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探讨青海省西宁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病死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病死牛肺脏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菌落观察和染色镜...【目的】通过探讨青海省西宁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病死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病死牛肺脏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菌落观察和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特异性引物扩增、16S rRNA测序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荚膜血清及脂多糖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病原特性评价。【结果】肺脏样本中分离得到的菌落呈现灰白色中间微凹陷的露珠样,未出现溶血环;革兰染色可见粉红色球杆菌;瑞氏染色可见两端浓染的蓝色球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D-葡萄糖、D-甘露醇、D-甘露糖、酪氨酸芳胺酶、磷酸酶、COURMARATE和ELLMAN反应结果为阳性;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相似性>95%,鉴定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XN222。荚膜血清分型及脂多糖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的荚膜血清分型为D型,其脂多糖分型为L3和L5型。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携带ptfA、fimA、hsf-2、sodA、tbpA、sodC等共计19种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0.2 mL 1.5×10^(8)CFU/mL菌液,可导致100%(10/10)小鼠死亡,说明分离菌株XN222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对头孢噻呋、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马波杀星、四环素和青霉素等15种抗菌药均敏感,对泰乐菌素中度敏感。【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1株致病力较强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的发现丰富了国内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亚型,可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病原学调查和巴氏杆菌多价苗研制等提供生物素材。展开更多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1954年首次在英国分离鉴定,在我国和其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多次流行,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传染病。...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1954年首次在英国分离鉴定,在我国和其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多次流行,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传染病。本研究用SS2-ZY05719株按10^(9)、10^(8)、10^(6)CFU腹腔注射途径人工感染健康的新西兰兔,3种剂量均可引起发病并死亡,新西兰兔临床症状明显,感染组平均体温升高1℃~2℃。同时分析了SS2在兔体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高剂量感染组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快速死亡,感染剂量与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对各试验组新西兰兔内脏组织进行检测发现,SS2主要集中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等组织中,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细菌载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研究了SS2感染新西兰兔后的临床症状和各组织载菌量,为猪链球菌的防治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结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同时探讨其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旨在为结肠息肉临床辨证和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获取并整理结肠息肉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证型、病理分型、血脂程度及结肠镜...目的:研究结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同时探讨其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旨在为结肠息肉临床辨证和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获取并整理结肠息肉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证型、病理分型、血脂程度及结肠镜结果等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量、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息肉病理类型。统计分析结肠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大肠湿热证199例(39.5%)>肝郁气滞证127例(25.2%)>脾胃虚弱证101例(20.0%)>瘀血内停证46例(9.1%)>寒湿内阻证30例(5.9%)。②结肠息肉患者年龄大多≥45岁,447例,占88.86%;饮食习惯以肥甘厚味为主,有208例,占41.35%;吸烟者232例,占46.13%;饮酒者136例,占27.04%。③结肠息肉患者中腺瘤性息肉患者295例,占58.65%,非腺瘤性息肉患者208例,占41.35%。④非高总胆固醇血症124例,占24.65%,高总胆固醇血症379例,占75.35%;非高甘油三酯血症136例,占27.03%,高甘油三酯血症367例,占72.97%;非高脂血症139例,占27.63%,高脂血症364例,占72.37%;非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222例,占44.13%,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281例,占55.87%。结论:结肠息肉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多见。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为主,非腺瘤性息肉中炎性息肉以大肠湿热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肝郁气滞证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高总胆固醇血症分布具有差异(P<0.05),以大肠湿热证多见;不同证型高总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分布无差异(P>0.05)。展开更多
目的为了解不同来源的人类条件病原体的特征和耐药机制,预防环境病原体和医院病原体交叉感染,对桑树中分离的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子分型特点的探究。方法从广东和广西两地采集桑树和桑树根际土壤样本,其中共分离得到12株...目的为了解不同来源的人类条件病原体的特征和耐药机制,预防环境病原体和医院病原体交叉感染,对桑树中分离的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子分型特点的探究。方法从广东和广西两地采集桑树和桑树根际土壤样本,其中共分离得到12株克雷伯菌,对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株耐药性表征;采用PCR技术对6类9个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进行遗传分析。结果12株桑源克雷伯菌检测到bla_(SHV)、tet(D)、tet(A)和aadA14种耐药基因,其中携带氨基糖苷类相关基因aadA1的有5株(41.67%);12株桑源克雷伯菌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和链霉素表现出耐药,对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6株(50%),对7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2株(16.67%);8株(66.67%)携带脂多糖相关的wabG毒力基因;MLST分析显示12株桑源克雷伯菌划分为3大类,包括产酸克雷伯菌复合体(Klebsiella oxytoca species complex,KoSC)、肺炎克雷伯菌复合体(K.pneumoniae species complex,KpSC)以及产气克雷伯菌(K.aerogenes);可分成7个序列型(sequence typing,ST),ST260为优势序列型,有5株(41.67%)。结论12株桑源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峻,氨基糖苷类aadA1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ST260是主要的序列型,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多样性,为环境中桑树来源的克雷伯菌病原体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探讨青海省西宁市某规模化奶牛场病死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血清型、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病死牛肺脏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菌落观察和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特异性引物扩增、16S rRNA测序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荚膜血清及脂多糖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病原特性评价。【结果】肺脏样本中分离得到的菌落呈现灰白色中间微凹陷的露珠样,未出现溶血环;革兰染色可见粉红色球杆菌;瑞氏染色可见两端浓染的蓝色球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D-葡萄糖、D-甘露醇、D-甘露糖、酪氨酸芳胺酶、磷酸酶、COURMARATE和ELLMAN反应结果为阳性;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相似性>95%,鉴定分离得到的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XN222。荚膜血清分型及脂多糖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的荚膜血清分型为D型,其脂多糖分型为L3和L5型。毒力基因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携带ptfA、fimA、hsf-2、sodA、tbpA、sodC等共计19种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0.2 mL 1.5×10^(8)CFU/mL菌液,可导致100%(10/10)小鼠死亡,说明分离菌株XN222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XN222对头孢噻呋、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马波杀星、四环素和青霉素等15种抗菌药均敏感,对泰乐菌素中度敏感。【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1株致病力较强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的发现丰富了国内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亚型,可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病原学调查和巴氏杆菌多价苗研制等提供生物素材。
文摘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1954年首次在英国分离鉴定,在我国和其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多次流行,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传染病。本研究用SS2-ZY05719株按10^(9)、10^(8)、10^(6)CFU腹腔注射途径人工感染健康的新西兰兔,3种剂量均可引起发病并死亡,新西兰兔临床症状明显,感染组平均体温升高1℃~2℃。同时分析了SS2在兔体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高剂量感染组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且快速死亡,感染剂量与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对各试验组新西兰兔内脏组织进行检测发现,SS2主要集中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等组织中,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细菌载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研究了SS2感染新西兰兔后的临床症状和各组织载菌量,为猪链球菌的防治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研究结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同时探讨其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旨在为结肠息肉临床辨证和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获取并整理结肠息肉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证型、病理分型、血脂程度及结肠镜结果等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量、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息肉病理类型。统计分析结肠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大肠湿热证199例(39.5%)>肝郁气滞证127例(25.2%)>脾胃虚弱证101例(20.0%)>瘀血内停证46例(9.1%)>寒湿内阻证30例(5.9%)。②结肠息肉患者年龄大多≥45岁,447例,占88.86%;饮食习惯以肥甘厚味为主,有208例,占41.35%;吸烟者232例,占46.13%;饮酒者136例,占27.04%。③结肠息肉患者中腺瘤性息肉患者295例,占58.65%,非腺瘤性息肉患者208例,占41.35%。④非高总胆固醇血症124例,占24.65%,高总胆固醇血症379例,占75.35%;非高甘油三酯血症136例,占27.03%,高甘油三酯血症367例,占72.97%;非高脂血症139例,占27.63%,高脂血症364例,占72.37%;非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222例,占44.13%,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281例,占55.87%。结论:结肠息肉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多见。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为主,非腺瘤性息肉中炎性息肉以大肠湿热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肝郁气滞证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高总胆固醇血症分布具有差异(P<0.05),以大肠湿热证多见;不同证型高总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分布无差异(P>0.05)。
文摘目的为了解不同来源的人类条件病原体的特征和耐药机制,预防环境病原体和医院病原体交叉感染,对桑树中分离的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子分型特点的探究。方法从广东和广西两地采集桑树和桑树根际土壤样本,其中共分离得到12株克雷伯菌,对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株耐药性表征;采用PCR技术对6类9个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进行遗传分析。结果12株桑源克雷伯菌检测到bla_(SHV)、tet(D)、tet(A)和aadA14种耐药基因,其中携带氨基糖苷类相关基因aadA1的有5株(41.67%);12株桑源克雷伯菌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和链霉素表现出耐药,对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6株(50%),对7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2株(16.67%);8株(66.67%)携带脂多糖相关的wabG毒力基因;MLST分析显示12株桑源克雷伯菌划分为3大类,包括产酸克雷伯菌复合体(Klebsiella oxytoca species complex,KoSC)、肺炎克雷伯菌复合体(K.pneumoniae species complex,KpSC)以及产气克雷伯菌(K.aerogenes);可分成7个序列型(sequence typing,ST),ST260为优势序列型,有5株(41.67%)。结论12株桑源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峻,氨基糖苷类aadA1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ST260是主要的序列型,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多样性,为环境中桑树来源的克雷伯菌病原体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