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AP值在XGBoost MRI模型中鉴别腮腺恶性肿瘤与Warthin瘤的价值
1
作者 张潇涵 朱翰林 +1 位作者 韩志江 杨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SHAP值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MRI模型中鉴别腮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与Warthin瘤(Warthin tumor,W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22枚MT和38例51枚WT的MRI资料,分析瘤体... 目的:探讨SHAP值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MRI模型中鉴别腮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与Warthin瘤(Warthin tumor,W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22枚MT和38例51枚WT的MRI资料,分析瘤体形态、位置和强化方式,以及T_(1)WI、T_(2)WI、FS-T_(1)WI、FS-T_(2)WI影像征象,经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纳入XGBoost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评价模型诊断效能。通过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值对模型进行分析,明确各MRI征象在模型中的权重。结果:22枚MT和51枚WT中,持续性强化(P<0.05)、形态不规则(χ^(2)=20.707,P<0.05)、非尾叶(χ^(2)=8.911,P<0.05)、T_(2)WI高信号(χ^(2)=7.581,P<0.05)、FS-T_(1)WI等低信号(P<0.05)、FS-T_(2)WI高信号(χ^(2)=9.016,P<0.05)对鉴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更常见于MT中。将6项单因素纳入XGBoost模型分析得出AUC为0.847,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92.2%;6种MRI征象绝对平均SHAP值为0.21~0.99,其中形态不规则权重最大。结论:形态不规则、T_(2)WI高信号、持续性强化、FS-T_(2)WI高信号、非尾叶、FS-T_(1)WI等低信号对MT和WT鉴别的权重存在差异,对各MRI征象的准确识别,有利于对两者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平扫一阶纹理分析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中的鉴别价值
2
作者 师达 石亚男 +4 位作者 汪时雨 夏锐 李兆勇 李兴付 梁俊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3-17,21,共6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图像的一阶纹理分析特征参数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患者各35例的CT平扫图像,在纹理分析软件中勾画全瘤灶的感兴趣区,得到... 目的:探讨CT平扫图像的一阶纹理分析特征参数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患者各35例的CT平扫图像,在纹理分析软件中勾画全瘤灶的感兴趣区,得到一阶纹理特征参数。应用统计学分析以上参数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特征参数制作ROC曲线,求得其诊断效能。结果:腮腺CT平扫图像的一阶纹理特征的18项参数中,以下9项参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centile10(P=0.000)、Percentile90(P=0.000)、Energy(P=0.000)、Maximum(P=0.000)、Mean(P=0.000)、Median(P=0.000)、RootMeanSquared(P=0.000)、TotalEnergy(P=0.000)、Variance(P=0.046)其中Percentile90、RootMeanSquared、Mean、Median等4项参数诊断效能较好,AUC分别为94.80%、94.20%、93.80%、93.80%。结论:腮腺CT平扫一阶纹理分析在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中的有一定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纹理分析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下载PDF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乔雪 白杨 +3 位作者 张美丽 闫茹茜 窦林波 张彦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和血脂水平。分别选取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的组织标本各5例,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GAT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3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1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62.08±10.61)岁;男性92例(82.9%);有吸烟史者79例(71.2%),吸烟时间8~50年;单侧发病者103例(92.8%);肿瘤位于腮腺尾部者62例(55.9%);肿瘤直径为0.5~6.2 cm,平均直径为(2.998±1.083) cm,肿瘤直径为2.0~4.0 cm者76例(68.5%)。RT-qPCR、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表达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病变位于腮腺后下极居多,肿瘤直径多为2.0~4.0 cm。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腺体组织,提示DGAT1高表达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瘤 临床特点 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血脂异常
下载PDF
多参数MRI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朱芸 马宜传 +1 位作者 汤晓敏 谢宗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及多参数MRI影像资料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腺淋巴瘤(A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为PA和AL患者的临床资料、3.0T常规MRI、DWI和增强扫描等多参数MRI影像资料,分析其临床差异及不同序列图像上病灶主要征... 目的 探讨临床及多参数MRI影像资料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腺淋巴瘤(A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为PA和AL患者的临床资料、3.0T常规MRI、DWI和增强扫描等多参数MRI影像资料,分析其临床差异及不同序列图像上病灶主要征象或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PA和AL在吸烟史、侧别、位置、病灶数量及ADC值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好发于女性,多位于腮腺上极,AL好发于男性,常有吸烟病史,多位于腮腺下极,AL较PA发生在双侧、多发更为常见。PA平均ADC值为1.471×10^(-3)mm^(2)/s,显著高于AL的0.913×10^(-3)mm^(2)/s,两者的ADC值在统计上存在差异(P<0.001)。当ADC值为1.261×10^(-3)mm^(2)/s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阈值时,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88.2%,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结论 多参数MRI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资料在PA与A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 腮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下载PDF
同侧腮腺原发2种不同肿瘤1例及文献回顾
5
作者 谢宏亮 汤剑明 张国权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 探讨同侧腮腺内同时原发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1例同侧腮腺内腺淋巴瘤和基底细胞腺瘤同时发生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腮腺多原发肿瘤的诊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发现右腮腺区包块... 目的 探讨同侧腮腺内同时原发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1例同侧腮腺内腺淋巴瘤和基底细胞腺瘤同时发生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腮腺多原发肿瘤的诊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发现右腮腺区包块1个月,术前扪及右腮腺浅叶肿物,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右侧腮腺浅叶及深叶肿瘤。全麻下行右侧腮腺深叶及浅叶肿物和部分腺体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术后病理报告右侧腮腺浅叶为腺淋巴瘤,深叶为基底细胞腺瘤伴囊变。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复习文献结果表明,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是指双侧或者单侧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肿瘤。该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 同侧腮腺内同时原发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病例罕见,需完善影像学检查防止漏诊,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良性肿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原发性肿瘤 腺淋巴瘤 基底细胞腺瘤 细针穿刺活检 磁共振成像 术中冰冻病理 手术入路 包膜外切除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征象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褚相乐 刘海燕 +1 位作者 黄勇华 孙海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征象对术前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PA)和腺淋巴瘤(A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2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PA和AL各61例。统计分析临床资料、MSCT征象在两组肿瘤间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操... 目的:探讨MSCT征象对术前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PA)和腺淋巴瘤(A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2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PA和AL各61例。统计分析临床资料、MSCT征象在两组肿瘤间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评价单参数及多参数联合鉴别PA和AL的诊断效能。结果:年龄、性别、吸烟率、多发性、浅后下极、血管贴边征、平扫CT值、动脉期(AP)净强化值、强化方式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病变长径、形态、浅深叶、上下极、边缘、囊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各特征鉴别诊断AUC范围为0.596~0.889,其中AP净强化值AUC最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72.13%。AP净强化值和强化方式联合诊断AUC为0.92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39%、86.89%。结论:MSCT征象对腮腺PA和A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瘤 多形性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伴有囊变的腮腺病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7
作者 易芹芹 周宙 凌人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筛选并分析影响伴有囊变的腮腺病变良恶性诊断及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诊断的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伴有囊变的腮腺良恶性病变共131例,搜集临床及CT特征共13项;92例作为训练组(A组),39... 目的 筛选并分析影响伴有囊变的腮腺病变良恶性诊断及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诊断的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伴有囊变的腮腺良恶性病变共131例,搜集临床及CT特征共13项;92例作为训练组(A组),39例作为验证组(B组);另取其中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共83例,58例作为训练组(C组),25例作为验证组(D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A组及C组资料,筛选出独立影响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将B组及D组资料分别代入方程进行验证。结果 A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边界不清为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回归方程训练组AUC为0.932,验证组AUC为0.885;C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囊变不位于中央、男性及具有贴边血管征为腺淋巴瘤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回归方程训练组AUC为0.896,验证组AUC为0.880。结论 对于伴有囊变的腮腺病变,CT增强可以鉴别良恶性病变及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囊变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CT形态特征、性别联合放射组学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8
作者 于冬洋 李绍东 +3 位作者 韩雷 单奔 柳勇 赵正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06-51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形态特征、性别联合放射组学模型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鉴别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6例PA与49例AL的形态特征,观察分析其形状、边界、囊变、多发以及部位,提取并分析CT平扫图像中肿瘤的...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形态特征、性别联合放射组学模型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鉴别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6例PA与49例AL的形态特征,观察分析其形状、边界、囊变、多发以及部位,提取并分析CT平扫图像中肿瘤的6种放射组学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HA)、绝对梯度(AG)、灰度共生矩阵(GLCM)、自回归模型(AR)、灰度游程矩阵(GLRLM)和小波变换(WT),对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放射组学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以径向基函数核(RBFK)、多项式核(PK)和线性核(LK)对筛选后的放射组学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并联合性别及形态特征建立联合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最终从287个放射组学特征参数中筛出12个特征建立分类模型,以RBFK为核的分类模型诊断效能最高,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2%、82.5%、89.6%及0.883;PA以女性多见,AL以男性多见;与PA相比,AL更易多发及囊变(P<0.05);而2组间边界是否清楚、形状是否规则以及肿瘤的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放射组学特征联合性别及形态特征(多发与囊变)建立以RBFK为核的联合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95.1%、87.6%、92.8%及0.963。结论基于性别及CT形态特征联合放射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能够在术前对PA与AL进行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形态学 放射组学 CT
下载PDF
超声影像组学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冯慧俊 朱慧玲 江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885-889,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99例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62例和验证集70例,其中训练集中腮腺多形性腺瘤101例、...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99例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62例和验证集70例,其中训练集中腮腺多形性腺瘤101例、腺淋巴瘤61例,验证集中腮腺多形性腺瘤32例、腺淋巴瘤38例。采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训练集肿瘤的感兴趣区,Pyradiomics软件提取二维超声腮腺病灶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将提取的特征正则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最佳特征。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K紧邻(KNN)、决策树(Decision Tree)3种机器学习算法根据筛选的最佳特征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模型鉴别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诊断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训练集中,SVM、KNN、Decision Tree 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AUC分别为0.893、0.825、1.000;验证集中,SVM、KNN、Decision Tree 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AUC分别为0.848、0.721、0.620,其中SVM算法构建的超声影像组模型AUC高于其他两种算法所构建的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A显示SVM算法构建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获益效能最好。结论 超声影像组学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以SVM算法构建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影像组学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机器算法
下载PDF
MRI在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刘海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9期1599-1604,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PA)和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学确诊的27例PPA和21例Warthin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PPA组和Warthin...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PA)和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学确诊的27例PPA和21例Warthin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PPA组和Warthin瘤组,PPA组28个病灶,Warthin瘤组25个病灶。收集整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2组患者MRI检出率、病灶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PPA多位于浅叶上极,形态不规则、平扫信号以不均匀信号为主,T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ADC呈现均匀高信号和不均匀高信号,强化以渐进性强化为主;Warthin瘤多位于浅叶后下极,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平扫信号呈均匀高信号和不均匀高信号,T2WI信号呈现不均匀高信号和不均匀等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和快进快出共同存在,DWI以不均匀高信号为主,ADC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2组病灶分布、形态、平扫信号、T2WI信号、强化、DWI、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组ADC为(1.38±0.27)×10^(-3)mm^(2)/s,Warthin瘤组ADC为(0.85±0.28)×10^(-3)mm^(2)/s,与PPA组比较,Warthin瘤组ADC较低(P<0.05)。结论:MRI对PPA、Warthin瘤的检出率不同,可鉴别PPA、Warthin瘤的影像学特征,对PPA、Warthin瘤两种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红 敖国昆 +2 位作者 全昌斌 袁小东 秦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548-551,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探讨CT对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15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2岁。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30例多形性腺瘤患者... 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探讨CT对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15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2岁。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30例多形性腺瘤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5岁。回顾性分析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多形性腺瘤CT表现。结果 15例腮腺腺淋巴瘤中多发9(60%)例,双侧同时发现病灶12例,共发现42个病灶,39(92.9%)个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双期增强动脉期CT值平均上升(38.5±12.8)Hu。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多发1/30(3.3%)例,仅1/30(3.3%)个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双期增强动脉期CT值平均上升(15.5±9.2)Hu。结论对于中老年男性,发生于腮腺后下象限,病灶多发,内密度不均,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应首先考虑为腮腺腺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多形性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43例腮腺Warthin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苏学英 陈志强 常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复习 43例腮腺腺淋巴瘤 ,每例均备有巴氏染色、HE染色涂片及细胞块。结果 :43例均发现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 ,40例发现细胞碎屑 ,9例发现带有淋巴间质的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结构 ...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复习 43例腮腺腺淋巴瘤 ,每例均备有巴氏染色、HE染色涂片及细胞块。结果 :43例均发现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 ,40例发现细胞碎屑 ,9例发现带有淋巴间质的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结构 ,35例发现巨噬细胞 ,5例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3例发现肥大细胞。结论 :腺淋巴瘤是腮腺的常见肿瘤 ,细针穿刺一般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但应注意与多形性腺瘤、腺样囊腺癌、腺泡细胞癌、慢性腮腺炎、淋巴上皮囊肿、鳞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淋巴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鉴别不同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俞顺 石清磊 +3 位作者 苏家威 包强 库雷志 郑雪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3-528,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PA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腮腺疾病患者的DKI及DWI资料,分为感染性病变组(n=10)、混合瘤组(n=19)、PAL组(n=14)、其他良性肿瘤组(n=4)、恶性肿瘤组(n=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PA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腮腺疾病患者的DKI及DWI资料,分为感染性病变组(n=10)、混合瘤组(n=19)、PAL组(n=14)、其他良性肿瘤组(n=4)、恶性肿瘤组(n=10)。并将其中19例单侧腮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腮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病灶DKI扩散峰度系数(K_(mean)、K_(rad)、K_(ax))、扩散系数(D_(mean)、D_(rad)、D_(ax))、FA值及传统ADC值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在PAL的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对筛选后的指标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间K_(mean)、K_(rad)、K_(ax)、D_(mean)、D_(rad)、D_(ax)、FA及ADC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联合K_(ax)值诊断PL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06(0.79~0.94),高于单纯K_(ax)[0.80±0.07(0.70~0.88)]和FA的AUC[0.63±0.10(0.52~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3%、95.78%、91.77%、76.92%、94.44%。结论 DKI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联合应用FA及K_(ax)值有利于提高对PAL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疾病 腺淋巴瘤 诊断 鉴别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征象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明杰 李旭丹 +1 位作者 梁峰 陈淑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21-72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腺淋巴瘤与35例多形性腺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肿瘤数量、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平扫密度、CT强化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腺...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腺淋巴瘤与35例多形性腺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肿瘤数量、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平扫密度、CT强化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肿瘤数量、病灶形态、边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发生于后下象限、平扫密度较高、早期显著强化更常见于腮腺腺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阳性单一征象中,发生于后下象限敏感度最高(90.3%),早期显著强化特异度最高(92.4%);两种联合征象中,发生于后下象限+平扫密度较高敏感度最高(83.4%),发生于后下象限+早期显著强化特异度最高(94.4%);3种征象联合时,诊断腺淋巴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96.4%。结论发生部位、平扫密度及早期显著强化在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MSCT影像鉴别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多种征象联合应用大多数病灶术前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多形性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附30例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建东 江新青 +2 位作者 彭国晖 梁志伟 郑力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82岁(平均56岁),50岁以上21例(70.0%);有吸烟史23例(76...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82岁(平均56岁),50岁以上21例(70.0%);有吸烟史23例(76.7%)。30例腮腺腺淋巴瘤共发现45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23例,单侧多发3例,双侧多发4例),其中35个(77.8%)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方。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囊变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术前MR检查,不但可对肿瘤进行术前准确定位和发现多发病灶,而且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病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森林 孟昭业 +1 位作者 刘向辉 毛天球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和对照组1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吸烟史进行调查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限;为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个可能的混杂因... 目的:了解吸烟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和对照组1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吸烟史进行调查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并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限;为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个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同时对男性患者和45岁以上患者吸烟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吸烟率为21.0%,病例组吸烟率为78.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OR为13.7,其95%可信限为6.2~13.0;在男性患者和45岁以上患者中,病例组吸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5)。结论:吸烟是腮腺腺淋巴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腮腺 腺淋巴瘤 病因
下载PDF
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鑫 程敬亮 +1 位作者 文宝红 张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6-1800,共5页
目的探讨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35例(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33例(腺淋巴瘤组)。术前行常规MR扫描,应用MaZda软件于轴位T... 目的探讨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多形性腺瘤35例(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33例(腺淋巴瘤组)。术前行常规MR扫描,应用MaZda软件于轴位T2WI上肿瘤所有层面沿肿瘤边界勾画ROI,行直方图分析,所获参数包括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比较2组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2种肿瘤的价值。结果多形性腺瘤组与腺淋巴瘤组间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0、50、90、99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57、0.771、0.776、0.661、0.780、0.781、0.738(P均<0.05)。以平均值鉴别2种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86%和72.73%;方差为72.73%和74.29%;偏度为84.85%和65.71%;峰度为69.70%和74.29%;第10百分位数为60.61%和82.86%;第50百分位数为72.73%和82.86%;第90百分位数为60.61%和94.29%;第99百分位数为85.71%和57.58%。结论 T2WI全域直方图分析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具有较高价值,其中第50、90百分位数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瘤 多形性 腺淋巴瘤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镇滔 郑晓林 +1 位作者 张旭升 袁灼彬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及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MRI表现特点,着重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强化形式等。结果:24例均为中老年男性...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及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MRI表现特点,着重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强化形式等。结果:24例均为中老年男性,20例有嗜烟史。24例CT和MRI共发现56个病灶,其中单发9例,多发15例。49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7个病灶跨叶,32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病灶长径0.3~4.6cm,平均长径约2.9cm。53个病灶包膜完整,边缘清楚。30个病灶呈实性,26个呈囊实性,囊变区呈裂隙状或分隔状。实性部分CT表现为密度均匀肿块,增强多呈中度至明显强化。MRI平扫病灶信号均匀或不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多呈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减低。部分病灶可见血管包绕或小血管穿行,邻近下颌后静脉受压推移。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可为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附9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忠海 全勇 +1 位作者 刘贵清 何金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8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9例。观察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将腮腺矢状面分成4个象限。结果:9例患者,15个病灶,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0个,1例双侧均...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9例。观察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将腮腺矢状面分成4个象限。结果:9例患者,15个病灶,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0个,1例双侧均为腮腺腺淋巴瘤,14个病灶边缘清楚,病灶大小1.1~3.2cm,平均CT值48HU。结论: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CT显示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多发时应首先考虑腮腺腺淋巴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多参数鉴别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涛 方学文 +4 位作者 刘琼 邹玉坚 姚兆友 高云 张坤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多参数鉴别诊断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学证实...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多参数鉴别诊断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学证实的24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共32个病灶、24例多形性腺瘤的MRI及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一般资料、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T1初始信号强度值(previous signal intensity,SI_(pre))、增强后最大信号强度值(maximum signal intensity,SI_(max))、增强期末信号强度值(signal intensity of the end of enhancement,SI_(end))、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廓清率(wash-out ratio,WR)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Warthin瘤发病年龄与多形性腺瘤不同,前者大于后者(t=9.33,P<0.05);男女比例不同,前者以男性为主,后者以女性多见(P<0.05)。Warthin瘤ADC值[(0.634±0.201)×10^(-3)mm^(2)/s]显著低于多形性腺瘤[(1.084±0.453)×10^(-3)mm^(2)/s](t=-5.00,P<0.05)。两者SI_(pre)(t=4.01,P=0.0002)、WR (t=15.10,P<0.0001)、TTP (P<0.05)及TIC类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DC值=0.811×10^(-3)mm^(2)/s为阈值,鉴别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的AUC为0.845 (P<0.05),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0.63%;TIC类型区分二者的AUC为0.961 (P<0.05),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100%;ADC值与TIC类型联合区分二者的AUC为0.984(P<0.05),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6.88%。结论 DWI、DCE-MRI多参数及联合有助于鉴别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腺瘤 多形性 诊断 鉴别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