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ing ability and endogenous phytohormone changes in successive continuous generation cuttings of 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an endangered woody species in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Huang Yan Ji Kong-shu Zhai Jin-ru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7年第3期189-197,共9页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ccessive continuous generation (SCG) cuttings of 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on the rejuvenation of ortets at the hormone level, detect levels of i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ccessive continuous generation (SCG) cuttings of 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on the rejuvenation of ortets at the hormone level, detect levels of indoleacetic acid (IAA), abscisic acid (ABA), isopentenyladenosine (iPA), zeatin riboside (ZR) and gibberellin4 (GA4) during the rooting proces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by means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echnology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ro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t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ot systems of subsequent generations (generation 1998, 2000) developed satisfactorily, only a few initial generation (generation 1990, 1994) cuttings rooted and the root growth was inhibited. Around the period of callus formation and root projection through the epidermis, there was a marked, regular variation in the levels of IAA, ABA and GA4 between the initial generations and subsequent gen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PHYTOHORMONES successive continuous generation cutting REJUVENATION
下载PDF
DITERPENOID CONSTITUENTS OF ISODON PARVIFOLIA: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NEW DITERPENOID,PARVIFOLIN 被引量:1
2
作者 Yue Wei GUO Pei Yuan CHENG Nanji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Nanjing 210009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8期633-634,共2页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evidence,the structure of parvifolin was established as ent-7β,20-epoxy-kaurane-15-oxo-1α,6β,7β,11β,16α-pentaol.
关键词 PPM DITERPENOID CONSTITUENTS OF ISODON parvifolia
下载PDF
THE STRUCTURE OF PARVIFOLISIDE FROM ISODCN PARVIFOLIA LEAVES 被引量:1
3
作者 Yue Wei GU0 Pei Yuan CHENG Guang Yi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5期377-380,共4页
A new diterpene glucoside with an ent-kaurene skeleton was isolated from Isodon parvifolia(Butalin)Hara. Its structure (1) was established by spectrbscopic and chemical methods.
关键词 THE STRUCTURE OF PARVIFOLISIDE FROM ISODCN parvifolia LEAVES
下载PDF
Antioxidant,cytotoxic,and anti-venom activity of Alstonia parvifolia Merr.Bark
4
作者 Maria Carmen S.Tan Mary Stephanie S.Carranza +4 位作者 Virgilio C.Linis Raymond S.Malabed Yves Ira A.Reyes Francisco C.Franco,Jr. Glenn G.Oyong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21年第10期460-468,共9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antioxidant,cytotoxic,and anti-venom capacity of crude bark extracts of Alstonia parvifolia Merr.Method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es were accom... Objective:To evaluate antioxidant,cytotoxic,and anti-venom capacity of crude bark extracts of Alstonia parvifolia Merr.Method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es were accomplish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lstonia parvifolia.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an inhibitory phospholipase A_(2)(PLA_(2))assay,DPPH,and cytotoxicity assays.Using the constituents listed in the GC-MS analyses,molecular docking was conducted to inspect the binding energies between the chosen compounds and selected PLA_(2) isoforms.Results:GC-MS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Alstonia parvifolia crude extract consisted predominantly of acetylmarinobufogenin(14.89%),γ-sitosterol(10.44%),3-O-methyl-D-glucose(5.88%),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5.30%),(2α,5α)-17-methoxyaspidofracti­nin-3-one(AFM)(4.08%),and 2,3,5,6,7,8,9-heptahydro-1-phenyl-5-(p-chlorophenylimino)-1H-benzo[e][1,4]thiazepine(HPT)(1.37%).The principal elemental components of Alstonia parvifolia were Ca(4.012%)and K(1.496%),as exhibited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xamination.Alstonia parvifolia showed significan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IC_(50):0.287 mg/mL)and was non-cytotoxic to normal HDFn cells(IC_(50)>100μg/mL).Moreover,Alstonia parvifolia was favorably cytotoxic to MCF-7(IC_(50):4.42µg/mL),followed by H69PR,HT-29,and THP-1,with IC_(50) values of 4.94,5.07,and 6.27µg/mL,respectively.Alstonia parvifolia also displayed notable inhibition against PLA_(2) activity of Naja philippinensis Taylor venom with IC_(50) of(15.2±1.8)μg/mL.Docking and cluster analyses projected negative binding energies from AFM(−6.36 to−9.68 kcal/mol),HPT(−7.38 to−9.77 kcal/mol),and acetylmarinobufogenin(−7.22 to−9.59 kcal/mol).These calculations were for the particular interactions of Alstonia parvifolia constituents to PLA_(2) homologues where the utmost affinity was detected in HPT owing to the dipole interactions with amino acid residues.Conclusions:The bark extract of Alstonia parvifolia shows great potential as an anti-venom agent due to its low cytotoxic profile,remarkable PLA_(2) inhibition,and docking binding energies between its bioactive constituents and PLA_(2) homolog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tonia parvifolia Merr. Naja philippinensis Taylor 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_(2) Cytotoxicity assay Anti-venom
下载PDF
New flavan and unusual chalcone glycosides from Drypetes parvifolia 被引量:1
5
作者 Viviane Nadège Nenkep Jovita Chi Shirri +5 位作者 Hanh Trinh Van-Dufat Falindor Sipepnou Philippe Vérité Elisabeth Seguin Francois Tillequin Jean Wandj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43-946,共4页
二新混合物 7-hydroxy-5-O-( 尾 - d-glucopyranoside ) 与八已知的混合物一起, flavan (1 ) 和(Z)-4 鈥 ?6 鈥 ?dihydroxy-2 鈥 ?O-( 尾 -d-glucopyranoside) chalcone (2 ) 从茎被孤立 Drypetes parvifolia (Euphorbiaceae ) 吠叫。... 二新混合物 7-hydroxy-5-O-( 尾 - d-glucopyranoside ) 与八已知的混合物一起, flavan (1 ) 和(Z)-4 鈥 ?6 鈥 ?dihydroxy-2 鈥 ?O-( 尾 -d-glucopyranoside) chalcone (2 ) 从茎被孤立 Drypetes parvifolia (Euphorbiaceae ) 吠叫。他们的结构根据分光镜的分析和化学证据被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铜 糖苷 黄烷 查耳酮 中药
下载PDF
Protein Analysis of Successive Continuous Generation Cuttings of Buxus Sinica Var.Parvifolia
6
作者 Kongshu Ji Mingjuan Wang Yan Huang Xiaofeng Wang Ting Pan 《林学研究进展(中英文版)》 2013年第4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蛋白质分析 小叶黄杨 凝胶电泳分析 扦插 世代 实验材料 蛋白质点 蛋白质提取
下载PDF
榔榆木质部细胞构造特征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唐建 吕运舟 +4 位作者 叶萌 严瑞昌 张海哲 石江涛 李春涛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5,16,共6页
为了探究榔榆木质部形成中细胞形态与壁层组分变化规律,以1个生长季内木质部细胞产生过程为主线,联合解剖学技术与光谱学技术,初步研究了木质部细胞形态、细胞尺寸及细胞壁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月出现2排早材管孔,以单管... 为了探究榔榆木质部形成中细胞形态与壁层组分变化规律,以1个生长季内木质部细胞产生过程为主线,联合解剖学技术与光谱学技术,初步研究了木质部细胞形态、细胞尺寸及细胞壁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月出现2排早材管孔,以单管孔为主,5月开始大量产生木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壁厚,直至9月形成宽约2 mm的木质部;导管与木纤维细胞从4—6月处于伸长阶段,大小随后略有降低;2类细胞的直径则呈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导管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沉积过程在季节内稳定;而木纤维细胞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沉积具有季节差异,生长季早期相对含量较低,晚期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说明2类细胞间主要组分沉积存在不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解剖 早材 晚材 木材细胞壁 纤维形态 榔榆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甸小叶金露梅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对季节的响应
8
作者 邓秀霞 曹文侠 +3 位作者 王世林 王文虎 刘婉婷 李文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8-95,105,共9页
【目的】明确高寒地区灌木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根部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季节变化。【方法】以东祁连山的优势灌木小叶金露梅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法分离根部的内生真菌,用形态鉴定和ITS分子测序相结合进行真菌鉴... 【目的】明确高寒地区灌木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根部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季节变化。【方法】以东祁连山的优势灌木小叶金露梅为试验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法分离根部的内生真菌,用形态鉴定和ITS分子测序相结合进行真菌鉴定并分析其季节多样性。【结果】春季、夏季和秋季在小叶金露梅根段组织中分离得到71株真菌纯培养物,归属于5纲5目5科6属8个分类单元;不同季节的小叶金露梅根部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从多样性指数来看,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s diversity指数表现为春季(1.57,0.75)>夏季(1.26,0.69)>秋季(1.08,0.62)。春季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夏季和秋季,但优势属均为脉孢菌属(Neurospora)和曲霉属(Aspergillu);春季特有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色串孢属(Torula);赭霉属(Ochroconis)为夏季特有属,葡萄孢属(Botrytis)为秋季特有属。【结论】不同季节小叶金露梅根部均分离得到了内生真菌,且内生真菌在小叶金露梅根部的定殖存在季节差异性,春季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金露梅 内生真菌 分子鉴定 季节多样性
下载PDF
北京密云油松林下灌木小叶鼠李叶片资源利用效率季节变异及环境调控
9
作者 赵洪贤 苏同 +7 位作者 王瑞福 孙艳丽 高永龙 隗骥超 李鑫豪 田赟 贾昕 查天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小叶鼠李叶片的光、氮、水资源利用效率(RUEs)在较长时间尺度(季节)上的变化特征,分析环境变化对RUEs季节动态的影响、叶片功能性状与RUEs的关系以及不同RUEs间的权衡关系。【方法】2021年6—10月,在北京密云山区,以当地林... 【目的】探究小叶鼠李叶片的光、氮、水资源利用效率(RUEs)在较长时间尺度(季节)上的变化特征,分析环境变化对RUEs季节动态的影响、叶片功能性状与RUEs的关系以及不同RUEs间的权衡关系。【方法】2021年6—10月,在北京密云山区,以当地林下优势灌木小叶鼠李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原位观测,使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量小叶鼠李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同时测量其叶片功能性状,结合观测的环境因子数据,分析小叶鼠李叶片内禀水分利用效率(WUEi)、氮利用效率(NUE)和光利用效率(LUE)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RUEs间的权衡关系。【结果】1)小叶鼠李在生长期内WUEi、NUE、LUE的最大值分别为107.3μmol·mol^(-1)、18.35μmol·g^(-1)s^(-1)、0.087 mol·mol^(-1),其季节变异系数(CV)分别为24.91%、39.12%、12.6%。2)在生长季中期,土壤相对可利用含水量充足的湿润条件下(REW>0.4),小叶鼠李具有较大的NUE和较小的WUEi,NUE与WUEi的变化趋势相反(P<0.05),与LUE变化趋势相同(P<0.05)。3)WUEi与比叶质量(LMA)正相关(P<0.05),与蒸腾速率(T_(r))负相关(P<0.05);而NUE与LMA和叶厚度(LT)负相关(P<0.05),与蒸腾速率(T_(r))正相关(P<0.05);空气温度(T_(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散射辐射(R_(dif))增加均会促进增加叶片LUE(P<0.05)。【结论】在土壤湿润、光照条件受限的条件下,林下优势灌木小叶鼠李叶片的WUEi、NUE均与土壤含水量解耦,与比叶质量和蒸腾速率关系密切;辐射强度和空气温度增加均会提高叶片的光、氮利用效率,且散射辐射增加也能提高林下灌木的光合能力。小叶鼠李叶片不同RUEs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在生长季内不会同时出现最大化的WUEi和NUE,在土壤湿润、光照减少的条件下,NUE与LUE变化趋势一致,均在生长季中期波动变化,生长季末期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功能性状 资源利用效率 光响应曲线 林下灌木 小叶鼠李
下载PDF
小叶粗筒苣苔(苦苣苔科)的重新发现与形态补充描述
10
作者 李欢 周雨露 +2 位作者 李佺渊 温放 白新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1-805,共5页
小叶粗筒苣苔[Oreocharis parvifolia(K.Y.Pan)Mich.Möller&W.H.Chen]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Rich.&Juss.)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多年生草本植物,1908年由法国传教士卡瓦勒瑞(J.P.Cavalerie)在贵州采集,1988年... 小叶粗筒苣苔[Oreocharis parvifolia(K.Y.Pan)Mich.Möller&W.H.Chen]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Rich.&Juss.)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多年生草本植物,1908年由法国传教士卡瓦勒瑞(J.P.Cavalerie)在贵州采集,1988年作为新种由潘开玉先生发表,然而在模式标本采集后的100余年间再无任何相关的采集记录和影像资料。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实地调查,于2022年8月确认了该种的模式产地,进行了形态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照片和分布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马铃苣苔属 小叶粗筒苣苔 重新发现
下载PDF
珍珠黄杨DNA的提取方法比较及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乐燕 季孔庶 黄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5-149,150,共6页
为从珍珠黄杨幼叶中提取高质量的总DNA,比较了1%CTAB、2%CTAB、4%CTAB和1.5%SDS4种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2%CTAB提取的DNAA260/A280值最好,ISSR-PCR扩增效果最佳,是有效提取珍珠黄杨基因组DNA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CT)8G为引物,采... 为从珍珠黄杨幼叶中提取高质量的总DNA,比较了1%CTAB、2%CTAB、4%CTAB和1.5%SDS4种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2%CTAB提取的DNAA260/A280值最好,ISSR-PCR扩增效果最佳,是有效提取珍珠黄杨基因组DNA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CT)8G为引物,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立了适合珍珠黄杨的ISSR-PCR反应体系:在总体积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30ngDNA模板,2.0mmol/LMg2+,0.30μmol/L引物,0.20mmol/LdNTPs,1UTaq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黄杨(Buxus sinic vat.parvifolia) DNA提取 ISSR-PCR反应体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1.小叶黄杨矮曲林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振基 陈鹭真 +8 位作者 林清贤 林建丽 刘德龙 刘初钿 何建源 陈炳华 黄泽豪 林文群 石冬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4-578,共5页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小叶黄杨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前两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 ,该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值为 1.80 6 8,Pielou均匀度为 49.6 7% ,Simpson指数值为 2 .9146 ,PIE为 0 .6 5 6 9.群落乔木层与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2 .2 312 ,71.16 % ,5 .0 783,0 .80 31;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1.3371,83.0 8% ,3.5 32 7,0 .71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小叶黄杨林 矮曲林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n均匀度 植物群落
下载PDF
小叶石楠中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东明 李媛 庾石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96-499,共4页
从小叶石楠 [Photiniaparvifolia(Pritz.)Schneid]茎中分离得到 10种化合物 ,利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 :(6′ O palmitoyl) sitosterol 3 O β D glucoside (1)、isotachioside (2 )、hexaacetateof ( ) lyoniresinol 3α L rhamnopy... 从小叶石楠 [Photiniaparvifolia(Pritz.)Schneid]茎中分离得到 10种化合物 ,利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 :(6′ O palmitoyl) sitosterol 3 O β D glucoside (1)、isotachioside (2 )、hexaacetateof ( ) lyoniresinol 3α L rhamnopyranoside(3a)、koaburaside(4)、2 ,6 dimethoxy 4 hydroxyphenol 1 O β D glucopyranoside(5 )、3 O (β D glucopyranosyl) 1 (3′ ,5′ dimethoxy 4′ hydroxyphenyl) 1 propanone(6 )、di O methylcrenatin(7)、L threo guaia cylglycerol8 O β glucopyranoside(8)、苦杏仁苷 (9)、D threo guaiacylglycerol 8 O β glucopyranoside(10 )。以上 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苷类 苦杏仁苷 首次 化学成分 分离 化合物 鉴定 利用 植物
下载PDF
华北绣线菊二萜生物碱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玲 李民 +3 位作者 沈月毛 陈植和 杜秀宝 郝小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华北绣线菊小叶变种中分离得到的总碱和 9个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体外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花生四烯酸 (AA)和二磷酸腺苷 (ADP)三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构效关系... 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华北绣线菊小叶变种中分离得到的总碱和 9个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体外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花生四烯酸 (AA)和二磷酸腺苷 (ADP)三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构效关系。结果表明 ,华北绣线菊小叶变种中总碱对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9个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中 ,有 8个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其活性与分子结构明显相关 ;此外 ,hetisine型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总碱及生物碱对AA诱导的聚集影响不明显。提示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绣线菊小叶变种 蔷薇科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因子 二磷酸腺苷 花生四烯酸
下载PDF
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鄂湖 蔡光明 +3 位作者 朱海升 黄鹤慧 周伟 熊晗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建立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Kromasil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建立了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2%... 目的建立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Kromasil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建立了小叶黑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2%~1.49%,相对峰面积的RSD为6.12%~58.75%,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小叶黑柴胡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黑柴胡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下载PDF
不同海拔小叶金露梅中六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晨 赵晓辉 +3 位作者 张兴旺 邵赟 陶燕铎 梅丽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40-3142,共3页
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小叶金露梅中的Ca,Fe,Mn,Zn,Cu,Mg六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该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8.3%~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1%~3.01%之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小叶金露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顺序... 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小叶金露梅中的Ca,Fe,Mn,Zn,Cu,Mg六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该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8.3%~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1%~3.01%之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小叶金露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顺序为Mg>Ca>Fe>Mn>Zn>Cu,而且海拔与6种微量元素没有线性关系。Mg,Ca和Fe含量平均值分别是5080,2760和1070mg·kg-1。这些实验结果为小叶金露梅的药效性和药理毒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小叶金露梅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珍珠黄杨春季扦插生根性状差异及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焱 季孔庶 +1 位作者 方彦 翟锦如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为了研究珍珠黄杨Buxus sinicavar. parvifolia扦插生根的相关机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异戊烯基核苷(iPA)和赤霉素4(GA4)质量分数作进程研究,并对其生根性状结果... 为了研究珍珠黄杨Buxus sinicavar. parvifolia扦插生根的相关机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异戊烯基核苷(iPA)和赤霉素4(GA4)质量分数作进程研究,并对其生根性状结果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愈合组织产生前后及根突出表皮时,IAA、ABA和GA4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在不同品种处理之间存在差异,3号和5号品种在ABT6处理后扦插生根能力有了提高。结果表明,易生根品种的激素质量分数在生根关键时期更利于插穗愈合组织的产生以及根原基的形成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珍珠黄杨 品种 内源激素 扦插 愈合组织
下载PDF
鸡眼藤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洁 苏现明 +2 位作者 张鹏 陈若芸 高增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鸡眼藤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C18等柱色谱技术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鸡眼藤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鸡眼藤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C18等柱色谱技术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鸡眼藤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羟甲基-蒽醌(1)、1-羟基-6-羟甲基-蒽醌(2)、ficusic acid(3)、8-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4)、6-羟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5)、7-羟基-6,8-二甲氧基-香豆素(6)、2-羧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7)、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8)、2-羧基-5-甲氧基-苯甲酸乙酯(9)、4-羟基苯甲醛(10)和4-羟基苯甲酸(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眼藤 蒽醌 单萜 香豆素 酚酸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小叶金露梅灌丛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及其多样性垂直格局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丽 石松林 +2 位作者 李景吉 彭培好 陈文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92-2100,共9页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双向种指示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金露梅灌丛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分析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该区域24个样地中,记载的维管束植物共...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双向种指示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叶金露梅灌丛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分析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该区域24个样地中,记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23科45属80种,出现频度较高的种有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木根香青(Anaphalis xylorhiza)、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垫状雪灵芝(Arenaria pulvinata)和柴胡红景天(Rhodiola bupleuroides)等。(2)经TWINSPAN等级分类将该区域小叶金露梅灌丛24个样地划分为10个群丛类型。(3)样地和物种CCA二维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和坡位是影响该区域小叶金露梅灌丛群落和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4)该区域小叶金露梅灌丛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海拔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而Pielou指数呈上升的趋势。(5)样地中优势种小叶金露梅的盖度和高度沿海拔梯度呈显著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金露梅 灌丛 物种多样性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海拔小叶金露梅17种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晨 赵晓辉 +3 位作者 文怀秀 陶燕铎 邵赟 梅丽娟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叶金露梅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N,N-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氨基酸后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5μC18,流动相为醋酸钠(pH=6.40)和50%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外标法计算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叶金露梅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N,N-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氨基酸后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5μC18,流动相为醋酸钠(pH=6.40)和50%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17种氨基酸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4%~102.8%(RSD为1.21%~2.5%)。各海拔的氨基酸总量范围是10%~14.79%,在不同海拔小叶金露梅中氨基酸平均质量分数顺序为亮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小叶金露梅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它们的含量均大于48%。本方法简便、准确,为小叶金露梅药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金露梅 氨基酸 HPLC 衍生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