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Tire Dynamics on Slip Ratio Estimation of Independent Driving Wheel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LI Jianqiu SONG Ziyou +1 位作者 WEI Yintao OUYANG Mingg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203-1210,共8页
The independent driving whee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in-whee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 and tire, is more convenient to estimate the slip ratio because the rotary speed of the rotor can be acc... The independent driving whee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in-wheel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 and tire, is more convenient to estimate the slip ratio because the rotary speed of the rotor can be accurately measured. However, the ring speed of the tire ring doesn’t equal to the rotor speed considering the tire deformation. For this reason, a deformable tire and a detailed I-PMSM are modeled by using Matlab/Simulink. Moreover, the tire/road contact interface(a slippery road) is accurately described by the non-linear relaxation length-based model and the Magic Formula pragmatic model.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accurate model, the error of slip ratio estimated by the rotor rotary speed is analyzed in both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when a quarter car is started by the I-PMSM with a definite target torque input curve. In additio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NFs) of the driving wheel system with variable parameters are illustrated to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lip ratio estimation error and the NF. According to this relationship, a low-pass filter, whose cut-off frequency corresponds to the NF,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error in the estimated slip ratio. The analysi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the driving wheel parameters and road conditions on slip ratio estimation, shows that the peak estimation error can be reduced up to 75% when the LPF is adopted.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LPF are therefore validated. This paper builds up the deformable tire model and the detailed I-PMSM model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driving wheel parameters and road conditions on slip ratio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 (EV) driving wheel system tire dynamics slip ratio estimation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low-pass filter (LPF)
下载PDF
垭口微地形下档内线路不均匀覆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兴良 吴建国 +2 位作者 邓颖 胡建林 任晓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2474,I0032,共14页
明确垭口地形因子对垭口输电线路覆冰的影响规律,对山区输电线路的差异化防冰非常关键。该文基于水文分析中反地形理论提出山腰垭口,建立垭口风场数值模型,并通过风洞实验验证该模型。依据垭口风场分布,选定3类垭口线路的架设路径,得出... 明确垭口地形因子对垭口输电线路覆冰的影响规律,对山区输电线路的差异化防冰非常关键。该文基于水文分析中反地形理论提出山腰垭口,建立垭口风场数值模型,并通过风洞实验验证该模型。依据垭口风场分布,选定3类垭口线路的架设路径,得出垭口线路的风速区间。将初始状态下导线单次覆冰冰层厚度不得超过线径的7%作为覆冰步长取值依据,循环计算流场、粒子传输模型、热力学方程得出线路风速区间内导线的覆冰情况,进而得出垭口线路的冰荷载曲线,山腰、山脉、双山垭口线路冰荷载曲线在弧垂区分别出现了弯折、下行、下凹的走势。通过野外垭口线路自然覆冰实验,验证了覆冰计算的有效性,证实横跨垭口线路的不均匀覆冰性,不均匀覆冰规律与计算冰荷载曲线类似。计算不同地形因子组合下3类垭口的冰荷载曲线,并提出最大应力比概念,作为评判覆冰所引起线路事故可能性的标准,量化了不同垭口地形因子与线路最大应力比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腰垭口 覆冰步长 冰荷载曲线 最大应力比
下载PDF
基于单辆通行车激励的车桥耦合理论梁式桥阻尼比识别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仕骏 阳洋 +3 位作者 王者伟 程赟 许文明 陶帅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8-1109,共12页
提出一种在单辆通行车激励的情况下,基于车桥耦合理论识别桥梁阻尼比的方法.首先,将集成化检测车设计为单自由度体系,利用集成在检测车上的传感器采集信号并滤波获取桥梁一阶响应信号,通过相邻峰值点做比值并取平均得到桥梁一阶阻尼比,... 提出一种在单辆通行车激励的情况下,基于车桥耦合理论识别桥梁阻尼比的方法.首先,将集成化检测车设计为单自由度体系,利用集成在检测车上的传感器采集信号并滤波获取桥梁一阶响应信号,通过相邻峰值点做比值并取平均得到桥梁一阶阻尼比,理论推导出检测车停靠在桥面任一位置均可识别出桥梁一阶阻尼比.其次,考虑通行车车速、检测车停靠位置、环境噪音、桥梁阻尼比和通行车阻尼对识别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工程上经典的随机子空间法和文献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在梁式桥实桥试验进行初步验证,说明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检测车在桥面上的停靠位置没有具体要求,避免了路面粗糙度对阻尼比识别结果的影响,通行车的阻尼和车速在一定范围内对阻尼比识别无明显影响,并且在信噪比30 dB以上可识别出桥梁一阶阻尼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封桥,可有效促推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桥梁一阶阻尼比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车激励 车桥耦合 阻尼比 梁式桥
下载PDF
镀锌钢丝拉拔出成品模单丝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杜忠罡 《金属制品》 CAS 2024年第1期19-22,26,共5页
钢丝绳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因捻制断丝导致产品合格率下降,生产效率降低。分析了镀锌钢丝拉拔过程中影响出成品模单丝温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出成品模单丝温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最后1道次的压缩率,最后道次的压缩率较大,出成品模单丝... 钢丝绳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因捻制断丝导致产品合格率下降,生产效率降低。分析了镀锌钢丝拉拔过程中影响出成品模单丝温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出成品模单丝温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最后1道次的压缩率,最后道次的压缩率较大,出成品模单丝的温度越高;最后道次压缩率较小,出成品模单丝的温度越低。生产过程中的拉拔速度、镀锌钢丝的抗拉强度对出成品模单丝温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丝 捻制 钢丝绳 道次压缩率
下载PDF
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平行煤柱开采强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永兵 黄庆享 +4 位作者 贺雁鹏 范东林 陈苏社 韦业豪 王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平行煤柱开采容易发生强矿压压架事故,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以榆家梁煤矿43207工作面和石圪台煤矿2^(-2上)102及2^(-2上)103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间隔岩层厚... 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平行煤柱开采容易发生强矿压压架事故,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以榆家梁煤矿43207工作面和石圪台煤矿2^(-2上)102及2^(-2上)103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间隔岩层厚度和煤柱应力传递影响角,提出了过煤柱阶段划分判据,重点分析了不同间采比G、水力压裂程度条件下,过平行煤柱不同阶段的矿压显现特征。结果表明:由于上覆遗留煤柱及倒梯形覆岩结构的作用,导致煤柱影响阶段来压时支架平均载荷最大,进煤柱阶段次之,出煤柱阶段最小,强矿压位置主要集中在出煤柱影响阶段范围;间采比越小,工作面过煤柱采动期间来压时支架平均载荷越大,间采比G=5.5较G=10在进煤柱阶段、煤柱影响阶段和出煤柱阶段分别增大14.6%、14.2%和23.5%,动载效应越明显;间采比对周期来压步距影响不大,总体上煤柱影响阶段的周期来压步距是进出煤柱阶段的1.6~2倍,周期来压步距越大造成顶板悬伸长度增大,导致工作面来压时支架载荷明显。根据过煤柱阶段不同水力压裂范围的矿压规律分析,压裂后的支架平均载荷较未压裂减小11.2%~15%,来压步距减小7.8%~20.3%,水力压裂效果较明显,可有效地降低工作面过煤柱采动的强矿压风险,为类似开采条件的强矿压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近距离煤层 过平行煤柱 强矿压显现 间采比 弱化效果
下载PDF
长环形薄壁唇口整体充液成形方法研究
6
作者 鲁帆 李奎 《模具工业》 2024年第4期42-46,共5页
针对大拉深比长环形薄壁唇口难成形问题,设计了先成形气动外形区,后成形内侧进气道区的二次被动充液成形工艺方案。借助有限元模型分析并结合试模优化实现了长环形薄壁唇口整体成形,通过模拟优化液压室加载曲线、压边条件、反胀、坯料... 针对大拉深比长环形薄壁唇口难成形问题,设计了先成形气动外形区,后成形内侧进气道区的二次被动充液成形工艺方案。借助有限元模型分析并结合试模优化实现了长环形薄壁唇口整体成形,通过模拟优化液压室加载曲线、压边条件、反胀、坯料形状等了解壁厚变化规律,液压室压力使板料与凸模之间产生有益摩擦,可抑制凸模圆角处的减薄;在定间隙压边条件下,法兰根部悬空区减薄率随着最大液压室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与传统拉深比较,被动充液成形易将最大减薄区由凸模圆角区转移至凹模圆角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拉深比 多道次充液成形 大型唇口零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简易烈度计记录的噪声水平评价:以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
7
作者 郭文轩 任叶飞 +4 位作者 姚鑫鑫 岸田忠大 江鹏 王宏伟 温瑞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3-320,共8页
在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烈度计被广泛使用。烈度计的频谱特征主要是通过检定实验室进行标定,但在破坏性地震中,烈度计响应特点缺少必要的研究分析。该文以2022年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烈度计记录和强震仪记录... 在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中,烈度计被广泛使用。烈度计的频谱特征主要是通过检定实验室进行标定,但在破坏性地震中,烈度计响应特点缺少必要的研究分析。该文以2022年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烈度计记录和强震仪记录在噪声水平、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高通滤波截止频率(f_(HP))取值以及有效周期范围(T_(max))方面的特点,综合评价了烈度计记录的频谱特征,分析了噪声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在整个频域范围内,烈度计记录的SNR要比强震仪记录平均意义上低一个数量级,可以估计烈度计动态范围较强震仪大致低20 dB;烈度计记录的最佳f_(HP)取值相较于强震仪记录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竖直方向上;烈度计记录的最佳f_(HP)取值更大,反应谱T_(max)较传统强震仪记录在水平方向小1~2 s,在竖直方向小3 s左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应用烈度计记录,服务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计记录 信噪比(SNR) 高通滤波截止频率 有效周期范围 泸定6.8级地震
下载PDF
深层套管开窗技术在渤海S井的应用
8
作者 马宏伟 徐鲲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7期27-29,共3页
为满足地质油藏对地层的评价需求,同时节省钻井工期,勘探井的侧钻比例、侧钻深度也随之逐年增加[1-4]。以S井Φ244.47 mm套管一趟式开窗作业为例,将从侧钻点优选、作业准备、开窗作业程序、裸眼钻进等方面对渤海油田深层套管开窗技术及... 为满足地质油藏对地层的评价需求,同时节省钻井工期,勘探井的侧钻比例、侧钻深度也随之逐年增加[1-4]。以S井Φ244.47 mm套管一趟式开窗作业为例,将从侧钻点优选、作业准备、开窗作业程序、裸眼钻进等方面对渤海油田深层套管开窗技术及关键点进行阐述,针对深井、超深井在开窗作业程序阶段提出在井口摆好斜向器导斜面方位,下钻全程锁紧转盘,再使用陀螺复测确认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为后续深层套管开窗作业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比例 侧钻深度 一趟式开窗 深层套管开窗技术 关键点
下载PDF
用于污泥热泵干化的带式干燥机热力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振涛 杨鲁伟 +3 位作者 董艳华 吕君 戴群特 朱斌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4-48,共5页
通过对用于污泥热泵干化的网带干燥机组的热力计算,分析了干燥机内脱湿空气含湿量和空气脱湿比对各个接点空气参数的影响,并得到空气脱湿比在0.2—0.4之间比较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 热泵干燥 带式干燥机 热力计算 空气脱湿比
下载PDF
首道次轧制对复合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光磊 骆宗安 +1 位作者 谢广明 赵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31-1435,共5页
利用真空轧制复合法在不同的首道次轧制压下率下对成分、状态、尺寸等相同的钢板进行了热轧复合,研究了5%,10%,15%三组不同首道次压下率真空轧制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及Z向力学性能,分析了首道次压下率对复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 利用真空轧制复合法在不同的首道次轧制压下率下对成分、状态、尺寸等相同的钢板进行了热轧复合,研究了5%,10%,15%三组不同首道次压下率真空轧制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及Z向力学性能,分析了首道次压下率对复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首道次压下率的增大,界面生成物尺寸逐渐变小,数量减少,形态由长条状逐渐过渡为弥散分布的细小颗粒状;在首道次压下率为15%时,复合板界面已非常洁净;复合板Z向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及塑性都随首道次轧制压下率的增大而逐渐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轧制复合 首道次轧制 压下率 复合界面 界面生成物
下载PDF
红外图像序列运动小目标检测的预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周卫祥 孙德宝 彭嘉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7-60,共4页
就如何检测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运动小目标展开讨论,提出了用空间高通滤波方法改善图像质量,达到抑制背景噪声,增强小目标的效果,随后用似然比检测理论进行目标的初步分离,接着采用邻域判决的方法实现运动目标的进一步分离,最后用图像... 就如何检测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运动小目标展开讨论,提出了用空间高通滤波方法改善图像质量,达到抑制背景噪声,增强小目标的效果,随后用似然比检测理论进行目标的初步分离,接着采用邻域判决的方法实现运动目标的进一步分离,最后用图像流分析法进行目标的最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预处理算法 红外图像序列 运动目标
下载PDF
螺纹钢切分轧制哑铃孔中轧件充满程度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杰 阎军 章静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分析螺纹钢二切分轧制哑铃孔中轧件充满程度,优化孔型形状,笔者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 MARC/Au toforge,对哑铃孔中轧件的变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变哑铃孔的基本结构尺寸、调整来料尺寸可增加轧件的宽展并改善哑铃孔的充满程度;但... 为分析螺纹钢二切分轧制哑铃孔中轧件充满程度,优化孔型形状,笔者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 MARC/Au toforge,对哑铃孔中轧件的变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变哑铃孔的基本结构尺寸、调整来料尺寸可增加轧件的宽展并改善哑铃孔的充满程度;但会使轧制压力增加、切分楔磨损严重,所以哑铃孔的设计应同时考虑轧件充满程度和轧辊的磨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分轧制 孔型 充满程度 轧制力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驱动吸附制冷系统的适配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恩海 刘圣勇 虞婷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6-211,共6页
针对生物质能作为辅助能源用于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供冷的适配性,以已搭建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驱动吸附式制冷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双热源联合运行供能耦合的可能性。采用MATLAB软件动态模拟了双热源串、并联运行工况,并借助... 针对生物质能作为辅助能源用于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供冷的适配性,以已搭建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驱动吸附式制冷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双热源联合运行供能耦合的可能性。采用MATLAB软件动态模拟了双热源串、并联运行工况,并借助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串联运行时,按照模式2工况循环流动,可较好地实现系统热量的传递;并联运行时,通过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供能的适配性研究,结合系统末端供冷需求和经济运行模式分析,得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供能的最佳回水流量分配比值范围为0.5~0.6,提出适宜于双热源联合供能3种经济运行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制冷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实现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生物质 制冷 适配性 分流比 模拟
下载PDF
中厚板轧制头部弯曲研究现状浅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庞玉华 刘长瑞 赵永团 《上海金属》 CAS 2006年第3期48-52,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中厚板轧制生产、实验研究及理论模拟研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厚板头部翘曲程度与变形程度、上下工作辊速比等因素的关系目前研究成果不一致,说明了有必要对提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深入研究,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实验、... 通过对国内外中厚板轧制生产、实验研究及理论模拟研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厚板头部翘曲程度与变形程度、上下工作辊速比等因素的关系目前研究成果不一致,说明了有必要对提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深入研究,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实验、检测、数值解析,建立模型,以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轧制 头部翘曲 变形程度 辊速比
下载PDF
红外图像序列运动小目标检测的预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德宝 周卫祥 彭嘉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2期12-14,共3页
讨论了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运动小目标的检测 ,提出了用空间高通滤波方法改善图像质量 ,达到抑制背景噪声 ,增强小目标的效果 ,随后用似然比检测理论进行目标的初步分离 ,然后采用邻域判决法实现运动目标的进一步分离 ,用图像流分析法... 讨论了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运动小目标的检测 ,提出了用空间高通滤波方法改善图像质量 ,达到抑制背景噪声 ,增强小目标的效果 ,随后用似然比检测理论进行目标的初步分离 ,然后采用邻域判决法实现运动目标的进一步分离 ,用图像流分析法进行目标的最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够对小目标甚至是点目标的运动进行可靠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高通滤波 图像流 红外图像序列
下载PDF
热泵干燥装置的调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继红 陈东 +2 位作者 朱恩龙 许树学 乔木 《干燥技术与设备》 CAS 2006年第2期73-76,80,共5页
热泵干燥具有节能、低温干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控制热泵干燥装置运行在较佳的状态,是保证热泵干燥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基础。以带循环空气旁通的封闭式热泵干燥装置为例,对热泵干燥装置的调控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装置的被控参数和一组... 热泵干燥具有节能、低温干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控制热泵干燥装置运行在较佳的状态,是保证热泵干燥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基础。以带循环空气旁通的封闭式热泵干燥装置为例,对热泵干燥装置的调控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装置的被控参数和一组较佳的控制参数,并建立了各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干燥 旁通率 控制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需求集聚下的列车经停比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峰 李祯怡 +1 位作者 赵烁 单杏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9,共9页
高铁列车经停比是高铁旅客运输组织的重要内容。考虑到省级政府(直辖市)、地级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在城市高铁旅客出行需求的集聚特征,按照高铁车站所在城市的类别将出行需求划分为若干需求类,研究列车在不同级别车站的最优经停比。在省、... 高铁列车经停比是高铁旅客运输组织的重要内容。考虑到省级政府(直辖市)、地级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在城市高铁旅客出行需求的集聚特征,按照高铁车站所在城市的类别将出行需求划分为若干需求类,研究列车在不同级别车站的最优经停比。在省、地两级行政区内不同列车停站密度较均匀的约束下,构建最小化人均出行时间(包括出行时间偏差、列车停站时间和列车起停附加时间)的列车经停比优化模型,利用得到的最优经停比可获得各需求类中每个O-D对的平均服务列车数。以京沪高铁为例,优化获得列车在省、地、县三级车站的最优经停比,并与实际经停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经停比增加,人均旅行时间先快速下降后慢速增长。高铁运营企业可据此在最优经停比基础上适度增加经停比,用少量的人均旅行时间增量换取更多的服务列车;在集聚特征作用下,省级车站的列车最优经停比接近于1,地级车站的列车最优经停比随着县级车站数量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经停比 旅客出行时间 服务列车数
下载PDF
两次冷轧压下率分配对IF钢深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战英 李晋霞 +1 位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为提高IF钢深冲性能,以热轧带钢为原料,采用两次冷轧的实验方法,在实验室冷轧机上进行润滑轧制·冷轧实验表明,在总压下率一定的情况下,两次冷轧压下率的分配是影响IF钢深冲性能的关键·实测轧制试件的r值,得出在总压下率一定时... 为提高IF钢深冲性能,以热轧带钢为原料,采用两次冷轧的实验方法,在实验室冷轧机上进行润滑轧制·冷轧实验表明,在总压下率一定的情况下,两次冷轧压下率的分配是影响IF钢深冲性能的关键·实测轧制试件的r值,得出在总压下率一定时,两次冷轧比一次冷轧的塑性应变比r值要高;同时得出一次冷轧压下率较小,二次冷轧压下率较大时,可使r值提高;如果冷轧总压下率适当提高,也可使r值提高;两次冷轧压下率均为75%时,r值可达3 2以上·通过对轧制试样的ODF织构分析,表明与实测r值一致·对显微组织观察表明,晶粒呈等轴状时有利于深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冷轧 压下率 深冲性能 道次压下量
下载PDF
适应未来大型飞机的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爱红 蔡良才 +1 位作者 顾强康 李光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69-1175,共7页
现行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采用"设计飞机"按疲劳等效原则将各型飞机的作用次数换算成"设计飞机"的作用次数,并假定飞机轮迹在通行宽度内均匀分布,实际上飞机轮迹在跑道横断面上服从正态分布.未来大型飞机的起落... 现行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采用"设计飞机"按疲劳等效原则将各型飞机的作用次数换算成"设计飞机"的作用次数,并假定飞机轮迹在通行宽度内均匀分布,实际上飞机轮迹在跑道横断面上服从正态分布.未来大型飞机的起落架更加复杂,各型飞机对道面的累积疲劳损伤峰值不在同一位置,采用"设计飞机"换算的方法日益暴露出不足.按轮迹服从正态分布采用覆盖通行率计算覆盖作用次数,用累积疲劳损伤替代了"设计飞机"在交通量换算中的作用,直接计算各型飞机对道面结构总的累积疲劳损伤,探讨了基于累积疲劳损伤的道面设计方法.实例分析表明:采用累计疲劳损伤作为设计指标的道面设计方法计算结果更精确,更适合未来大型飞机复杂起落架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量 大型飞机 累积损伤曲线 覆盖通行率 水泥混凝土道面 机场
下载PDF
适应大型特种飞机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巧生 赵鸿铎 凌建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对适应大型特种飞机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损坏模式、设计标准和厚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明确了大型特种飞机荷载重、起落架复杂的特点;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其多轮叠加效应明显,建议在道面结构设计中考虑全起落架荷载。针对大型... 对适应大型特种飞机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损坏模式、设计标准和厚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明确了大型特种飞机荷载重、起落架复杂的特点;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其多轮叠加效应明显,建议在道面结构设计中考虑全起落架荷载。针对大型特种飞机的特点提出以9块板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力学分析模型,以板疲劳断裂作为损坏模式,基于累积损伤原理考虑混合交通。基于Miner原理,给出了累积损伤因子CDF的计算公式,并以CDF接近1(道面达到50%的开裂密度)作为道面设计标准。详细分析了不同机型通行-覆盖率的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各机型预期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系统对比了国内外的水泥混凝土道面疲劳方程,建议以美国NCHRP1-26提出的疲劳方程作为现阶段构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的基础,并进一步明确了允许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综合提出了适应大型特种飞机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道面 设计方法 大型特种飞机 累积损伤原理 通行-覆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