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Mobility Formula for Parallel Mechanisms Expressed with Mobility of General Link Group 被引量:14
1
作者 ZHANG Yitong LU Wenjuan +3 位作者 MU Dejun YANG Yandong ZHANG Lijie ZENG Dax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82-1090,共9页
The determination of virtual constraints is always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mobility calculation. To make mobility calculation simple, considering avoiding virtual constraints, some new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rtual constraints is always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mobility calculation. To make mobility calculation simple, considering avoiding virtual constraints, some new formulae have been presented, however these formulae can hardly intuitively reflect general link group's restrictions on output member and its influences on independence of output parameters, which is premise to the judgment of the properties of mobility. Towards the problem to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freedom(DOF) of a mechanism, the link group, and the dimension of output parameters, also to avoid determination of virtual constraint, based on the new concepts of the "DOF of general link group" and "node parameters", a new formula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obility of mechanisms is presented that is expressed with DOFs of the general link groups and rank of motion parameters of base point of the output link. It is named GOM(mobility of groups and output parameter) formula. On the basis of new concepts of"effective parameters" and "invalid parameters", a rule is put forward for solving the DOF of mechanisms with invalid parameters by GOM formula, that is, the base point parameters are the subset of effective parameters of link group. Thereafter, several examples are enumerated and the results coincide with the prototype data, 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formula. Meanwhile, it is obtained that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judgment of output parameters independence is that each of the DOF of the link group is not less than zero. The proposed formula which is simple in calcula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judgment of independence of output parameters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ype synthesis of novel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independence requirements of their outpu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echanism degree of freedom general link group output parameters
下载PDF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Parallel Hip Exoskeleton Considering Output Torque Anisotropy
2
作者 Jilong Xu Yunzhan Niu Fucai Liu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1305-1320,共16页
I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exoskeletons and human legs in motion.However,most exoskeletons today adopt an anthropomorphic serial structure,which results in rotationa... I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exoskeletons and human legs in motion.However,most exoskeletons today adopt an anthropomorphic serial structure,which results in rotational centers that are not precisely aligned with the center of the hip joint.To address this issue,we introduce a novel exoskeleton called the Parallel Hip Exoskeleton(PH-Exo)in this paper.PH-Exo is meticulous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anisotropic law of output torque.Considering the friction of the drive components,a dynamic model of the human-machine complex is established.Simu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PH-Exo not only exhibits outstanding torque performance but also achieves high controllability in both flexion/extension and adduction/abduction directions.Additionally,a robust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address model uncertainty,friction,and external interference.Wear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robust controller,each motor achieves excellent track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exoskeleton parallel mechanism MISALIGNMENT ANISOTROPY output torque
原文传递
3-P_CSS/S球面并联肩关节机构优化与仿生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侯雨雷 汪毅 +2 位作者 范建凯 胡鑫喆 曾达幸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3,共8页
以实现人体肩关节结构和功能仿生为目标,提出以3-PCSS/S(PC表示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S为球面副)球面并联机构为仿生肩关节的原型机构,并针对其开展机构优化与仿生设计。将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PC等价为转动副,进行机构的位置反解并求... 以实现人体肩关节结构和功能仿生为目标,提出以3-PCSS/S(PC表示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S为球面副)球面并联机构为仿生肩关节的原型机构,并针对其开展机构优化与仿生设计。将具有环形导轨的移动副PC等价为转动副,进行机构的位置反解并求解其运动雅可比。应用遗传算法,依据所确定的姿态工作空间约束条件,以机构姿态工作空间的点数为优化目标,对机构尺寸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提出偏置设计以扩大机构输出转角范围,提高肩关节的灵活度。研究工作对人形机器人肩关节实体仿生设计及其研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球面并联机构 仿生设计 姿态工作空间 偏置输出
下载PDF
一种单自由度3T1R并联机构的拓扑设计及其运动学 被引量:14
4
作者 沈惠平 吕蒙 +1 位作者 朱小蓉 李云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1-968,共8页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拓扑降耦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少输入-多输出(Fi-Mo)型单自由度三平移一转动(3T1R)输出的并联机构,对其拓扑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机构的方位特征集、自由度及耦合度κ;根据基于序单...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拓扑降耦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少输入-多输出(Fi-Mo)型单自由度三平移一转动(3T1R)输出的并联机构,对其拓扑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机构的方位特征集、自由度及耦合度κ;根据基于序单开链的运动学建模原理,给出了该机构的位置正解求解方法及其数值解;同时导出了其位置反解求解公式及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公式,并进行了速度与加速度的仿真。最后给出了该机构可用作并联振动筛的3D虚拟样机设计。研究结果为该类单自由度3T1R型并联振动筛机构的尺寸优化设计、样机研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少输入-多输出 拓扑设计 运动学
下载PDF
零耦合度部分运动解耦三平移并联机构刚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驰宇 沈惠平 +2 位作者 王一熙 许正骁 袁军堂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5-395,共11页
(RPa∥3R)2R+RPa机构是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并联机构拓扑综合理论的一种非对称并联机构,其耦合度为零,且具有部分运动解耦性。本文对该机构进行刚度建模和特性分析。首先,对该机构进行拓扑结构描述,基于虚拟弹簧法对机构支链进行刚度... (RPa∥3R)2R+RPa机构是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并联机构拓扑综合理论的一种非对称并联机构,其耦合度为零,且具有部分运动解耦性。本文对该机构进行刚度建模和特性分析。首先,对该机构进行拓扑结构描述,基于虚拟弹簧法对机构支链进行刚度建模,给出支链的静力学方程,并求解机构的刚度矩阵;其次,给出机构在工作空间中的整体刚度分布,并分别对x、y、z轴方向的扭转、线性刚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虚拟弹簧法所得的机构变形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刚度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对比非对称的(RPa∥3R)2R+RPa机构与对称Delta机构在不同截面下的刚度特性,结果表明,(RPa∥3R)2R+RPa机构的刚度大于Delta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三平移输出 刚度分析 虚拟弹簧法
下载PDF
球面并联式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机构运动学与仿生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侯雨雷 赵春秀 +3 位作者 范建凯 胡鑫喆 曾达幸 周玉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30,共6页
从结构和功能仿生角度出发,提出球面并联式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机构,并针对其开展运动学分析与仿生设计。根据人体髋关节结构和运动特性,选取3-SPS/S(S为球面副,P为移动副)球面并联机构作为髋关节仿生原始构型;依据螺旋理论对髋关节原型机... 从结构和功能仿生角度出发,提出球面并联式人形机器人髋关节机构,并针对其开展运动学分析与仿生设计。根据人体髋关节结构和运动特性,选取3-SPS/S(S为球面副,P为移动副)球面并联机构作为髋关节仿生原始构型;依据螺旋理论对髋关节原型机构自由度数目、性质及位置反解进行分析;采用遗传算法,以姿态工作空间最大化为目标对并联髋关节机构进行优化;结合人体髋关节实际结构特点,提出偏置输出方式,从而使得机构实际输出空间的形状和位置更加符合人体髋关节运动轨迹需求。研究内容为人形机器人髋关节仿生的理论研究和进一步的样机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球面并联机构 关节仿生 偏置输出 工作空间
下载PDF
单平行四杆柔性铰链机构的输出位移和耦合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沈剑英 杨世锡 +2 位作者 周庆华 严拱标 曹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8,116,共3页
本文建立了单平行四杆柔性铰链机构的输出位移和耦合误差的公式 ,并用有限元法分析其主要参数对输出位移和耦合误差的不同影响 ,指出耦合误差的存在对纳米级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和分辨率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柔性铰链机构 单平行四杆机构 输出位移 耦合误差
下载PDF
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2T2R并联机构拓扑综合与分类 被引量:8
8
作者 孙驰宇 沈惠平 +1 位作者 袁军堂 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9-418,共10页
基于方位特征(POC)集方程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给出了可实现两平移两转动(2T2R)并联机构(Parallel mechanism,PM)的型综合过程和方法,包括基于拓扑等效替代的复杂支路综合方法、支路几何装配条件的判定方法及驱动副的判定方法等,得到... 基于方位特征(POC)集方程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给出了可实现两平移两转动(2T2R)并联机构(Parallel mechanism,PM)的型综合过程和方法,包括基于拓扑等效替代的复杂支路综合方法、支路几何装配条件的判定方法及驱动副的判定方法等,得到了15种2T2R构型,其中10种为新构型;对这些构型按支路结构和动平台数目进行分类,并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得到其所包含的AKC(Assure运动链)(包括独立回路数、耦合度)、自由度类型和运动解耦性。本文综合出的构型结构较为简单、易于装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两平移两转动输出 机构型综合 方位特征集
下载PDF
偏置输出的3-RRR+(S-P)仿生关节机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龙 邱雪松 +1 位作者 侯雨雷 周玉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针对3-RRR+(S-P)球面并联机构安全工作空间较小,不能满足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工作空间设计需求的问题,依据仿生设计理论,参照人体肱骨结构,提出了偏置输出的设计思想,并以3-RRR+(S-P)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设计完成了偏置输出的3-RRR... 针对3-RRR+(S-P)球面并联机构安全工作空间较小,不能满足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工作空间设计需求的问题,依据仿生设计理论,参照人体肱骨结构,提出了偏置输出的设计思想,并以3-RRR+(S-P)球面并联机构为原型,设计完成了偏置输出的3-RRR+(S-P)仿生关节机构。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得到新型仿生关节机构与原型机构工作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得到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安全工作空间。在保留原型机构运动学、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新型仿生关节机构的安全工作空间大幅增大,完全可以满足人形机器人肩关节、髋关节工作空间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并联机构 仿生关节 偏置输出 空间映射
下载PDF
闭环双驱动混合输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宇航 赵铁石 +2 位作者 耿明超 苑飞虎 李二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793-2800,2805,共9页
提出一种分支含闭环双驱动单元、可实现混合输出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分析了动平台混合运动时驱动分支的等效形式,以及独立位姿运动和振动时驱动分支的等效形式;分析了混合运动关于位姿运动输入和振动输入的位置反解,对振动输入的位置... 提出一种分支含闭环双驱动单元、可实现混合输出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分析了动平台混合运动时驱动分支的等效形式,以及独立位姿运动和振动时驱动分支的等效形式;分析了混合运动关于位姿运动输入和振动输入的位置反解,对振动输入的位置反解设计了基于机构运动特点的逐次逼近法;运用螺旋理论求得动平台混合运动时关于全体12个独立广义坐标的一、二阶影响系数,得到从广义输入到动平台旋量速度、加速度的线性映射;通过数值算例分别对位姿运动输入和振动输入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算例仿真表明,提出的两种双驱动输入分配计算规则均能得到确定的混合运动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闭环双驱动 旋量 混合输出
下载PDF
直角切口柔性平行四杆机构的输出位移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果 李威 +1 位作者 王禹桥 杨雪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07,共5页
柔性铰链是目前被广泛用于微动机器人的主要部件之一.为了深入分析精密传动用柔性平行四杆机构的位移性能,利用材料力学弯曲变形理论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建立了计算直角切口柔性平行四杆机构输出位移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柔性... 柔性铰链是目前被广泛用于微动机器人的主要部件之一.为了深入分析精密传动用柔性平行四杆机构的位移性能,利用材料力学弯曲变形理论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建立了计算直角切口柔性平行四杆机构输出位移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柔性平行四杆机构模型,采用MATLAB7.0软件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商用软件ANSYS10.0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线切割的方法加工了一个样件,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最终结果表明:数学模型的理论值与有限元仿真值很接近,但与实际样件的实验值有一定的误差.通过误差分析,证实了存在这种误差的合理性,从而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柔性铰链平行四杆机构行程优化设计的指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柔性平行四杆机构 输出位移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曲柄群驱动机构概述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玉琪 曹巨江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36,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传动机构——曲柄群驱动机构,包括它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机构的概念、运动形式、结构及构型、功能及特点、应用情况等,为今后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传动机构 匀速转动 间隙 弹性 平行输出 过约束
下载PDF
少维输入-多维期望运动输出并联机构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沈惠平 邓嘉鸣 +3 位作者 李菊 孟庆梅 朱伟 杨廷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基于广泛的产业应用背景、发展需求,以及作者研究少输入三维并联运动振动筛的工作基础,提出"少维输入-多维输出并联机构"的重要概念,并对该类并联机构的驱动输入数W、自由度数dof及其输出方位维数Nout三者关系进行了阐述;介... 基于广泛的产业应用背景、发展需求,以及作者研究少输入三维并联运动振动筛的工作基础,提出"少维输入-多维输出并联机构"的重要概念,并对该类并联机构的驱动输入数W、自由度数dof及其输出方位维数Nout三者关系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单输入三维并联振动筛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及新近提出的两个单输入三维转动并联机构用于人体肩关节康复训练机的概念设计;阐述了研究少维输入-多维输出并联机构的意义和前景。少维输入-多维输出并联机构可望成为并联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产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装备设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少输入 期望运动输出 并联装备
下载PDF
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3T-1R并联机构的拓扑结构综合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廷力 刘安心 +1 位作者 沈惠平 杭鲁滨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4-64,共11页
以SCARA并联机器人的发展为背景,用提出的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结构综合方法,详述可实现三维平动和一维转动(3T-1R)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综合的完整过程,给出了13种拓扑结构类型(包括现有的3种SCARA并联机器人构型)及其分类,... 以SCARA并联机器人的发展为背景,用提出的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结构综合方法,详述可实现三维平动和一维转动(3T-1R)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综合的完整过程,给出了13种拓扑结构类型(包括现有的3种SCARA并联机器人构型)及其分类,从中还可进一步衍生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机型。基于POC方程的并联机构结构综合方法,每一步都有确定的公式或准则,思路清晰、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三平移一转动输出 结构综合 方位特征 单开链 自由度
下载PDF
圆钢端面贴标机器人机构构型综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付祥 刘再 +1 位作者 李文忠 黄风山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54,共5页
根据成捆圆钢端面贴标的工程应用场景,采用基于输出自由度和方位特征集的机器人拓扑结构综合方法,给出满足成捆圆钢端面贴标的机器人机构设计原则和步骤,根据贴标需求及输出自由度分析得到圆钢端面贴标机器人宜选用混联机构,其中3个移... 根据成捆圆钢端面贴标的工程应用场景,采用基于输出自由度和方位特征集的机器人拓扑结构综合方法,给出满足成捆圆钢端面贴标的机器人机构设计原则和步骤,根据贴标需求及输出自由度分析得到圆钢端面贴标机器人宜选用混联机构,其中3个移动自由度由并联机构实现,2个转动自由度由串联机构实现,根据方位特征集分析得到贴标混联机器人并联机构的拓扑结构,分析串联结构的构型设计出面向圆钢端面贴标应用的混联机器人构型。提出的面向特殊应用的混联机器人拓扑结构综合对于特定工业应用的机器人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自由度 方位特征集 混联机构 并联机构 串联机构 拓扑结构分析
下载PDF
一种并联振动筛驱动机构的结构降耦设计及刚度分析
16
作者 邓嘉鸣 李文华 +1 位作者 沈惠平 吴广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95,共8页
以一种单自由度输入、三平移一转动输出的并联振动筛驱动主机构为例,采用结构降耦设计方法将其耦合度由2降为1,通过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确定了机构的驱动副及其安装方位,并基于螺旋理论运用虚拟弹簧法分析了该机构降耦前后的结构... 以一种单自由度输入、三平移一转动输出的并联振动筛驱动主机构为例,采用结构降耦设计方法将其耦合度由2降为1,通过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确定了机构的驱动副及其安装方位,并基于螺旋理论运用虚拟弹簧法分析了该机构降耦前后的结构刚度及其变化,为少输入-多输出并联机构的优化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结构降耦 少输入-多输出并联机构 虚拟弹簧法 结构刚度
下载PDF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输出转角误差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刘明涛 梁凤 +1 位作者 李彦启 郭志全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5-1658,共4页
为了研究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输出转角误差,基于作用线增量法的基本原理,对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偏心套偏心距误差、针齿分布圆半径误差和针齿半径误差等原始误差引起的输出转角位置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通过计算机构针齿啮合合力,推... 为了研究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输出转角误差,基于作用线增量法的基本原理,对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偏心套偏心距误差、针齿分布圆半径误差和针齿半径误差等原始误差引起的输出转角位置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通过计算机构针齿啮合合力,推导出机构总的作用线和运动线,建立了多齿啮合时的输出转角误差计算模型,得出结论:凸轮与滚子啮合间隙最大处误差值最大;偏心套偏心距误差和针齿分布圆半径误差对输出误差影响较大;累积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平动 分度凸轮机构 输出转角误差 多齿啮合
下载PDF
基于偏置输出3-RRR+(S-P)球面并联机构的仿生髋关节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亚敬 孙通帅 周玉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1428,共8页
首先以偏置输出的3-RRR+(S-P)仿生关节机构为原型机构,依据仿生原则并参照人体股骨结构,确定关节机构的偏置角。然后,提出关节机构工作空间与人体髋关节运动空间相协调的设计原则,进而确定关节机构的安装定位角度,完成人形机器人髋关节... 首先以偏置输出的3-RRR+(S-P)仿生关节机构为原型机构,依据仿生原则并参照人体股骨结构,确定关节机构的偏置角。然后,提出关节机构工作空间与人体髋关节运动空间相协调的设计原则,进而确定关节机构的安装定位角度,完成人形机器人髋关节设计;建立仿生关节空间与机构空间的映射关系,并对该髋关节的运动学正反解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计算证明关节机构可实现人体基本运动,同时使用Xsens Technologies公司的可穿戴式完全无线3D身体惯性跟踪仪及磁性运动跟踪器,采集人体髋关节在实际运动状态下的位姿信息,将获取信息经映射关系转换和反解变换,导入ADAMS模型中进行校验,进一步验证了建立的映射关系、安装定位角度及正反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置输出 仿生学 髋关节球面 并联机构
下载PDF
可重构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连杆曲线与姿态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庠 李瑞琴 +1 位作者 李辉 宁峰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4-1082,共9页
针对3自由度3-RRR平面并联机构驱动与控制复杂、能耗大的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运动链将其约束为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通过数值解法计算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的连杆曲线与姿态,并分析重构对连杆曲线与姿态的影响。基于Freudenstei... 针对3自由度3-RRR平面并联机构驱动与控制复杂、能耗大的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运动链将其约束为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通过数值解法计算单驱动3-RRR平面并联机构的连杆曲线与姿态,并分析重构对连杆曲线与姿态的影响。基于Freudenstein方程推导该机构的输入-输出方程;采用迭代算法建立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改变机构的初始输入角,提出一种机构构型的可重构方法。给出一组机构参数作为数值算例,求解得到机构的两种构型,称为构型Ⅰ和构型Ⅱ,以构型Ⅰ为算例,计算得到构型Ⅰ重构前后的连杆曲线与姿态随输入角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理论曲线与仿真曲线相吻合,验证了求解方法的正确性;重构能够显著改变构型Ⅰ连杆曲线与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RR平面并联机构 单驱动 输入-输出方程 可重构 连杆曲线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空间并联机构位置正解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昔光 黄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77-2381,共5页
将共形几何代数(CGA)引入空间并联机构位置正解中,提出了一种空间3-RPS并联机构位置正解新算法。以任意一条支链轴线与静平台平面的夹角为待求变量,基于点的CGA表达方法建立了该支链与动平台连接的铰接点关于待求变量的数学表达式;通过... 将共形几何代数(CGA)引入空间并联机构位置正解中,提出了一种空间3-RPS并联机构位置正解新算法。以任意一条支链轴线与静平台平面的夹角为待求变量,基于点的CGA表达方法建立了该支链与动平台连接的铰接点关于待求变量的数学表达式;通过2次构造2个空间球和1个平面的外积,分别获得动平台其余2个铰接点的点对;利用距离公式,只需简单的平方运算可直接推导出该问题关于待求变量的一元16次输入输出方程,进而获得了该机构的全部16组解析解,无增无漏。该方法没有繁琐的坐标变换和矩阵计算,以及复杂的多元高次非线性方程组消元求解。通过数字实例计算表明,求解过程较清晰地揭示出机构运动的几何特点,几何直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CGA) 空间并联机构 位置正解 输入输出方程 解析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