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actice Mode and Value Research of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Rural-urban Continuum
1
作者 方嘉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6期1058-1064,共7页
In the research,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rural-urban continuum was explored in terms of background, cause, pro- cess and practice modes by surveying and interviewing, and th... In the research,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rural-urban continuum was explored in terms of background, cause, pro- cess and practice modes by surveying and interviewing, and the value of system reform on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was illust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who lose lan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disadvan- tages of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are alway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reform; rural-urban contradiction produced from rapid urbanization makes the reform much more urgent;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 system is the essence of reform of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includes stock-assets quantification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 system, share- capitalization of contractual land management right, farmers as shareholders by investment, and resource and capital mode, wi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The common character should be noticed is that all modes have share on contractual right of land, indicating the core of the reform of property system lies in asset quantification and stock quota. In improv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modern market system, as well as endowing more rights to farmers,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provides a transition space and buffer mechanism for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 system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Buffer mechanism
下载PDF
“权释”资本下乡:理论逻辑与案例证据
2
作者 刘晨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130-133,共4页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界定,试图构建资本下乡的产权理论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资本下乡面临的土地产权难明晰与土地收益权难分配两大问题,推演了解决“两难”的假说,以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资本下乡的土地产权分配实...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界定,试图构建资本下乡的产权理论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资本下乡面临的土地产权难明晰与土地收益权难分配两大问题,推演了解决“两难”的假说,以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资本下乡的土地产权分配实践为例验证了理论假说,并总结了解决两难、实现“多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土地产权 农民财产权益
下载PDF
农地财产权益与农民消费:来自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丹 白凡 张军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79,共13页
农民消费的合理激发对于整体经济活力的释放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以农地财产权益为代表的消费动能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为研究样本,采用工具变量(IV... 农民消费的合理激发对于整体经济活力的释放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以农地财产权益为代表的消费动能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为研究样本,采用工具变量(IV)等实证策略,就农地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地的财产权益显著增加了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的消费水平,并优化了家庭的消费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农地财产权益对年轻、中高收入、无房贷家庭的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会影响农地的消费效用,有农地家庭参与农地转出可以促进家庭就业结构改善,提高家庭消费。以农地财产权益为视角研究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的消费问题有助于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范围内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消费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财产权益 城乡融合式发展 农民家庭消费 农业转移人口
下载PDF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18
4
作者 项继权 周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同。但是,当前农村的土地权属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最担心和反对的是国家或集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不仅要求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还有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愿望。农村土地制度...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同。但是,当前农村的土地权属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最担心和反对的是国家或集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不仅要求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还有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愿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总方向应该是:完善土地二轮延包,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农地退出机制,实行"农地稳定、公地调整"的政策,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保持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 农民地权意愿 农村土地制度 农民土地财产权
下载PDF
无地农民产生原因、收入来源与生存现状研究——基于河北省32个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润清 乔立娟 宗义湘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大量无地农民的产生,通过对河北省32个县、41个村、194户无地农民的成员构成、收入来源、权益保护以及所在地区政策执行程度及调整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无地农民产生的原因与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大量无地农民的产生,通过对河北省32个县、41个村、194户无地农民的成员构成、收入来源、权益保护以及所在地区政策执行程度及调整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无地农民产生的原因与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收回已经迁出人员土地、开发荒地增加耕地的数量、增加农民生产和生活支持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对策,以解决无地农民的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地农民 收入来源 权益保护 土地政策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评述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昊 夏方舟 严金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84,共5页
研究目的:梳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文献成果,以期为协调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试点地区土地制度创新经验等方面研究... 研究目的:梳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文献成果,以期为协调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试点地区土地制度创新经验等方面研究可为合适的制度优化路径选择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仅以土地配置效率为评判制度适宜性标准、多注重制度的静态描述等缺陷。研究结论:今后须注重基本国情与环境约束,以资源配置效率与权益保护作为评判制度适宜性的标准,加强对制度变迁动态性与路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资源配置 农民权益 文献评述
下载PDF
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体系重构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金明 陈利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8,共8页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利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和分析综合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化应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并在财产法框架下考量其多重权利属性;(2)传统农民土地权利物权体...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利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和分析综合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化应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并在财产法框架下考量其多重权利属性;(2)传统农民土地权利物权体系不能涵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丰富内容;(3)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对农民在农村土地上的财产利益进行科学的类型化,应包括土地上的归属利益、使用利益、流转利益和未来权益等财产利益;(4)农民主体不同性质的身份决定了土地财产权的不同属性。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各种形式之间是密切联系又独立平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权利 财产利益 评论
下载PDF
“被产权”:农地确权的实践逻辑及启示——基于某土地产权改革试点村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38
8
作者 李祖佩 管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7,102,共9页
在农地确权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确权政策表达遭遇到多方面的抵制,导致确权实践的"被产权"逻辑。即一方面政策实践脱离农村社会实际和农民需要,表现出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另一方面,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农村和农民被动... 在农地确权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确权政策表达遭遇到多方面的抵制,导致确权实践的"被产权"逻辑。即一方面政策实践脱离农村社会实际和农民需要,表现出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另一方面,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农村和农民被动接受政策,不得不用某些策略性方式纠正政策内容与实际需要的背离。具体而言,基层治理原有秩序机制、村庄社会运作逻辑和农民的土地认知结构等成为形塑"被产权"实践的主要因素,诸种反制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起消极作用,但是契合当前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民实际需求,具有实质合理性。在与制度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依靠产权制度孤军深入,往往陷入"头疼医脚"的实践困境,损害而并非保障农民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基层治理机制 村庄社会 农民土地认知结构
下载PDF
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黄祖辉 王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1,31,共4页
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揭示了以土地、劳动力、社保和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红利"理论,并对农村土地制度对社会保障及社会稳定的利弊关系进行了分析。笔者认... 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揭示了以土地、劳动力、社保和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红利"理论,并对农村土地制度对社会保障及社会稳定的利弊关系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是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社保体制的改革与重构不仅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广大农民从自然人、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民权益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吴泽斌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梳理国内外农民土地权益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受损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对策等6个方面进行了概括。研究结果表明:1学术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没有达成共识;2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地权稳定性、地方... 梳理国内外农民土地权益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受损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对策等6个方面进行了概括。研究结果表明:1学术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没有达成共识;2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地权稳定性、地方政府行为监管、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对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形式、原因和对策等进行了探索;3研究方法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还包括计量经济分析、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4研究视角以宏微观经济学为主,并包含法学、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今后农民土地权益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权益 失地农民 土地产权
下载PDF
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与构造——以日本民法上的入会权为借鉴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永燃 李永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32-139,共8页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构造是牵涉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基本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是将集体成员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对接,这就需要突破罗马法传统的所有权框架,以日耳曼法的总有理论为基础分析和构造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构造是牵涉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基本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是将集体成员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对接,这就需要突破罗马法传统的所有权框架,以日耳曼法的总有理论为基础分析和构造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总有的所有权框架中,农民集体作为所有权的主体,各个集体成员依据其成员资格而非通过他物权的设定享有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收益权,并通过民主的形式行使对集体土地的管理和处分权能。在这方面,日本运用总有理论对其入会权制度的整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 土地所有权 土地权益 总有 入会权 权利主体 权能构造
下载PDF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玉碧 周明中 凌成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449-452,共4页
研究目的: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愈来愈多,在当前的制度安排下,失地农民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思路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研究目的: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愈来愈多,在当前的制度安排下,失地农民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思路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对待失地农民利益应遵循平等与公平、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及共同富裕的原则,提出从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合理确定各土地产权的补偿标准;实施多元化的征地补偿方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思路。研究结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城市化进程 农民权益 权益保障 征地 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经济规律 土地产权 补偿方式 文献资料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中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柴振国 潘静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7,共8页
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的深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性和社会保障性分析,阐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理论基础,剖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中农民权益缺损的制度瑕疵,从农民利益出发... 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的深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性和社会保障性分析,阐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理论基础,剖析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中农民权益缺损的制度瑕疵,从农民利益出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进行立法、执法、司法及法律监督的制度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 农民权益保护 法制完善
下载PDF
农地资源不同价值属性的产权结构设计实证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7,共5页
农地是农业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属性、生态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而社会价值属性包括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及其他社会功能价值。本文针对农地资源不同的价值属性进行了产... 农地是农业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属性、生态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属性,而社会价值属性包括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及其他社会功能价值。本文针对农地资源不同的价值属性进行了产权结构设计,经济价值属性对应于农地农用产权,社会保障功能价值对应的是农地发展权,其他的价值属性构成了农地的公共产权。通过建立农地资源不同形态的价值属性与产权、价格之间的关系框架,为农地产权价格的衡量提供了依据。江都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农地发展权价格和公共产权价格在农地完全价格中的比重高达81.85%,其中,发展权价格的比重最大,达到63.02%,是农用产权价格的3.47倍;而公共产权价格的比重也达到18.83%,高出农用产权价格4%。在征地过程中如果考虑农地发展权和公共产权,并将其权益分配给农民,那么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可以增加4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资源 价值属性 产权结构 农民土地财产
下载PDF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133
15
作者 党国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共11页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和行业效率,也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使所有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发生分割,同时,政治权力结构又...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和行业效率,也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使所有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发生分割,同时,政治权力结构又使乡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这样,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不完整,进而导致农民利益的大量流失。因此,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除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之外,尝试建立“国家失地农民账户”和“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或许是比较好的配套制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民权益 利益流失 变革路径
下载PDF
农户土地产权意愿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财贵 邱道持 +2 位作者 叶公强 张孝成 梁启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05-5907,5919,共4页
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路镇14个村3个社区农户土地产权意愿的总体特点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提出了坚持集体所有的改革方向、明确集体所有者、赋予所有者完整的所有权权能、保障农... 以重庆市璧山县大路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路镇14个村3个社区农户土地产权意愿的总体特点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提出了坚持集体所有的改革方向、明确集体所有者、赋予所有者完整的所有权权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4个完善产权制度的建议。结果表明,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近2/3的农户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现象明显,土地的处分权大多数由国家、社集体乃至村委会行使,村委会或者村集体对属于社集体的土地越权处置现象比较明显;不同群体间对所有权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模糊,土地私有化倾向不明显;不同群体对土地处分权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呈现对土地处分权认识混乱、越权处置土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 农户 调查 土地产权
下载PDF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素 罗必良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5,共9页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 基于农户视角,利用中国大陆26个省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就农户自身能力及其可动员的资源对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在农村社区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以及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满意度;农户自身拥有的谈判能力和缔约能力,以及通过参与合作社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流转满意度;农户拥有的政治资源能够提高农户的农地征用补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保护机制 农户
下载PDF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问题综述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向南 曲福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5-32,共8页
土地征用制度的差异和和现实争议反映了社会选择的差异,而从经济学视角来看,选择的不同在本质上是由不同的产权体系决定的。因而本文从土地征用制度本身及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两个层面对现有关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土地征用制度的差异和和现实争议反映了社会选择的差异,而从经济学视角来看,选择的不同在本质上是由不同的产权体系决定的。因而本文从土地征用制度本身及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两个层面对现有关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对土地征用问题及改革方向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用制度 公共利益 补偿 产权制度 国家理论
下载PDF
论农村土地征收与农民权益保护 被引量:12
19
作者 石佑启 苗志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国家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与农民财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着冲突。因征收活动中公益目的泛化与征收程序失范,国家的征收权容易被滥用;加之补偿标准偏低与保障制度缺位,使农民的财产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保护被征地... 国家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与农民财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着冲突。因征收活动中公益目的泛化与征收程序失范,国家的征收权容易被滥用;加之补偿标准偏低与保障制度缺位,使农民的财产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已成为法治政府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严格区分农地征收中的公益目的和非公益目的,规范农地征收的程序,解决农地征收中的公平补偿问题,强化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救济,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收 农民权益 保护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考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宇 李政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46-51,共6页
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的直接反映。狭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的理论分析模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 农民土地权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的直接反映。狭义上的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的理论分析模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本质上也就是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逐步实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制度变革 农民土地权益 产权结构 要素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