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研究
1
作者 王雪莲 宋娟 陈莉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探究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效果。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60例重症需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 探究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效果。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60例重症需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EN管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低(P<0.05);试验组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较短(P<0.05);试验组EICU停留时间较短(P<0.05)。研究发现,于EICU重症需行EN支持患者的管理中,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患者腹压变化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调整喂养方案,降低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患者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结构 腹内压监测法 重症患者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个性化肠内喂养速率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质量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杨双双 戚桂艳 +4 位作者 宋燕秋 周萍 刘文悦 付玲玲 白经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327-2330,共4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肠内喂养速率对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ICU收治的13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号将其分为2组,每组67例。2组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根据医嘱控制喂养速率,观察组患者个... 目的观察个性化肠内喂养速率对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ICU收治的13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号将其分为2组,每组67例。2组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根据医嘱控制喂养速率,观察组患者个性化肠内喂养速率;比较2组肠内营养质量、喂养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目标热量、目标蛋白质供应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实际热量、目标热量供应度、实际蛋白质供应及目标蛋白质供应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指标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喂养不耐受率(41.67%)显著低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肠鸣音减弱、腹泻、腹内压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消化道出血、呕吐、胃潴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5 d、10 d观察组N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开展肠内营养治疗时,实施个性化肠内喂养速率控制,有助于提高肠内营养摄入质量,降低不耐受情况,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个性化肠内喂养速率 重症患者 不耐受
下载PDF
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郭焕钢 廖敏珍 +5 位作者 陈纯纯 邹秀华 姚思胜 王善淼 王汝鹏 李双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4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狮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6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未按照规范诊疗流程...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狮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6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未按照规范诊疗流程来给营养,试验组使用早期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营养诊断、制定与实施营养方案、营养监测及处理等)。统计比较各组患者诊疗过程的发生呕吐/误吸、腹胀/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营养改善状况。结果试验组呕吐/误吸、腹胀/胃潴留、腹泻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率(100%)高于对照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危重症患者介入规范营养诊疗流程能显著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营养诊疗流程 神经危重症患者 生存率 肠内营养支持 喂养不耐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易银萍 陶琳 +1 位作者 荆婵 单豫 《全科护理》 2022年第10期1434-1436,共3页
总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伴发呕吐、腹胀及腹泻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实践。护理实践要点:早期肠内营养开始的时机与方法、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分阶段目标喂养。护理过程中主动评估肠道功能、进行营养评估、实施... 总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伴发呕吐、腹胀及腹泻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实践。护理实践要点:早期肠内营养开始的时机与方法、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分阶段目标喂养。护理过程中主动评估肠道功能、进行营养评估、实施分阶段目标喂养方案、调整肠内营养制剂及剂量等,使病人逐渐适应肠内营养,于入院第11天达到全量喂养的目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不耐受 目标喂养 危重病人 护理
下载PDF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营养风险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洋 林佳佳 +4 位作者 高堃 周菁 柯路 童智慧 李维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究接受肠内营养(EN)支持的重症病人中营养风险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高营养风险病人死亡相关因素。方法二次分析一项中国多中心EN实施现状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数据,根据改良营养获益评估(mNUTRIC)划分为高低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病人28 ... 目的探究接受肠内营养(EN)支持的重症病人中营养风险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高营养风险病人死亡相关因素。方法二次分析一项中国多中心EN实施现状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数据,根据改良营养获益评估(mNUTRIC)划分为高低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病人28 d病死率差异,分析营养风险与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并在高营养风险人群中进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1095例接受EN支持的重症病人,其中高营养风险组为443例,其28 d病死率为26.3%(114/443),显著高于低营养风险组12.7%(84/662,P<0.05)。经校正基线特征和临床相关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高营养风险(OR=2.09,95%CI 1.5~2.93;P<0.01)与28 d死亡显著相关。在高营养风险人群中,喂养不耐受症状如恶心或呕吐(OR=3.46,95%CI 1.76~6.8;P<0.01)和腹泻(OR=2.05,95%CI 1.04~4.04;P=0.038)均为28 d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EN支持的重症病人中,高营养风险组死亡风险较低营养风险组更高,营养风险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高营养风险人群中喂养不耐受症状对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 营养风险 喂养不耐受 病死率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对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金莉 何建东 穆恩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分级干预对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7例重症患者纳入研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分级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肠内营养干预;分级组...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分级干预对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7例重症患者纳入研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分级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肠内营养干预;分级组则开展EEN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进行干预。分析2组热卡达标情况,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喂养不耐受症状情况,干预前后免疫状况以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分级组干预7 d后、14 d后的热卡达标例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分级血清白蛋白以及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分级组喂养不耐受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分级组IgA以及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分级组干预后血清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管活性肽(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EEN耐受性分级干预对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喂养不耐受症状的发生,促进免疫功能的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分级干预 应用效果 喂养不耐受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