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ctility Analysis of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1
作者 蒲黔辉 高芒芒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2年第1期68-73,共6页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del beams, the curvature of a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is defined, then the influence of PPR(partial prestressing ratio), net reinforcement index, concrete streng...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del beams, the curvature of a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is defined, then the influence of PPR(partial prestressing ratio), net reinforcement index, concrete strength and fatigue on ductility of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partial prestressing ratio net reinforcerment index DUCTILITY
下载PDF
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曲率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俊 刘立新 尚世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7-43,共7页
通过对四根跨度为7.5m、预应力度不同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长期加载,对试验梁的跨中截面徐变应变和徐变挠度进行定时观测,绘制试验梁的徐变应变系数和徐变挠度系数时程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试验梁不同时段跨中截面不同高度处... 通过对四根跨度为7.5m、预应力度不同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长期加载,对试验梁的跨中截面徐变应变和徐变挠度进行定时观测,绘制试验梁的徐变应变系数和徐变挠度系数时程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试验梁不同时段跨中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应变徐变实测值,验证试验梁长期荷载作用下平截面假定,指出徐变作用引起截面中和轴的移动情况。以梁的徐变应变模型为研究对象,推证全预应力梁的徐变曲率系数大于徐变应变系数,部分预应力梁徐变曲率系数小于徐变应变系数,验证试验结果。推导不同预应力度的梁徐变挠度系数和徐变应变系数间的数值关系表达式,与试验结果及GB 50010—2002、JTG D62—2004等对试验梁徐变挠度系数和徐变应变系数间数值关系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考虑预应力度影响的梁徐变挠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预应力度 长期加载 平截面假定 徐变曲率 徐变系数 徐变挠度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子青 万振江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24-28,共5页
根据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方法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计算程序”编制中的应用,着重阐述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特点及综合应用预应力度法、预应力比率法、名义拉应力法设计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 根据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方法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计算程序”编制中的应用,着重阐述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特点及综合应用预应力度法、预应力比率法、名义拉应力法设计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桥梁 混合配筋 预应力度法 预应力比率法 名义拉应力法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钢绞线的应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少伟 李玉祥 丁彦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主要是对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而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研究甚少,为深入了解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钢绞线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以及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情况,对2组5根试验柱进行拟静力... 目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主要是对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而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研究甚少,为深入了解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钢绞线的应力、极限应力增量以及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情况,对2组5根试验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中的公式同样适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应力的计算,预应力度和预加轴压比均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有很大影响;随着预应力度的提高,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增加;而随着预加轴压比的提高,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度 预加轴压比 预应力损失 极限应力增量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
下载PDF
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抗裂性能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鹏 桂金洋 +2 位作者 邓宇 赵晓冬 孙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371-7377,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的抗裂性能,设计制作了2组共8根试验梁,以预应力水平和截面宽高比为主要参数分析其对抗裂度和裂缝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施加预应力后2组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均值分别提高42%和23%,且延缓裂缝发展的作用显著,但... 为研究预应力部分外包组合梁的抗裂性能,设计制作了2组共8根试验梁,以预应力水平和截面宽高比为主要参数分析其对抗裂度和裂缝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施加预应力后2组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均值分别提高42%和23%,且延缓裂缝发展的作用显著,但达到较高预应力水平后,效果减弱。适当增大截面宽高比对提高预应力组合梁的开裂弯矩及阻裂性能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大幅提高极限承载力。结合已有理论和试验结果,提出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截面宽高比 部分外包组合梁 抗裂性能 开裂荷载计算
下载PDF
预应力度对扁梁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乔虹 程浩德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46-549,共4页
通过3个不同预应力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初步研究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框架节点影响的本质原因是通过施加预应力在框架结构上,预应力度增大,框架... 通过3个不同预应力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内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初步研究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框架节点影响的本质原因是通过施加预应力在框架结构上,预应力度增大,框架节点的水平承载力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扁梁框架内节点 抗震性能 预应力度
下载PDF
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P_(pmin)的简捷计算方法
7
作者 顾艳阳 王敬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9-21,31,共4页
砼新规范(GBJ10—89)仅提供了按Mu≥M_(cr)控制条件验算P_(pmi)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截面校核计算,而且计算很繁复。本文在原控制条件基础上推导出的P_(pmin)的选代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影响P_(pmin)计算的诸因素作较全面的计算... 砼新规范(GBJ10—89)仅提供了按Mu≥M_(cr)控制条件验算P_(pmi)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截面校核计算,而且计算很繁复。本文在原控制条件基础上推导出的P_(pmin)的选代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影响P_(pmin)计算的诸因素作较全面的计算分析后,提出了P_(p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配筋率 预应力 部分预应力
下载PDF
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玲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0-13,共4页
对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计算出具体数值,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指出了有关影响因素.可供设计地震区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时参考.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轴压比 抗震设计 计算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丽梅 肖光宏 江炳章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根据25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中17根直筋梁的试验资料,分析讨论了预应力度、剪跨比及配箍率等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公式概念清晰,精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最后还将建议... 本文根据25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中17根直筋梁的试验资料,分析讨论了预应力度、剪跨比及配箍率等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公式概念清晰,精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最后还将建议公式与有粘结预应力砼梁抗剪公式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砼梁 无粘结 剪跨比 抗剪强度 配箍率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极限强度
10
作者 邓志恒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68-74,共7页
通过12块单向板和11根简支梁的试验,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受拉区截面积的配筋率大于0.4%时,配筋指标和跨高比是影响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 通过12块单向板和11根简支梁的试验,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受拉区截面积的配筋率大于0.4%时,配筋指标和跨高比是影响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经验公式,并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 预应力 混凝土 极限强度
全文增补中
具有箍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约束箱梁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忠国 车惠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86,共8页
在完成12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约束箱梁试验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弯矩比、剪跨比及预应力值对约束箱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修正剪跨比m’和平均预应力度λ的概念。本文还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计算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用该式计... 在完成12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约束箱梁试验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弯矩比、剪跨比及预应力值对约束箱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修正剪跨比m’和平均预应力度λ的概念。本文还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计算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用该式计算所得结果与102个国内外试验数据相比较,吻合较好。该式可供设计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约束箱形梁 修正剪跨比 平均预应力度 桥梁 箍筋
下载PDF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小配筋率的讨论
12
作者 曾力 毕苏萍 +1 位作者 黄诚 魏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少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钢筋拉断的脆性破坏 ,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由于初始张拉力的存在更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因此 ,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小配筋率限制得更严格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小配筋率不满足的情况 ,采... 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少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钢筋拉断的脆性破坏 ,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由于初始张拉力的存在更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因此 ,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小配筋率限制得更严格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小配筋率不满足的情况 ,采用调整张拉控制应力系数Cx 值和部分张拉受力钢筋两种方法 ,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小配筋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处理 ,对预应力空心板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所得优化系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率 空心板 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下载PDF
某旅游中心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抗震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鑫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5期62-65,73,共5页
某旅游中心楼面梁最大跨度33.6m、最大悬挑8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方案。为研究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方式,对大跨、大悬挑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应力筋线型和张拉方式,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分布与结构受力相一致;抗震设计方面,为得到预... 某旅游中心楼面梁最大跨度33.6m、最大悬挑8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方案。为研究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方式,对大跨、大悬挑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应力筋线型和张拉方式,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分布与结构受力相一致;抗震设计方面,为得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想耗能机制,探讨了抗裂度和预应力度的关系,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抗震设计方法和建议。相关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 两阶段作用 预应力度 耗能机制 侧向约束
下载PDF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大楼21m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设计
14
作者 闫钟经 牛子煜 《西北水电》 2000年第2期21-22,33,共3页
文章结合三峡工程建设管理大楼框架设计 ,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应力比“预应力度法”设计的过程及有关参数进行了分析说明 ,供初步接触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借鉴。
关键词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设计 三峡工程 建筑物
下载PDF
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谢靓宇 《山西建筑》 2020年第3期46-47,共2页
论述了预应力度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概念设计中的易混淆之处,强调了相对受压区高度与预应力度在设计中的主次关系,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抗震设计的新思路。建议设计时,以相对受压区高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并放松预应力度限制。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度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小配筋率的讨论
16
作者 李迎九 马东岐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4期44-45,共2页
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最小配筋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处理,对预应力空心板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证明了所得优化系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张拉控制应力系数 配筋率 空心板 承载力 部分预应力
下载PDF
高轴压比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廖显东 胡翔 +2 位作者 马荣全 苗冬梅 薛伟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9,共8页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由预制柱、预应力T形叠合梁和现浇节点核心区组成,其中,预应力T形叠合梁采用穿过节点核心区的后张预应力筋(全黏结和部分黏结)。对2个高轴压比(0.68)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和1个现浇对比中...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由预制柱、预应力T形叠合梁和现浇节点核心区组成,其中,预应力T形叠合梁采用穿过节点核心区的后张预应力筋(全黏结和部分黏结)。对2个高轴压比(0.68)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和1个现浇对比中节点足尺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发生梁端弯曲破坏,柱纵筋和核心区箍筋未屈服;试件滞回曲线均较饱满,表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3个试件的刚度退化规律基本一致,残余变形较小,变形恢复能力良好;与现浇对比中节点试件和全黏结预应力中节点试件相比,部分黏结预应力中节点试件的承载力分别高6%和1.5%,位移延性系数分别高11.8%和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中节点 部分黏结预应力 高轴压比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琮琦 葛文杰 曹大富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01-105,共5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制作了普通混凝土梁和预应力度分别为0.35,0.52和0.62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各4根,将构件经历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进行静力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预应力混凝... 为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制作了普通混凝土梁和预应力度分别为0.35,0.52和0.62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各4根,将构件经历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进行静力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影响比较明显,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明显下降。中、低预应力度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下降的速率较高预应力度混凝土梁的缓慢。冻融循环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可按规范相关公式计算,极限弯矩也可按规范公式计算,但需考虑综合影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预应力度 冻融循环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预应力度的半刚性节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慎江 周新潮 袁忠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了解考虑预应力度的节点半刚性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Gen软件建立模型对某7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改变预应力度大小,研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变... 为了解考虑预应力度的节点半刚性对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Gen软件建立模型对某7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改变预应力度大小,研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能力和框架的耗能机制。理论研究表明:节点半刚性对结构抗力影响很大,预应力筋在延缓结构抗力减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罕遇地震下不同预应力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表明罕遇地震下的结构不产生过大变形;中等预应力度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结构塑性铰出现位置除底层柱底外均在梁端,表明可以实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塑性铰位置分布广泛,耗能良好,为整体屈服机制;预应力度较大的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预应力度 半刚性 塑性铰 耗能机制
原文传递
预应力框架梁端延性分析及配筋限值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毅敏 朱伟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115,119,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中,经常需通过增大梁断面来满足规范中梁端受拉纵筋配筋率的限值,从而制约了预应力梁在抗震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抗震设计中的延性分析,深入探讨各种因素特别是梁端纵筋配筋率对延性的影...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设计中,经常需通过增大梁断面来满足规范中梁端受拉纵筋配筋率的限值,从而制约了预应力梁在抗震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抗震设计中的延性分析,深入探讨各种因素特别是梁端纵筋配筋率对延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配筋率超过规范限值时延性变化并不显著,建议以实际配筋率作为限值以利于预应力结构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框架抗震设计 延性 梁端配筋率 预应力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