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市大气PM_(2.5)中五种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伍亚 邹凤娟 +6 位作者 沈明辉 刘洋 洪千淇 于天一 马文军 刘晓波 朱穗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52-761,共10页
目的定量评估哈尔滨市大气PM_(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及联合效应大小。方法基于监测系统收集哈尔滨市2013—2018年每日死亡数据、每日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_(2.5))并进行金属成分浓度测... 目的定量评估哈尔滨市大气PM_(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及联合效应大小。方法基于监测系统收集哈尔滨市2013—2018年每日死亡数据、每日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_(2.5))并进行金属成分浓度测定,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大气PM_(2.5)中每日金属成分浓度。运用分位数g计算回归(quantile g-computation,qgcomp)估计大气PM_(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联合效应,并探索敏感暴露人群,最后采用加权分位数和回归(weighted quantile sum regression,WQS)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2013—2018年期间,哈尔滨市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的中位数(M)分别为75、42和7例。大气PM_(2.5)多种金属成分复合暴露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非意外死亡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为1.026(95%CI:1.010~1.043);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RR值为1.038(95%CI:1.016~1.060)。分层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和≥60岁人群为大气PM_(2.5)金属复合暴露的敏感人群。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上述研究结果较稳健,且金属As对人群死亡贡献的权重最大。结论大气PM_(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可增加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发生风险,且男性和≥60岁人群是金属复合暴露的敏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金属成分 复合暴露 死亡风险
下载PDF
2022年南京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
2
作者 韦丽 孙凤霞 +4 位作者 张艺 许珊珊 唐彦钊 贾云飞 熊丽林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特征,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于2022年每月10—16日分别在江北新区和江宁区2个监测点开展PM_(2.5)和PAHs采样,分别采用称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特征,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于2022年每月10—16日分别在江北新区和江宁区2个监测点开展PM_(2.5)和PAHs采样,分别采用称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M_(2.5)和PAHs含量,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PAHs的致癌风险。结果不同季节PM_(2.5)、PAHs和B[a]P的浓度存在差异(P<0.01),其中PM_(2.5)、PAHs浓度均是冬、春季高于夏、秋季,B[a]P浓度春季高于夏、秋季。两个监测点PAHs、B[a]P年均浓度、春季、夏季浓度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江北新区均高于江宁区。两个监测点含量最高的多环芳烃是5环、其次是4环和6环。两个监测点3环、4环、5环、6环PAHs年均浓度均不同(P均<0.05),江北新区高于江宁区。PAHs年浓度中位数值对两个监测点人群的终生超额致癌风险均大于1.0×10^(-6)。PAHs年浓度95分位数对人群的年龄段超额致癌风险除江宁区0~2岁年龄段人群外,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超额致癌风险均大于1×10^(-6)。结论南京市两个监测点大气PM_(2.5)中PAHs分布存在季节和地区差异,具有潜在的超额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多环芳烃(PAHs)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2020—2022年海口市城区大气PM_(2.5)中重(类)金属组成及来源解析
3
作者 何昌华 杨夕 +8 位作者 伍燕春 胡伟 封丹 唐天统 林天 符桂林 李永忠 梅振坤 曾月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802-811,共10页
目的探析海口市主城区大气PM_(2.5)中重(类)金属污染的组成和主要来源。方法于2020—2022年对海口市主城区进行逐月定期(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样品,每日持续采样时间不少于22 h;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PM_(2.5)样... 目的探析海口市主城区大气PM_(2.5)中重(类)金属污染的组成和主要来源。方法于2020—2022年对海口市主城区进行逐月定期(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样品,每日持续采样时间不少于22 h;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PM_(2.5)样品中25种重(类)金属成分;对PM_(2.5)中检出率较高的16种重(类)金属成分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主要污染来源。结果2020—2022年海口市主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范围4.00~64.00μg/m^(3),均数(x±s)为(20.48±12.88)μg/m^(3)、中位数(M)17.00μg/m^(3)及四分位数间距(IQR)14.25μg/m^(3),年度间PM_(2.5)24小时平均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不同季节PM_(2.5)24小时平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P<0.01),PM_(2.5)24小时平均浓度(均数)高低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6种重(类)金属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1~1008.00 ng/m^(3),质量浓度M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e>Al>Zn>Mn>Pb>Ba>Cu>Sr>Ni>Se>V>As>Sn>Cr>Cd>Li。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PM_(2.5)中16种重(类)金属污染主要贡献来源以道路及土壤尘源(49.82%)和交通尾气源(36.96%)为主,次之贡献源有混合燃烧源(9.61%)、建材施工尘源(2.51%)和船舶燃油源(1.10%)。结论2020—2022年海口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均未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4小时平均浓度二级限值(75μg/m^(3))水平,PM_(2.5)中重(类)金属构成主要以Fe、Al、Zn、Mn和Pb元素为主,其主要贡献源是道路及土壤尘源和交通尾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 细颗粒物 重(类)金属 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郑州市大气PM_(2.5)与O_(3)浓度预测方法及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容硕 谢沛远 +5 位作者 陈宏飞 杨清荣 关民普 马南 尉鹏 朱仁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细颗粒物(PM_(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及臭氧(O_(3))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郑州市大气PM_(2.5)与O_(3)浓度并探明气象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018−2022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子逐时数据,结合...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细颗粒物(PM_(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及臭氧(O_(3))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郑州市大气PM_(2.5)与O_(3)浓度并探明气象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018−2022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子逐时数据,结合统计学单因素分析和机器学习LightGBM模型多因素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的PM_(2.5)与O_(3)浓度预测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结果表明:①训练后的LightGBM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PM_(2.5)污染,准确率达80.8%;对O_(3)污染预测的准确率为52.5%.②郑州市大气PM_(2.5)浓度与气压呈正相关,与比湿和环境温度均呈负相关;大气O_(3)8 h滑动平均浓度(O_(3)-8 h浓度)与比湿和太阳辐射均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③有利的气象条件可能是2021年PM_(2.5)年均浓度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利的气象条件也促使2021年和2022年6月O_(3)月评价值(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90百分位浓度)有所上升.研究显示,这种基于长时间序列的综合分析方法适用于大气PM_(2.5)与O_(3)浓度的气象因子影响分析,也能有效预测PM_(2.5)与O_(3)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控 细颗粒物(pm_(2.5)) 臭氧(O_(3)) 气象因素 机器学习 郑州市
下载PDF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and Blood Pressure:Evidence from a Large Chinese Multiple Follow-Up Study 被引量:1
5
作者 JIANGTULU Bahabaike LAN Chang Xin +3 位作者 CHEN Jun Xi CHEN Xi WANG Bin XUE Tao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8-49,共12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mbient PM_(2.5)exposure with blood pressure(BP)at the population level in China.Methods A total of 14,080 participants who had at least two valid blood pre...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mbient PM_(2.5)exposure with blood pressure(BP)at the population level in China.Methods A total of 14,080 participants who had at least two valid blood pressure record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 during 2011–2015.Their long-term PM_(2.5)exposure was assessed at the geographical level,on the basis of a regular 0.1°×0.1°grid over China.A mixed-effect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ssess associations.Results Each decrease of 10μg/m^(3)in the 1 year-mean PM_(2.5)concentration(FPM1Y)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of 1.24[95%confidence interval(CI):0.84–1.64]mmHg systolic BP(SBP)and 0.50(95%CI:0.25–0.75)mmHg diastolic BP(DBP),respectively.A robus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long-term decrease in PM_(2.5)and decreased BP in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population.Using a 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 model,we further found that SBP increased nonlinearly overall with FPM1Y but in an approximately linear range when the FPM1Y concentration was<70μg/m^(3);In contrast,DBP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linearly without a clear threshold.Conclusion Efficient control of PM_(2.5)air pollution may promote vascular health in China.Our study provides robust scientific support for making the related ai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_(2.5) Blood pressure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ve medicine
下载PDF
汾渭平原PM_(2.5)和O_(3)污染导致的健康效应及情景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郝永佩 宋晓伟 +3 位作者 朱晓东 王京伟 程鹏 毕旭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07,共12页
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已成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本文选取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域汾渭平原作为研究区,分析2014-2021年PM_(2.5)和O_(3)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健康效应,并估算2030年实现不同减排标准的潜在健康效益.... 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已成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本文选取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域汾渭平原作为研究区,分析2014-2021年PM_(2.5)和O_(3)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健康效应,并估算2030年实现不同减排标准的潜在健康效益.结果表明:①2014-2021年汾渭平原PM_(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而O_(3)年均浓度却呈波动上升趋势,PM_(2.5)和O_(3)复合污染天数下降趋势显著.②归因于PM_(2.5)污染的早逝人数和经济损失均呈下降趋势;而归因于O_(3)污染的早逝人数及经济损失均呈上升趋势,2021年归因于O_(3)污染的全因、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早逝人数较2014分别增加了60.36%、11.94%和74.32%,经济损失增加了136.60%、65.18%和157.20%,其中西安市和洛阳市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问题相对突出.③若2030年PM_(2.5)和O_(3)年均浓度均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汾渭平原归因于PM_(2.5)和O_(3)的早逝人数较2021年将分别下降15.99%和2.71%,而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加,健康经济损失将分别增加6.39×10^(8)元(95%CI:5.20×10^(8)~7.56×10^(8)元)和30.05×10^(8)元(95%CI:16.17×10^(8)~43.26×10^(8)元);若进一步将PM_(2.5)和O_(3)浓度降至更低,可进一步避免早逝人数的增加,且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显示,汾渭平原PM_(2.5)治理有所成效,但是O_(3)污染问题凸显,其导致的健康死亡人数及经济损失均呈上升趋势,应保证达到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更高目标标准,才能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臭氧(O_(3)) 汾渭平原 健康效益 情景预测
下载PDF
2021年菏泽市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7
作者 张慧 张翠霞 +3 位作者 张惠珠 李大磊 王颖 李仁波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03-608,616,共7页
目的探讨菏泽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并评估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在菏泽市牡丹区、定陶区分别设置1个大气PM_(2.5)采样点,于2021年每月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滤膜样品并检测分析样品中锑(Sb)、... 目的探讨菏泽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并评估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在菏泽市牡丹区、定陶区分别设置1个大气PM_(2.5)采样点,于2021年每月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滤膜样品并检测分析样品中锑(Sb)、砷(As)、铅(Pb)、锰(Mn)等12种金属和类金属含量;运用富集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推测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依据《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风险评估模型,对儿童、成人经吸入途径吸入金属和类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菏泽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为61.0μg/m 3,两区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质量浓度排在前四位的为:铝(Al)>锰(Mn)>铅(Pb)>铬(Cr),从季节分布变化特征看,多数金属和类金属浓度在不同季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健康风险评估显示,Mn在儿童人群非致癌风险HQ>1,其它金属和类金属非致癌风险HQ在各年龄人群均<1,As、Cr致癌风险值CR分别在3.8×10^(-6)~5.1×10^(-6)、2.7×10^(-6)~3.6×10^(-6)之间,As、Cr在儿童、成年人群均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结论菏泽市通过呼吸途摄入PM_(2.5)中的As、Cr对人群健康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应作为重点关注的元素从源头上予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元素 来源分析 健康风险
下载PDF
2016—2022年珠三角地区PM_(2.5)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8
作者 牛计伟 李晓恒 +4 位作者 季佳佳 刘宁 张振 裴迎新 施小明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1-437,447,共8页
目的评价多环芳烃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了解珠三角地区大气PM_(2.5)及其中16种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方法2016—2022年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及珠海市选10个区设置10个监测点,每月10—16日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测定PM_(... 目的评价多环芳烃暴露的人群健康风险,了解珠三角地区大气PM_(2.5)及其中16种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方法2016—2022年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及珠海市选10个区设置10个监测点,每月10—16日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测定PM_(2.5)及其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分析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使用BaP毒性当量法评价多环芳烃呼吸暴露途径的人群健康风险。结果2016—2022年珠三角地区PM_(2.5)逐年平均浓度(x±s)分别为(57.45±29.66)、(51.26±35.69)、(43.86±33.17)、(40.53±24.70)、(29.26±34.27)、(31.57±24.91)、(30.17±21.06)μg/m^(3),呈下降趋势(Z=-29.83,P<0.01),PM_(2.5)中多环芳烃平均浓度(x±s)分别为(6.23±6.29)、(5.17±6.95)、(4.00±4.46)、(3.34±3.93)、(2.52±2.92)、(3.05±4.30)、(2.65±2.60)ng/m^(3),浓度虽然降低近60%,但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多环芳烃16种成分除萘(NAP)外均呈下降趋势(P<0.05),2018—2022年PM_(2.5)中多环芳烃致癌效应健康风险CR值M(P_(25),P_(75))为5.35×10^(-7)(2.54×10^(-7),1.21×10^(-6)),自第69百分位数开始大于1×10^(-6),第99百分位数为9.19×10^(-6),均小于1×10^(-4)。结论珠三角地区四城市大气PM_(2.5)污染整体呈不断改善趋势,四城市中临海的深圳和珠海市优于佛山和广州市,PM_(2.5)与多环芳烃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逐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是本地源排放所致,存在石化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石油挥发和有机物质燃烧等多重来源,不同城市多环芳烃污染构成和来源并不完全一致,且高温燃煤对多环芳烃浓度变化有重要影响。珠三角地区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宜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PM_(2.5)有机提取物经由铁死亡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9
作者 王盟盟 龙玥含 +5 位作者 陈圆圆 顾雯 王超 石莹 唐宋 段链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03-311,361,共10页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_(2.5))有机提取物能否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铁死亡。方法通过索氏提取法提取PM_(2.5)中有机物作为受试物,使用BEAS-2B细胞,以0.1%DMSO溶液作为溶剂对照,染毒于不同剂量(2.5、5、10和20μg/mL)的PM_(2.5)有机提取物...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_(2.5))有机提取物能否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铁死亡。方法通过索氏提取法提取PM_(2.5)中有机物作为受试物,使用BEAS-2B细胞,以0.1%DMSO溶液作为溶剂对照,染毒于不同剂量(2.5、5、10和20μg/mL)的PM_(2.5)有机提取物构建细胞染毒模型;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构建铁死亡干预模型。通过吸光度法检测PM_(2.5)有机提取物染毒后BEAS-2B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浓度;通过荧光法检测细胞内Fe2+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LPO)含量;通过qRT-PCR方法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如GPX4、SLC7A11、ACSL4、FTL和TFRC等)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_(2.5)有机提取物染毒24 h后,当染毒剂量为10μg/mL时,细胞内Fe2+含量、ROS含量、LPO含量和MDA浓度均出现显著上升;而GSH浓度出现显著下降;qRT-PCR结果显示,细胞暴露于20μg/mL PM_(2.5)有机提取物时,细胞内铁死亡相关基因GPX4显著下调,SLC7A11、ACSL4、FTL和TFRC出现显著性上调。干预实验中,使用铁死亡特异性抑制剂Fer-1干预后上述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M_(2.5)有机提取物可能通过诱导细胞铁死亡导致呼吸系统细胞损伤,进而对肺组织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有机提取物 铁死亡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肺损伤
下载PDF
常州市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来源及健康风险-以武进区监测点为例
10
作者 易仁玲 陈志永 +1 位作者 王珂 陈小岳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78-584,596,共8页
目的探讨常州市武进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来源及健康风险。方法2016-2022年,每月定期采集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PM_(2.5)中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进行检测,采用富集... 目的探讨常州市武进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来源及健康风险。方法2016-2022年,每月定期采集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PM_(2.5)中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进行检测,采用富集因子(EF)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金属来源进行分析,并评估金属元素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2016-2022年共采集610份有效样品,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的M(P_(25),P_(75))依次为70(40,110)、54(41,79)、56(38,85)、54(41,76)、41(28,58)、40(28,60)和39(28,54)μg/m^(3),整体上呈递减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金属元素浓度整体上表现为:铝>锰>铅>铬>镍>锑>镉,除铬元素外,其他元素浓度均表现为冬春季高的特点;除锰的EF值在10~100之间,其他元素的EF值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均有大于100的情况。PCA结果显示,因子1由锑、铝、镉、铅和锰组成,因子2由铬组成,因子3由镍组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91%、15.46%和10.95%。各元素的危害商(hazard quotient,HQ)整体上从高到低依次为:锰>镍>镉>铝>铬>锑,按中位数浓度计算,各元素HQ值均小于1,铬的致癌风险(carcinogenic risk,CR)均大于10^(-6),镉在2016和2018年的CR值大于10^(-6);按第95百分位数浓度计算,锰的HQ值均大于1,铬、镉和镍的CR值均大于10^(-6)。结论2016-2022年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_(2.5)中多数金属元素浓度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煤炭燃烧、钢铁工业和航运排放,高浓度锰存在非致癌风险,而铬、镉和高浓度镍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金属元素 富集因子 主成分分析 健康风险
下载PDF
沈阳市环境空气中PM_(2.5)与O_(3)关联性分析
11
作者 王男 孙学斌 +2 位作者 刘闽 李艳 周游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8期110-116,124,共8页
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沈阳市为例,运用多种监测手段,分析了沈阳市环境空气中PM_(2.5)和O_(3)的浓度及其组分的关联性,以期为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O_(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浓度随PM_(2.5)日均浓度的... 以东北地区典型城市沈阳市为例,运用多种监测手段,分析了沈阳市环境空气中PM_(2.5)和O_(3)的浓度及其组分的关联性,以期为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O_(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浓度随PM_(2.5)日均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夏季两者浓度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冬季两者浓度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春季和秋季昼间PM_(2.5)浓度越高,O_(3)小时浓度上升速率越快,夜间PM_(2.5)浓度越高,O_(3)小时浓度下降速率越快。夏季昼间、夜间O_(3)小时浓度均随PM_(2.5)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冬季昼间、夜间O_(3)小时浓度均随PM_(2.5)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光化学活性水平的增强,PM_(2.5)和O_(3)的相关性逐渐减弱。中度光化学活性水平下,白天PM_(2.5)/CO的值明显高于其他光化学活性水平,但中度、重度光化学水平下,白天PM_(2.5)/CO的变化速率明显大于低、轻度光化学水平。且PM_(2.5)/CO的峰值与O_(3)峰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夏、秋2季SNA(SO_(4)^(2-)、NO_(3)^(-)、NH_(4)^(+))在PM_(2.5)中所占比例与O_(x)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春、夏、秋季SOA在PM_(2.5)中所占比例与O_(x)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协同控制 颗粒物组分
下载PDF
妊娠期PM_(2.5)暴露与足月低体重儿的关联分析
12
作者 李思思 张艳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42-14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与足月低体重儿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22个危重孕产妇监测点分娩的118783名孕产妇住院资料,并收集其孕期各阶段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根据足月新生儿是否低体重儿... 目的探讨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与足月低体重儿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22个危重孕产妇监测点分娩的118783名孕产妇住院资料,并收集其孕期各阶段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根据足月新生儿是否低体重儿,将其分为足月低体重儿组和足月非低体重儿组,比较两组的孕期PM_(2.5)暴露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对足月低体重儿患病的影响。结果足月低体重儿组孕期各阶段PM_(2.5)暴露水平明显高于足月非低体重儿组(P<0.05);妊娠期暴露于PM_(2.5)会增加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全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PM_(2.5)暴露浓度每增加10μg/m3,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4.9%、1.6%、1.7%、1.5%;高龄妊娠、低龄妊娠、产检次数少、初产、多产次(产次≥2)、多胎妊娠、胎儿女性、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心脏病均为足月低体重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浓度PM_(2.5)暴露会显著增加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应注意做好孕期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儿 空气污染 pm_(2.5) 细颗粒物
下载PDF
大气PM_(2.5)长期暴露与肾功能的关联研究
13
作者 欧阳逸馨 谢文涵 +5 位作者 李元 苏宇腾 薛咏茜 李舒婷 胡美玲 刘相佟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评估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5种成分(黑炭、铵盐、硝酸盐、有机物、硫酸盐)对肾功能的长期效应。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 目的评估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5种成分(黑炭、铵盐、硝酸盐、有机物、硫酸盐)对肾功能的长期效应。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年和2015年的数据,纳入5696名中老年人,使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BKMR)方法探究黑炭、铵盐、硝酸盐、有机物和硫酸盐5种PM_(2.5)成分对肾功能的单独效应、交互效应和联合效应。结果2011—2015年慢性肾脏病发生率为5.53%。有机物、黑炭、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后验包含概率(posterior inclusion probabilities,PIP)值均为1.000,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影响较大。当其余4种变量固定在第25,50和75百分位时,有机物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效应值分别为-9.18(95%CI:-40.16,21.80),-61.57(95%CI:-87.50,-35.64),10.24(95%CI:-16.53,37.01);黑炭每增加1个IQR,eGFR水平分别上升16.67(95%CI:-12.50,45.84),33.30(95%CI:10.30,56.30),53.40(95%CI:25.00,81.80);硫酸盐每增加1个IQR,eGFR水平与其呈负相关,效应值分别为-89.83(95%CI:-161.17,-18.47),-73.28(95%CI:-102.49,-44.47),-22.76(95%CI:-91.42,45.90)。PM_(2.5)组分联合效应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总体呈负相关。结论有机物单独暴露与中老年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降低相关,PM_(2.5)混合物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联,对慢性肾脏病具有正联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核机器回归 细颗粒物 慢性肾脏病 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Associated with a Refinery in Curacao
14
作者 Erin L.Pulster Giffe Johnson +2 位作者 Dave Hollander James McCluskey Raymond Harbis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8年第10期1113-1128,共16页
Inhalation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particulate matter due to correlations and associations with various morbidities and mortalities. This research analyzed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inhalable... Inhalation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particulate matter due to correlations and associations with various morbidities and mortalities. This research analyzed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on the island of Cura&ccedil;ao in order to evaluate throug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commended public health guidelines 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Available hourly, daily and monthly PM10 measurements were accessed from June 2010 through December 2014 from a local air monitoring station in Willemstad. Mean annual concentrations of PM10 (31 - 122 μg/m3) in Cura&ccedil;ao are among the highest reported globally, demonstrating an increasing trend over time and exceed current public health guidelines recommended by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gencies. While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is inadequate to infer a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 effects and long-term exposures of the measured PM10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missions controls are not adequate for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exposure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_(10) Curacao REFINERIES
下载PDF
徐州市PM_(2.5)和PM_(10)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苗欣慧 李昌龙 冯春莉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3期134-136,142,共4页
徐州市是典型的煤炭工业城市,目前,大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颗粒物是影响区域大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污染物。本文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利用国控监测站、省控监测站获得的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质量浓度数据,结合大气灰霾超... 徐州市是典型的煤炭工业城市,目前,大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颗粒物是影响区域大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污染物。本文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利用国控监测站、省控监测站获得的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质量浓度数据,结合大气灰霾超级站在线监测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探讨PM_(2.5)和PM_(10)的时间变化特征,明确二者的相关性。作为老工业基地,徐州市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从而削减PM2.5和PM10的排放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pm_(2.5) pm_(10) 变化特征 相关性分析 徐州市
下载PDF
绿地暴露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关联研究及PM_(2.5)的中介效应
16
作者 李盼弟 李冰潇 +5 位作者 温馥源 屈艾彬 齐涵 孙源 杨晓俊 张玲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描述我国社区自然人群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vascular metabolic disease,CMD)的流行现状,探讨绿地暴露与CMD的关联及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2019年... 目的描述我国社区自然人群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vascular metabolic disease,CMD)的流行现状,探讨绿地暴露与CMD的关联及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研究”的社区自然人群(≥18岁),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评估人群的绿地暴露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绿地暴露与CMD的关联性分析,并分析PM_(2.5)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36429名研究对象中男16095名(44.2%),女20334名(55.8%);年龄18~92岁,平均(51.3±14.7)岁;其中CMD患者18025例,患病率为49.5%;同时患两种及以上CMD患者6232例(17.1%),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2584例(7.1%)。绿地与CMD呈负相关(主模型:NDVI500m,OR=0.951,95%CI:0.908~0.995;EVI500m,OR=0.907,95%CI:0.844~0.975)。PM_(2.5)在NDVI500m、EVI500m与CMD关联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7.300%、22.370%。结论我国社区自然人群CMD患病率较高,较高的绿地暴露水平与自然人群CMD患病风险呈负相关,PM_(2.5)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增加居民住宅周围绿地可能是预防社区自然人群CMD患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 绿地 细颗粒物 社区自然人群 中介效应
下载PDF
2023年春节期间宿迁市PM_(2.5)化学组分特征与来源解析
17
作者 周子尧 刘昌威 +1 位作者 王亮 田军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4期31-33,39,共4页
2023年春节期间(1月18日—25日),宿迁市发生了一次短时PM_(2.5)重度污染,利用宿迁市环境空气国控监测站、大气超级站、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等对PM_(2.5)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对颗粒物的主要组分进行来源解析,探讨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 2023年春节期间(1月18日—25日),宿迁市发生了一次短时PM_(2.5)重度污染,利用宿迁市环境空气国控监测站、大气超级站、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等对PM_(2.5)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对颗粒物的主要组分进行来源解析,探讨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节期间整体空气质量良好,峰值出现在21日22时—22日0时(除夕夜),PM_(2.5)浓度范围为165~206μg/m^(3),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各项化学组分抬升明显,二次有机物占比明显抬升。烟花爆竹燃放指征重金属元素在除夕夜前后变化幅度较大,PM_(2.5)小时均值同步上升3.0倍,K^(+)和Cl^(-)浓度多次出现同时突升,重金属元素和离子元素双重佐证了烟花爆竹燃放助推了颗粒物浓度高值。由于烟花燃放特征离子与本地扬尘源特征离子存在共性(Al^(+)、Ba^(+)、Mg^(+)等矿物质成分),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扬尘源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烟花燃放 春节 化学组分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林场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研究
18
作者 华建春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了降低PM_(2.5)大气颗粒物含量,研究林场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效果。文章采集某区域6种园林植物叶表面空气微粒、叶中元素的组成、含量以及再悬浮速率,并对植物叶片滞尘能力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构建空气质量浓度与气... 为了降低PM_(2.5)大气颗粒物含量,研究林场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效果。文章采集某区域6种园林植物叶表面空气微粒、叶中元素的组成、含量以及再悬浮速率,并对植物叶片滞尘能力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构建空气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关系调控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样本叶片蜡质层对颗粒物的截留能力、滞尘粒度分布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叶片滞留尘埃的平均颗粒大小,通过拟合计算获取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效果。单叶面积小且叶表粗糙的林场植物可以更好地对PM_(2.5)大气颗粒物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场树种 pm_(2.5)大气颗粒物 空气质量浓度 滞尘粒度分布缺陷
下载PDF
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单颗粒的矿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30
19
作者 吕森林 邵龙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使用SEM/EDX对北京不同月份采集的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中的 14 5 4个矿物颗粒进行了识别和统计。结果显示 ,矿物颗粒的种类十分复杂 ,可以鉴定出的矿物有 38种 ,其中以粘土矿物的含量最高 ,年平均值为 30 .1% ;粘土矿物中以伊利石 /蒙... 使用SEM/EDX对北京不同月份采集的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中的 14 5 4个矿物颗粒进行了识别和统计。结果显示 ,矿物颗粒的种类十分复杂 ,可以鉴定出的矿物有 38种 ,其中以粘土矿物的含量最高 ,年平均值为 30 .1% ;粘土矿物中以伊利石 /蒙皂石混层为主 ,占粘土矿物总数的 35 % ;石英、方解石、复合颗粒、碳颗粒的年均值分别为13.5 %、10 .9%、11.95 %、10 .31% ;年平均含量小于 10 %的矿物有石膏、长石、白云石等 ;首次检测出萤石、磷灰石、岩盐、重晶石、氯化锌等矿物。研究还发现 ,硫化现象可以发生在不同矿物颗粒表面 ,且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矿物颗粒 带能谱的扫描电镜 SEM/EDX 硫化现象 北京 大气污染 矿物组成
下载PDF
澳门地区PM_(10)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蓉蓉 王志石 +2 位作者 邓宇华 杨书中 邵龙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集澳门地区不同区域大气PM10样品,根据单颗粒图像分析方法分析了PM10的粒径分布,计算了各采样点PM10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分析讨论了PM10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变化与粒度分布的关系,分析了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表征的澳门大气PM10不同采样点... 采集澳门地区不同区域大气PM10样品,根据单颗粒图像分析方法分析了PM10的粒径分布,计算了各采样点PM10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分析讨论了PM10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变化与粒度分布的关系,分析了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表征的澳门大气PM10不同采样点、不同季节的粒度整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澳门地区PM10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在2.05-3.95之间,夏季PM10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2.88)大于冬季(2.63),表明夏季PM10的粒度普遍较冬季的细。同一季节不同区域大气PM10的粒度也有较大变化,夏季时,澳门岛的总体颗粒物、矿物颗粒和烟尘颗粒物的分形维数较氹仔岛的偏大,即澳门岛的颗粒物比氹仔岛偏细,而冬季则相反,冬季时,澳门岛的总体颗粒物、矿物颗粒和烟尘颗粒物的分形维数较氹仔岛的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粒度分布 分形维数 澳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