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SPA-CIRCUIT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热环境网络识别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云皓 赵丽元 +1 位作者 窦碧莹 王书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7-1248,共12页
快速城市化是热环境风险加剧的主因,从网络视角分析热环境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于改善热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性以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2010及2020年地表温度数据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分析城市群地表温... 快速城市化是热环境风险加剧的主因,从网络视角分析热环境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于改善热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性以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2010及2020年地表温度数据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分析城市群地表温度与热岛区域时空特征,采取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模型提取并划分热岛斑块类型,包括核心、孤岛、孔隙、边缘、环道、桥接以及支线,在此基础上构建热环境源地与热环境廊道,并利用电路(CIRCUIT)理论对城市群热环境网络进行识别。此外,依据多元指标分别评估城市群热环境网络的总体连通性(α指数、β指数与γ指数)与空间连通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与电流密度)。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夏季地表温度高温区与次高温区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常温区、低温区以及次低温区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类型热岛斑块的地表温度中位数呈现核心型热岛斑块最高而支线型热岛斑块最低的规律;(2)2000-2020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夏季热岛区域总面积由2.80×10^(3)km^(2)增至12.8×10^(3)km^(2),其中核心型热岛斑块面积占比由31.1%增加至45.9%,在空间上呈现逐渐向武汉、长沙以及南昌等地集聚的趋势;(3)2000-2020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热环境源地数量由56个增至215个,热环境廊道数量由89条增至378条,包含热环境廊道的城市比例由77.4%增至100%,已初步形成城市群全局热环境网络;(4)2000-2020年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热环境网络的总体连通性呈逐渐增强态势,空间连通性的分布趋势由“南高北低”的空间异质性格局向“全局高连通性”的空间稳定性格局演变。该研究旨在为区域尺度的气候适应发展策略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网络 热岛斑块 连通性评估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裸沙斑块生境岛对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种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常学礼 刘颖茹 杨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 ,裸沙斑块面积的变化对沙米种群结构、土壤水分和紧实度等有明显的影响 .裸沙斑面积对种群结构的影响最高 ,平均关联度为 0 .79;其中在沙米种群结构的所有指标中 ,沙米种群大小与裸沙斑面积的变化的关联度最高为 0 .... 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 ,裸沙斑块面积的变化对沙米种群结构、土壤水分和紧实度等有明显的影响 .裸沙斑面积对种群结构的影响最高 ,平均关联度为 0 .79;其中在沙米种群结构的所有指标中 ,沙米种群大小与裸沙斑面积的变化的关联度最高为 0 .84 ,种群密度随裸沙斑面积的变化最小 ,关联度为 0 .59.同时 ,裸沙斑面积的变化也影响裸沙斑的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紧实度 ,二者的平均关联度分别为 0 .62和 0 .57.其中 ,土壤水分与裸沙斑面积正相关 ,土壤紧实度为负相关 .总生物量及构件生物量随裸沙斑面积变化的差异较小 ,它们的变异系数变化在0 .63 0 .76之间 ;灰色关联度变化在 0 .760 .89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沙斑块 种群结构 沙米 藜科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原始林下地表主要苔藓斑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俊华 包维楷 李芳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5-741,共7页
引入并应用斑块概念对大渡河上游藓类-冷杉原始林下地表1 hm2面积的锦丝藓、大羽藓、赤茎藓、塔藓、锦丝-赤茎藓等五种地表苔藓斑块结构特征作了调查分析,并同时测定了斑块相关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基质湿度、光照强度、乔木... 引入并应用斑块概念对大渡河上游藓类-冷杉原始林下地表1 hm2面积的锦丝藓、大羽藓、赤茎藓、塔藓、锦丝-赤茎藓等五种地表苔藓斑块结构特征作了调查分析,并同时测定了斑块相关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基质湿度、光照强度、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及生物量、凋落物盖度)。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不同斑块类型在生物量、个体密度、层片厚度和物种丰富度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调查环境因素各个方面在五种斑块之间都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且各类斑块的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间分别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影响斑块结构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是藓丛表面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草本层盖度、灌木层的盖度等也对斑块特征产生重要影响,而草本层生物量、凋落物盖度及乔木层盖度仅对个别斑块的结构特征产生影响,基质湿度并未对斑块特征产生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不同藓类生长基质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苔藓 斑块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冷杉天然林下地表主要苔藓斑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俊华 包维楷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4-690,共7页
调查分析了大渡河上游藓类-冷杉天然林下5种主要地表苔藓斑块(锦丝藓、赤茎藓、大羽藓、塔藓及锦丝-大羽藓)的生物量,同时测定了各斑块相关环境因子(斑块表面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及基质湿度等)。对苔藓生物量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综... 调查分析了大渡河上游藓类-冷杉天然林下5种主要地表苔藓斑块(锦丝藓、赤茎藓、大羽藓、塔藓及锦丝-大羽藓)的生物量,同时测定了各斑块相关环境因子(斑块表面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及基质湿度等)。对苔藓生物量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表明,不同苔藓斑块的生物量有差异,且不同斑块环境因子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斑块生物量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显示,苔藓斑块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较显著,苔藓生物量特征受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灌木层盖度及草本层盖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但不同环境因子对不同斑块苔藓生物量的影响水平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斑块 生物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动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晓爱 李明财 +1 位作者 易现峰 赵亮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介绍了描述环境异质性特征的几个基本概念 ,即斑状度、颗粒和领域等以及动物响应环境异质性的几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 动物 环境异质性 斑块 粒式响应 生态领域
下载PDF
官司河流域土地覆被景观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延国 王青 王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6-169,174,共5页
以1995年和2005年官司河流域两期的TM遥感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并借助RS、GIS和数理统计方法提取景观类型的矢量数据,通过基质比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斑块密度变化率3个指标以及景观类型转化规律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进... 以1995年和2005年官司河流域两期的TM遥感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并借助RS、GIS和数理统计方法提取景观类型的矢量数据,通过基质比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斑块密度变化率3个指标以及景观类型转化规律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整个流域人工景观的基质,处在频繁耕作及动态变化中,马尾松林地作为半自然景观的基质,稳定性亦较低,但有所提高,二者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起主导作用;(2)城镇及水域的斑块稳定性最高,马尾松林地、栎类林地和柏木林地次之,耕地与村庄的稳定性最低,这与流域作为典型农林复合生态区的地位与作用相吻合;(3)耕地与水域及有林地的转化最为剧烈,这与1998年以来流域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密切相关,但水域及有林地的稳定性仍然取决于其自然稳定性,且景观格局呈现良好发展趋势;(4)中小斑块的马尾松林地及柏木林地的稳定性对流域的景观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处在生态环境变化趋向的节点位置,应予以合理的保护、规划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GIS 官司河流域 景观 稳定性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双元创新视角下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栩 李润茂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7,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134份有效问卷,探索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134份有效问卷,探索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在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创新 新创企业 资源拼凑 环境动态性
下载PDF
井工巷道环境建模与掘进障碍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健健 王超 +4 位作者 张强 常博深 王帆 王晓林 吴淼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8,共7页
针对煤矿井下狭长密闭巷道内掘进机难定位、难定向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激光雷达的井下巷道环境建模与掘进障碍检测方法研究,用于判断巷道边缘形状,预测掘进机行进方向。建立了井下掘进机运动学模型与激光雷达观测模型,解算掘进机在井巷内... 针对煤矿井下狭长密闭巷道内掘进机难定位、难定向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激光雷达的井下巷道环境建模与掘进障碍检测方法研究,用于判断巷道边缘形状,预测掘进机行进方向。建立了井下掘进机运动学模型与激光雷达观测模型,解算掘进机在井巷内部的掘进距离、位置等相关掘进参数,将狭长密闭的巷道环境建模问题转换为数理上的概率统计与数学模型预测问题。同时,对激光SLAM环境建模算法进行分析,将可行性巷道环境建模算法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巷道环境建模线条特征提取的精确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激光雷达的井下巷道环境建模与掘进障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掘进机在井下掘进过程无地图指导的问题,当距离阈值参数为0.05,角度阈值参数为0.06时,HectorSLAM算法可以精确提取片帮巷道边缘形状,对巷道中的障碍做出识别,为预测掘进机行进方向和判断巷道形状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掘进机 边缘形状 环境建模 片帮巷道 障碍检测
下载PDF
资源拼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沈颂东 陈鑫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共8页
创新资源的有限性是制约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虽然资源拼凑被认为是突破企业资源限制的有效途径,但资源拼凑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引入即兴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 创新资源的有限性是制约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虽然资源拼凑被认为是突破企业资源限制的有效途径,但资源拼凑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引入即兴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依此分析资源拼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拼凑对即兴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兴能力在资源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即兴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同时调节了即兴能力在资源拼凑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注重“拼凑”思维的培养,着力开发资源的多种用途,并对其进行创造性重组;企业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即兴能力,以促进企业“创造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资源拼凑 即兴能力 环境动态性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持续性的公路护坡植物筛选研究与应用方式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学平 江玉林 +2 位作者 张洪江 张世俊 王云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154,共5页
依托原云南楚大高速公路筛选试验小区,观测了28个单播组合及10个混播组合8年间生长表现,在利用常规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了景观生态学的斑块格局研究方法,对观测期末演替形成的植物种类、斑块数、多样性指数及盖度高度综合优势比... 依托原云南楚大高速公路筛选试验小区,观测了28个单播组合及10个混播组合8年间生长表现,在利用常规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了景观生态学的斑块格局研究方法,对观测期末演替形成的植物种类、斑块数、多样性指数及盖度高度综合优势比进行了测定,从应用方式角度根据植物持续性、植物竞争力与扩散强度等方面将适用植物划分为混播先锋种、伴生种及建群种3种类型。指出单播群落具有均质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在新建公路植被建植中,采用分斑块建立单播植物群落方式,最终建立目标混交植物群落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适用护坡植物 筛选 可持续植被 斑块
下载PDF
生态网络分析在滨海新区战略环评中的应用
11
作者 闫维 李洪远 +3 位作者 蔡喆 程晨 莫训强 郝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3,共5页
以滨海新区卫星影像和规划图为基础资料,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和网络结构分析法对滨海新区的生态网络现状、总体规划及战略规划进行评价。在考虑不同生态用地斑块间的距离和景观阻力的基础上,运用重力模型对不同斑块间的... 以滨海新区卫星影像和规划图为基础资料,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和网络结构分析法对滨海新区的生态网络现状、总体规划及战略规划进行评价。在考虑不同生态用地斑块间的距离和景观阻力的基础上,运用重力模型对不同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新区2008年生态网络现状景观破碎化严重且连通性差;总体规划侧重于斑块间的廊道连接,景观连通性高,但大尺度斑块比例小;战略规划侧重于大尺度斑块的构建,但连通性较差。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构建滨海新区科学合理的生态网络建议,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生态网络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景观格局分析 网络结构分析 斑块间相互作用力分析 滨海新区
下载PDF
Continuities of Progressive and Mixing Algorithm for Surface Modeling and Editing
12
作者 刘玉坤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The progressive and mixing algorithm(PAMA) is a method for surface modeling and editing,which is developed for effective and flexible applications in many environments,such as computer-aided design(CAD) and computer-a... The progressive and mixing algorithm(PAMA) is a method for surface modeling and editing,which is developed for effective and flexible applications in many environments,such as computer-aided design(CAD) and computer-aided geometric design(CAGD).In this paper,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continuities of PAMA are discussed,which provide a mathematics analysis of PAMA.The analysis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MA provides a new method of surface modeling and editing with four more degrees of freedom for designers to manipulate a 3D ob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D patches aided freedom editing corner environments graphics continuity smoothness
下载PDF
营口市景观空间格局及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13
作者 杨洋 张华 周成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年第3期24-28,33,共6页
根据营口市2007年土地利用相关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明确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尺度对营口市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揭示了景观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地是营口市占地面积最大,斑... 根据营口市2007年土地利用相关图形数据,选用生态意义明确的景观格局指数和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尺度对营口市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揭示了景观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地是营口市占地面积最大,斑块数最多的基质景观,面积比例高达49.80%,斑块个数为1 252个,占总斑块数的38.89%,斑块分离度为0.05;旱地和水田面积比例也较大,分别占21.76%和14.28%;城乡用地面积仅占11.66%,但其斑块数达1 198个;滩涂面积比例最小,仅为0.07%。(2)营口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区域生态环境指数达0.48,高于相邻的盘锦市和瓦房店市。(3)营口市滩涂、沼泽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斑块 景观空间格局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质量 营口市
下载PDF
环保型转炉修补砖的研制与应用
14
作者 周治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58,共2页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w(MgO)>92.21%的烧结镁砂和w(MgO)=84.34%的含油镁碳废料为主要原料,以粉状改性沥青粉为流动剂,加入少量硫磺作助流剂,以木质素磺酸钙溶液为结合剂,研制出一种环保型转炉修补砖,并进行了实际使用试验。结果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w(MgO)>92.21%的烧结镁砂和w(MgO)=84.34%的含油镁碳废料为主要原料,以粉状改性沥青粉为流动剂,加入少量硫磺作助流剂,以木质素磺酸钙溶液为结合剂,研制出一种环保型转炉修补砖,并进行了实际使用试验。结果表明:该修补砖高温软化性好,烧结时间短,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修补砖 节能环保 木质素磺酸钙
下载PDF
基于提高皮革利用率与品质的绿色涂饰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永红 《西部皮革》 2021年第14期6-9,共4页
通过分析涂饰化工材料的性能,选用对环境友好的水性化料,设计相应的涂饰工艺,进行对比试验、优化组合及集成,研发出采用含油蜡的特殊混合物以及适当的补伤发泡作预底涂,达成改善皮性肉感、遮盖伤残、提升皮革成品利用率与品质的绿色涂... 通过分析涂饰化工材料的性能,选用对环境友好的水性化料,设计相应的涂饰工艺,进行对比试验、优化组合及集成,研发出采用含油蜡的特殊混合物以及适当的补伤发泡作预底涂,达成改善皮性肉感、遮盖伤残、提升皮革成品利用率与品质的绿色涂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涂饰技术 环境友好 水性化料 油蜡混合物 补伤发泡 预底涂
下载PDF
城市水体斑块对热岛效应的缓解能力——以沈阳市为例
16
作者 尹利娜 汪小义 +3 位作者 林茂森 夏晓芸 邵新卓 杨晓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228-238,共11页
水体对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水体通过冷却周围地表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采用Landsat影像分析了2000—2020年沈阳市辖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情况,利用常规的水体斑块构建缓冲区并进行分析,通过冷却范围、冷却幅度和冷... 水体对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水体通过冷却周围地表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采用Landsat影像分析了2000—2020年沈阳市辖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情况,利用常规的水体斑块构建缓冲区并进行分析,通过冷却范围、冷却幅度和冷却梯度3个指标量化水体斑块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能力,利用水体斑块的面积、形状指数和周围建成区占比定量分析了影响水体斑块缓解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沈阳市城市热岛分布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展,热岛面积增加约40%;(2)水体斑块能有效降低周边建成区地表温度的平均距离为0.27 km,相邻建成区平均降温2.26℃,每距离水体边界1 km的建成区平均地表温度的降幅为8.28℃;(3)水体斑块的面积增加对冷却范围和冷却幅度有着极强的增强作用,水体斑块形状指数的增加也会增强冷却作用,而水体周边建成区占比的增加则会抑制水体斑块的冷却范围与冷却幅度,水体斑块的冷却梯度仅与周边建成区占比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水体斑块的面积、形状指数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斑块 热岛效应 缓解能力 冷却作用 城市地表温度 环境遥感
下载PDF
根状茎型植物扁秆荆三棱对土壤养分异质性尺度和对比度的生长响应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一可 罗芳丽 +1 位作者 李红丽 于飞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43,共9页
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而克隆植物被认为能很好地适应和利用土壤养分异质性。尽管尺度和对比度是异质性的两个重要属性,但有关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尺度和对比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克隆植物生长和分株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仍比较... 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而克隆植物被认为能很好地适应和利用土壤养分异质性。尽管尺度和对比度是异质性的两个重要属性,但有关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尺度和对比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克隆植物生长和分株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在一个温室实验中,根状茎型草本克隆植物扁秆荆三棱(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异名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umis))被种植在由高养分斑块和低养分斑块组成的异质性环境中。实验为两种尺度处理(大斑块和小斑块)和两种对比度处理(高对比度和低对比度)交叉组成的4种处理组合。在每个处理中,高养分和低养分斑块的总面积相同;在所有4种处理中,土壤养分的总量也完全相同。无论在整个克隆(植株)水平,还是在斑块水平,尺度、对比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扁秆荆三棱的生物量、分株数、根状茎长和块茎数的影响均不显著。然而,在斑块水平,扁秆荆三棱在高养分斑块中的生物量、分株数、根状茎长和块茎数均显著高于低养分斑块,而在高养分斑块中相邻分株间的距离(间隔物长)小于低养分斑块,并且这种效应均不依赖于斑块尺度的大小和对比度的高低。因此,在土壤养分异质性环境中,扁秆荆三棱可以通过缩短间隔物长,并可能通过提高根状茎的分枝强度,把较多的分株和潜在分株放置在养分条件好的斑块中。这种响应格局体现出克隆植物的觅食行为,有利于整个克隆对异质性资源的吸收和利用。然而,该实验中的尺度和对比度对扁秆荆三棱分株的放置格局均没有显著效应。作者推测,在一个更大的斑块尺度和(或)对比度范围内,扁秆荆三棱对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响应可能不同。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涉及更广泛的尺度和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环境异质性 觅食行为 斑块对比度 斑块尺度 斑块大小 可塑性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Dispersal on Population Growth with Stage-structure
18
作者 Yong-guangYu Suo-chunZhang Zai-zhongYang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SCIE CSCD 2003年第3期499-504,共6页
The effect of dispersal on the permanence of population in a polluted patch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onstructed a single-species dispersal model with stage-structure in two patches. The analysis focuses ... The effect of dispersal on the permanence of population in a polluted patch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onstructed a single-species dispersal model with stage-structure in two patche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ase that the toxicant input in the polluted patch has a limit value. The authors deriv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population will be either permanent, or extin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ch environment STAGE-STRUCTURE POLLUTION dispersal PERMAN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