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架行腮腺导管吻合术及术后腺体功能评价
1
作者 葛良玉 季莉 +4 位作者 陈霖 李志萍 顾倩平 孟箭 张静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在腮腺导管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腺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并采用硬膜外导管为支架进行腮腺导管吻合的13例患者,评价术后2周腮腺区有无肿胀、涎瘘及导管通...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在腮腺导管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腺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并采用硬膜外导管为支架进行腮腺导管吻合的13例患者,评价术后2周腮腺区有无肿胀、涎瘘及导管通畅情况,采用^(99m)TcO_(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进行唾液腺分泌功能定量检测。结果术后2周拔除硬膜外导管,13例患者患侧腮腺区均无肿胀及涎瘘,导管分泌通畅;术后3个月患侧腮腺与健侧腮腺摄取率无显著差异(t=-0.859,P=0.399),患侧腮腺与健侧腮腺排泄率无显著差异(t=0.693,P=0.495),患侧腮腺分泌功能良好。结论以硬膜外导管做支架的腮腺导管吻合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术后腮腺分泌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损伤 腮腺导管瘘 硬膜外导管 腮腺导管吻合术 支架 涎瘘 肿胀 分泌功能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涎瘘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跃彬 鄢斌成 +3 位作者 钟华才 杨羿容 易旺 王茜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研究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涎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腮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常规医用绷带进行术区加压包扎,... 目的研究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涎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腮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常规医用绷带进行术区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腮腺手术术后包扎压迫装置进行术区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咀嚼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术后7 d、术后14 d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5 d、术后20 d、术后30 d的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吞咽”“咀嚼”“语言”“唾液”“情绪”等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可减轻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患者疼痛、不适感,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包扎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术后压迫装置 腮腺良性肿瘤 术后 咀嚼 涎瘘
下载PDF
优力舒弹力绷带在腮腺肿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菊红 郎云琴 +1 位作者 戴杰 林亚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8期757-758,共2页
目的评价优力舒弹力绷带在腮腺肿瘤术后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将腮腺肿瘤术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优力舒弹力绷带组和普通绷带组各104例,两组都在术后3d拔除负压引流管,分别采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和普通绑带加压包扎7d,比较两组涎瘘及其他不... 目的评价优力舒弹力绷带在腮腺肿瘤术后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将腮腺肿瘤术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优力舒弹力绷带组和普通绷带组各104例,两组都在术后3d拔除负压引流管,分别采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和普通绑带加压包扎7d,比较两组涎瘘及其他不适反应发生率、患者感觉舒适度及换药次数等。结果舒弹力绷带组比普通绑带组涎瘘发生率少,不适反应少,平均换药次数少,患者感觉舒适度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腮腺肿瘤术后应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并发症少,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力舒弹力绷带 腮腺 涎瘘 舒适度 护理
下载PDF
腮腺肿瘤术后涎腺瘘的病因及其防治 被引量:3
4
作者 耿中利 任光辉 马斌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手术后并发涎腺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科2001年3月至2007年7月手术治疗腮腺肿瘤2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患者术后并发腮腺涎腺瘘66例(占25%),经过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腮腺肿瘤术后并发涎腺瘘...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手术后并发涎腺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科2001年3月至2007年7月手术治疗腮腺肿瘤2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患者术后并发腮腺涎腺瘘66例(占25%),经过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腮腺肿瘤术后并发涎腺瘘是可以预防的,出现后通过积极处理可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手术 涎腺瘘 防治
下载PDF
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凤桐 杨学财 +3 位作者 尚伟 孙健 金晓明 冯元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腮腺术后涎瘘等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需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396例,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200例)与正压引流组(196例),记录术后创口积液、涎瘘、血肿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同...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腮腺术后涎瘘等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需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396例,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200例)与正压引流组(196例),记录术后创口积液、涎瘘、血肿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的引流方式与术后处理的关系。结果负压引流组的积液、涎瘘、血肿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正压引流组(15.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负压引流组术后不必加压包扎而不影响I期愈合。结论腮腺切除术后应用负压引流优于传统的正压引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疾病 腮腺切除术 负压引流 涎瘘
下载PDF
29例腮腺导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蕾 李向新 +1 位作者 张来健 郑义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腮腺导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腮腺导管损伤多为车祸所致的复杂损伤及利器损伤,易发部位为导管嚼肌段。运用曲面断层全景技术腮腺造影检查有利于临床诊断。腮...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腮腺导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腮腺导管损伤多为车祸所致的复杂损伤及利器损伤,易发部位为导管嚼肌段。运用曲面断层全景技术腮腺造影检查有利于临床诊断。腮腺导管损伤多采用端端吻合方法。结论腮腺导管损伤患者早期诊断、Ⅰ期手术最理想,采用曲面断层全景技术腮腺造影检查在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腮腺导管 损伤 涎腺瘘
下载PDF
弹力面罩及常规绷带加压包扎预防腮腺肿瘤术后涎腺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锋 张文巨 +2 位作者 李嘉 叶远航 姚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弹力面罩及常规绷带两种加压包扎方法预防腮腺良、恶性肿瘤术后涎腺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9月60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弹力面罩加压包扎,对照组给予常规绷带加压包扎... 目的:对比分析弹力面罩及常规绷带两种加压包扎方法预防腮腺良、恶性肿瘤术后涎腺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9月60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弹力面罩加压包扎,对照组给予常规绷带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敷料松动情况、涎腺瘘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敷料松动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的26.67%显著降低(P<0.05),术后涎腺瘘发生率为13.33%,较对照组26.67%显著降低,且对照组术后涎腺瘘分级较观察组严重(P<0.05);观察组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分别为90.00%、60.00%,较对照组66.67%、26.67%显著提高(P<0.05)。结论:弹力面罩加压包扎应用于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涎腺瘘效果显著,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面罩 常规绷带 加压包扎 涎腺瘘 腮腺肿瘤
下载PDF
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单纯负压预防涎瘘的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江瑾 卜令学 +3 位作者 袁荣涛 尚伟 冯元勇 贾暮云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了解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单纯负压预防涎瘘的效果。方法行腮腺部分切除术的腮腺疾病病人103例,分为传统加压组(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和单纯负压组(拔除引流管后不再绷带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术后涎瘘的情况,同时分析单纯负压组... 目的了解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单纯负压预防涎瘘的效果。方法行腮腺部分切除术的腮腺疾病病人103例,分为传统加压组(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和单纯负压组(拔除引流管后不再绷带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术后涎瘘的情况,同时分析单纯负压组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涎瘘的关系。结果两组涎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负压组引流天数与涎瘘率无明显关系(P〉0.05),而引流量少于10mL组涎瘘率与20~30m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后单纯负压引流预防涎瘘的效果较好,引流量小于10mL可作为最佳的拔除引流管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口腔外科手术 涎瘘 引流术
下载PDF
超声刀用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权 汤剑明 +5 位作者 刘仔龙 许武玲 徐慧霞 郑友丽 谢宏亮 张国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136-137,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刀和传统方法在腮腺区域性切除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试验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全程不用丝线结扎,腮腺残端不缝扎,两组... 目的比较超声刀和传统方法在腮腺区域性切除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试验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全程不用丝线结扎,腮腺残端不缝扎,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阿托品肌注防止涎瘘。观察手术时间和术后涎瘘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109.23±12.59)min,试验组手术时间(89.10±11.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天每日引流量(20.41±2.0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9.90±2.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例出现术后涎瘘,对照组5例出现术后涎瘘。结论超声刀可以明显缩短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并且减少术后引流量,操作简单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超声刀 涎瘘
下载PDF
腮腺及导管开放性损伤的临床分类和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进 郭家平 +4 位作者 董青山 王翔 唐建军 孙传孔 侯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分析腮腺及导管开放性损伤的分类方法及治疗。方法:对39例腮腺及导管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腮腺及导管损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A类损伤17例,B类损伤12例,C类损伤3例,D... 目的:分析腮腺及导管开放性损伤的分类方法及治疗。方法:对39例腮腺及导管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腮腺及导管损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A类损伤17例,B类损伤12例,C类损伤3例,D类损伤7例。按照改良腮腺损伤分类法对不同损伤类型分类施治,腮腺及导管损伤均获得痊愈,术后半年随访的27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按照改良的腮腺损伤分类法对腮腺及导管开放性损伤进行分类施治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及导管损伤 手术治疗 涎瘘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腮腺切割伤1例临床治疗体会
11
作者 苏波 孙世尧 +1 位作者 杨保全 刘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47-448,共2页
腮腺瘘在涎腺疾病中较为常见。腮腺瘘指涎液自非导管系统流至面颊皮肤外或口内。损伤是腮腺瘘发生的主要原因。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因表浅而易受到损伤。腮腺瘘据瘘口位置分为腺体瘘与导管瘘。漏出的涎液使局部皮肤潮红、溃烂,... 腮腺瘘在涎腺疾病中较为常见。腮腺瘘指涎液自非导管系统流至面颊皮肤外或口内。损伤是腮腺瘘发生的主要原因。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因表浅而易受到损伤。腮腺瘘据瘘口位置分为腺体瘘与导管瘘。漏出的涎液使局部皮肤潮红、溃烂,严重影响伤口愈合及患者的生活起居。不仅给患者生理功能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腮腺瘘 治疗
下载PDF
采用重建腮腺嚼肌筋膜预防腮腺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凤 吴娴 +3 位作者 李俊 杨细虎 丁晓军 周飞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腮腺良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组(重建组,106例)和未行重建组(94例),比较2种术式在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在腮腺术后,涎瘘在重建... 目的:探讨采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腮腺良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组(重建组,106例)和未行重建组(94例),比较2种术式在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在腮腺术后,涎瘘在重建组与未行重建组分别有12例和8例(P> 0. 05),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在重建组与未行重建组分别有6例和5例(P> 0. 05),而在腮腺术后出现Frey’s综合征在重建组和未行重建组分别有15例和26例(P <0. 05),术后颌后区凹陷性畸形者在重建组和未行重建组分别有20例和34例(P <0. 05)。结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术式能够降低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重建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术后并发症 涎漏 Frey’s综合征
下载PDF
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明澄 张铁松 +5 位作者 黄锐 毛志勇 高燕 刘秀芬 孙美华 马静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例以颌下瘘管及腐臭分泌物为首发症状,5例以耳后肿痛为首发症状,3例以耳道底壁流脓为主。复发病例6例,在外院行鳃裂畸形切除术,术后复发。患儿于全麻下行沿下颌缘支逆向法解剖面神经。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和瘘管切除术。结果 5例瘘管位于腮腺浅面,未解剖面神经,完整切除瘘管。17例患儿瘘管穿经腮腺腺体,解剖面神经后,切除部分腮腺浅叶、瘘管和部分耳廓软骨,切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下颌缘支损伤,轻度口角歪斜,术后1-3月基本完全恢复。行外耳道部分皮肤和软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无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随访10个月~4年,24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窦道、瘘管及囊肿,与外耳道和面神经关系密切,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可彻底根治第一鳃裂畸形,防止其复发,并有效保护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外科手术 第一鳃裂畸形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腮腺术后负压引流和橡皮条引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爱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618-618,61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腮腺手术患者应用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与术后涎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选择96例腮腺肿瘤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橡皮条引流组48例;B组:负压引流组48例,通过观察皮瓣的贴附... 目的通过观察腮腺手术患者应用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与术后涎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选择96例腮腺肿瘤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橡皮条引流组48例;B组:负压引流组48例,通过观察皮瓣的贴附、引流量的多少、术区对加压包扎的要求以及涎瘘发生率,分析A、B组对促进术区愈合的情况。结果观察A、B两组皮瓣的贴附、引流量的多少、术区对加压包扎的要求无明显差异;B组的涎瘘发生率(10.40豫)低于A组(16.67豫),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腮腺手术术后负压引流合并短暂加压包扎可明显减少涎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涎瘘 负压引流
下载PDF
超声刀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区德明 吴颖 +1 位作者 廖贵清 刘军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7例术中冰冻确诊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物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常规术式完成手术,按照术中是否使用超声刀分为2组,超声刀组73例,传统组6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面瘫发...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7例术中冰冻确诊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物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常规术式完成手术,按照术中是否使用超声刀分为2组,超声刀组73例,传统组6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面瘫发生率、涎瘘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所需时间。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出现永久性面瘫。超声刀组完成手术所需的平均时间、术后48 h平均引流量、术后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涎瘘或皮下积液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分别为(45.25±5.31)min,(36.66±12.21)m L、13.70%、9.59%、(1.78±0.97)个月;传统组分别为(48.55±6.60)min、(42.47±10.71)m L、29.69%、7.81%、(2.33±1.05)个月。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涎瘘或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及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手术中超声刀的应用既能达到与传统方法相媲美的手术效率,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涎腺肿瘤 腮腺 超声刀 涎瘘 面瘫
下载PDF
复发性腮腺恶性肿瘤3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皓 李化静 +5 位作者 申震 邵渊 白艳霞 张少强 陈馨 ELENA TAHIR(巴基斯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思路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35例复发性或转移性腮腺恶性肿瘤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在首次治疗后18个月内复发,再次手术者瘤体残存33例(94.3%),面神经受侵者17例(48.6... 目的:探讨复发性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思路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35例复发性或转移性腮腺恶性肿瘤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在首次治疗后18个月内复发,再次手术者瘤体残存33例(94.3%),面神经受侵者17例(48.6%),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1例(60.0%),远处转移2例(5.8%),随访期间死亡6例。结论:复发性腮腺恶性肿瘤常以局部复发为主,易发生面神经受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再次手术时应选择腮腺全切术,根据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面神经受侵程度选择保留或离断面神经,颈淋巴结阴性者需依据病理类型进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复发及转移病例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对于再次手术形成的较大缺损可使用肌瓣和筋膜瓣修复以预防涎腺瘘及面部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恶性肿瘤 复发 FREY综合征 涎腺瘘 皮瓣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风险的预测模型分析
17
作者 周华 李慧国 +2 位作者 李君 晋志伟 项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计算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拟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4周,根据患...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计算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拟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4周,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唾液瘘分为唾液瘘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分析该模型预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的80例患者未出现失访病例,均完成随访。其中25例患者出现唾液瘘为唾液瘘组,剩余55例未发生唾液瘘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后显示,两组患者在切除范围、术后压迫时间、伤口淀粉酶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口淀粉酶水平(OR=0.999)、切除范围(OR=3.790)、术后压迫时间(OR=1.450)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的危险因素;使用切除范围、术后压迫时间及伤口淀粉酶水平构建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带入ROC曲线分析后显示:AUC为0.921,敏感性为90.91%,特异度为84.00%(P<0.05)。结论:切除范围、术后压迫时间、伤口淀粉酶水平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的危险因素,建立了预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形成风险的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了该逻辑回归模型能够早期预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风险的结论,这为临床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唾液瘘的预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切除术 唾液瘘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应用于腮腺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珽 庞宇峰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56-1658,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腮腺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进行伤口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术后,66例患者接受自制气压加压式头套包扎(A组),86例患者... 目的观察腮腺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进行伤口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术后,66例患者接受自制气压加压式头套包扎(A组),86例患者接受传统绷带包扎(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周内涎瘘、涎液潴留、血肿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4 h患者头痛、伤口疼痛、包扎舒适度、睡眠情况、张口困难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内,A组患者涎瘘发生率、涎液潴留发生率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组患者头痛、包扎舒适度、睡眠情况、张口困难度等方面VA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伤口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能有效改善腮腺术后患者伤口包扎舒适度,预防涎瘘、涎腺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涎瘘 包扎头套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广聚 刘学键 邰茂众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腮腺良性病变手术中Ⅰ期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旋转修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05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5例腮腺良性病变手术病例作为改良手术组,对照组为本院2000年--2005年接受常规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 目的观察腮腺良性病变手术中Ⅰ期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旋转修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05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5例腮腺良性病变手术病例作为改良手术组,对照组为本院2000年--2005年接受常规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36例。改良手术组接受腮腺切除术,同期胸锁乳突肌瓣旋转修复术中缺损,对照组只接受腮腺切除术。结果住院期间发生涎漏者改良手术组0例,对照组9例,随访3个月~4年,改良手术组出现术区凹陷畸形0例,Frey’s综合征1例,对照组出现术区凹陷畸形34例,Frey’s综合征11例。结论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旋转工期修复腮腺良性病变术中的缺损,能明显改善术后凹陷畸形,同时有效减少涎瘘和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病变 胸锁乳突肌瓣 涎瘘 Frey’s综合征
下载PDF
37例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放疗效果评估
20
作者 钟外生 黄文孝 +4 位作者 陈杰 张海林 谭平清 谭浩蕾 许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评估放射治疗应用于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因口颊癌术后出现腮腺瘘且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MeV电子线照射,每次2 Gy,每天1次,每... 目的评估放射治疗应用于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因口颊癌术后出现腮腺瘘且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MeV电子线照射,每次2 Gy,每天1次,每周5次,照射总剂量为8~18 Gy(平均剂量9.7 Gy),照射野包括整个腮腺区域。结果3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腮腺瘘患者均治愈,治愈率达100%。后期随访3个月,无1例再次出现腮腺瘘。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口干以及味觉改变,未观察到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放疗用于口颊癌术后腮腺瘘的治疗,其起效快、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腮腺瘘 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