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世策墨林圆寂地点补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永林 杨世宏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6,共6页
二世策墨林圆寂地点是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以往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借助于清代官方史料,《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中有关二世策墨林的记载可以回应以往学界的几种不同说法,以弥补单一的依赖清代官方史料的不足。
关键词 二世策墨林 圆寂地点 新疆 土尔扈特部 阿勒泰 承化寺
下载PDF
稿约 被引量:3
2
作者 霍巍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共6页
本刊主要发表有关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藏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特别注重对青藏高原诸世居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1.来稿请用纸稿和电子稿(可通过电子邮件投送),并单另附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 本刊主要发表有关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藏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特别注重对青藏高原诸世居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1.来稿请用纸稿和电子稿(可通过电子邮件投送),并单另附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2.题名、摘要及关键词务必译成英语。注释、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世居民族 生年 负连带责任 知者 所持 文中
下载PDF
四世策墨林·凯珠嘉措相关史事补考
3
作者 卢永林 卢红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65-70,共6页
策墨林·凯珠嘉措是西藏四大林之一的策墨林活佛系统中第四代转世活佛,继承了策墨林前三世爱国重教的传统。他在面对西藏噶厦内部亲英分子媚外举动和不公行为时,与之争锋相对,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因而被怨... 策墨林·凯珠嘉措是西藏四大林之一的策墨林活佛系统中第四代转世活佛,继承了策墨林前三世爱国重教的传统。他在面对西藏噶厦内部亲英分子媚外举动和不公行为时,与之争锋相对,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因而被怨恨,遭到流放藏南的报复,并在流放期间毒发身亡,实属政治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世策墨林·凯珠嘉措 流放 圆寂
下载PDF
从楚山禅师坐化看佛教死亡超越理论的当代价值
4
作者 海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1,共5页
楚山绍琦禅师是明代四川著名高僧,临济宗传人。他的教化与行持紧扣禅宗"直指心性"的宗旨,以"识心为本"的心性禅著称。他坐化圆寂,肉身不坏流存后世。其所言所行以及离世方式展示了佛教的死亡超越理论,对佛教自身社... 楚山绍琦禅师是明代四川著名高僧,临济宗传人。他的教化与行持紧扣禅宗"直指心性"的宗旨,以"识心为本"的心性禅著称。他坐化圆寂,肉身不坏流存后世。其所言所行以及离世方式展示了佛教的死亡超越理论,对佛教自身社会形象的定位和提升有深刻启示,并对当代临终关怀、安乐死等诸多生命伦理难题的应对具有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山 坐化 佛教 死亡超越 当代价值
下载PDF
《高僧传》关于死亡哲学及美学描述
5
作者 耿朝晖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6-50,共5页
圆寂作为高僧之实践行为和佛教的核心概念,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生死观互通相融又有其独到之处。作为僧传文学代表作的《高僧传》,不仅详尽描述了高僧圆寂之诸多情状:或预知生死、坦然接受;或突现异象、天降神物;或以身布施、宣扬佛理。这... 圆寂作为高僧之实践行为和佛教的核心概念,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生死观互通相融又有其独到之处。作为僧传文学代表作的《高僧传》,不仅详尽描述了高僧圆寂之诸多情状:或预知生死、坦然接受;或突现异象、天降神物;或以身布施、宣扬佛理。这些描述从心理、形式、内容诸多方面美化和神圣化了死亡这一必然现象,也为死亡这一命题的多样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僧传》 圆寂 生死观 死亡美学
下载PDF
犍陀罗涅槃和荼毗雕刻与部派佛教的关系
6
作者 李聿骐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2,145,共11页
大约自公元前4世纪中期开始,佛教教团内部对经律认识的分歧开始加大,进而分裂为十八部派。汉译《长阿含经》和《佛本行集经》两部佛经均为法藏部所传,根据已知的犍陀罗语铭刻和写本,公元2-3世纪法藏部在西北印度或大犍陀罗地区地位突出... 大约自公元前4世纪中期开始,佛教教团内部对经律认识的分歧开始加大,进而分裂为十八部派。汉译《长阿含经》和《佛本行集经》两部佛经均为法藏部所传,根据已知的犍陀罗语铭刻和写本,公元2-3世纪法藏部在西北印度或大犍陀罗地区地位突出。由文献所载佛陀耶舍和阇那崛多的活动时间推定,大犍陀罗地区至少在公元392-559年间仍流行或杂行法藏部。犍陀罗出土的佛传浮雕,尤其涅槃和荼毗题材与汉译《长阿含经·游行经》关系极为密切,这也从图像学角度证实了犍陀罗地区的确流行过法藏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犍陀罗 涅槃 荼毗 雕刻 部派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