本区,是引起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扎布耶湖 花粉记录 古季风 古植物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海区近200ka来的动力环境与东亚古季风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木宏 颜文 +4 位作者 涂霞 郑范 陆钧 陈忠 杨丽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6,共9页
包括南海在内的热带海洋是东亚夏季风的发源地,分析其动力环境特征的演变历史,可提供东亚古季风活动的海洋证据。对取自该海区的NS93 5柱状样做了详细的粒度分析,结合氧同位素地层结果、微体古生物观察统计和CaCO3测试资料,尝试采用高... 包括南海在内的热带海洋是东亚夏季风的发源地,分析其动力环境特征的演变历史,可提供东亚古季风活动的海洋证据。对取自该海区的NS93 5柱状样做了详细的粒度分析,结合氧同位素地层结果、微体古生物观察统计和CaCO3测试资料,尝试采用高精度的粒度分析作为替代性指标,讨论近200ka以来的水动力及古生产力变化特征。结果认为,自末次盛冰期以来该海区的海洋动力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在此之前则变化不显著,在倒数第2次冰期中由于夏季风作用致该局部区域上升流发育和海面温度偏高。古生产力变化规律一般是:在冰期较高,并呈稳定或上升趋势;在间冰期较低,出现下降现象。近200ka来的特殊情况出现于全新世早期,古生产力达到最高值。通过与黄土高原及其它地区的古季风环境对比,发现东亚古季风区内在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的遥相关较好,而在倒数第2次冰期中存在明显差别,说明在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特定时期内典型季风区的局部海洋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动力环境 古生物力 古上升流 东亚古季风 古环境 末次盛冰期 古气候
下载PDF
南海南部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及其环境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木宏 陆钧 +2 位作者 杨丽红 王汝建 韩建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4,共9页
南海是东亚古季风产物的主要沉积盆地,保存着比陆地更加完整和连续的沉积记录。详细分析了ODP 1143号钻井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化石群,主要根据标志种 Diartus petterssoni,D.hughesi和Stichocorys delmontensis等的分布特征,分别建立... 南海是东亚古季风产物的主要沉积盆地,保存着比陆地更加完整和连续的沉积记录。详细分析了ODP 1143号钻井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化石群,主要根据标志种 Diartus petterssoni,D.hughesi和Stichocorys delmontensis等的分布特征,分别建立了南海南部晚中新世的 RN6,RN7和RN8等3个放射虫化石带,并讨论了其地层年龄。探讨了以地层中放射虫的丰度变化特征等在南海南部作为东亚古夏季风活动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性,初步说明东亚古夏季风可能早于8.7Ma B.P.出现,约在 8.24Ma B.P.强化达到高峰,认为与印度季风的出现几乎同步或略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晚中新世 东亚古夏季风 南海南部 化石
下载PDF
晚中新世以来中国北方风成沉积的磁性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英)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石岭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对黄土高原的灵台和泾川黄土 -红粘土序列进行了磁性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古地磁研究表明,泾川剖面的底界年龄为 8.0Ma,这比灵台剖面的底界年龄老 1.0Ma.通过空间上红粘土剖面的地层对比,发现灵台红粘土序列相对较为完整和连续.该剖面可... 对黄土高原的灵台和泾川黄土 -红粘土序列进行了磁性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古地磁研究表明,泾川剖面的底界年龄为 8.0Ma,这比灵台剖面的底界年龄老 1.0Ma.通过空间上红粘土剖面的地层对比,发现灵台红粘土序列相对较为完整和连续.该剖面可以作为中国北方晚第三纪红粘土的标准剖面.野外观察和粒度分析均表明灵台和泾川红粘土沉积为风成沉积.通过对南北向黄土大断面粒度参数的系统分析,初步建立了 粉尘沉积的粒度参数———沉积区距源区最小距离"的半定量模型.根据这些模型推测,红粘土的主要源区可能在现代的巴丹吉林沙漠及其以西地区.灵台剖面的游离铁/全铁值变化表明,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经历了非线性的演化历史.约 4.1~ 4.8Ma间为黄土高原地区 7.0Ma以来东亚夏季风最为强盛的时期.该气候事件的出现可能同全球温度背景较高及全球冰量较小有着动力学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新世 中国北方 风成沉积 沉积学 古气候意义 黄土 红粘土 粒度分析 古季风 磁性地层学
下载PDF
澳大利亚古季风演化过程、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海洋生物生产力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兆凯 孙天琪 常凤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8-313,共16页
新生代以来澳大利亚板块向北漂移了~20°,气候也随之发生了明显改变,即其北部逐渐进入了热带辐合带的影响范围,与亚欧大陆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上新世时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流通性受到限制,这可能直接促成了澳大利亚季风的形成。海... 新生代以来澳大利亚板块向北漂移了~20°,气候也随之发生了明显改变,即其北部逐渐进入了热带辐合带的影响范围,与亚欧大陆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上新世时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流通性受到限制,这可能直接促成了澳大利亚季风的形成。海洋沉积记录显示,澳大利亚气候的季节性特征最早出现于~3.5 Ma,而现代意义上的澳大利亚季风则形成于~2.4 Ma。第四纪阶段的澳大利亚季风表现出明显的轨道周期:冰期(间冰期)时夏季风减弱(加强),其演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日射量、东亚冬季风的跨赤道作用、表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高度变化。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末次冰期以来的澳大利亚季风则具有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典型气候事件相似的千年周期,大致表现为:北半球的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Dansgaard/Oeschger)暖期对应着澳大利亚夏季风强度的减弱,而北半球的海因里希(Heinrich stadials)与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冷事件时澳大利亚夏季风增强。但马来群岛不同地区的上述古气候记录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区域性因素的影响有关。季风降水的千年尺度变化与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密切相关,且其相位变化与同纬度的非洲和南美洲古季风截然不同,明显响应了北半球日射量,这可能与亚洲季风系统的跨赤道作用有关。末次冰期古生产力研究表明,在班达海与澳大利亚西北沿海,澳大利亚季风可以通过影响洋流模式、陆表降水与径流,来控制陆源物质向海洋的输送、海水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表层海水过程,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古季风 演化历史 控制因素 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