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istic Orientation of Religion and the Problem of Religious Violence:Biblical and African Perspectives
1
作者 Luke Emehiele Ijezi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2期79-87,共9页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despite its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area of human development,remains increasingly menaced by the syndrome of religious intolerance and religious violence.Many theories may continue to be pr...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despite its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area of human development,remains increasingly menaced by the syndrome of religious intolerance and religious violence.Many theories may continue to be propounded for this syndrome,but all of them gravitate around the fact of human abuse of religion expressed in the perversion of the real purpose of religion.This essay argues that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auses of religious violence is the misguided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that makes it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reason properly on the common challenges of our common humanity.Incidentally,both the biblical and African approaches to religion can each be interpreted as having a basic humanistic orientation.This becomes a challenge to African theology as it faces the prevailing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on the continent in search of genuine humanism and authentic Africa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gion HUMANISM PEACE KINGDOM love human promotion
下载PDF
The Sacrifice on the Altar-An Analysi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Montanelli's Humanity and Divinity in The Gadfly
2
作者 闵会玲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3期230-231,共2页
Montanelli suffered from the fierce conflict between humanity and divinity in his pursuit of religious belief.As a sacrifice on the altar of God,Montanelli's tragedy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n upon his... Montanelli suffered from the fierce conflict between humanity and divinity in his pursuit of religious belief.As a sacrifice on the altar of God,Montanelli's tragedy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n upon his behaviors,his internal spirit and his tragic destiny in the end.Furthermore,it manifests the cruelty and darkness of the religious rule and the distortion of the humankind in his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ITY and DIVINITY love and asceticism KINSHIP and religion
下载PDF
Religious Peace and Diverse Harmony: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Ethnic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s in Kumbum Monastery
3
作者 Brug Iha Tsering Tso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2期116-136,共21页
Kumbum Monastery,also known as Kumbum Jama Ling or Ta'er Temple,is a Tibetan Buddhism temple of Gelugpa Sect in Qinghai Province,China.It is the home of monks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a place of long-standing ... Kumbum Monastery,also known as Kumbum Jama Ling or Ta'er Temple,is a Tibetan Buddhism temple of Gelugpa Sect in Qinghai Province,China.It is the home of monks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a place of long-standing religious traditions,and multi-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Due to its unique geological position and multi-ethnic cultural environment,ever since its initial establishment,Kumbum Monastery has been consciously adapting itself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time,and promoting"patriotism and love of the religion"and"religious harmony",thus have fostered a custom of being inclusive to all as well as coexistence in harmony.By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ethnic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of Kumbum Monastery and the spirit within,we can promote the adap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to socialist society,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foster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nd carry forward Tibetan Buddhism's tradition of patriotism and love of the religion.Taking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religion study in the new era,this article will:1)explore and tease out Kumbum Monastery's historical experience on interactions,exchang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e Hehuang area;2)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ore spirit Kumbum Monastery has formed alongside its development;3)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4)and provide enhancing ethnic solidarity.Meanwhile,the monasteries can best demonstrate the degr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Kumbum Monastery is one of the six great monasteries of the Gelug Sect of Tibetan Buddhism.Its cultural spirit of keeping abreast of the times,being inclusive to all and co-existing in harmony and its social awareness of patriotism and love of the religion,safeguarding the country and benefiting the people and maintaining ethnic solidarity can be of great inspiration to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ies as well 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umbum Monastery historical experience patriotism and love of the religion religious peace
原文传递
Robert Burns and His Poetry
4
作者 李银凤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罗伯特·彭斯的写作是为了人民而写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战斗精神将永不消失。
关键词 诗歌主题 爱国主义 爱与友情 讽刺 写作特点
下载PDF
赤诚至爱在国民,以国为家天地心——苏东坡家国情怀之粹言及其诗词举隅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彦文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苏东坡的国家观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万众之家,万众之家以食为天,而农民、农乡、农事又是国家重中之重。是故爱国、爱民、爱大家、爱三农,竭力为之谋利。隅无论在朝、在野、乃至遭贬,受尽折磨亦坚贞不渝。苏东坡这种思想... 苏东坡的国家观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万众之家,万众之家以食为天,而农民、农乡、农事又是国家重中之重。是故爱国、爱民、爱大家、爱三农,竭力为之谋利。隅无论在朝、在野、乃至遭贬,受尽折磨亦坚贞不渝。苏东坡这种思想品行出自无私欲的忠心报国、一心为民的天地之心。苏东坡的家国情怀值得研究和学习,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国为家 以民为本 以农为重 爱国爱民 大爱公心
下载PDF
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对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6
作者 温新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0-75,79,共7页
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始终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条件。抗战时期,巨赞法师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师在党的领导下投身到新中国的佛教建设事业中;晚年“历劫”后,法师在党的帮助... 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始终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条件。抗战时期,巨赞法师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师在党的领导下投身到新中国的佛教建设事业中;晚年“历劫”后,法师在党的帮助下领导新时期中国佛教建设。同时,巨赞法师还通过主编佛教学术期刊、撰写佛学文章推进佛教“学术化”发展。在我国宗教界扎实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加强佛教徒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者型僧才,创办学术性佛教期刊,创建具有佛教性质的文化产业,加强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赞法师 爱国爱教思想 新时代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论民俗的道德意蕴及其教育实现
7
作者 杨正宇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12期16-27,共12页
民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渗透着经过历史选择的群体意志,是社会群体基于群体经验在解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构的文化符号,其背后隐藏着既促成普通民众生活意义建构又糅合于日常生活的社会伦理道德。民俗在价值导向上与社会主... 民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渗透着经过历史选择的群体意志,是社会群体基于群体经验在解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构的文化符号,其背后隐藏着既促成普通民众生活意义建构又糅合于日常生活的社会伦理道德。民俗在价值导向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趋同,教化民众群体基本道德规范,以群体价值理念规范与约束个体行为,培育民族认同感,温润家国情怀,磨炼道德意志,促成良好道德行为的生成。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应将民俗元素融入课程与教学、校园环境创设、学校管理方式中,通过开发民俗相关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具有民俗特色的校园环境,结合乡规民约优化学校管理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育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学校德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国情怀 校园环境 乡规民约
下载PDF
爱国爱教的七世班禅及其《传记》述略
8
作者 王旭萍(著) 豆改加(译) 《攀登(藏文版)》 2023年第3期137-142,共6页
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白尼玛是藏传佛教著名高僧,在西藏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弟子罗藏津巴撰写的《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白尼玛传记》,详细记述了七世班禅爱国爱教的一生。此传记对于研究七世班禅的生平事迹以及西藏地... 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白尼玛是藏传佛教著名高僧,在西藏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弟子罗藏津巴撰写的《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白尼玛传记》,详细记述了七世班禅爱国爱教的一生。此传记对于研究七世班禅的生平事迹以及西藏地方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世班禅 爱国爱教 卓越贡献
下载PDF
家国情怀教育的现代意蕴及其实现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旸 张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1-60,共10页
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对家、国的归属意识和热爱的情感而生成的使命与责任,是儒家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命脉。儒家文化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社会政治伦理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修身济世”为实践方式,并随着时代发展具有... 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对家、国的归属意识和热爱的情感而生成的使命与责任,是儒家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命脉。儒家文化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社会政治伦理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修身济世”为实践方式,并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者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学习者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不仅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要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具有侧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情感奠基作用,还要将家国情怀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着力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多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儒家文化 教育传承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利民 国策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64-566,共3页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难点,提出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的同时,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同步,重视个案的调查与应对等方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应对这些难点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 民族观 宗教信仰
下载PDF
“爱”字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卫星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从"爱"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来看,"爱"的本义似应为"深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是指一种深厚的情感,往往因爱的对象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情感;从美学角度来看,"爱"与"美"... 从"爱"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来看,"爱"的本义似应为"深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是指一种深厚的情感,往往因爱的对象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情感;从美学角度来看,"爱"与"美"密切相关。"爱"虽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和追求,但"爱"也是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的情感。如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但在私有制条件下,爱情却可能是悲剧故事的缘起。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的大同世界或者共产主义世界里,爱情才可能真正显示出其美好的形态。爱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种高尚感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可以凝聚起不同人群的爱心共同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爱国 爱欲 博爱
下载PDF
三层四维:家国情怀的文化结构探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徐国亮 刘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33,共9页
"家国情怀"具有"三层四维"结构。随着历史发展,它经历了"恋家情怀""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三层次文化发展,可以从文化发生结构、动力结构、关系结构和运行结构等角度对其剖析。它包... "家国情怀"具有"三层四维"结构。随着历史发展,它经历了"恋家情怀""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三层次文化发展,可以从文化发生结构、动力结构、关系结构和运行结构等角度对其剖析。它包含着主体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感念、理悟和实践四维结构。它从认知维度体现了主体对家国互利共存、家国一体同构、家国荣辱与共的认识;从情感维度表现了主体对家国归属认同、家国责任使命、家国危机荣耀的感念;从理论维度展现了主体对家国和谐共生、本固邦宁、孝悌忠义规律的遵循崇奉;从实践维度勾画了主体对家国安全捍卫、治理操劳、家风国魂传扬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家情怀 爱国情怀 家国情怀 文化结构
下载PDF
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坎特伯雷故事集》与《红字》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春长 霍明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9期16-20,共5页
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世俗之间孰去孰从的两难抉择一直是困扰着西方作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乔叟和霍桑作品的分析,揭示二者在宗教和世俗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和对这一难题的共同答案: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而这也是文艺复兴... 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世俗之间孰去孰从的两难抉择一直是困扰着西方作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乔叟和霍桑作品的分析,揭示二者在宗教和世俗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和对这一难题的共同答案: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而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理性 世俗
下载PDF
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中正和平、宽容和谐,敬主顺圣、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长期以来,中国穆斯林在践行伊斯兰教和平理念的历史进程中,有过艰难而可贵的理论探索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始终秉承和恪守"爱国爱教"的和谐之道与和平之道,在... 中正和平、宽容和谐,敬主顺圣、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长期以来,中国穆斯林在践行伊斯兰教和平理念的历史进程中,有过艰难而可贵的理论探索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始终秉承和恪守"爱国爱教"的和谐之道与和平之道,在中华大地上与各族人民合和共生,绵延发展,为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回族 真忠正道 爱国爱教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爱民主义”——《歧路灯》思想内涵别说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贵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8,共7页
"爱民主义"是以"爱民"为宗旨的一种"主义"。"爱民"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而"爱国"一词晚出,其后长时期中用量亦少。但近代"爱国主义"大行于世,至今有"爱国主义&quo... "爱民主义"是以"爱民"为宗旨的一种"主义"。"爱民"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而"爱国"一词晚出,其后长时期中用量亦少。但近代"爱国主义"大行于世,至今有"爱国主义",而无"爱民主义"。"爱民"之义,古代文学中多表达作"为民",唯《三国演义》、《歧路灯》等小说中不乏"爱民"之说。《歧路灯》写谭绍衣作为主人公谭绍闻的对照,办案中"曲全生灵",又写季刺史"午夜筹荒政"等,更是中国古代堪称以"爱民"为"主义"的长篇小说。《歧路灯》的"爱民主义"有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文学的渊源,有首创和示范的意义,但也有受封建制度约束和"清官"思想的局限。研究这一问题,对当今读书、治学和为政都有参考意义。建议将谭绍衣勘灾一段描写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歧路灯》 爱民主义 爱国主义
下载PDF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荣洁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5-69,共5页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和传统的宗教情感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哲学取代旧的哲学,也意味...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和传统的宗教情感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哲学取代旧的哲学,也意味着用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他反对宗教,但不否定宗教的精华,实质是反对过时的旧的思想、理论。他提出的用爱的情感取代宗教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情感 “宗教”情感 爱的“宗教” 爱的哲学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萌芽与失落——再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玉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8-84,共7页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安娜.卡列尼娜》探讨了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的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女性角色是社会习俗决定的,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意识必须经由女性角色产生。安娜借助于伏伦斯基的爱情,重新认识了自我和周围的一切,她的女性意识...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安娜.卡列尼娜》探讨了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的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女性角色是社会习俗决定的,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意识必须经由女性角色产生。安娜借助于伏伦斯基的爱情,重新认识了自我和周围的一切,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萌发。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安娜与伏伦斯基缺少真正的对话,使得安娜无法协调自己矛盾的双重身份被迫自杀,这造成了女性意识的失落。托尔斯泰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女性地位,而是寻找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式,所以,他从“爱的宗教”出发安排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女性意识 萌芽与失落 镜像阶段 对话 爱的宗教
下载PDF
谈墨子的宗教思想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帕林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 ,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墨子认为“天”是现实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人必须顺天意才能得天之赏 ,才能达到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的目的。墨子的宗教思想虽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也并...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 ,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墨子认为“天”是现实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人必须顺天意才能得天之赏 ,才能达到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的目的。墨子的宗教思想虽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也并非墨家学说的主体 ,但却是为其主体学说服务的。探讨其宗教思想价值 ,是研究墨子学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宗教思想 价值 鬼神观 朴素唯物观 “天志”思想 “天德”思想 工具论意义
下载PDF
论新时代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永友 耿春晓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4-42,共9页
新时代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对于更好地凝聚和增强人们的国家共识、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和促进民族复兴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爱党爱国爱社... 新时代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对于更好地凝聚和增强人们的国家共识、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和促进民族复兴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一个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当口,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既要注意区分“统一”的层次性,又要注意把握“统一”的对象性,还要注意研判“统一”的真假性。新时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在实践上需要以史共情激发情感共鸣、以情蕴理涵养理性素养、以理铸魂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在爱党中体现爱国、在爱国中体现爱社会主义、在爱社会主义中体现爱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党 爱国 爱社会主义 统一
下载PDF
费尔巴哈论爱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荣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2,共4页
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与传统的宗教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哲学家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他反... 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与传统的宗教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哲学家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他反对神学宗教,但不放弃追求理性信仰。他提出的"爱的宗教"表达了他对"人类之爱"的终极理想追求,不仅是当时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也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爱的宗教 爱的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