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 of the Subjects of Human Clinical Trials in China
1
作者 孟祥菡 SHFN Jinju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年第1期177-196,共20页
The “informed consent principle” in human clinical trials is the product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in the field of human trials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biomedi... The “informed consent principle” in human clinical trials is the product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in the field of human trials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 for research subjects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in China. The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 for research subjects has been improved from an ethical norm to a legal norm. The legal status of legal norms has also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Based on the public law regulations, private law relief has been added to the legal relief system for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 for research subjects. As a result,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has been enhanced. The domestic informed consent protection system is partiall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norms.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 depends 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social consensus to respect human rights and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JECTS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 obligation to inform human clinical trials
下载PDF
Incentivization and the moral problem of involuntary consent in medical research
2
作者 Victor Chidi Wolemonwu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The legal and moral permissibility of clinical research entails that researchers must secure the voluntary,informed consent of prospective research participants before enrolling them in studies.In seeking the consent ... The legal and moral permissibility of clinical research entails that researchers must secure the voluntary,informed consent of prospective research participants before enrolling them in studies.In seeking the consent of potential participants,researchers are also allowed to incentivise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because many studies would fail to meet enrollment goals without a financial incentive for participation.Some philosophers and bioethicists contend that the use of incentives to secure consent from research subjects is problematic because it constitutes undue inducement and a coercive offer.Some proponents of this view are Ruth Macklin(1981,1989)and Joan McGregor(2005).Macklin claims that it is ethically inappropriate to pay research subjects.The payment is likely to coerce the research subject,thereby violating the ethical requirement on the voluntariness of research participation.Also,such offers can prompt subjects to lie,deceive or conceal information that,if known,would disqualify them as participants.For McGregor,incentives could be undue and coercive because they make offerees better off relative to their baseline as well as constrain them to accept the offer of incentives as the only eligible choice or option.I argue that coercive offers are distinct from undue inducement.Coercive offers are essentially morally objectionable because by making people accept an offer through threats for the sake of some interests or ends,the offeror vitiates the offeree’s capacity to make informed,voluntary,and rational decisions and choices.I further claim that the quantity of an incentive does not render an inducement undue.I contend that the only condition under which incentives are regarded as an undue inducement and as such vitiates an agent’s voluntary consent is if they are offered through deceptive or manipulative me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UNTARINESS informed consent INCENTIVES coercive offers undue inducement human rights
下载PDF
Human Rights Jurisprudence in Hospice Care——Thoughts on the Concept and Boundary of “Death with Dignity”
3
作者 陈云良 陈伟伟 +1 位作者 JIA Binrui(译) FENG Zhuoya(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3期454-472,共19页
Death with dign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dignity of human life in the context of end-of-life medical care.However,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oncept,it has been alienated into a single way of death and is often conf... Death with dign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dignity of human life in the context of end-of-life medical care.However,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oncept,it has been alienated into a single way of death and is often confused with the concept of euthanasia.It is therefor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necessity to re-expand the connotations of death with dignity Death with dignity is the subjective value of dignity reflected in the context of dying.It takes equality,freedom,and virtue as the core,and uses the right to life as its external support.It is projected onto the medical context and incorporates the patient’s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Subject to public interest,legal paternalism,and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s,the boundary of the right to death with dignity should be between active treatment and natural death,and active euthanasia in the form of giving up the right to life should not be included in the right to death with dig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inal medical care death with dignity right to life with dignity right to informed consent
下载PDF
《民法典》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考察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2
4
作者 沃耘 乔鹏飞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2,共12页
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 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未充分发挥、“知情—同意”标准不一且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构建可识别的场景化模式界定个人信息,引入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判定隐私,审慎引入惩罚性赔偿,明晰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构建“国家—行业—平台”三层规则体系实现实质同意,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权 惩罚性赔偿 “知情—同意” 《民法典》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专有权的构建
5
作者 易玲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5,共13页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日益重要,加快推进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立法迫在眉睫。从价值基础的一致性、理论依据的贯通性与实践要求的符合性三个方面来看,构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专有权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民间文...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日益重要,加快推进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立法迫在眉睫。从价值基础的一致性、理论依据的贯通性与实践要求的符合性三个方面来看,构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专有权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民间文学艺术的开发和利用应符合来源群体特定的传统与习惯,在遵循来源群体知情同意原则的同时,应保障来源群体对他人利用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获得的惠益。在此基础上,创设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来源群体为权利主体,经审查认定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为权利客体的精神权利、以事先知情同意和事后开发利益分享为内容的经济权利,但应对上述权利做合理限制。应根据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确定适当的保护期限和救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 专有权 权利构建 知情同意 惠益分享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6
作者 刘永红 邓海霞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未成年人作为特殊主体,对其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虽然我国已有了初步的立法规则构建,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对未成年人敏感信息的年龄划分界定不清、监护人同意规则不足...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未成年人作为特殊主体,对其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虽然我国已有了初步的立法规则构建,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对未成年人敏感信息的年龄划分界定不清、监护人同意规则不足、未成年人被遗忘权本土化的现实困境。结合域外国家最新立法及我国相关司法实践,以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基础,需要对未成年人年龄标准进行三阶段界分、提出监护人同意规则的未来出路、完善我国未成年人被遗忘权保护制度,以此优化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保护 年龄标准划分 监护人同意规则 被遗忘权
下载PDF
善终权: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7
作者 何平 刘典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我国台湾地区所谓“病人自主权利法”是对善终权的专门立法,明确尊重病人的自主并保障其善终权益,其内容主要包括贯彻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意愿人预立医疗决定、设立医疗委任代理人、病人拒绝医疗时所必经之程序的严谨等,所呈现出的特点... 我国台湾地区所谓“病人自主权利法”是对善终权的专门立法,明确尊重病人的自主并保障其善终权益,其内容主要包括贯彻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意愿人预立医疗决定、设立医疗委任代理人、病人拒绝医疗时所必经之程序的严谨等,所呈现出的特点可凝练为告知义务的对象主要是病人、仅病人本人有拒绝医疗的权限、拒绝医疗后的处置范围较广等,对我国内地地区未来善终权立法及当下之善终权相关制度的构建,立法规范善终权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善终权代理制度和确立善终权的侵权责任和相关救济措施等方面,均不乏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终权 病人自主 知情同意 预立医疗
下载PDF
论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同意撤回权的行使
8
作者 苏琦 张静 王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6-902,共7页
为充分尊重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的真实意思与自主决定,《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赋予了提供者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即同意撤回权。“随时无条件退出”意味着提供者有权在任何阶段撤回其同意并无需因此承担任何不利后果。为确保人类遗传... 为充分尊重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的真实意思与自主决定,《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赋予了提供者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即同意撤回权。“随时无条件退出”意味着提供者有权在任何阶段撤回其同意并无需因此承担任何不利后果。为确保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同意撤回权得到法治实现,应充分告知以保障提供者的知情权,同时建立机构管理体系与撤回机制,并加强伦理审查,最终形成提供者终止参与、遗传资源销毁或删除及不再利用等法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意撤回权 自主决定 遗传资源 知情同意
下载PDF
医疗机构行使紧急救治权的法律风险分析及对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20条为例
9
作者 冯嘉旻 龚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6,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20条是专门为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而制定的,旨在化解医疗机构的应急抢救权利与病患的知情同意权利之间的矛盾。鉴于相应法律法规的欠缺、组织结构的欠佳和体系的漏洞等问题,医疗机构在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20条是专门为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而制定的,旨在化解医疗机构的应急抢救权利与病患的知情同意权利之间的矛盾。鉴于相应法律法规的欠缺、组织结构的欠佳和体系的漏洞等问题,医疗机构在实施紧急救治的时候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梳理和考察现行法中关于医疗机构紧急救治的相关规定,发现有必要优化相关法律条款及司法解释,建立健全以伦理委员会为核心的病例评价体系,完善医疗救助基金与保险制度,避免医务人员陷于“情与理”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紧急救治权 医务人员 知情同意权
下载PDF
已公开个人信息刑法规制的分层建构
10
作者 杨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41,共14页
对未经授权而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行为,刑法理论与实务中存在入罪论、出罪论和折衷论三种观点。入罪论所根据的“二次授权必要说”存在规范衔接错位之虞;出罪论所依据的“二次授权不要说”弱化了知情同意机制的功能;折衷论中,“合理处... 对未经授权而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行为,刑法理论与实务中存在入罪论、出罪论和折衷论三种观点。入罪论所根据的“二次授权必要说”存在规范衔接错位之虞;出罪论所依据的“二次授权不要说”弱化了知情同意机制的功能;折衷论中,“合理处理”“公开目的”判断标准模糊,“场景理论”逻辑不周延,“一般可访问”标准考察维度较为单一且存在客观归罪之嫌。通过明确“已公开个人信息”的范围,并从公开的主体、范围和形式三重维度分层建构,不失为一条合理路径。据此,处理非法公开的个人信息具有法益侵害性;处理完全公开的个人信息一般无须征得信息主体同意;信息主体自愿在特定范围内公开个人信息的,信息业者只有在超越该范围进行处理时才有必要取得同意。处理依规定在特定范围内公开的个人信息,信息主体有权处分时应征得同意,信息主体无权处分时不得擅自处理;信息主体处分权限不完整时,应取得双重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已公开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 信息自决权 安全利用
下载PDF
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界限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赛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未经同意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是否构成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既有理论中,二次授权说违反法秩序统一原则,也过度限制了个人信息的合理运用;信息开放程度说则使知情同意的判断沦为形式。基于弱同意说,若未经同意的信息处理行为符合自... 未经同意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是否构成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既有理论中,二次授权说违反法秩序统一原则,也过度限制了个人信息的合理运用;信息开放程度说则使知情同意的判断沦为形式。基于弱同意说,若未经同意的信息处理行为符合自愿公开个人信息的用途或情境,便是在合理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因而不够成犯罪;即便不符合,只要信息主体未表示明确拒绝且未损害其重大利益,便不具有可罚的违法性因而不构成犯罪。由于依法必须公开的个人信息涉及公共利益,只要信息处理行为不以违法犯罪为目的便不应构成犯罪。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需要侧重于打击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为此应将其犯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公开个人信息 知情同意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自决权
下载PDF
我国远程医疗中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雯 吴婉荧 阿依沙达·吐尔逊巴依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2期7-11,共5页
近年来我国的远程医疗服务发展迅速,由于服务涉及的参与方和环节多,专门立法薄弱,出现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隐私权保护不足而被侵权的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权方面的保护不足表现为医生未尽告知义务、地区差异削弱患者知情同意权、患者... 近年来我国的远程医疗服务发展迅速,由于服务涉及的参与方和环节多,专门立法薄弱,出现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隐私权保护不足而被侵权的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权方面的保护不足表现为医生未尽告知义务、地区差异削弱患者知情同意权、患者信息知情同意权的界定不明确。在患者隐私权方面的保护不足表现为远程医疗全过程被监控、医患身处场合存在隐私风险、患者难以自主掌控信息。我国有必要修订《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包括:增加远程医疗的法律依据、增加远程医疗的适用前提、增加患者知情同意权保护内容、增加患者隐私权保护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知情同意权 隐私权 患者
下载PDF
医疗机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风险与规制研究
13
作者 张瑞 班艺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人脸识别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效率,同时也伴生了潜在的技术应用与法律风险。在主体合规层面,医疗机构并不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天然合规主体;在具体实践中,置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设备审视下的医生的诊疗自主性存在被侵蚀的... 人脸识别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效率,同时也伴生了潜在的技术应用与法律风险。在主体合规层面,医疗机构并不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天然合规主体;在具体实践中,置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设备审视下的医生的诊疗自主性存在被侵蚀的风险;在信息权利的保障上,患者相对人的知情同意权也有被实质架空的风险。这就意味着必须针对法律风险完善相应的规制进路:强化医疗机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合规性,区分人脸识别技术在医疗机构应用的不同场域,切实保障患者相对人的知情同意权利等方面着手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人脸识别技术 医疗机构 规制困境 知情同意权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同意撤回权制度的适用障碍及其消除
14
作者 郭红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规定信息主体有权撤回同意,却未明确说明同意撤回权的性质、行使条件、法律效力、权利范围等内容。学界对此各执己见,至今尚无定论,以致同意撤回权制度的适用面临诸多障碍。可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内部”...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规定信息主体有权撤回同意,却未明确说明同意撤回权的性质、行使条件、法律效力、权利范围等内容。学界对此各执己见,至今尚无定论,以致同意撤回权制度的适用面临诸多障碍。可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内部”界定信息主体同意为承诺、同意撤回权为任意解除权;明确信息主体禁止撤回“双保险”个人信息及例外情形、限制撤回必要个人信息;认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负有主动删除义务、信息主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进而结合《民法典》第1033条、第1035条、第1037条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条、第13条至第18条、第29条至第31条、第47条,“外部”厘定同意撤回权制度与告知同意规则、删除权制度的关系,构建三者的协调适用规则。“内”“外”兼施,保障同意撤回权制度的准确适用,平衡信息主体、非信息主体、个人信息处理者三者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主体 个人信息同意撤回权 告知同意规则 删除权
下载PDF
患者知情同意权行使主体的困境与纾解
15
作者 崔钧 徐梓硕 +1 位作者 李娜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33,共6页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构建一套完善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制度已然成为医患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剖析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如何确定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关系...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构建一套完善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制度已然成为医患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剖析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如何确定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关系、当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顺位、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特殊情况下患者家属意见与医疗机构治疗方案发生严重分歧时,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应是谁等。从而提出完善患者知情同意权行使主体制度的对策,从根本上改变患者在当下医疗环境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进而保障患者的相关利益不受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权 行使主体 生命健康权 最佳利益原则
下载PDF
浅析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中知情同意的问题
16
作者 王婵媛 康庄 +1 位作者 李生兰 李文斌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对医院目前开展的脑胶质瘤临床试验知情同意过程中的观察,综合科室脑胶质瘤临床试验的开展情况,针对不同类型脑胶质瘤病人尤其是功能区受损以及伴有认知功能受限的病人,分析签署知情同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探讨并提出整改及解决办... 通过对医院目前开展的脑胶质瘤临床试验知情同意过程中的观察,综合科室脑胶质瘤临床试验的开展情况,针对不同类型脑胶质瘤病人尤其是功能区受损以及伴有认知功能受限的病人,分析签署知情同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探讨并提出整改及解决办法。通过规范的签署知情同意,针对病情不同的脑胶质瘤受试者采取个体化签署知情同意,充分尊重受试者意愿,保证临床试验顺利进行,使受试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促进临床试验规范、安全、有序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临床试验 知情同意 受试者权益
下载PDF
个人信息处理中“知情同意”的审视与重构——数据确权的前思考
17
作者 韩新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合法处理个人信息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通识,其规范化进路是将“知情同意”作为认定处理行为合法与否的基础依据。“知情同意”在属于原则或规则的探讨上存在分歧,在法律性质的认定上存有争议,在实践效果层面为人诟病。通过学理审视,可发现... 合法处理个人信息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通识,其规范化进路是将“知情同意”作为认定处理行为合法与否的基础依据。“知情同意”在属于原则或规则的探讨上存在分歧,在法律性质的认定上存有争议,在实践效果层面为人诟病。通过学理审视,可发现“知情同意”是一种信息处理机制,体现了信息主体的意思自治,构成非典型性法律行为。“知情同意”的法律属性蕴含信息主体财产确权理念。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通过“知情同意”达成一项信息处理合同,该合同构造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内部合法性边界。既有法律规定和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等构造的外部边界对内部边界起必要的补强和限制作用。为使“知情同意”作为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具有更清晰的逻辑起点和更具可操作性的机制抓手,还需要剖析个人信息概念的二元架构,区分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深化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个人信息 信息主体 数据确权 公益诉讼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的弱势主体法理批判
18
作者 陈天翔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法律和企业相关隐私政策须要以弱势群体而非消费者为叙事,关注其作为弱势权利主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既有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忽视了弱势主体,他们难以有效地行使个人信息权利。依据情境一致理论的启发,分析个人信息权需要立足于信息关... 法律和企业相关隐私政策须要以弱势群体而非消费者为叙事,关注其作为弱势权利主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既有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忽视了弱势主体,他们难以有效地行使个人信息权利。依据情境一致理论的启发,分析个人信息权需要立足于信息关系中信息主体双方的情境要素以表达权利主体的角色及弱势要素。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语境下,进一步完善目的和同意原则需要反映弱势主体的真实期望,相关权利的实现需要企业的技术助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个人信息权 情境一致 目的同意 技术助推
下载PDF
安宁疗护的立法基础与规制进路
19
作者 孙寒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安宁疗护日渐受到关注,而我国法律法规鲜有规定,有碍安宁疗护的现实实施。安宁疗护立法具有正当性基础,法理基础在于人的尊严属性,生命权、医疗自主权是安宁疗护的重要权源,宪法、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安宁疗护日渐受到关注,而我国法律法规鲜有规定,有碍安宁疗护的现实实施。安宁疗护立法具有正当性基础,法理基础在于人的尊严属性,生命权、医疗自主权是安宁疗护的重要权源,宪法、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相关内容是安宁疗护的主要法律依据。考察安宁疗护立法的现实维度,一方面,预先医疗指示在知情同意规则下的适用可能产生权利冲突,需要完善相关规则以加强现实适用性;另一方面,协调安宁疗护多方主体,有助于解决安宁疗护的立法难题。安宁疗护的规制框架应包括规范的安宁疗护预先医疗指示制度、严格的审查制度以及双重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知情同意 医疗自主权 预先医疗指示
下载PDF
生前预嘱的民法权利基础和规范构造之研究
20
作者 殷明雪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5期59-67,共9页
生前预嘱制度仍需在立法层面进行完善,深圳的地方立法作了初步尝试,但其辐射效应有限,且法理、制度规范乃至伦理观诸端均尚待完善。完善该制度需要克服生前预嘱内容的易变性,并调和儒家生死观、孝道与医学伦理之间的矛盾;澄清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制度仍需在立法层面进行完善,深圳的地方立法作了初步尝试,但其辐射效应有限,且法理、制度规范乃至伦理观诸端均尚待完善。完善该制度需要克服生前预嘱内容的易变性,并调和儒家生死观、孝道与医学伦理之间的矛盾;澄清生前预嘱在民法上的权利基础,确保其与《民法典》中生命尊严权的理念相符;生命尊严原则、明确性及利益平衡原则是制度构建的核心;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才能制定生前预嘱,特殊情况下可设代理人决策;预嘱形式应严格,内容以“我的五个愿望”--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以及我希望谁帮助我等为基础。此外,建立生前预嘱登记制度以监督其生效、执行及撤销等流程,确保制度透明度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生命尊严 权利基础 医疗自主 知情同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