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Dynamic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in Areas of Reclamation and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or Pastures under RCPs Climate Scenarios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唯清 齐元静 +1 位作者 姜群鸥 聂承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期178-187,共10页
Northeast China as one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s is an area under reclamation and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or pastur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guaranteeing the... Northeast China as one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s is an area under reclamation and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or pastur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guarantee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 t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Northeast China under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data of land us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economy, dynamics of land system(DLS) model was used to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ing trends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typical areas of reclamation and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or pastur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2010-2030 under land use planning scenario and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 scenarios quantita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had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under the land use planning scenario, but the area of upland field increased slightly from 2000 to 2010 and then declined greatly, while the area of paddy field continuously declined from 2000 to 2030. Under the Asia-Pacific Integrated model(AIM)scenario, the total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had a tendency to increase considerably,with the upland field expanding more obviously and the paddy field declining slightly.In addition, the cultivated land showed a greater decreasing trend under the model for energy supply strategy alternatives and their general environmental impact(MESSAGE) scenario compared to the land use planning scenario. Moreover, analysis on the conversion betwee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dicated that the reclamation and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s or pastures was likely to continue under future scenarios, but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could decrease as the time goes by. The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significant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for the rational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o adapt to the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limate change Planning Cultivated land chang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Scenario Areas of reclamation and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or pastures
下载PDF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LAND RESOURCES SYSTEM IN THE FARMLAND SHELTER FOREST REGION IN THE NORTHEAST PLAIN
2
作者 张柏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4年第4期322-332,共11页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land resources system in the shelter forest region in the Northeast Plain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mote sensing 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from the typical profiles and spot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land resources system in the shelter forest region in the Northeast Plain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mote sensing 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from the typical profiles and spots. For agricultural utilization, the land resources system is made up of five components, i.e. man, land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climatic resources and barren land. The local economy depends heavily upon its land resources, especially farm land. Having been exploited for 50-60 years from the 1930s to 1980s, it has already changed from the reclaiming period into the declining period.There is no waste land to be reclaimed. Facing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requirements and the decrease of farmland fertility, proper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s is indispensable if local economic and living level is maintained. It is imperative to make artificial regeneration (highest input) for the land resources and to keep fine circle of thesystem. If only natural regeneration if relied, the system will be changed to vicious cir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resources system land reclamation FARMland SHELTER forest NORTHEAST PLAIN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基于网格搜索随机森林算法的工矿复垦区土地利用分类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元鹏 罗明 +3 位作者 彭军还 王军 周旭 李少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0-257,F0003,共9页
为提高工矿复垦区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精度,为土地复垦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该文探讨了基于网格搜索(Grid-Search)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复垦区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利用GF-1影像、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野外调查等数... 为提高工矿复垦区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精度,为土地复垦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该文探讨了基于网格搜索(Grid-Search)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复垦区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利用GF-1影像、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野外调查等数据,以随机森林分类算法为框架,采用基于OOB(Out-of-Bag)误差的网格搜索法对算法进行参数寻优,结合影像光谱、地形、纹理、空间信息,计算选取了33个特征变量,构建了4种变量组合模型开展随机森林分类试验,4个组合模型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2.79%、84.91%、86.75%、88.16%。为去除33个特征变量中的冗余信息、降低影像波段变量维度、缩短分类执行时间并保证影像分类精度,试验分别利用变量重要性估计和Relief F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后再次执行随机森林分类,将分类结果与不同组合模型、不同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网格搜索参数寻优的随机森林算法在多特征变量的影像分类中可以达到88.16%的分类精度,在利用不同方法降维后依然可以将分类精度保持在85%以上,精度优于相同特征变量下的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MLC(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分类方法;在效率方面,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执行时间优于SVM,并且在处理多维特征变量时能力更强。由此可见,采用基于网格搜索的随机森林方法对工矿复垦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基于该方法开展遥感影像解译可为土地复垦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地利用 工矿 复垦区 随机森林 网格搜索 多特征变量 特征选择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地鼠害治理——大林姬鼠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同作 崔庆虎 +1 位作者 连新明 苏建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对采自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地88只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标本的体重和胴体重等7项生长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项指标对鼠体生长的代表性大小。结果表明:体重和胴体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生长指标,并根据体重将大林姬鼠划分为5... 对采自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地88只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标本的体重和胴体重等7项生长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项指标对鼠体生长的代表性大小。结果表明:体重和胴体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生长指标,并根据体重将大林姬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为及时掌握退耕还林还草地鼠类种群动态进而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大林姬鼠 年龄结构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气候情景下典型开垦与退耕区耕地动态变化的定量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姜群鸥 谭蓓 +2 位作者 薛筱婵 齐元静 邓祥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1-280,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气候情景下中国典型开垦与退耕区耕地动态变化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地区作为典型区,基于设计的土地利用规划情景和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气候情景...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气候情景下中国典型开垦与退耕区耕地动态变化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地区作为典型区,基于设计的土地利用规划情景和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气候情景,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DLS,dynamics of land system)模型模拟了在规划情景和RCPs气候情景下开垦与退耕区2010-2030年耕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耕地类型未来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情景下水田呈持续减少的态势,而旱田在2000-2010年有小幅增长的态势,而后出现大面积减少;AIM(Asia-Pacific integrated model)气候模式情景下旱田增长趋势也较明显,水田则保持小幅减少的态势;MESSAGE(model for energy supply strategy alternatives and their general environmental impact)气候模式情景下,耕地面积呈减少的态势。从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移分析得出,该区域开垦与退耕相逆的现象在未来情景下仍会延续,但是发生的频率却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该研究为开垦与退耕区应对气候变化,合理进行农业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 规划 耕地变化 定量模拟 情景 开垦与退耕区
下载PDF
林地砍伐开垦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成娥 陈小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21,共4页
由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和植物根系产生的土壤酶,不但在土壤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主要的催化作用,而且通过它对进入土壤的多种有机物质和有机残体产生的生命化学转化,使生态系统的各组分间有了功能上的联系,从而保持了土壤生物... 由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和植物根系产生的土壤酶,不但在土壤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主要的催化作用,而且通过它对进入土壤的多种有机物质和有机残体产生的生命化学转化,使生态系统的各组分间有了功能上的联系,从而保持了土壤生物化学的相对稳衡状态[1]。土壤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砍伐 土壤 酶活性 养分
下载PDF
利用牛粪与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立宾 郑安波 +1 位作者 杨艳华 郭盈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采用牛粪与不同的农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结果表明:和牛粪与稻草、小麦秸秆相比,牛粪与豆秸、玉米秸和玉米芯配方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应因地制宜利... 采用牛粪与不同的农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结果表明:和牛粪与稻草、小麦秸秆相比,牛粪与豆秸、玉米秸和玉米芯配方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应因地制宜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在闲置的农田防护林下进行双孢蘑菇生产,从而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黑龙江垦区 双孢蘑菇 栽培 农牧业废弃物利用
下载PDF
林地开垦后坡沟侵蚀产沙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粉莉 唐克丽 白红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9-20,共2页
利用在子午岭林区布设的林地开垦后全梁坡、全沟坡(不接收上万来水)和全坡面径流小区,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林地开垦后坡沟侵蚀产沙关系。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林地开垦后,沟坟接收上方来水来沙的侵蚀产沙量是沟坡不接收上方米水来沙侵... 利用在子午岭林区布设的林地开垦后全梁坡、全沟坡(不接收上万来水)和全坡面径流小区,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林地开垦后坡沟侵蚀产沙关系。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林地开垦后,沟坟接收上方来水来沙的侵蚀产沙量是沟坡不接收上方米水来沙侵蚀产沙量的1.95~3.9倍;全坡面侵蚀产沙在梁坡来水来沙的影响下,侵蚀产沙量增加10%~35%;沟坡侵蚀产沙量占总侵蚀产沙量的53%左右,但其中有20%的侵蚀产沙量是由于粱坡坡面径流下沟造成的,故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梁坡,实质上造成了68%左右的侵蚀产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开垦 侵蚀产沙 沟坡 梁坡 子午岭林区
下载PDF
荒漠绿洲过渡带林地开垦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晓飞 楚新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131,共7页
选择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林地开垦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林地开垦后土壤中有效态Fe、Cu、Zn和M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林地开垦后有效态Mn显著缺乏(P<0.05),平均值为4.2... 选择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林地开垦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林地开垦后土壤中有效态Fe、Cu、Zn和M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林地开垦后有效态Mn显著缺乏(P<0.05),平均值为4.24 mg·kg^(-1),低于临界值的土壤占土壤总数的32.25%,有效态Fe和Ze次之,分别有21.82%和29.36%的样品低于临界值,4种微量元素空间变异强度均>25%,呈较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半方差函数分析中,有效态Fe块金值最大,有效态Mn变程最小,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均<25%,表明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依赖性均较强;在空间结构中,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呈明显的片状和斑块状分布,有效态Cu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和西北部,有效态Zn和Fe主要分布于中部,有效态Mn呈东西方向对称分布且东部含量大于西部;在有效性评价中,单项指数(Ei)以有效态Mn最高,达2.83,综合指数(Ec)以有效态Fe最高,达1.27,有效态Cu的Ei值和Ec值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荒漠绿洲过渡带 林地开垦 空间变异性 有效性评价
下载PDF
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10
作者 周文智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5,共4页
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周文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北京109761)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正在满怀信心地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周文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北京109761)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正在满怀信心地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防治 深化改革
下载PDF
晋西北地区开荒增洪增沙分析
11
作者 刘勇 冉大川 《中国水土保持》 2000年第4期19-21,共3页
195 9~ 1985年的 2 6年间 ,晋西北地区每增加 1人就要增加 0 487hm2 耕地 ,增加的耕地都是通过垦荒而获得的。垦荒导致地表植被、土体结构破坏 ,使区域内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观测资料分析 ,荒坡开垦后基本不增洪 ,60~ 80年代晋西北... 195 9~ 1985年的 2 6年间 ,晋西北地区每增加 1人就要增加 0 487hm2 耕地 ,增加的耕地都是通过垦荒而获得的。垦荒导致地表植被、土体结构破坏 ,使区域内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观测资料分析 ,荒坡开垦后基本不增洪 ,60~ 80年代晋西北地区开荒增沙量呈上升趋势 ,80年代年均增沙量达 95 6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荒 水土流失 晋西北地区 增洪增沙 黄河治理
下载PDF
低丘缓坡林地开发利用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志清 林飞 +3 位作者 苗国丽 陈侃 陈开超 魏洋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77,共4页
分析宁波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现状、特点、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影响,对宁波市低丘缓坡土地可供建设、复垦用地的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当前土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除了做好现有土地资源的集约... 分析宁波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现状、特点、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影响,对宁波市低丘缓坡土地可供建设、复垦用地的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当前土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除了做好现有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低丘缓坡林地资源开发势在必行的新形势下依法、有效利用低丘缓坡土地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缓坡 林地利用 建设复垦用地 措施和途径
下载PDF
模块化设计在林地抚育垦复机上的应用
13
作者 张风 王军 +1 位作者 杨志斌 张劲夫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7-28,共2页
为了降低林农抚育劳动的强度,利用模块设计原理试制林地抚育垦复机。该机器由电动机车、旋耕机、前后视屏摄像机组成,具有抚育效率高、体积小、操作灵活等特点。其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车运载旋耕机前进,旋耕机在林地旋耕作业达到抚育... 为了降低林农抚育劳动的强度,利用模块设计原理试制林地抚育垦复机。该机器由电动机车、旋耕机、前后视屏摄像机组成,具有抚育效率高、体积小、操作灵活等特点。其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车运载旋耕机前进,旋耕机在林地旋耕作业达到抚育林地的目地,前后视屏摄像机可遥控指挥机车前进后退避开障碍物,实行无人驾驶遥控抚育垦复作业。可提高普通劳动力的垦复力5~8倍,特别是在林地上,林木树冠低矮不便人行穿越时可提高工作效率10-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林地 抚育垦复机 低碳环保
下载PDF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粟军 何有才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5期85-90,共6页
对2012—2016年5年间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毁林开垦、非法占地建设设施、盗伐等林业案件发生数量、分布、侦破情况,以及保护区管理方面存在着的人员思想疆化、思维方式陈旧、工作作风难转变,在工作中形式主义... 对2012—2016年5年间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毁林开垦、非法占地建设设施、盗伐等林业案件发生数量、分布、侦破情况,以及保护区管理方面存在着的人员思想疆化、思维方式陈旧、工作作风难转变,在工作中形式主义严重等情况进行分析。藉此提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林区,加强工作人员思想、作风教育,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日常巡护、监测的信息化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林业案件 森林防火 毁林开垦 信息化管理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道县林地开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清先 左光辉 《热带林业》 2018年第4期47-50,共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大,为满足建设和生存的需要,人们不断加强对林地的开垦力度,频繁的开垦也带了林地逆向演化,如水土流失、固碳能力降低、林地利用率低下等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大,为满足建设和生存的需要,人们不断加强对林地的开垦力度,频繁的开垦也带了林地逆向演化,如水土流失、固碳能力降低、林地利用率低下等问题。该文以道县的四种林地类型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道县林地开垦带来的问题,提出了道县林地开垦问题的应对策略,希望为道县的林业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林地开垦 林地土壤 道县
下载PDF
围绕“三化”目标 搞好滑坡监测预警
16
作者 王发续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6-37,共2页
围绕“三化”目标搞好滑坡监测预警王发续(湖北省秭归县水保办443600)1987年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以169号决议将1990~2000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同时将“滑坡危险性减轻”作为“国际减灾十年”活... 围绕“三化”目标搞好滑坡监测预警王发续(湖北省秭归县水保办443600)1987年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以169号决议将1990~2000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同时将“滑坡危险性减轻”作为“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首批科研项目。1990年,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预警监测 湖北 泥石流 秭归县
下载PDF
林地开垦后对不同质地红壤碳氮和磷库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夏建强 章明奎 徐建民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林地开垦农用后,土壤有机C和总N、P的浓度及在各团聚体粒级中的分布可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亚热带山地两类不同质地的红壤研究表明,林地开垦为旱地和茶园后,有机质和全N明显下降,全P呈轻微下降。下降量壤质土壤(黄泥土)大于粘质土壤(黄粘... 林地开垦农用后,土壤有机C和总N、P的浓度及在各团聚体粒级中的分布可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亚热带山地两类不同质地的红壤研究表明,林地开垦为旱地和茶园后,有机质和全N明显下降,全P呈轻微下降。下降量壤质土壤(黄泥土)大于粘质土壤(黄粘泥)。表土(0~15cm)的有机C和总N、P下降大于亚表土(15~30cm)。在三个团聚体粒级中,砂粒中有机C和总N、P的下降幅度最大,并随粒径变细下降幅度逐渐变小,表明与砂粒和粉砂结合的有机C和N、P易受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变化。从林地到茶园、旱地,各团聚体粒级中有机P及有机P占总P的比例趋向下降。砂粒和粉砂中Olsen-P也呈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开垦 有机碳 养分库 质地 团聚体粒级
原文传递
不同营林管理模式对复垦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振江 《林业建设》 2022年第4期31-34,共4页
针对复垦土壤不同营林管理模式对其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主要探讨了三种处理模式,即灌溉模式、施肥模式、施肥+灌溉模式。对比了三种处理模式分别对土壤养分含量、含水率以及重金属含量产生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重金属含量效果最佳... 针对复垦土壤不同营林管理模式对其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主要探讨了三种处理模式,即灌溉模式、施肥模式、施肥+灌溉模式。对比了三种处理模式分别对土壤养分含量、含水率以及重金属含量产生的影响。试验表明,降低重金属含量效果最佳的为施肥+灌溉模式,与其它处理模式相比,施肥+灌溉模式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最高,而含水率最高的为灌溉处理模式。经过对试验段结果的综合分析可知,施肥+灌溉模式为最佳营林管理模式,并对复垦土壤的修复效果可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用地 营林管理模式 土壤养分 重金属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