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lfated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s exert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 on macrophages via Toll-like receptor 4 mediated MA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1
作者 Yue Yu Haibin Zhu +4 位作者 Mingyue Shen Qiang Yu Yi Chen Shiru Mo Jianhua Xie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can be enhanced by sulfated modification.In this study,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sulfated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s(SCP3)on macrophages RAW264.7 and its ...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can be enhanced by sulfated modification.In this study,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sulfated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s(SCP3)on macrophages RAW264.7 and its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SCP3 at 25-100μg/m L increased viability and improved phagocytosis of RAW264.7 cells.Meanwhile,SCP3 could activat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and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signaling pathways,which increas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rk1/2,JNK,p38 and NF-κB p65,promoting secretion of cytokin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nterleukin 6(IL-6)and nitric oxide(NO)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In addition,Toll-like receptor 4(TLR4)receptor inhibitors were able to block the production of NO and TNF-αby SCP3-stimulated macrophages.Based on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using specific inhibitors against MAPK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CP3 induced macrophages activation and enhanced TNF-αand NO production via TLR4-mediated MAPK and NF-κB pathways.In summary,SCP3 has significant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was that SCP3 activates macrophages via TLR4 receptors to promote ROS production,which in turn activates the downstream MA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nd then increases the secretion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carya paliurus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MACROPHAGES IMMUNOMODULATORY Mechanism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 on STZ-stimulated INS-1 cells through regulating of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被引量:2
2
作者 ZHOU Qin SHI Meng-qiong +4 位作者 Wu Xue-zhi HE Hai-bo LIU Ying QIN Hui-lin ZHANG Yong-fe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7-1058,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 on STZ-stimulated INS-1 cells through regulating of autophagy and apoptosis.METHODS INS-1cells wer...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 on STZ-stimulated INS-1 cells through regulating of autophagy and apoptosis.METHODS INS-1cells were cultured in media containing 3n M STZ and different doses of 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The proliferation of cells was examined by MTT assay,ROS content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enzyme label.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hydrogen peroxidase(CAT),malondialdehyde(MDA)were also measured by colorimetry.The activities of caspase-3,9 were also observed by Caspase colorimetric assay kit in each group.The expressions of Bcl-2 m RNA and Bax m RNA were detected by Real time PCR,protein expression of LC3-Ⅱand PARP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 could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INS-1 cells no matter with STZ or not when its concentration lower than 25μg·m L-1;but when its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100μg·m L-(1use individually)or 50μg·m L-1(combined use),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 might significantly inhibite the growth of the cells whether STZ existed or not.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6.25,12.5,25μg·m L-1)might inhibit INS-1cell apoptosis,decrease intra-cellular ROS contents,improve the s upernatant liquid SOD,GSH-PX,CAT activities,decrease MDA level,promote INS-1 cell secreting insulin,decrease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autophagy protein LC3Ⅱand apoptosis regulating protein cleaved PARP protein,up-regulate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 m RNA expression,down-regulate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ax m RNA expression and Bcl-2and Bax,reduce the activity of caspase-9 and caspase-3(P<0.05 or P<0.01).CONCLUSION 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 has good protective effect on STZ-stimulated INS-1cells.It can inhibit STZ injured INS-1 cells to overproduce ROS production,enhance endogenous antioxidant enzymes(GSH-Px,SOD,CAT activities),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protein LC3Ⅱand apoptosisregulating protein cleaved PARP,up-reglute the antiapoptosis protein Bcl-2 expression,down-regulate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ax expression,decrease the caspase-9 and caspase-3 activities,and improve the INS-1cell survival rate,and then play a protective effect on damaged INS-1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triterpenoids extract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 INS-1 cells STREPTOZOCIN AUTOPHAGY APOPTOSIS
下载PDF
Callus culture of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leaves 被引量:2
3
作者 HU Dong-nan SHEN Yong-gen +1 位作者 MI Li-xue SHANGGUAN Xin-che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0年第3期147-150,共4页
The hormone combinations and dark culture of the callus induction for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leaves were optimized by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hormones on callus proliferation were a... The hormone combinations and dark culture of the callus induction for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leaves were optimized by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hormones on callus proliferation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medium for callus induction of C. paliurus leaves was MS + 1.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1.0 mg·L-1 2,4-D. The combination of 6-BA and NAA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induction of callus, while the effect of 2,4-D was less. The maximum rate of callus induction was 95.4%. A 10-day darkness period was beneficial for callus induction. The best proliferation medium was 1/4 DKW + 0.5 mg·L-1 6-BA + 1.0 mg·L-1 2,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leaf CALLUS dark culture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Apoptosis of colon cancer CT-26 cells induced polysaccharide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 and its phosphorylated derivative via intrinsic mitochondrial passway 被引量:1
4
作者 Liuming Xie Mingyue Shen +4 位作者 Rong Huang Xuan Liu Yue Yu Hanyu Lu Jianhua Xie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1545-1556,共12页
In this study,the antitumor properties and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CP)and its phosphorylated derivative(P-CP)on CT-26 mouse colon carcinoma cells were investigated.Resul... In this study,the antitumor properties and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CP)and its phosphorylated derivative(P-CP)on CT-26 mouse colon carcinoma cell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found that CP had high inhibition ratio against CT-26 cells.The flow cytometry results found that CP treatment could cause the in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arrest the cell cycle in the S phase and increas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on.Additionally,CP treatment triggere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depolarization and Ca^(2+)overloading,and broke down the balance of antioxidant system,Na^(+)/K^(+)-ATPase and Ca^(2+)-ATPase.Further analysis found CP induced cell apoptosis through improving the activities of caspase-3 and caspase-9,and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cytochrome C.Furthermor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tumor effect on CT-26 cells displayed that the phosphorylation enhance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These results suggest CP is a potential natur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colon cancer and phosphorylation represent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 Phosphorylated Colorectal cancer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下载PDF
青钱柳叶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5
作者 杨勇 郭婷思 +7 位作者 谢敏 谭李宏 李文楚 郑豪 黄费炳 杨玉佩 王炜 翦雨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4-842,共9页
目的 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青钱柳叶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C18反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 目的 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青钱柳叶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C18反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评价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paloside C(1)、cyclopaloside A(2)、juglanosides E(3)、vaccinin A(4)、ent-mururin A(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8)、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9)、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3)、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4)、香橙素(15)。总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为(1.83±0.04)μg/mL,化合物1、4~5分别为(29.48±1.86)、(0.50±0.07)、(0.71±0.07)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四氢萘醇苷类,化合物4~5、8~10、14为首次从青钱柳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较少见的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潜在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刘海云 石淼婷 +5 位作者 骆欣怡 孙敏燕 徐晨曦 陈鲲翰 王晓敏 舒任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 观察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胰岛抵抗的作用。方法 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多... 目的 观察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胰岛抵抗的作用。方法 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多糖提取物小、大剂量组(5,10 g·kg^(-1))和盐酸二甲双胍组(0.25 g·kg^(-1)),每组9只,给药8周。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胰岛和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Akt1)、GLUT4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钱柳多糖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和肝脏结构较完整,血糖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胰岛p-PI3K、p-Akt1、GLUT4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增强(P<0.05)。结论 青钱柳多糖可调节T2DM大鼠糖脂紊乱,其机制可能是增强胰岛p-PI3K、p-Akt1、GLUT4蛋白的表达,促进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从而调节外周胰岛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 外周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的28天经口毒性试验
7
作者 周庆红 何宁 +3 位作者 张书婧 刘洪波 魏婕敏 钱智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大鼠麻醉后解剖进行大体观察、计算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正常,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鼠解剖时大体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个别实验组大鼠心、肾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引起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特异性损伤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该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经大鼠28天经口毒性试验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苦荞 亚急性毒性 WISTAR大鼠 膳食补充剂
下载PDF
青钱柳叶片甜味性状差异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8
作者 廖李玲 张学文 +3 位作者 赵燕 陆明亮 刘芬 杨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湖南武冈种植的甜型和非甜型青钱柳叶为材料,分离其RNA并构建cDNA文库,开展2种类型青钱柳的转录组测定。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萜类代谢组及其代谢途径分析,研究青钱柳发育过程中甜味性状形成的分子差异。对甜型与非甜型青钱柳叶片转录... 以湖南武冈种植的甜型和非甜型青钱柳叶为材料,分离其RNA并构建cDNA文库,开展2种类型青钱柳的转录组测定。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萜类代谢组及其代谢途径分析,研究青钱柳发育过程中甜味性状形成的分子差异。对甜型与非甜型青钱柳叶片转录组的差异基因GO及KEGG分析,共鉴定出13个参与三萜类化合物形成的关键酶基因,在2种青钱柳叶中具有显著差异性表达模式。结合萜类代谢检测结果,甜型青钱柳叶中4类甜味三萜类化合物的积累量显著高于非甜型青钱柳叶的,说明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造成了甜味三萜类化合物在叶片中积累量的不同,应是青钱柳甜味差异性状形成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转录组 三萜类化合物 甜味性状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知识图谱的青钱柳可视化分析
9
作者 刘艺璇 阳晶晶 +2 位作者 陈静 李定祥 邓奕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药食同源青钱柳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该药的研究脉络、总结研究热点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23年3月1日之前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 目的:通过分析药食同源青钱柳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该药的研究脉络、总结研究热点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23年3月1日之前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中青钱柳相关文献,使用VOSviewer1.6.19绘制核心作者、机构合作网络,运用CiteSpace6.1.R3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及时间线分布的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67篇,从发文趋势看,发文量呈逐年增加,发文最多的作者是舒任庚,中文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草药》,高频关键词有“化学成分”“多糖”“糖尿病”等。结论:青钱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明确,对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是本领域研究热点,探究青钱柳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是本领域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青钱柳药材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扈觐玺 刘双巧 +5 位作者 刘佳琪 高晶 冯颖童 姜斯佳 张建军 王景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目的 探讨药材青钱柳药材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演化路径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1日已发表的青钱柳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CiteSpace 6.1. R6软件对研... 目的 探讨药材青钱柳药材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演化路径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1日已发表的青钱柳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CiteSpace 6.1. R6软件对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并结合信息提取的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709篇,英文文献326篇;年度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方升佐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最多的作者;发文机构分析显示,南京林业大学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最多的研究机构,其中中文文献机构间合作相对零散,英文文献机构间合作相对较多;关键词分析显示,青钱柳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中文文献聚为25类,英文文献聚为13类;抗氧化、降血糖作用、青钱柳治疗作用及起效机制、青钱柳黄酮、青钱柳对免疫调节的影响等将是医疗健康方面的研究热点,其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结论 青钱柳药材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需加强作者或机构的跨团体、跨区域合作,加强校-企-政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青钱柳染色体的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11
作者 黄岩萌 易炎 +2 位作者 卞国良 胡凤荣 尚旭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65,共7页
采集母树生长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二倍体和四倍体种子,在室外自然层积至萌发,待根长(L)分别达到0.5 cm<L≤1.0 cm、1.0 cm<L≤2.0 cm、L>2.0 cm时,选取根部嫩白且完整的根尖,按照试... 采集母树生长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二倍体和四倍体种子,在室外自然层积至萌发,待根长(L)分别达到0.5 cm<L≤1.0 cm、1.0 cm<L≤2.0 cm、L>2.0 cm时,选取根部嫩白且完整的根尖,按照试验设定的处理条件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取长度达到0.5 cm<L≤1.0 cm的二倍体青钱柳胚根的根尖,采用常规压片法,比较预处理条件、解离方法、染色时间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获取优化的二倍体青钱柳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按照优化后的二倍体青钱柳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对四倍体青钱柳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对不同倍性青钱柳各选取30个以上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分裂相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选取5张染色体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中期细胞照片,采用测量和分析工具(MATO)软件对染色体的长臂、短臂进行测量,计算相对长度和臂比,再进行染色体类型划分、核型分类、核型不对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①选取根长为0.5 cm<L≤1.0 cm的根尖,4℃避光条件时,用质量浓度为2 g/L的秋水仙素与浓度为2 mmol/L的8-羟基喹啉等体积比例混合溶液处理1~2 h(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处理6 h)、常温时浓盐酸和乙醇混合溶液解离10 min、卡宝品红溶液染色30 min,制片效果最佳。②二倍体青钱柳核型公式为2n=2x=32=32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61%,属于1B型,染色体全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四倍体青钱柳核型公式为2 n=4x=64=60m+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83%,属于1B型,染色体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③试验建立了青钱柳染色体制片的适宜方案;核型分析表明,青钱柳二倍体和四倍体在进化中均处于较原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根尖 染色体制片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玉翠 王利晶 +2 位作者 龙仙梅 赵立春 廖夏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5-284,共10页
目的研究青钱柳多糖(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s,CPP)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CPP处理细菌后,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抑菌生长曲线分析CPP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并从抑制效果... 目的研究青钱柳多糖(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s,CPP)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CPP处理细菌后,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抑菌生长曲线分析CPP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并从抑制效果最佳的受试菌菌体电导率、细胞蛋白和核酸含量、还原糖的释放、呼吸链脱氢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程度、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细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的角度来揭示其抑菌机制。结果CP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s分别为2、4、6、6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性不明显;对指示菌的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渗漏、还原糖释放、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细菌脂质过氧化程度、菌体胞内ATP和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有影响。结论CPP具有抑菌活性,其抑菌性主要是破坏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其通透性,使得胞内大小分子物质外泄,抑制细胞的呼吸代谢和引起氧化损失,进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或造成细胞死亡,达到抑菌效果。本研究结果为CPP的抑菌机制探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下载PDF
青钱柳二倍体与四倍体苗期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比较
13
作者 毛乾兴 李卓穗 +3 位作者 卞国良 范文杰 徐献刚 尚旭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比较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二倍体和四倍体苗期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规律,以两种倍性的当年生容器苗为材料,定期测定其苗高和地径,并比较两种倍性苗木的生长性状、碳氮养分质量分数、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和积累量的差异... 为比较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二倍体和四倍体苗期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规律,以两种倍性的当年生容器苗为材料,定期测定其苗高和地径,并比较两种倍性苗木的生长性状、碳氮养分质量分数、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和积累量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二倍体与四倍体苗木的年生长节律基本相似,但四倍体较二倍体的速生期延长了约两周;四倍体复叶面积、根体积、根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四倍体叶片和根系碳氮质量分数比显著高于二倍体;四倍体青钱柳叶片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二倍体,四倍体根系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质量分数也显著低于二倍体,但由于四倍体叶生物量大,两种倍性叶中总黄酮积累量无显著差异,四倍体叶总多酚和总三萜积累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叶片总黄酮和总多酚质量分数与苗高、地径、复叶面积、比叶质量、碳氮质量分数比等生长性状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二倍体 四倍体 生长特性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青钱柳降糖降尿酸活性部位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及主成分含量测定
14
作者 杨杰 董佳萍 +4 位作者 张露 王委 陈延春 傅青 金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5-962,共8页
该文开展了青钱柳降糖降尿酸活性部位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评价了不同产地青钱柳药材的质量。在活性筛选的指导下优化提取条件,以3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超声提取1 h可有效提取活性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 该文开展了青钱柳降糖降尿酸活性部位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评价了不同产地青钱柳药材的质量。在活性筛选的指导下优化提取条件,以3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超声提取1 h可有效提取活性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槲皮苷、山奈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绿原酸C和阿福豆苷的含量,从各成分含量随着产地的波动情况比较青钱柳药材的质量,其中江西药材S1的成分含量较低,与其它产地药材差异较大。同时建立了青钱柳活性部位的指纹图谱,10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江西药材S1、湖南药材S6和S8质量差异较大。10个产地药材的α-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实验表明,湖南药材S5的降糖和降尿酸活性最佳,而江西药材S1表现较差,与质量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所建方法可为青钱柳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降糖 降尿酸
下载PDF
青钱柳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抗结直肠癌作用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15
作者 袁玺 李善斌 +3 位作者 覃玲诗 邹健 梁成钦 周先丽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探索青钱柳三萜皂苷类化合物Cypaliuruside K体外抗人结直肠癌细胞活性作用,并初步分析该化合物抗人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青钱柳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Cypaliuruside K为试验药物,对SW480肿瘤细胞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索青钱柳三萜皂苷类化合物Cypaliuruside K体外抗人结直肠癌细胞活性作用,并初步分析该化合物抗人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青钱柳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Cypaliuruside K为试验药物,对SW480肿瘤细胞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分别提取各组细胞内总蛋白进行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共有40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结直肠癌中上调蛋白主要富集通路由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差异蛋白大多定位在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基因本体论(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糖代谢等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E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遗传信息传导、生物系统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基于筛选出的8个与抗人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密切相关蛋白,通过定量蛋白组学初步揭示Cypaliuruside K可能通过增加MAPK8、SMAD2、PMAIP1、BBC3、JUN、MAPK1、NRAS及减少CYCS蛋白表达,达到体外抗SW480肿瘤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结直肠癌 蛋白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青钱柳无性系子代测定林早期生长表现
16
作者 李进 幸伟年 +4 位作者 何定军 钟永刚 周增亮 彭晓民 占志勇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本试验通过对青钱柳10个无性系在不同子代测定林中的树高、地径、一级分枝数量、最大梢长、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对其叶片中总黄酮、总萜类、多糖、锌及铁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 本试验通过对青钱柳10个无性系在不同子代测定林中的树高、地径、一级分枝数量、最大梢长、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对其叶片中总黄酮、总萜类、多糖、锌及铁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评选出表现优良的青钱柳无性系,为江西省青钱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0个供试无性系的树高均值为105.42 cm,分布在60.1~152.0 cm之间;地径均值为12.69 mm,分布在6.8~19.72 mm之间;一级分枝数量平均为5.7个,分布在3~10个之间;最大梢长的均值为38.47 cm,分布在14.6~79.0 cm之间;叶长均值为11.97 cm,分布在6.7~17.9 cm之间;叶宽均值为3.76 cm,分布在2.3~5.6 cm之间;叶形指数均值为3.23,分布在2.0937~4.3703之间。总黄酮含量均值为14.15%,分布在10.61%~19.74%之间;总萜类含量均值为1.20%,分布在0.53%~2.16%之间;多糖含量均值为3.1 g·kg^(-1),分布在0.9~11.9 g·kg^(-1)之间;锌元素含量均值为52.11 mg·kg^(-1),分布在29.2~78 mg·kg^(-1)之间;铁元素含量均值为102.04 mg·kg^(-1),分布在74.2~142 mg·kg^(-1)之间。根据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供试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性系YF08的各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5225,排名第一;其次为无性系XS18,达到0.4991;排第三位的为无性系WN40,其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4901。该结果表明该三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是所有供试无性系中最为优良的,存在进一步选育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子代测定林 生长表现 黄酮类 多糖
下载PDF
基于临床新用的青钱柳中药药性探讨
17
作者 刘佳琪 扈觐玺 +6 位作者 张维 刘双巧 冯颖童 王淳 张建军 高学敏 王景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1707,共7页
青钱柳为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速生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亚热带的山区,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目前在我国已有大规模种植。青钱柳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1975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之后又陆续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华... 青钱柳为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速生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亚热带的山区,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目前在我国已有大规模种植。青钱柳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1975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之后又陆续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华本草》等中药专著以及4个地方药材标准收载。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标准,功能主治与当前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异,没有紧跟临床进展不断总结并及时更新,尤其缺乏系统的“方-证-症”与之相对应,难以指导青钱柳临床辨证用药和合理用药。青钱柳叶作为别样茶已经有5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于2013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因而青钱柳是一味药食两用中药。以临床应用为依据、实验研究为参考,总结青钱柳现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中医药思维对其中药药性进行再探索,完善其中药药性,总结和归纳了功能主治,为统一和提升青钱柳药材标准,为其合理配伍配方和辨证用药提供参考与指导。基于临床新用深入探讨青钱柳中药药性对进一步挖掘其价值,提高使用的准确性、规范性及科学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中药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用法用量 辨证用药
下载PDF
青钱柳萜烯合成酶TPS家族鉴定分析
18
作者 黄太敏 叶茜 +4 位作者 杨自薇 张楠楠 陈丽 刘鑫 杨正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7,共8页
萜烯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不仅在细胞膜上扮演着电子传递的角色,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并作为植物激素的主要成分。萜烯合成酶TPS是合成萜烯的关键酶,对于植物生长和抵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青钱柳的TPS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的鉴... 萜烯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不仅在细胞膜上扮演着电子传递的角色,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并作为植物激素的主要成分。萜烯合成酶TPS是合成萜烯的关键酶,对于植物生长和抵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青钱柳的TPS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分析,发现青钱柳共有63个TPS基因家族成员,这些基因的蛋白质长度在260至854个氨基酸之间,并且分布在青钱柳的11条染色体上。通过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预测青钱柳的TPS基因家族可能参与了多种生物学反应。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青钱柳TPS的生理功能和应对环境胁迫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萜烯合成酶TPS 基因家族 鉴定分析 顺式作用元件
下载PDF
中药甘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诗雨 蔡宗余 +3 位作者 石炜琦 黄敏 刘水花 卢健棋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甘松是中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对人体心血管、神经、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甘松中更多的化学成分被发现,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开发,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 甘松是中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对人体心血管、神经、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甘松中更多的化学成分被发现,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开发,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文章对近年来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研究作出综述,为甘松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药学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青钱柳茶的工艺优化
20
作者 罗茜 巢瑾 +6 位作者 周令欣 李佳莲 蒋立文 袁勇 吴浩人 银飞燕 赵萌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150-156,共7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青钱柳茶的工艺条件,以单位质量发酵茶中冠突散囊菌菌落数为指标,考察固液比、灭菌时间、接种量对发酵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0.3(g/mL)、灭菌时间20 min、接种量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青钱柳茶的工艺条件,以单位质量发酵茶中冠突散囊菌菌落数为指标,考察固液比、灭菌时间、接种量对发酵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0.3(g/mL)、灭菌时间20 min、接种量3%。在优化条件下28℃发酵7 d所制得的发酵青钱柳茶金花饱满,菌落数为6.48×10^(6)CFU/g,总黄酮含量为8.11 mg/g,总三萜含量为22.45 mg/g,茶叶粗老青气和青涩味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固态发酵 青钱柳 工艺优化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