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the workspace of a new coordinate-measuring machine using parallel-link mechanism
1
作者 刘得军 黄庆成 +2 位作者 叶东 车仁生 周琳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1年第2期147-154,共8页
Presents the detailed algorithm established for determination of workspace for a 3-DOF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using parallel link mechanism by constructing the inverse kinematic model first and then reviewing th... Presents the detailed algorithm established for determination of workspace for a 3-DOF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using parallel link mechanism by constructing the inverse kinematic model first and then reviewing the physical and kinematical constraints from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llel link mechanism, and discusses the actual geometries of workspace and the factors having effect on workspace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 thereby providing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using parallel link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WORKSPACE parallel link mechanism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spatial coordinate
下载PDF
ON THE DYNAMIC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2-DOF PLANAR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FLEXIBLE LINKS 被引量:2
2
作者 LuoLei WangShigang MoJinqiu CaiJiangu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The object of study is about dynamic 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a 2degree-of-freedom (DOF) planar parallel mechanism (PM) with flexible links. The kinematic anddynamic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 The object of study is about dynamic 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a 2degree-of-freedom (DOF) planar parallel mechanism (PM) with flexible links. The kinematic anddynamic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xed rigid and flexiblestructure. By using the singular perturbation approach (SPA), the model of the mechanism can beseparated into slow and fast subsystems. Based on the feedback linearization theory and inputshaping technique, the large scale rigid motion controller and the flexible link vibrationcontroller can be designed separately to achieve fast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echanism Flexible link Dynamic modeling Singular perturbation Input shaping
下载PDF
Novel Mobility Formula for Parallel Mechanisms Expressed with Mobility of General Link Group 被引量:14
3
作者 ZHANG Yitong LU Wenjuan +3 位作者 MU Dejun YANG Yandong ZHANG Lijie ZENG Dax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82-1090,共9页
The determination of virtual constraints is always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mobility calculation. To make mobility calculation simple, considering avoiding virtual constraints, some new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rtual constraints is always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mobility calculation. To make mobility calculation simple, considering avoiding virtual constraints, some new formulae have been presented, however these formulae can hardly intuitively reflect general link group's restrictions on output member and its influences on independence of output parameters, which is premise to the judgment of the properties of mobility. Towards the problem to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freedom(DOF) of a mechanism, the link group, and the dimension of output parameters, also to avoid determination of virtual constraint, based on the new concepts of the "DOF of general link group" and "node parameters", a new formula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obility of mechanisms is presented that is expressed with DOFs of the general link groups and rank of motion parameters of base point of the output link. It is named GOM(mobility of groups and output parameter) formula. On the basis of new concepts of"effective parameters" and "invalid parameters", a rule is put forward for solving the DOF of mechanisms with invalid parameters by GOM formula, that is, the base point parameters are the subset of effective parameters of link group. Thereafter, several examples are enumerated and the results coincide with the prototype data, 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formula. Meanwhile, it is obtained that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judgment of output parameters independence is that each of the DOF of the link group is not less than zero. The proposed formula which is simple in calcula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judgment of independence of output parameters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ype synthesis of novel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independence requirements of their outpu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echanism degree of freedom general link group output parameters
下载PDF
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改进调制策略
4
作者 李思 杨明 +2 位作者 马宇 宋天佑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针对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辅助电路运行过程中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且采用斜率正负交替锯齿载波的改进调制策略。与原调制策略相比,首先,该文所提调制策略在保留辅助电路动作... 针对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辅助电路运行过程中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且采用斜率正负交替锯齿载波的改进调制策略。与原调制策略相比,首先,该文所提调制策略在保留辅助电路动作频率最小化优点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全部开关管的软开关,而且将第二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降为谐振电流峰值。然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进一步降低辅助电路电流应力,从而减少辅助电路损耗。然后,根据所提调制策略分析工作原理、对比不同文献、规划参数设计、进行损耗分析。最后,使用SiC MOSFET制作一台5 kW/40 kHz通用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所提调制策略对原拓扑效率提升与电流应力降低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 辅助电路 调制策略 电流应力 导通损耗
下载PDF
基于AC-link的并联谐振高压电源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刘庆想 +1 位作者 张政权 李相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7-2339,236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并联谐振高压电源的拓扑电路,该结构结合准谐振的工作模式能够实现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采用了基于状态平面图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基波等效分析法具有求解简单、直观、精确和负载适用... 介绍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并联谐振高压电源的拓扑电路,该结构结合准谐振的工作模式能够实现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采用了基于状态平面图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基波等效分析法具有求解简单、直观、精确和负载适用范围大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推导过程;给出了输出电压为25 k V,电流为1 A的变换器的分析和谐振参数设计。最后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高频交流链接并联谐振拓扑和基于状态平面图法的控制能够稳定输出电压(<1%),实现零电流开关,三相输入电流谐波较低(THD<12.5%)与三相电压基本同相位,功率因数为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交流链接 并联谐振 状态平面图法 高压直流电源
下载PDF
Camera Link图像数据接口的FPGA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甄国涌 何方城 单彦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39,共4页
针对当前利用Camera Link接口进行图像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专用转接芯片,会占用大量硬件空间和I/O口资源的问题,结合实际领域对于产品小型化、低成本的需求,提出了一种Camera Link图像数据接口的FPGA实现方案。运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图像... 针对当前利用Camera Link接口进行图像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专用转接芯片,会占用大量硬件空间和I/O口资源的问题,结合实际领域对于产品小型化、低成本的需求,提出了一种Camera Link图像数据接口的FPGA实现方案。运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图像接收逻辑进行设计,为FPGA内部IP核进行模块化配置,直接利用主控制器FPGA来实现Camera Link接口,使LVDS图像数据不通过转接芯片,也能够进行解串接收和数据处理。经时序信号仿真和误码率测试,验证了该接口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具有高可靠性和实际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 link接口 FPGA LVDS 图像数据 串并转换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播出系统高可靠性设计与实践
7
作者 龚旭强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4年第7期55-58,共4页
播出系统是电视网络化制播链的最后环节,是融媒体中心工艺建设中对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系统。本文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新建的高清播出系统为依据,分析系统设计和搭建时需考虑的要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确保系统达到所需的高可... 播出系统是电视网络化制播链的最后环节,是融媒体中心工艺建设中对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系统。本文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新建的高清播出系统为依据,分析系统设计和搭建时需考虑的要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确保系统达到所需的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并行多链路 克隆播出 监测系统
下载PDF
并联谐振AC-link三相AC/AC变换器仿真研究
8
作者 卜朗 刘庆想 +2 位作者 王邦继 张政权 李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5,共5页
基于AC-Link技术的充电电源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可作为高功率微波系统的初级能源。针对三相AC/AC能量变换的需求,仿真研究了一种基于AC-Link并联谐振技术的三相AC/AC变换器。给出了并联谐振AC-link三相AC/A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基于AC-Link技术的充电电源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可作为高功率微波系统的初级能源。针对三相AC/AC能量变换的需求,仿真研究了一种基于AC-Link并联谐振技术的三相AC/AC变换器。给出了并联谐振AC-link三相AC/A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控制原理;阐述了16模式的具体控制过程和软开关切换的实现方法;明确了开关切换时间的计算方法;搭建15kW仿真平台分析了不同负载要求下的能量变换过程。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以实现固定输出的能量变换,并且输出电压、频率可调;输入/输出电流波形均为正弦,输入功率因数为1;控制方法正确有效,实现了软开关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ink 并联谐振 三相AC/AC变换器 软开关切换 能量变换
下载PDF
低信噪比环境下Link-11解调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宇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对Link-11信号的侦收解调具有重要军事意义。为了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Link-11信号解调性能,文章对Link-11解调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改进了实现Link-11帧同步的载波相乘法,解决信号采样序列较短造成FFT分辨率低...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对Link-11信号的侦收解调具有重要军事意义。为了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Link-11信号解调性能,文章对Link-11解调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改进了实现Link-11帧同步的载波相乘法,解决信号采样序列较短造成FFT分辨率低的问题,提高测频的时效性和精确性,然后改进并行多音频解调的相位谱方法,解决FFT采样点少造成相位谱偏差较大的问题,并基于改进的新方法设计了Link-11解调系统。文章还对环境噪声引起的解调误差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文章研究的方法能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较好地保持Link-11的解调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11 载波相乘法 并行多音频解调
下载PDF
MW级风电变流器独立母线并联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典 杨淑英 +2 位作者 王旭 谢震 张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22-4031,共10页
独立直流母线背靠背变流器并联运行不仅存在环流问题,而且相比单机控制而言,机侧变流器的容许带宽受到限制,稳定性降低,导致基于电机定子电压方程的设计方案出现不稳定现象。将并联变流器和电机看作级联系统,建立频域阻抗模型,并借助级... 独立直流母线背靠背变流器并联运行不仅存在环流问题,而且相比单机控制而言,机侧变流器的容许带宽受到限制,稳定性降低,导致基于电机定子电压方程的设计方案出现不稳定现象。将并联变流器和电机看作级联系统,建立频域阻抗模型,并借助级联系统稳定性理论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不稳定现象。传统控制方案将并联驱动系统作为整体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影响了并联系统的灵活性。为实现各并联变流器的独立控制,提出了基于变流器输出电感的电流环设计方案。相比传统基于电机定子电压模型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电流环容许带宽边界,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仿真与实验证明了论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直流母线 并联变流器 级联系统 阻抗模型 稳定性 独立控制
下载PDF
x-y-θ_(z)大行程无耦合并联压电微动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攀 朱春莉 +3 位作者 崔玉国 胡志谊 杨依领 娄军强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5-709,共5页
为了实现大位移行程、无耦合运动的精密定位,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工作台面大的x-y-θ_(z)三自由度并联压电微动平台。该文首先采用双柔性薄板的柔顺桥式放大机构对微动平台的驱动单元进行了设计,并基于双平行四连杆柔顺机构设计了微动... 为了实现大位移行程、无耦合运动的精密定位,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工作台面大的x-y-θ_(z)三自由度并联压电微动平台。该文首先采用双柔性薄板的柔顺桥式放大机构对微动平台的驱动单元进行了设计,并基于双平行四连杆柔顺机构设计了微动平台的台体,进而获得平台的整体结构。再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平台的应力、位移放大倍数和模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所设计的微动平台进行实验系统的搭建,并对平台的位移和频率响应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在x方向上的最大输出位移为306.1μm,耦合率为0.26%;平台在y方向上的最大输出位移为402.3μm,耦合率为0.14%;在θ_(z)方向(即绕z轴)的最大转角为2.72 mrad。平台在x、y、θ_(z)方向的位移分辨率分别为10 nm、10 nm、0.1μrad,固有频率分别为104.1 Hz、130.0 Hz、115.6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平台 压电驱动 桥式柔顺放大机构 双平行四连杆柔顺机构
下载PDF
基于群智能优化技术的光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研究
12
作者 葛菁 徐亦丹 陈凌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数据量以及光网络用户增多为光网络带来负担,导致广域骨干网拥堵,为此,提出基于群智能优化技术的光网络资源动态分配方法。描述光网络资源,计算平行链路的利用率,优化平行链路利用率,分配弹性光网络资源,构建光网络吞吐量最大化和光网... 数据量以及光网络用户增多为光网络带来负担,导致广域骨干网拥堵,为此,提出基于群智能优化技术的光网络资源动态分配方法。描述光网络资源,计算平行链路的利用率,优化平行链路利用率,分配弹性光网络资源,构建光网络吞吐量最大化和光网络节点时延最小化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队列动态更新函数,获取最优解,为弹性光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资源动态分配速率式中在80%以上,带宽阻塞率最高仅为13.8%,光网络节点时延短。降低光网络拥堵程度,保证光网络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链路 弹性光网络 光网络资源 粒子群算法 资源分配
下载PDF
结构简单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型逆变器及其调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李思 杨明 +2 位作者 马宇 宋天佑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202-7214,共13页
针对一种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辅助换流电路存在的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元器件数目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优化改进调制策略,其由3部分组成:基于1型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策略,且以斜率正负交替的锯齿波作为载波,在此二者基... 针对一种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辅助换流电路存在的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元器件数目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优化改进调制策略,其由3部分组成:基于1型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策略,且以斜率正负交替的锯齿波作为载波,在此二者基础上施用分流死区。在所提调制策略下可以对原拓扑的辅助换流电路进行化简,减少一组谐振电路,以降低硬件成本。与原调制策略相比,所提调制策略在不改变辅助换流电路动作频率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动作,而且可以避免辅助换流电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谐振电流与负载电流的叠加,从而有效降低辅助换流电路的导通损耗及其内部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文中对所提调制策略的原理进行详细叙述,由此推导简化拓扑的工作模式,并分析其电压/电流应力、元器件数目、参数设计等特性,最后通过一台通用实验样机(SiC MOSFET,5kW/40kHz),对比于原拓扑及原调制策略,以验证所提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 辅助换流电路 导通损耗 电流应力 调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机载光电观瞄成像装置系统设计
14
作者 康亚林 郭杰 +2 位作者 吴迪 肖明艳 傅霖 《现代计算机》 2023年第18期93-98,共6页
针对国内高分辨率、高帧频航空成像系统的国产化开发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图像传感器CMOS和Camera-Link接口等国产化元器件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应用于机载光电观瞄成像装置。FPGA包括I2C配置寄存器、CMOS时序驱动、... 针对国内高分辨率、高帧频航空成像系统的国产化开发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图像传感器CMOS和Camera-Link接口等国产化元器件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应用于机载光电观瞄成像装置。FPGA包括I2C配置寄存器、CMOS时序驱动、图像数据采集、Camera-Link接口数据传输以及UART串口通信模块。利用FPGA内部资源OSERDES实现Camera-Link并串转换,可以节省FPGA的大量IO管脚和布线资源,实现机载光电观瞄成像装置的低成本和集成化。对该观瞄成像装置进行测试,连续输出30帧和60帧,输出图像大小为1024*768,输出数据位宽为12 bit,基本满足航空成像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图像传感器 Camera-link接口 并串转换 图像数据
下载PDF
基于IDC配电系统的直流变压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亚雄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1期4-6,10,共4页
直流变压器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配电系统的重要单元,其技术水平影响着整个IDC配电系统的运营水平。以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谐振变换器为基础单元模块,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为拓扑结构,设计了... 直流变压器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配电系统的重要单元,其技术水平影响着整个IDC配电系统的运营水平。以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谐振变换器为基础单元模块,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为拓扑结构,设计了一款基于IDC配电系统的直流变压器。首先介绍了直流变压器系统的拓扑结构,并分析了其均压均流特性;其次又提出了一种三环控制策略,主要对直流变压器系统进行均压均流控制,该策略可以使系统稳定输出额定电压,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均压均流效果;最后设计一款10 kV/400 V的直流变压器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 逻辑链路控制(LLC) 谐振变换器 输入均压 输出均流
下载PDF
基于二阶超前滞后环节的电压控制型微电网并网逆变器功率无差同步补偿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家伟 侯院军 +2 位作者 龚春阳 包俊 王志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859,共11页
电压控制型策略可以作为微电网逆变器的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其与电网的同步过程为功率无差同步。然而,基本的PI调节器的功率无差同步策略响应速度慢,响应过程超调大,且无法通过PI参数的调配改善响应过程动态。为改善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功率... 电压控制型策略可以作为微电网逆变器的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其与电网的同步过程为功率无差同步。然而,基本的PI调节器的功率无差同步策略响应速度慢,响应过程超调大,且无法通过PI参数的调配改善响应过程动态。为改善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功率无差同步的动态调节过程,提出了基于二阶实极点补偿器(real-polecompensator,RPC)和复极点补偿器(complex-pole compensator,CPC)的超前滞后环节补偿器,作为电压控制型逆变器的功率无差同步补偿策略。基于电压控制型逆变器功率输出模型,分析了2类补偿器的参数设计原则,详细给出了实极点补偿器和复极点补偿器的参数设计过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2类补偿器与常用的高通滤波器补偿器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2类补偿器在频域上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剪切频率,提高相位裕度至60°以上,而在时域上有效加速功率无差同步过程,并降低同步过程超调,使得功率无差同步过程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型逆变器 多并联逆变器微电网 功率无差同步 二阶超前滞后环节 稳定性 频域分析与设计
下载PDF
并行组合扩频技术在散射通信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浩 丁丹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15期14-18,共5页
散射通信作为战术级超视距通信方式之一,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行组合扩频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高速率的并行扩频通信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散射传输速率,同时保证一定的系统抗干扰性能。文章针对散射传输信道的特性,对并行组合扩频技... 散射通信作为战术级超视距通信方式之一,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行组合扩频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高速率的并行扩频通信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散射传输速率,同时保证一定的系统抗干扰性能。文章针对散射传输信道的特性,对并行组合扩频技术应用在散射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之后结合两种技术的通信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特性 并行组合扩频 关键技术环节 应用分析
下载PDF
3自由度并联坐标测量机运动学参数标定与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得军 艾清慧 +1 位作者 王建林 车仁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首先对3自由度并联坐标测量机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该坐标测量机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逼近算法的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所研究的并联坐标测量机的22个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了辨识,最后通过计算... 首先对3自由度并联坐标测量机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该坐标测量机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逼近算法的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所研究的并联坐标测量机的22个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了辨识,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辨识结果进行了验证,从而为提高该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坐标测量机 运动学参数标定 计算机仿真 逐次逼近算法
下载PDF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坐标测量机及其虚拟原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得军 车仁生 +1 位作者 杨玉国 孙玉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254,共3页
介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坐标测量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建立了该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模型 ,讨论了测量空间的计算方法 ,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在 Windows95开发环境下 ,通过 Visual C+ + 5.0调用Open GL图形库中的函数 ,对并... 介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坐标测量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建立了该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模型 ,讨论了测量空间的计算方法 ,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在 Windows95开发环境下 ,通过 Visual C+ + 5.0调用Open GL图形库中的函数 ,对并联坐标测量机的虚拟原型进行了参数化三维建模与仿真 ,从而为真实样机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坐标测量机 虚拟原型 工作空间
下载PDF
一个特殊3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精度分析及标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大炜 王立平 关立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51,共6页
运动学标定是一种提高机器精度的有效方法。一个改进的误差分析和标定方法得到仿真验证,解决一个用做锻压操作机台虎钳的特殊3自由度并联机器的标定问题。通过建立运动学正解和逆解模型,得到机构的运动空间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精度分析,... 运动学标定是一种提高机器精度的有效方法。一个改进的误差分析和标定方法得到仿真验证,解决一个用做锻压操作机台虎钳的特殊3自由度并联机器的标定问题。通过建立运动学正解和逆解模型,得到机构的运动空间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精度分析,得到机构所有误差源对终端位姿误差的影响因子。结合零部件加工工艺性及精度分析的结果,确定需要标定的误差源,并利用直接微分法得到机构的雅可比矩阵。随机选点建立误差辨识矩阵对机构运动学参数进行标定辨识,Matlab仿真结果显示,经过1次运算得到的运动学参数误差的辨识值与真值之间的偏差小于5%,验证了针对这一特殊3自由度并联机器的精度分析和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 精度分析 运动学标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