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Control on the Salmas Geothermal Region, Northwest Iran, from Fractal Analysis and Paleostress Data
1
作者 Mahdi BEHYARI Javad NOURALIEE Davar EBRAHIM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728-1738,共11页
The Salmas geothermal field is located in NW Iran. Subduction of Neo-Tethys oceanic crust beneath the Iranian microcontinent caused to propagation of the magmatic-Arc. Fractures and faults in the convergent zone have ... The Salmas geothermal field is located in NW Iran. Subduction of Neo-Tethys oceanic crust beneath the Iranian microcontinent caused to propagation of the magmatic-Arc. Fractures and faults in the convergent zone have created path-ways for the circulation of geothermal fluid. Fracture concentration in the Salmas geothermal field has been characterized using of the fractal method and creation of a fracture density map that show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tudy area. The permeability of fractures has been evaluated by analyzing their orientation in respect to the paleostress axes. Also, the fractal analyzing result indicates the maximum fractal dimension(1.96) is around the thermal spring outlet. Paleostress analyzing revealed that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tudy area, σ1 axes orientation is S90°W/10° and the σ2 dip is near to the vertical in this stress field, where strike slip faults can be propagated. In the SE part near the recharge of the thermal springs, the σ3 plunge increases to 70? and σ1 orientation is N15°E/20°, in this local tectonic regime thrust fault developed. Fractur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rculation of fluid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increases near the thermal springs in the Salmas geothermal field. Regarding the paleostress data fracture with N-S direction such as the F1 fault zone(parallel to the σ1 axes), a suitable pathway for deep circulation of geothermal fluid flow has been cre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ment extraction fractal method geothermal field paleostress Salmas NW Iran
下载PDF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被引量:92
2
作者 董树文 胡健民 +2 位作者 施炜 张忠义 刘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10,共8页
大巴山是NWW_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 大巴山是NWW_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大巴山是侏罗纪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大巴山西侧为典型的叠加褶皱变形样式,三叠纪近东西向褶皱叠加上近南北向褶皱构成横跨型干涉变形图像。由此,确立了侏罗纪复合前陆的存在,证明中国东部甚至亚洲东部侏罗纪陆内造山的广泛性,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是波及亚洲中东部的重要构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古应力场 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
下载PDF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72
3
作者 张岳桥 施炜 +3 位作者 李建华 王瑞瑞 李海龙 董树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0-1315,共16页
基于野外观察和构造测量,论述了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包括弧形带展布特征、分带特征、分段特征、分层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叠加变形特征和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巴弧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大巴弧形... 基于野外观察和构造测量,论述了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包括弧形带展布特征、分带特征、分段特征、分层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叠加变形特征和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巴弧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大巴弧形成的机理不同于经典的碰撞造山模式,该弧形构造带经历了古生代大陆边缘伸展裂陷初始期、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雏形期和中晚侏罗世陆内造山定型期。造山作用前的古大陆边缘伸展作用及其产生的不规则边界形态对弧形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其中先成的城口-房县弧形断裂带不仅控制了早古生代沉积-岩浆作用,同时成为大巴弧形成的主导边界条件,而弧形带两端的基底隆起也起到了重要的限制作用。根据实际地质资料设计的简单沙箱模型模拟了这个弧形带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 构造变形样式 叠加变形 古构造应力场 构造物理模拟
下载PDF
川东南构造带中新生代多期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34
4
作者 覃作鹏 刘树根 +2 位作者 邓宾 李智武 孙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3-711,共9页
川东南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复合构造。作者通过对桐梓-綦江地区野外露头的100余组节理、擦痕及典型叠加褶皱的研究,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节理破裂滑动构造进行古应力场反演,结合褶皱的叠加序列和节理的交切关系所反映的... 川东南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复合构造。作者通过对桐梓-綦江地区野外露头的100余组节理、擦痕及典型叠加褶皱的研究,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节理破裂滑动构造进行古应力场反演,结合褶皱的叠加序列和节理的交切关系所反映的古应力场序列,重建川东南构造带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史。结果表明,川东南构造带于中新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4期构造运动:早白垩世E-W向挤压作用;晚白垩世近S-N向挤压作用;早新生代NESW向挤压作用;上新世早期NW-SE向挤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节理 古应力场 川东南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林滩场构造多期节理构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邓宾 刘树根 +3 位作者 杨锁 张志敬 黄文明 宋光永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90,共8页
通过对林滩场背斜大量节理面及擦痕的观测,运用构造解析方法,结合节理缝空间几何特征和岩石学等研究方法对120余组多期(共轭)剪节理构造破裂滑动古应力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林滩场地区主要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NW—SE向(主应力σ1方位... 通过对林滩场背斜大量节理面及擦痕的观测,运用构造解析方法,结合节理缝空间几何特征和岩石学等研究方法对120余组多期(共轭)剪节理构造破裂滑动古应力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林滩场地区主要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NW—SE向(主应力σ1方位:140°~160°)挤压运动、近南北向(主应力σ1:0°~10°)挤压运动、NWW—SEE向(主应力σ1方位:290°~300°)挤压、NNE—SSW向(主应力σ3方位:190°~210°)和近E—W向(主应力σ3方位:180°~200°)拉张构造运动。基于节理缝几何特征与多期构造运动配置关系,将其分为两大类5小组,即贯通(跨层)和非贯通(层内一层间)类,第一、二、三组剪性非贯通节理系,第四、五组张性贯通节理系,晚期张性贯通节理裂缝系对区域油气保存条件破坏和裂缝性储层储集空间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节理 古应力场 贯通节理缝 林滩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地层节理发育特征与古应力场 被引量:19
6
作者 姜琳 王清晨 +4 位作者 王香增 姜呈馥 张丽霞 薛振华 褚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74-1790,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代地层中发育有六组节理(E-W、N-S、ENE-WSW、NNW-SSE、WNW-ESE、NNE-SSW),并且构成三期的正交节理系统(E-W与N-S、ENE-WSW与NNW-SSE、WNW-ESE与NNE-SSW)。三期正交节理系统形成的先后期次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代地层中发育有六组节理(E-W、N-S、ENE-WSW、NNW-SSE、WNW-ESE、NNE-SSW),并且构成三期的正交节理系统(E-W与N-S、ENE-WSW与NNW-SSE、WNW-ESE与NNE-SSW)。三期正交节理系统形成的先后期次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最早形成,WNW-ESE向和NNE-SSW向两组节理为第二期形成,ENE-WSW向和NNW-SSE向两组节理则最晚形成。E-W向、N-S向和ENE-WSW向三组节理的节理间距指数(FSI)分析结果表明,节理间距的发育程度除了受岩层厚度控制外,还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E-W向、N-S向和ENE-WSW向三组节理的节理间距率(FSR)值分布范围指示不同组节理在区域上发育程度具有差异性。此外,E-W向的优势节理组的FSR值有超过间距与层厚比值的临界值,而非优势组的SN向节理的FSR值则全部小于临界值,表明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组成最早一期的正交节理系统。盆内中生代地层中的三期正交节理系统,所对应的古应力场分别为:(1)晚侏罗世盆地处在近E-W向的挤压环境下,形成了第一期正交节理系统,为E-W向和N-S向两组节理;应力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产生的NW-SE向的挤压分量。(2)晚白垩世时,来自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NW-SE向挤压应力形成了第二期正交节理系统的WNW-ESE向和NNE-SSW向两组节理。(3)晚白垩世末至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下的俯冲产生NE-SW向的远程挤压应力,形成第三期正交节理系统的ENE-WSW向和NNW-SSE向两组节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界 正交节理系统 古应力场
下载PDF
基于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的燕山中段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应力场序列 被引量:8
7
作者 林逸 张长厚 +1 位作者 李程明 史小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207,共21页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承德一带地层记录齐全且构造变形复杂。该区域主要构造形迹及其运动学特征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有关形成这些构造形迹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根据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理论和方法,...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承德一带地层记录齐全且构造变形复杂。该区域主要构造形迹及其运动学特征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有关形成这些构造形迹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根据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理论和方法,通过露头与区域尺度断层运动学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结合研究区域构造层划分特征及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的年代学资料,对研究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应力场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擦痕数据进行应力反演并综合分析,共划分出3期5阶段应力场:中侏罗世下花园组沉积之后–髫髻山组火山活动之前的NNW向挤压(D1)(〈173~165 Ma);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沉积中–晚期 N-S 向挤压(D2-1)(〈152~139 Ma);早白垩世初土城子组沉积期末 NNE-NE 向挤压(D2-2)(〈139~135 Ma);以及早白垩世张家口组火山喷发之后垂向挤压主导的多向伸展(D3-1)和 NW-NNW 向弱挤压(D3-2)(〈125 Ma之后)。其中,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以挤压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发生了大〈60°的顺时针旋转,且土城子组沉积作用发生于此挤压作用为主的构造背景之下。早白垩世以伸展为主,并有弱挤压作用出现。同时,研究区内未发现与中侏罗世以来古太平洋板块或伊佐奈岐(Izanagi)板块俯冲作用相关的近 W-E 向或 NW-SE 向挤压应力场的存在,可能与克拉通内部变形不均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中段 中生代 擦痕 应力反演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新生代贡嘎山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面测试及其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圣思 贾东 +5 位作者 胡潜伟 陈竹新 贾秋鹏 罗良 李一泉 邓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4-352,共9页
贡嘎山花岗岩侵位年代距今12.8±1.4Ma,是平行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鲜水河断裂展布的同构造花岗岩。沿横穿岩体的川藏公路剖面和牦牛沟—塔公草原剖面采集了10个点的定向样品。利用费氏台测试统计的流体包裹体面(F... 贡嘎山花岗岩侵位年代距今12.8±1.4Ma,是平行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鲜水河断裂展布的同构造花岗岩。沿横穿岩体的川藏公路剖面和牦牛沟—塔公草原剖面采集了10个点的定向样品。利用费氏台测试统计的流体包裹体面(FIP)产状数据显示,贡嘎岩体中的FIP主要是东西走向,倾角近于直立,推断贡嘎岩体遭受了近东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这与鲜水河断裂的左行走滑相吻合。显微激光拉曼分析和冷热台测温数据表明,FIP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是NaCl-H2O包裹体,可以划分两种类型:A型冰点温度-9.0~-8.2℃(盐度11.9%~12.8%),均一温度为126.0~197.0℃;B型冰点温度为-4.7~-0.5℃(盐度0.9%~7.4%),均一温度144.0~314.6℃。贡嘎岩体中的FIP记录了两期地质流体的填充作用,两期流体都表现出由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的趋势。深入研究贡嘎山同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鲜水河断裂关系,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内部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新生代花岗岩 流体包裹体面(FIP) 古应力场 包裹体测温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8
9
作者 侯明金 王永敏 +1 位作者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ELY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依据区域构造层划分,从最新地层内的断裂动力学分析开始,层层深入,层层筛选,采用计算机程序对所获的断层面上的擦痕统计分析计算,求得每个点上的古应力场状态,继而求得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状态。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断裂活动的古应力场... 依据区域构造层划分,从最新地层内的断裂动力学分析开始,层层深入,层层筛选,采用计算机程序对所获的断层面上的擦痕统计分析计算,求得每个点上的古应力场状态,继而求得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状态。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断裂活动的古应力场特征。最后确定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古应力场演化序列表,结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阐明断裂带的构造事件演化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 断层擦痕 古应力场分析 构造演化序列
下载PDF
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断层滑动矢量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鹏 施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6-546,共11页
古构造应力场恢复是重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断层作为地壳浅表发育的脆性变形构造,为恢复古构造应力场提供了重要地质条件。关于利用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古构造应力场,前人进行了长期探索。目前其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实... 古构造应力场恢复是重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断层作为地壳浅表发育的脆性变形构造,为恢复古构造应力场提供了重要地质条件。关于利用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古构造应力场,前人进行了长期探索。目前其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实际应用均取得重要进展。在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古构造应力场的理论方面,改进的安德森模式描述了在发育先存薄弱带的情况下断层形成与演化的规律,克服了安德森模式只适用于均匀变形域的理论局限性;在研究方法方面,突破了在沉积盆地内部变形相对单一的限制,在造山带前陆或者叠加褶皱区等复杂变形区有效地开展了相关研究,并通过断层相关褶皱与同褶皱变形的滑动矢量分析,厘定出同造山作用的古构造应力场。这一方法在大巴山造山带强变形区得到了有效应用,为探讨其构造演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应力场 断层滑动矢量 脆性变形 改进的安德森模式 大巴山造山带
下载PDF
亚洲中东部岩浆岩网络状分布与塑性流动网络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5-247,共13页
亚洲中东部的岩浆岩分布具有明显的网络状特征,共轭相交的岩浆岩带构成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的岩浆岩网络系统。岩浆岩网络受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控制,是塑性流动带剪切变形、摩擦热效应及带内介质弱化、轻化,以至促... 亚洲中东部的岩浆岩分布具有明显的网络状特征,共轭相交的岩浆岩带构成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的岩浆岩网络系统。岩浆岩网络受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控制,是塑性流动带剪切变形、摩擦热效应及带内介质弱化、轻化,以至促成地幔上隆和岩浆上涌的结果。根据“塑性流动-岩浆岩”网络,推测了不同地质时期大陆构造变形的驱动边界、驱动力方向和古构造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岩浆岩 网状图象 古应力场 塑性流动 多层构造
下载PDF
湖南梅城—寒婆坳地区煤田显微构造成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玉良 董业绩 +3 位作者 李焕同 莫佳峰 李翔 曹代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7,共5页
从显微尺度分析了湖南梅城—寒婆坳地区岩石中出现较多的显微构造现象,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研究区煤田构造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低温脆性变形为主,多组裂隙的交错发育表明了应力场的多期次性,应用缝合线反演... 从显微尺度分析了湖南梅城—寒婆坳地区岩石中出现较多的显微构造现象,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研究区煤田构造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低温脆性变形为主,多组裂隙的交错发育表明了应力场的多期次性,应用缝合线反演得出研究区印支期第Ⅰ期NW—SE向为最大主压应力场,第Ⅱ期NE—SW向挤压应力场次之;平均差应力为50~70 MPa,表明印支期以来煤田构造变形过程中,岩石经历了中等偏低强度的构造应力作用。梅城—寒婆坳地区煤田构造是在脆性-脆韧性变形为主的多期次中等偏低强度的复杂构造运动条件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城-寒婆坳 显微构造 构造变形环境 古应力场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明利 万天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8-43,共6页
构造应力场是影响油气运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构造应力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与油气富集的圈闭构造;另一方面,不连续状态的瞬间构造应力和连续状态的长期构造应力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力。分析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现状,阐... 构造应力场是影响油气运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构造应力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与油气富集的圈闭构造;另一方面,不连续状态的瞬间构造应力和连续状态的长期构造应力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驱动力。分析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着重讨论了确定含油气盆地应力场的方法,并探讨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构造应力场 古应力测量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问题讨论 被引量:26
14
作者 丁原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45-52,共8页
本文针对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的地质应用 ,归纳为 1 4个问题 ,给出回答和讨论。重点阐述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在地质应用方面的创新性、可行性、局限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 声发射 古构造应力场 古应力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隅马衔山断裂带及周缘白垩纪——新生代沉积和构造变形历史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赤诚 张岳桥 +3 位作者 李建 李海龙 孙东霞 熊金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3-587,I0010-I0028,共44页
马衔山断裂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陇中盆地的腹地,分隔了北部的兰州盆地和南部临夏盆地,该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白垩纪—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马衔山断裂带的运动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层序列,建立了三阶段的变形... 马衔山断裂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陇中盆地的腹地,分隔了北部的兰州盆地和南部临夏盆地,该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白垩纪—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马衔山断裂带的运动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层序列,建立了三阶段的变形历史。第一阶段近WNW–ESE向伸展作用控制了马衔山断陷盆地的伸展断陷和早白垩世河湖相沉积,在晚白垩世晚期—古新世早期(~80–60Ma)在NNW–SSE向挤压作用下,断裂发生右旋走滑活动,盆地挤压反转。该阶段的断层活动和盆地发育的板块动力主要来自亚洲大陆南部和东部陆缘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俯冲汇聚。第二阶段表征为古近纪(~60–23Ma)构造挤压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发育,晚古新世—晚始新世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宁盆地、兰州盆地、马衔山东南段等区域,在马衔山地区这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响应。第三阶段为中新世(~23Ma–)时期。早期(~23–13Ma)马衔山北缘断裂以正断层活动为主,控制了断裂带东南段中新世红黏土沉积,引张应力方向为NNW–SSE。中新世晚期(~13Ma起)以来,构造应力体制转变为ENE–WSW挤压,其造成马衔山地区周缘山系的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衔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北隅 白垩纪-新生代 断层运动学 古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漳县含盐红层盆地构造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春田 郭进京 +2 位作者 刘林 王利晓 赵海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77,282,共6页
对漳县含盐红层盆地的构造节理、褶皱等构造形迹进行野外观察、测量、分期配套,应用吴氏网赤平投影法来反演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漳县红层盆地白垩系沉积地层形成后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活动:第一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 对漳县含盐红层盆地的构造节理、褶皱等构造形迹进行野外观察、测量、分期配套,应用吴氏网赤平投影法来反演古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漳县红层盆地白垩系沉积地层形成后至少经历了4期构造活动:第一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向,第二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E-SW向,第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E-W向,第四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S-N向,4期构造应力场中间主压力轴(δ2)多近于直立。反演结果显示,该区域自白垩系沉积后区域构造特征以走滑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盆地 变形分析 构造应力场 构造节理 褶皱
下载PDF
基于断层滑动数据反演的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对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应力状态的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健翁 林逸 +3 位作者 张长厚 丁照月 侯丽玉 黄滢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936,共18页
在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岩体中的116个观测点中共采集到2 321组断层和破裂面滑动数据,利用Tensor软件进行古构造应力状态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区域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相结合,发现研究区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以来存在5期可识别的... 在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岩体中的116个观测点中共采集到2 321组断层和破裂面滑动数据,利用Tensor软件进行古构造应力状态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区域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相结合,发现研究区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以来存在5期可识别的构造应力场:(1)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近N-S向挤压应力场(D1,148~127 Ma);(2)早白垩世NW-SE向挤压应力场(D2,143~127 Ma);(3)垂向挤压主导的多向水平伸展应力场(D3,120~110 Ma);(4)NE-SW向挤压(D4);(5)E-W向挤压的应力场(D5)。D1和D2可能分别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消减关闭作用的远程构造效应,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的俯冲作用有关,且这两大构造系统在该时期可能同时作用于燕山地区。D3期应力场可能反映源自壳下深部地幔活动引起的垂向挤压动力作用。D4、D5期应力场相对较弱,其动力学背景尚待今后研究进一步分析。本区古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期间,主要的伸展作用并不完全符合西太平洋板块后撤主导的被动伸展裂谷模型,而是表现为深部地幔活动引起的垂向挤压作用主导的水平方向多向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动数据 古构造应力场 晚中生代 华北克拉通破坏 燕山
下载PDF
由断层擦痕反演构造应力场的新进展
18
作者 潘立宙 丁原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在简要回顾了由断层擦痕反演构造应力场的Angelier法之后.着重概述了Reches法的基本思路,指出该法考虑了库伦准则并巧妙地建立了以擦痕方向作为一坐标轴的坐标系,因而具有使求解的方程线性化等优越性,最后提到了王连捷等所采用的搜索法... 在简要回顾了由断层擦痕反演构造应力场的Angelier法之后.着重概述了Reches法的基本思路,指出该法考虑了库伦准则并巧妙地建立了以擦痕方向作为一坐标轴的坐标系,因而具有使求解的方程线性化等优越性,最后提到了王连捷等所采用的搜索法这一正演方法解决反演构造应力场问题的可取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擦痕 构造应力场 古应力
下载PDF
光泽—武平断裂带南端晚中生代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德杰 《福建地质》 2019年第4期263-277,共15页
光泽—武平断裂带南端控制着白垩纪盆地的形成与展布,发育韧性向脆性的演化过程。运用LA-ICP-MS技术对断裂带下盘糜棱岩化花岗岩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128±1.4)Ma的成岩年龄,结合断裂带上盘为未变形的早白垩世寨下组,限定了韧性... 光泽—武平断裂带南端控制着白垩纪盆地的形成与展布,发育韧性向脆性的演化过程。运用LA-ICP-MS技术对断裂带下盘糜棱岩化花岗岩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128±1.4)Ma的成岩年龄,结合断裂带上盘为未变形的早白垩世寨下组,限定了韧性剪切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期。古构造应力场反演显示:晚中生代该断裂经历"手拉风琴式"的NW-SE向的主构造应力场作用,且晚白垩世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旋转,记录了古太平洋和新特提斯2大构造域对福建大陆的交替影响和复杂的陆缘板块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韧性剪切 锆石U-PB测年 古应力场 光泽—武平
下载PDF
沿阿穆尔板块西边界的活动断层(蒙古领土)
20
作者 Vladimir A.SANKOV Anna V.PARFEEVETS +3 位作者 Andrey I.MIROSHNITCHENKO Aleksey V.SANKOV Amgalan BAYASGALAN Sodnomsambuu DEMBEREL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5-265,共21页
阿穆尔板块西部边界在蒙古境内的空间位置尚不清楚,并且活动断层构造及其沿线地壳的应力状态研究较少。本文在沿此边界的三个区域——杭爱—肯特构造鞍部、布尔古特地块(鄂尔浑—土拉交汇处)和色楞格地块(包括色楞格凹陷和布伦—努鲁隆... 阿穆尔板块西部边界在蒙古境内的空间位置尚不清楚,并且活动断层构造及其沿线地壳的应力状态研究较少。本文在沿此边界的三个区域——杭爱—肯特构造鞍部、布尔古特地块(鄂尔浑—土拉交汇处)和色楞格地块(包括色楞格凹陷和布伦—努鲁隆起),利用空间图像解译、地形起伏度分析、地质构造资料以及构造压裂和沿裂缝位移资料重建构造古应力,对活动断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活动断裂继承了古生代和中生代古构造的非均质性。这些断层沿着板块边界并不是单一的带,而是成簇的。它们的运动取决于走向:亚纬向断层是具有一定逆分量的左旋走滑断层,北西向断层是逆断层或逆冲断层,通常具有右旋走滑分量,海底断层是右旋走滑断层,北东向断层是正断层。位于色楞格凹陷和杭爱东部的断裂构造的活动始于上新世。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与上新世情况不符,但多与更新世地貌相符,表明其活动年代较晚,为更新世时期。利用构造断裂和沿断裂的位移,重建活动断裂带变形末阶段的应力应变状态,结果表明断裂在最大挤压轴的北北东和北东方向上以压缩和走滑为主。只有在色楞格凹陷内,以扩张和走滑类型的应力张量为主,且在最小挤压轴的北西走向尤为显著。在南部,杭爱东部(鄂尔浑地堑)内有1个以扩张机制为主的局部区域,说明蒙古中部断裂在更新世—全新世阶段的活动以及现代地震活动主要受与印度斯坦和欧亚大陆汇聚过程相关的东北方向的附加水平挤压的控制。使研究区地壳产生走滑变形、贝加尔湖裂谷发散活动以及阿穆尔板块东南运动的另一个因素是东南方向软流圈流动对岩石圈底部的影响。阿穆尔板块和蒙古地块之间的边界在构造结构上是零碎的,代表了覆盖整个蒙古西部变形带的边缘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古应力状态 断层运动学 碰撞的远程效应 阿穆乐板块 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