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data mining software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lied to proton transfer in aqueous environments 被引量:2
1
作者 Amani Tahat Jordi Marti +1 位作者 Ali Khwaldeh Kaher Tahat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10-421,共12页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proton transfer phenomena could be viewed as pattern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based on a set of input features allowi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proton motion into two categories: transfer 'occu...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proton transfer phenomena could be viewed as pattern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based on a set of input features allowi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proton motion into two categories: transfer 'occurred' and transfer 'not occurred'.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us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ton transfer events, based on the feed-forward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used as a classifi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transfer cases. In this paper, we use a new developed data mi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tool for automating, controlling, and drawing charts of the output data of an Empirical Valence Bond existing cod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nee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in aqueous proton transfer processes and how the learning approach in error back propagation (multilayer perceptron algorithms) could be satisfactorily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case. We present a tool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validate the code including a real physical case study. The results of applying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methodology to crowd patterns based upon selected physical properties (e.g., temperature, density) show the abilities of the network to learn proton transfer patterns corresponding to properties of the aqueous environments, which is in turn proved to be fully compatible with previous proton transf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recognition proton transfer chart pattern data mi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mpiricalvalence bond
下载PDF
Spatial patterns nitrogen transfer models of ectomycorrhizal networks in a Mongolian scotch pine plantation
2
作者 Yanbin Liu Hongmei Chen Pu Mo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37-344,共8页
Ectomycorrhizal(EM)networks provide a variety of services to plants and ecosystems include nutrient uptake and transfer,seedling survival,internal cycling of nutrients,plant competition,and so on.To deeply their struc... Ectomycorrhizal(EM)networks provide a variety of services to plants and ecosystems include nutrient uptake and transfer,seedling survival,internal cycling of nutrients,plant competition,and so on.To deeply thei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ecosystems,we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nitrogen(N)transfer of EM networks usingN labelling technique in a Mongolian scotch pine(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plantation in Northeastern China.In August 2011,four plots(20 × 20 m)were set up in the plantation.125 ml 5 at.%0.15 mol/LNHNO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soil at the center of each plot.Before and 2,6,30 and 215 days after theN application,needles(current year)of each pine were sampled along four 12 m sampling lines.Needle total N andN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We observed needle N and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afterN application,up to 31 and0.42%,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needle N concentration andN/N ratio(R2=0.40,n=5,P=0.156),while excess needle N concentration and excess needleN/N ratio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cross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R~2=0.89,n=4,P\0.05),but deceased with time interval lengthening.NeedleN/N ratio increased with time,but i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distance.NeedleN/N ratio was negative with distance before and 6th day and 30th day,positive with distance at 2nd day,but the trend was considerably weaker,their slop were close to zero.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M networks were ubiquitous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Mongolian scotch pine plantation and a random network.We found N transfer efficiency was very high,absorbed N by EM network was transferred as wide as possible,we observed N uptake of plant had strong bias forN andN,namely N fractionation.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M networks in ecosystems may lead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and thus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improve conservation pract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Earth’s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omycorrhizal networks Spatial patterns Nitrogen transfer Mongolian scotch pine plantation Stable isotope 15N labelling
下载PDF
Analysis of Patterns and Benefit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n Rural Areas in the Loess Plateau——A Case Study of Yuanzhou District of Ningxia
3
作者 Xiaoyi SUN Yong XU Qing T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10期59-65,共7页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s one of hotspots in research on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China. Based on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and the field survey of Yuanzhou District in ...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s one of hotspots in research on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China. Based on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and the field survey of Yuanzhou District in the Loess Plateau,the primary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n rural areas in the Loess Plateau we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subjects of cultivated lan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family income and expenses of a peasant household,the benefit of various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was analyzed,and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had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Loess Plateau,and 42. 5% of the investigated peasant households took part in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The benefit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was obvious after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n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The pattern driven by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creased farmers' income most obviously,and the annual family earnings per peasant household reached 12072. 99 yuan / a.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conducted by peasant households spontaneously were very remarkable. The pattern led by leading enterprises promoted the large-scale oper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greatly,but its benefit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was limit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the pattern guided by the government was the most balanced. Geographic environment had decisive influences on the choose of patterns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n the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Plateau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patternS BENEFIT Yuanzhou District of Ningxia
下载PDF
Bayesian decision-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on spectrum signal of metal transfer modes
4
作者 云绍辉 张德勤 +1 位作者 韩国明 李俊岳 《China Welding》 EI CAS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A software system of pattern recognition on spectrum signal of metal transfer mode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Visual Basic under Windows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incidenc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trum signal ... A software system of pattern recognition on spectrum signal of metal transfer mode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Visual Basic under Windows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incidenc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trum signal and metal transfer mode, according to the geometrical pattern feature of the spectrum signal, several ke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re extracted. The correspondent recognition function and a minimum distance classifier have been constructed based on Bayesian decision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is system, the metal transfer mode of MIG, MAG, CO2 welding can be recognized automatically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f the metal gas arc welding metal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transfer spectrum signal Bayesian dec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下载PDF
基于黎曼普鲁克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方法
5
作者 王志恒 沈家和 +1 位作者 都明宇 杨庆华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4-863,共10页
肌电信号能反映人体的运动意图,是外骨骼和假肢控制的主要信号之一。但受试者间的差异,增加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使用成本。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域适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小型调整集的迁移学习建模方法。该... 肌电信号能反映人体的运动意图,是外骨骼和假肢控制的主要信号之一。但受试者间的差异,增加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使用成本。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域适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小型调整集的迁移学习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黎曼普鲁克分析(RPA)提取黎曼特征与传统时域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特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识别精度。在10名受试者身上进行了实验,在黎曼特征下黎曼普鲁克分析相比于不进行迁移学习的动作识别方法提高了5%~7%的准确率。在特征空间分布上,黎曼普鲁克分析后的黎曼特征的重合度更高。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基于肌电信号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sEMG) 黎曼普鲁克分析(RPA) 手势识别 支持向量机(SVM) 迁移学习
下载PDF
水平管降膜换热器性能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乃继 朱承磊 李美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96,共18页
水平管降膜换热器具有热质传递效率高、阻力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等传统领域及能源利用的节能减排领域。降膜换热器内部发生复杂的流动及传热传质相互耦合过程。介绍了实验及模拟研究手段的进展,综述了不同操作参数(气... 水平管降膜换热器具有热质传递效率高、阻力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等传统领域及能源利用的节能减排领域。降膜换热器内部发生复杂的流动及传热传质相互耦合过程。介绍了实验及模拟研究手段的进展,综述了不同操作参数(气体温度、流向及流量,溶液流量、温度及浓度,内部媒介流量及温度等)与结构参数(管径、管间距等)对水平管降膜管间流型、液膜厚度与润湿性等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对蒸发传热特性、吸收传热传质特性等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包括整体性能和局部微细特征,为水平管降膜换热器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指出在不同气流特征以及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多维度的局部流动与传热传质性能的耦合影响规律以及强化换热手段会是水平管降膜换热器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降膜 管间流型 液膜厚度 润湿性 传热传质
下载PDF
以项目为导向的“图形转移技术”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琳琳 柯丁宁 +1 位作者 况婷 李玉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1,234,共5页
针对材料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微电子制造技术实验的特点,设计了一个以LED芯片封装项目为对象,以图形转移技术为依托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实验内容、实施过程、课程思政设计等多方面研讨,展开对图形转移技术实验案例的研究与探... 针对材料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微电子制造技术实验的特点,设计了一个以LED芯片封装项目为对象,以图形转移技术为依托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实验内容、实施过程、课程思政设计等多方面研讨,展开对图形转移技术实验案例的研究与探索。以一个封装支架的制造贯穿整个实验过程,综合运用电子材料、工艺制造设备、测量设备,构建完善的实验流程,以期提升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电子材料理论知识的理解,打造一个电子材料实践应用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转移 实践教学 电子材料
下载PDF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珺 李豪 +4 位作者 马青 冯永忠 杨改河 周琳慧 田昱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4,共12页
【目的】分析汾河流域临汾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掌握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旨在为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汾河流域中游临汾市为研究区,基于1990-2020年遥感、气象、社会经济等... 【目的】分析汾河流域临汾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掌握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旨在为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汾河流域中游临汾市为研究区,基于1990-2020年遥感、气象、社会经济等数据,计算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类型级别和景观级别),探讨近30年临汾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及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临汾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临汾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草地和林地次之。从土地面积变化来看,1990-2020年,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变化量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其中建设用地、林地及水域面积均增长,其余土地类型面积均减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以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草地以及草地转为耕地和林地为主。景观类型级别方面,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平均大小(AREA_MN)和斑块结合度(COHESION)均较高;景观级别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总体均增加,边缘面积分维指数(PAFRAC)和蔓延度指数(CONTAG)均减少。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自然因素是临汾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结论】1990-2020年,临汾市的土地利用面积与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探明了影响临汾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建设用地、草地、林地和耕地受各驱动因素的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汾河流域
下载PDF
竖直多波纹板式换热器内R134a的流动沸腾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庆虎 方奕栋 +2 位作者 劳伟超 黄钰期 许霖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59,89,共6页
针对竖直多波纹板片内R134a的流动沸腾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高速相机捕捉并分析两相流型的衍变规律,分析干度对换热系数、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片内部的汽液相于其所处平面沿水平方向存在交替分布特征;随着干度上升,板片左上角部分流域... 针对竖直多波纹板片内R134a的流动沸腾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高速相机捕捉并分析两相流型的衍变规律,分析干度对换热系数、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片内部的汽液相于其所处平面沿水平方向存在交替分布特征;随着干度上升,板片左上角部分流域出现相对停滞的液膜区,其面积随着干度的增加而扩大;波纹板片内的主导换热机制由核态沸腾逐渐转变为对流沸腾。当干度x较低时(x<0.4),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缓慢增加;随后换热系数随干度的上升速率加快(0.4<x<0.6),并于x=0.6时达到最大值;高干度时(x>0.7),板片内出现局部干涸现象,换热系数迅速下降。当质量通量相同时,板片的摩擦压降随干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饱和压力的上升会使得摩擦压降有所降低,最大降幅为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流动沸腾 流型 换热特性
下载PDF
四川省茂县大沟流域42年植被景观格局恢复动态及其特征
10
作者 刘海洋 唐圆圆 +1 位作者 王瀚婕 包维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08-3720,共13页
中国西南亚高山地区的植被景观恢复动态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以四川省茂县的大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航片、地面调查、QuickBird和Pleiades遥感影像数据源,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建立了大沟流域景观格局分布信息数据库,开展了大沟流域197... 中国西南亚高山地区的植被景观恢复动态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以四川省茂县的大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航片、地面调查、QuickBird和Pleiades遥感影像数据源,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建立了大沟流域景观格局分布信息数据库,开展了大沟流域1978—2020年景观格局恢复动态及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落叶杂灌、草地和油松林,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优势景观类型将得以保持。(2)1978—2020年间大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森林面积逐渐增加,农业主要转变为果园经济,整体景观的动态度在逐渐减小。(3)随着植被的恢复,大沟流域景观的物种丰富度、优势景观优势度和景观的连通性都在增加,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依旧较高。首次对大沟流域的植被演变进行了探究,为西南亚高山及岷江流域地区的森林恢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未来相关领域还需加强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研究,并制定更加合理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沟流域 景观格局 转移矩阵 景观指数
下载PDF
水平同心圆柱环内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11
作者 杨万鑫 邹声华 +1 位作者 李文菁 胡琦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5,共10页
外壁温度高于内壁温度的水平同心圆柱环形结构因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水平同心圆柱环形结构的隔热降温效果受环内流体流动换热影响大,且目前缺乏外壁温度高于内壁温度的水平同心圆柱环内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外壁温度高于内壁温度的水平同心圆柱环形结构因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水平同心圆柱环形结构的隔热降温效果受环内流体流动换热影响大,且目前缺乏外壁温度高于内壁温度的水平同心圆柱环内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研究,因此针对外壁温度高于内壁温度的水平同心圆柱环形结构,数值模拟研究了普朗特数为0.7情况下间隙比(内圆直径与环间距之比,即δ)在0.1~14以及瑞利数在103~107时环内自然对流流动模式与传热。使用流线和等温线分别表示出计算的流动模式和温度场,并研究了间隙比和瑞利数对圆柱环内壁面的平均努谢尔特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瑞利数时整个间隙比范围内都存在稳定的月牙形流型,此外还观察到4种不同的流动模式,即二维漏斗振荡流、三维螺旋流、二维多涡流、二维多涡振荡流。这4种流动模式在较高的瑞利数时出现,具体取决于间隙比。根据流动模式的分布特征,整个间隙比可分为3部分,即宽间隙(δ=0.1~2)、中等间隙(δ=2~8)和窄间隙(δ=8~14),给出了不同间隙比范围内环内壁面平均努谢尔特数与间隙比和瑞利数的相关方程,其相关系数(R^(2))大于0.99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同心圆柱环 数值模拟 自然对流 流动模式 传热
下载PDF
基于边缘增强和关联损失的服装图像风格迁移
12
作者 陈雨琪 薛涛 刘俊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6,共10页
服装图案风格的迁移可以依据个人需要调整对应的风格服饰,满足大众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高的需求。传统的服装图案风格迁移多采用简单纹理,内容较为单一,图像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增强和关联损失的服装图案风格迁... 服装图案风格的迁移可以依据个人需要调整对应的风格服饰,满足大众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高的需求。传统的服装图案风格迁移多采用简单纹理,内容较为单一,图像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增强和关联损失的服装图案风格迁移方法(EnAdaIN)。首先,依据Kirsch算子对图像的原始边缘特征进行提取,同时结合Mask R-CNN深度学习方法对服装图像进行语义分割;然后,通过改进AdaIN算法构建基于空间关联损失的EnAdaIN方法,并输出风格迁移图像。EnAdaIN方法在融合边缘特征与语义风格图像的基础上实现服装图像的风格迁移,在融合空间关联损失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图像的特征相似度。研究表明:EnAdaIN方法峰值信噪比相较于其他方法提升超过0.95%,结构相似性提升超过2.43%,迁移效率提升超过了3.53%,生成后的图像信息色彩更为丰富、特征明显,进一步提升了图像的对比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IN 关联损失 风格迁移 服装图案迁移
下载PDF
基于SE注意力CycleGAN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冉二飞 贾小军 +2 位作者 喻擎苍 谢昊 陈卫彪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根据蓝印花布纹样的风格特征,文章提出一种端到端的蓝印花布纹样自动生成方法,实现简笔画图像向蓝印花布单纹样的自动迁移。针对蓝印花布的抽象风格和小数据集问题,重新构造CycleGAN生成网络中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使用SE(squeeze and exci... 根据蓝印花布纹样的风格特征,文章提出一种端到端的蓝印花布纹样自动生成方法,实现简笔画图像向蓝印花布单纹样的自动迁移。针对蓝印花布的抽象风格和小数据集问题,重新构造CycleGAN生成网络中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使用SE(squeeze and excitation)注意力模块和残差模块与原始的卷积模块串联,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同时减少生成网络中转换器的残差块层数,降低过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E注意力CycleGAN网络方法自动生成的蓝印花布新纹样主观性上更贴合原始风格,与原图更加接近,有助于蓝印花布的数字化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 SE注意力 风格迁移 CycleGAN 单纹样 半监督学习 图像生成
下载PDF
北川县地震前后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演变
14
作者 何燕敏 林孝先 +1 位作者 蔡小虎 杜忠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针对区域规划中生态用地时空格局不能及时更新和获取的问题,通过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重心转移模型,从生态用地现状、变化、效应及政策启示等方面对北川县震前、震后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 针对区域规划中生态用地时空格局不能及时更新和获取的问题,通过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重心转移模型,从生态用地现状、变化、效应及政策启示等方面对北川县震前、震后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年北川县生态用地呈减少趋势,共计转出生态用地1215.69 hm^(2),生态用地主要流失方向为建设用地;10年间生态用地呈现“西多东少,中部集中”的空间格局,各类生态用地的重心集中在中部及西部,总体较稳定,但在东西方向有轻微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空间格局 转移矩阵 演变分析 地震
下载PDF
基于InVEST和PLUS模型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境质量演变分析:以汉中盆地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玉 李士杰 +3 位作者 何海洋 秦昊洋 王思琪 孙旭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84,共14页
汉中盆地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源头区,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及生境质量,能提高对该地区演变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保护下游研究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笔者基于2000~2020年20年内共3期土地利用数据,建立了研究区多类型土地利用数据... 汉中盆地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源头区,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及生境质量,能提高对该地区演变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保护下游研究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笔者基于2000~2020年20年内共3期土地利用数据,建立了研究区多类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生境质量评估体系,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生境质量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利用PLU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扩张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变化转移主要发生在水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用地之间;蔓延度指数逐年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生境质量结果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值面积减少并向南部扩展,低值面积增多并以城镇为中心向外辐射扩散,高等级的生态质量景观由水域和林草为主,主要沿汉江流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景观格局 模拟预测
下载PDF
宾县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的碳流转路径动态研究
16
作者 尚雅婕 王蕾 +2 位作者 贾佳 翟雅琳 陈媛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揭示宾县碳流转空间分布与碳要素转移关键路径,把握宾县三生空间生态环境现存问题,进而为宾县地区未来低碳乡村规划和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宾县为例,构建乡村“碳要素”整体代谢网络模型,识别与掌握三... [目的]揭示宾县碳流转空间分布与碳要素转移关键路径,把握宾县三生空间生态环境现存问题,进而为宾县地区未来低碳乡村规划和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宾县为例,构建乡村“碳要素”整体代谢网络模型,识别与掌握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定量测度宾县碳源、碳汇特征以及碳要素时空动态变化。[结果](1)耕地生产空间仍是主要利用类型,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规模呈不同的波动模式,生态环境受到影响。(2)宾县生活空间的扩张导致总碳排放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2010年宾县总碳排放量增长了3.07倍并达到峰值,2020年宾县排放量相比减少225万t;碳汇量则呈现增加趋势,与生态空间面积的变化相关。(3)高碳汇—源密度空间分布主要聚集在宾县中部及西部。耕地生产空间与城镇生活空间分别是两个时期碳流转的关键分室,同时两个用地之间相互碳流转也是不同时期的主导转移路径。[结论]宾县碳流转空间分布与碳要素转移关键路径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生态环境存在较严重问题,未来土地利用弹性规划可通过制定可持续的乡村低碳减排战略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碳流转 土地利用 格局演变 宾县
下载PDF
土地流转视角下耕地“非粮化”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慧琳 冯淑怡 +2 位作者 袁凯华 张兰 陈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该研究对2009—2020年中国流转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进行量化测度,利用Tobit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人”“地”“钱”多视角探析流转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①流转耕地“非粮化”具有阶段... 该研究对2009—2020年中国流转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进行量化测度,利用Tobit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人”“地”“钱”多视角探析流转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①流转耕地“非粮化”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非粮食主产区的流转耕地“非粮化”是全国层面流转耕地“非粮化”加剧的主要原因。②土地流转是耕地“非粮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提高土地流转面积和将土地流转给生活型经营者,有利于抑制耕地“非粮化”发展,但土地流转租金上涨会难以避免地加剧耕地“非粮化”程度。③土地流转与耕地“非粮化”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面积提高对流转耕地“非粮化”的抑制作用更强;在非粮食主产区,生产型农业经营者采取“非粮化”种植行为的倾向更强。因此,为应对流转耕地“非粮化”现象,应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对防止流转耕地“非粮化”目标完成好的地区给予奖补;重点规范非粮食主产区的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行为,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给予奖励;进一步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土地流转和整治工程,发展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完善农地流转交易平台,继续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转耕地 “非粮化” 时空格局演变 驱动因素
下载PDF
2000—2020年钦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8
作者 罗晓丹 吴慧 赵思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8期85-88,共4页
为研究钦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借助Arc GIS10.8和Fragstats4.2软件,分别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 为研究钦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借助Arc GIS10.8和Fragstats4.2软件,分别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地是钦州市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且面积逐年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和水域的变化处于波动状态;2000—2020年,林地和耕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转换程度最大,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表现为净转入特征,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表现为净转出特征;各景观类型破碎化的变化出现较大差异,总体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深,土地利用丰富,不同景观趋于复杂,类型呈均匀化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转移矩阵 景观指数 钦州市
下载PDF
广东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19
作者 古佳玮 郭彩霞 +2 位作者 朱铧楠 谭玉坤 陈红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0,共9页
探究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是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优化、生态保护和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广东省丰溪省级保护区2010、2015、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Arc GIS、ENVI和FRAGSTATS等软件,通过分析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探... 探究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是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优化、生态保护和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广东省丰溪省级保护区2010、2015、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Arc GIS、ENVI和FRAGSTATS等软件,通过分析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探究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对其驱动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约占区域总面积的61.9%;2010-2020年间,林地和水域持续减少,耕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多,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由1.87%减少至1.75%,整体呈减少趋势,景观格局变化趋于平稳。保护区林地的转出量最大,转出面积有2.03×10^(3) hm^(2);草地的转入量最大,转入面积有1.28×10^(3) hm^(2);耕地的转入面积约为转出面积的3.3倍,整体增加约800 hm^(2)。2)林地是保护区的主体景观,其斑块优势度最大,破碎度最小,景观连通性较好。2010-2020年间,耕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的破碎度降低,连通度升高;草地的破碎度最大,连通性能减低。2020年,景观破碎度指数FN升高至0.54,此时整个保护区景观的破碎程度最大;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由0.75上升至1.06,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由0.47上升至0.66,优势景观的连通性下降,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差距变小,保护区的景观异质性增强。3)由主成分分析可知,保护区人口在第一主成分上载荷值最高,为0.997,其次是保护区经济总收入、游客量、居民人均年收入、居民点分布、年平均气温、柚子种植和采石场。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保护区人口、保护区经济总收入和游客量是保护区景观格局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转移矩阵 驱动力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智能模式识别的城市地标可视性研究——以南京紫峰大厦为例
20
作者 徐云翼 张胜越 +1 位作者 蒋金亮 陈文龙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城市地标可视性研究是城市设计及景观风貌保护等相关规划的重点内容。目前,传统的“眺望”视线控制方法在可视域划定、可视度分析上存在缺陷,后续结合数字化手段改进的三维可视域模拟分析方法部分解决了可视域划定的问题,但数据精度要求... 城市地标可视性研究是城市设计及景观风貌保护等相关规划的重点内容。目前,传统的“眺望”视线控制方法在可视域划定、可视度分析上存在缺陷,后续结合数字化手段改进的三维可视域模拟分析方法部分解决了可视域划定的问题,但数据精度要求高,且无法满足可视度分析要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与智能模式识别的城市地标可视性分析方法,以南京紫峰大厦为例,利用自主采集的街景数据,结合地标数据集,训练出结合迁移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体,完成对不同尺寸下,符合紫峰大厦特征的地标识别。通过改进的智能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地标的可视域及可视度识别。经验证,分析结果较过去的“眺望”视线控制方法,三维可视域模拟分析方法更为精准、真实。弥补现有方法在可视域、可视度分析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标可视性 人工智能 迁移学习 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